
【八一】在医院的那些日子(散文)
一
睁开眼睛,看看窗外,夜幕就像一张巨大的渔网,从天空四面八方漫撒下来。初秋的傍晚,晚霞就像明亮的金纱披在偌大的窗户上,室内也变得色彩缤纷,如梦如幻,神秘而迷人。
突然,手机铃声响起,原来是老公的电话。他问我想吃什么,并且说水工已经将家里自来水管道重新改换了,他刚打扫完卫生,就等我明天出院回家。我从声音能感觉出,老公略显疲惫,但心情挺好。心头一热,仿佛有股暖流从心底汩汩流遍全身,于是我赶紧说:“我自己下午去医院11楼餐厅买饭吃了,你晚上不用来医院了,在家好好休息吧!”
想着老公也挺辛苦,既要照顾我,还要上班,一天到晚跑来跑去。最近,小区进行自来水地下管道改造,还要安装插卡式水表,各家各户也要改换原来的自来水管道,就像网络系统软件一样,时不时需要更新一下。只不过前者是必须完成,后者采取自愿。老公有时事多不耐烦,说话火药味重,我虽然能理解,但是也不想看他的脸色。自己又不是七老八十的人,非要人照顾,因此在身体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不让他来医院。
一阵阵节奏鲜明铿锵有力的音乐声时隐时现,飘进耳朵里,让昏昏欲睡的神经变得亢奋起来。我侧耳聆听,这美妙的音乐来自东南边的公园广场,若不是有几座高层建筑阻隔,就能看见一片热闹的场景。
此时此刻,公园广场仿佛变成欢乐的海洋,音乐响亮而富有节奏,喜欢那种热闹祥和的氛围。以前吃过晚饭,经常步行到公园广场,到处人潮涌动,欢声笑语。有推着三轮车卖小玩意的;还有老人举起粗壮的海绵笔蘸着清水在青石地面上书写大字,洋洋洒洒,笔力雄健,围观者众多;还有人拉着音响唱卡拉OK,他们或许在家唱得无聊,广场人多,“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也许为了做某种宣传,增加人气。
我曾经在公园广场跟着别人屁股后边学跳广场舞,全身充满活力,心情就像怒放的花儿一样。我也喜欢唱歌,声情并茂,时不时赢得阵阵热烈的掌声。可后来由于一次意外,伤及到腰身,虽说不太严重,但也不能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又蹦又跳的。
听见有人轻声细语,我慢慢转过身,看见护士正在给邻床何阿姨量血压。何阿姨自从前天入院,血压一直居高不下,护士早晚都要测量。她的收缩压大多在160以上,今天竟然达到了220,护士采取了多种降压措施,她既要按时口服两片降压药(比一般高血压患者多服一倍的剂量),还要舌下含药。其中,舌下含药我还是第一次听说。阿姨心也够大,说她平时没有测量过血压,血压如此之高,她竟然没有什么感觉,护士说没有感觉才是最危险的。看来,年纪大了,定期测量血压很有必要。
二
第一天早上到医院检查,由于人太多,下午检查结果才出来。医生看了我的片子,说腰间盘突出需要住院治疗。我没有多想,点点头。放暑假前同事对我说过,人到中年,就该好好保养身体,趁假期好好检查一下,该住院就住院,权当疗养。要不然开学后,怎么承担繁重的工作任务。
老公很快办好住院手续,紧接着护士将一条桃红色的彩带套在了我的手腕上,扣紧,乍一看上去就像一只漂亮的手环。我再仔细看时,我的姓名、住院的科室、病房号、床位好号等一目了然。走进病房,一股热浪扑面而来,窗帘只拉了一半,窗户上泛着耀眼的太阳光。两个病床上都躺着老人,看见她们就像看到我的奶奶。
我忽然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似乎有点炫晕,感觉很闷热,热得我几乎全身每个细胞都能渗出密密麻麻的汗滴。我真想立即取下那只“手环”,它就像一条套绳,拴住了我,拽了几次无果。我又气又沮丧,扭身就往外走。老公紧随其后,“这又是怎么了?”
