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晓荷】买单之时(小说)

编辑推荐 【晓荷】买单之时(小说) ——短篇小说


作者:沅水墨人 秀才,2978.3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370发表时间:2020-09-20 16:19:22
摘要:短篇小说,关于一个协会头头的故事

一、
   望江镇的老于蛮喜欢写作的,每天伏在电脑上,敲敲打打键盘五六个小时,多时七八个小时,乐此不疲。在这块,数他网络文学高产。不讲著作等身,自费出几本书是没有问题的,有东西的,不缺文字。百七八十万字,大概有吧。比起全国写得最多的,不算什么,当然有距离。这是条件的局限,他属于半路出家的和尚。青壮年时代,业余搞了一搞。真正动大手术,是五十多岁以后。迄今为止,玩写作还不足二十年时间。
   老于玩得小有成就,全国报刊略有登载。当地市县,当然多一些,基层嘛。以文致富,不大容易。全国的文人太多,只算得年纪大的小萝卜头一个。只在望江镇,算个角儿。
   他有时候一天能写五千字的短篇,有时候可以同时铺开几个小作品框架,以后慢慢的修改。思维还是可观的。
   不过,也有卡壳的时候。今天不到一个时辰,就停了敲打,关了电脑。好像灵活的脑瓜一时变笨了,好久掏不出一个句子来了。人也像掉了阳气似的。
   创作受阻,风马牛不相及地找出了原因,罪魁浮出水面,是饮食不佳所致。吃得不爽,导致心情不爽,心情不爽导致思维枯竭,不能顺畅进行下去,卡壳了。
   不怪别人,这几天的伙食是他自己办的,堂客三天前广州带孙儿去了。办伙食,他只是搞得熟而已,味道不敢恭维,哪有堂客得法。连续几天吃得不怎么样大大影响心情,这一个小时敲出的字数不足四百,比写还慢。且语言干瘪,毫不起彩。
   他这是写的一部长篇穿越,从民国穿越秦朝。将一百多个不同朝代的人物聚于一书,计划六十万字。他前面告诉过文友老方老王,二人并不为他的创意喝彩,反而提出意见和建议,要他别赶时髦,莫那样写。
   老方说不要大搞虚构,莫把历史扯稀乱了,穿越是年轻人搞的,我们六十多的,搞什么穿越。还是写亲身经历的现实题材好……老王也说,几多现实题材,趁现在精力尚可,赶紧把以前所见所闻所知所思写出来,时间宝贵。
   老于听了不置可否,不为所动,还是继续穿越,他要穿出名堂。他的想法是,要把无效劳动变成半有效劳动,把半有效劳动变成完全的有效劳动。搞得到票子才算,要有所值。已经搞得的票子,离目标尚远。他这样计划,全年十二个月,大致用一个月时间应付市县刊物必要的投稿,用一个月时间朋友文友间的往来,用10个月打理重型武器,写年轻人喜欢的穿越作品。要搞钱,就要围着青年人转,投其所好,何愁弄不到足额现大洋呢。
   老于埋头穿越的时候,老方老王各自写着熟悉的东西,搞的中短篇发网上。老方老王不好这样讲老于:不要把钱看那么重,都退休了,有碗饭吃就行。
   老于条件好,老方老王是工人,两人的工资绑在一起才有老于一个人的工资多,老于是公务员。
   可是老于的大志,老方老王哪里晓得。老于嘴巴不说,心里是想来一个晚年的以文致富。
   老于的穿越前面写得较顺,已写一半。只是今天,写到要把蒋光脑壳穿越到秦朝去的时候,怎么写好像都站不住脚,水准打了折扣。如同弄饭一样,没有搞出味道来。
   没有心情搞下去,他起身到了客厅,打开电视看节目略作消遣。电视里那个大眼睛的小燕子正做广告念念有词:好吃点,你就多吃点。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老于不停换台,吃吃喝喝的广告多。终于拨到一个泡沫电视剧看起来……乏味,又关了电视。看时间,九点半。他想中饭就不自己弄了,干脆吃馆子去,改善伙食后回来再搞创作。
   离中饭的时间还早,他起了身,开门,下楼,向街上走出。
   外头阳光明媚。老于脑壳里却老回响着小燕子赵薇的半句话,多吃点,多吃点。
   老于要吃馆子,可不想自掏腰包,搞自费的。尽管两口子、儿媳、女儿女婿都有钱,孙儿外甥读书,都不需要他帮助半个,还是不想自费。脑壳想的是找个冤大头吃哈。老于吃人家的吃出了依赖,吃出了惯性。几天不吃请,这个会长就好像当得失去意义了。
   以前当单位三把手,经常有人请吃。退休,没有人请了。但是这个惯性还在,很简单的问题,被他复杂化了。
   他走着,注意听着衣袋里的手机。走了一截,屁都没有响一个。不由生气,怎么都是死牛木马呢,碗里的芋头(不拨不动)呢,怎么沉得住气就不吭声呢?我还在分会长的椅子上,没有人走茶凉啵?那好,都不邀请哈子,我只好主动出击了。我不相信,我堂堂的分会长,还拨动不了你们这些芋头……老于拿出手机,要拨的时候,又犹豫了。
   今天准备吃谁呢?以么得理由呢?每个会员都被吃了一把,只有别人没有吃到他的了。吃谁,有些举棋不定。
   事情还真的有些不好办。他组织一个学术分会。挂钩县里以后,顺理成章吃口常开。随随便便能够找到吃口常开的理由,今天说是开讲座,明天说是搞培训,后天说是传达会议,外后天说是采风,参观某位革命家故居……不一而足。
   开始,会员积极性高涨,有人组织是好事,好多年没有集体活动了,来哈子何乐不为。都有群体意识,有新鲜感,还抢着结账。会员已经轮遍,有的有了几次出血。这样连轴转,几次出血的会员情绪就有些低落了。会长没有请大家的意思,稳坐钓鱼台没有出手。这像什么话呢。不带头也罢,还是要有所体现官兵平等,有个姿态啵。一个临时组合的群众社团,他真把自己当成好大一个官了……
   老于走过了建设银行,和平超市,还不知道吃谁更好。人人都可以找,人人都不好再找。老于犹豫着,这时袋里的手机响了。不由喜上眉梢,吃的眼头(目标)有了。他一厢情愿的想着,这时候来电话,是好消息,大概有邀请的人了。
  
   二、
   老于拿出手机打开,“喂,哪一位?”
   那边说,“你猜……贵人多忘啵……”
   “啊啊啊,没听出来……”
   “我姓潘……”
   “是潘……潘……潘部长呵,你好你好……别来无恙,您身体好吗……有何指示……几时来玩……我要作东道主,好好请一下……”老于话不一席,嘴巴热情着,身上却一下子冷了半截腰。等来的,不是请他的,而是要他出血的。
   电话那头潘部长说,“放连珠炮呵,我怎么招架你一连串问话。首先,我这个这个,没有指示……身体,这个这个身体,现在还差不多,饭吃得,屎屙得,牌打得,都还可以。你说作东道主?那好。今天正有点事情去你们那里一下……欢不欢迎啊……”
   “怎不欢迎?几次要请,不是你忙,就是我忙,事情耽误了。早就想办了,现在好了,退休了,有时间了。你帮了我的大忙,还没有酬谢,请你