“我不想住院了。你看病房那么热,里边住的都是年纪大的,我感觉自己就像老年人,行将就木一般。”我越说越伤心。
“有病看病,看自己的病,管那么多干嘛?”老公赶快上前搀扶着我,劝慰道。
“我心里难受,不想呆在医院。”我挣脱老公的手臂,生怕他拽我回病房。
住院说起来风轻云淡,但安心住进来需要极大的勇气,尤其是腰腿疼,就像“不死的癌症”,住院也只能缓解疼痛。我现在就想回家。
走进医生办公室,看到主治大夫安医生,我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怎么会有这种感觉?住院病人每个年龄段都有,年纪大的人生病几率自然更高。你是大人,不能想一出是一出。”我承认大夫说的有道理。可心中那股闷气就像一块口香糖粘在衣服上,一时半会很难消掉。
“医生,你看这样好不好?我今晚请假,回家洗澡,住一晚,明天早上开始住院。”我想出了一个“缓兵之计”。
“病房的卫生间有热水,可以洗澡。干嘛非要回家洗澡?”安医生想打消我的顾虑。
“病房人多,洗澡条件肯定赶不上家里。”我据理以争。
最后经过软磨硬泡,我如愿以偿,可以回家住一晚。当我走出医院大门的那一刻,感觉就像犯人从监狱走出来,心里一下子豁然开朗,炽热的太阳光似乎也变得和蔼可亲了。经过中心街,融入熙熙攘攘的人流,感觉自己就像正常人,可以左顾右看,欣赏路边的风景。不过,老公很生气,他认为我胡闹,任性妄为。说不住院治疗,检查就白做了,还浪费大半天时间。明天我如果想住院,自己一个人来。
我知道老公说的都是气话,我没有反驳。回到家里,我赶快打开太阳能里的热水,痛痛快快地洗完澡,又舒舒服服地上床睡觉。这一觉睡得香甜,做了一个美梦,梦见自己和老公手牵手徜徉在青山绿水之间,周围鸟语花香,风景优美,心旷神怡。
几声清脆的鸟鸣将我从睡梦中唤醒,一看时间,早上六点半。阳光就像一缕缕闪闪发光的金线洒在阳台上,不仅照亮了房间,也点亮了我的心情。我又想起同事说的话,细细回味着,忽然意识到自己昨天的举动多么可笑,既然做检查,目的就是想治病,怎么会退缩呢?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有更多的自由,才能和家人更好地享受美好的生活。当老公问我要不要再去医院,我没有说什么,起床后收拾好,坐到车里。老公看着我,表情怪异,也忘不了戏谑一番。
三
走进病房,从窗子走到门,从门走到窗子,大约二十步。我来回走着,仔细打量着病房,有一位阿姨正在提着行李,在家人的陪护下准备出院。住院部条件还真如主治大夫说的那样,刚进门,右边就是卫生间,里边有洗脸盆、马桶外,还有可供洗澡的花洒。病房的窗户犹如一面玻璃墙,光线充足,墙上固定着饮水机。不得不承认,现在住院部的设施更完善更注重人性化。
这是县医院新盖的大楼,就连地板的颜色、扶手以及墙上的醒目标志都是清一色的海之蓝,还有医护人员的工作装也是淡蓝色,让人不由自主联想到广阔的天空和蔚蓝色的大海,心中的沉闷和压抑似乎有所减轻。电梯也有五六部,上上下下也是分分秒秒的事情。自从新楼建成以后,我第一次来县医院的住院部,医务人员的笑脸就像春天般温暖。
第二天晚上,对面病房里好像唱戏一样,男男女女有说有笑,吵得李大姐肩膀更疼了,辗转反侧,呻吟不止。老公去劝阻,无效,只好请护士上前制止,一次不行,他们的兴致就像海浪一般,一波刚刚平息,一波又来侵袭。从晚上八8点到10点多,大概想说的都说完了,终于偃旗息鼓了。李大姐也渐渐睡着了。好在我有小说《摆渡人》陪伴,两耳不闻吵闹声,一心钻进故事情节里,跟随男女主人公去变幻莫测的荒原流浪。
李大姐住院比我迟一天,五十多岁,肩周炎比较严重,左胳膊很难举起,住院好几天也没多大起色。每次医生给她肩膀打针,她虽然呲牙咧嘴,但一声不吭,过后她会笑着说:“医生的手真硬,一针扎下去,全身抽疼,我都不想活了。”
“看得我心疼,大姐勇气可嘉。”我不由得竖起大拇指。
李大姐爱说爱笑,豁达乐观,幽默风趣,只要她在,病房里就很热闹。她每天下午做完理疗,休息一会儿,然后出去转一圈,回来时,心情就像晴天中午的阳光,和我们有说有笑,似乎肩膀也不太痛了。
我所在的病房一直很安静,即使遇到亲属来探望,他们说话也是低声细语,这一点让我很欣慰。病房里只有三个病人,剩下一个空床位,靠里边窗户,和我的床位相邻,老公晚上可以躺在上边休息,他倒头便呼呼大睡,对面病房那么大的说话声,愣是没有吵到他。
四
睡时间久了,有点不太舒服,我围上腰带下床开始慢慢活动,走出病房,那个小男孩也从对面病房出来,手里拿着一本《木偶奇遇记》。我冲他笑了笑,小男孩露出腼腆的笑容,很有礼貌,“阿姨好!”
“小朋友好!”我笑容可掬。
然后小男孩走到护士站,坐在椅子上聚精会神地阅读起来。
小男孩很可爱,讨人喜欢。老公好几次说起他,说他小小年纪就学会照顾人,妈妈生病住院,他每天给妈妈去11楼餐厅打饭,陪妈妈聊天,让人刮目相看。他的一举一动充满阳光的味道。
我走到病房东边的康复区域,来回慢慢移动,感觉轻松了许多。住院对我来说有点不可思议,十五年前生孩子住院,剖宫产第一天晚上,当麻醉药散去,伤口特别疼,一阵阵抽搐,让人心烦意乱,寝食难安。人常说:好了伤疤忘了疼,可每当想起生孩子的情形,我仍心有余悸,似乎那条疤痕还在隐隐作痛。
手术前一晚,我左思右想,射频消融术的疼痛会不会超过剖宫产?别人都说不会,伤口很小,和针眼大小差不多。据说手术完毕,用创可贴封住即可。忽然想逃离,幻想骑着马奔驰在一望无际的草原或者站在山顶对着天空大声喊一喊。
呆在病房很憋闷,空气不流通,窗户只能开一道很窄的缝隙,人绝对钻不出去,我感觉胸闷气短,呼吸似乎有些困难,心里就像十五只吊桶——七上八下的。好几次,我试着推开窗户,但外边已经被固定得很牢靠。据说医院的窗户不能开大,担心病人疼痛难忍,想不开做傻事。那晚我和老公下了电梯,坐在住院部外边的椅子上,直到秋风带来丝丝凉意,才回到病房。
五
第四天早上,老公用轮椅推着我来到手术室外边排队等候。本来我可以乘电梯到手术室,可老公说我现在是病人,不要随意走动,让我好好享受被照顾的特权。于是他租用了医院一个轮椅,让我坐在上边,一看到轮椅我就想笑,他真把我当病号了。
进了手术室,在手术室门将我和老公隔开的一刹那,我的脑袋“嗡”的一声,紧张和恐惧就像恶魔一样袭上心头。脑子里一片空白,豆大的汗滴从额头淌下来,犹如秋风中的树叶瑟瑟发抖。
“别动了,趴平了,打麻药不疼。”医生提醒道。
趴在手术台上,我感觉一阵心慌,似乎有一只铁掌压在自己脖子上,心脏开始一阵猛跳,有点喘不过气来。
“给我能不能吸点氧,医生?”我的的声音有些颤抖。
有人拿来氧气管,但我似乎更紧张,感觉氧气管不是在输送氧气,而是阻碍了呼吸。我又让人拿掉,重新趴好,自己深深吸了一口气,感觉腰部好像也没有太大的不适。
“你的身体是你心像的投射,这片荒原也是一样。”耳边响起《摆渡人》作者克莱尔的一句话。住院就像穿越一望无际的荒原,只有像《摆渡人》中迪伦那样勇敢坚强,赶走或消灭荒原中的恶魔,才能到达“安全屋”。我要平心静气,战胜自己的心魔,赢得一片海阔天空。想到这儿我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下来,不再那么紧张恐惧和焦躁不安。
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李大姐,医生每次给她用器械治疗肩周炎或者打针,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她都不喊疼。还有那个小男孩,他小小年纪就承担照顾妈妈的责任,陪在妈妈身边,给妈妈讲故事,让妈妈开心。我和他们比较起来,是不是顾虑太多,太脆弱了?
困意来袭,大脑慢慢进入混沌状态。快要睡着时,突然听见医生说:“好了,可以回病房了。”然后手术室门被打开,我被医护人员轻轻挪到移动式担架平车上,退出了手术室,老公紧紧跟随,一起回病房。紧接着,护士给我挂上吊瓶,自从出院原来,输液成为每天的“必修课”,做了射频消融术,输液更是马虎不得。
护士扎好输液针头,用胶布固定好。望着高处透明的黄色液体一点一滴流进体内,只盼着自己身体早点恢复。想着刚才手术室的一幕,暗自发笑。常言道:“久病成医”,自己可能很少住院,因此,一听到做手术,就惊恐万分。
“明天要去四楼做理疗。”挂完吊瓶,护士又下了一道命令。
“刚做完手术,能做理疗吗?”我有点不解。
“可以,不影响。”护士明确答道。
看来病人也不轻松,每天早上量血压、量体温、挂吊瓶,下午还要做理疗,一天“功课”排得满满的。
“咱们疼痛科的病人都要做理疗,我也做了好几天,病情有所缓解,感觉吃饭也香了。”李大姐走了过来,询问手术的情况,陪我聊天。
对面的小男孩站在病房门口冲着我笑。
“进来吧。你妈妈好点了吗?”我笑着问他。
“妈妈明天出院,我们就能回家了。阿姨,我给你看一样东西。”他轻轻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纸。
他让我看他的画,我仔细一看,原来上面有两张笑脸,一张大的,一张小的。笑得像夏天灿烂的阳光,周围空气似乎变得暖意融融,让我想起手机上的开心表情包。
“这是我和妈妈的笑脸。”小男孩很开心,他的笑脸画深深打动了我。
“我用手机拍下来,好吗?”我问他。
“阿姨,我送给你好了,回去我再画一张。”男孩清纯的眼眸就像湖水般清澈,如皓月般明亮。
接下来的日子,每天早上挂吊瓶,下午做理疗。原以为住院的日子很无聊,很难打发,没想到在在忙碌中度过。
早上医生告诉我明天可以出院了,我又惊又喜,似乎还有几分眷恋与不舍。这八天经历太多,刚适应了住院部的生活,而明天又要出院,生活太富有戏剧性了。
窗外,月光如水,星星眨着亮晶晶的眼睛。秋风送来阵阵凉爽,惬意舒适。“今夜微风轻送,把我的心吹动……”广场舞如火如荼,乐曲美妙动听。
李大姐今天已经出院,她的洒脱干练与豁达乐观感染着我。还有那个小男孩,清纯可爱,就像一道光。
想必明早一觉醒来,又是一个晴好的天气……
生病的日子容易胡思乱想,感觉自己很难活下去。若没有家人的关爱和帮助,还有周围人的热情鼓励,心情会很糟的。
祝红袖老师秋日安好!幸福快乐每一天!

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幸亏老公勤快能干,要不然我就惨了。其实医院病房也挺热闹,因为都不是重症患者,疼痛科的病号。说说笑笑,日子也挺快的。
遥祝老师秋安吉祥!万事顺心!

祝好人一生平安,祝幸福安康,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没有病感觉不到健康的重要性,得了病,一下子就不方便,不能自由行动,还要麻烦家里人,身心都难受。感谢老师理解,温暖人心的话语,让人感动!
遥祝老师身体康泰,双节快乐!幸福每一天!

你说的很对,生病以后才知道健康的可贵,明白亲情的温暖,看淡生死,淡泊名利。好在不是非常严重的病,需要好好休息,不能太劳累。
愿我们以后都能平安喜乐,开心不断! 祝老师双节快乐!

腰腿疼时好时坏,可以缓解,多注意保暖休息,不能太劳累,适当锻炼。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不干活也不现实,自己根据自己身体情况,尽可能多休息。
祝莲儿老师秋安吉祥!双节快乐!

唯有体验过生病住院的日子,才能感觉到健康的宝贵。健康才能更快乐,更自由,才能不会给家人添麻烦。
祝老师双节快乐!身体康泰,幸福永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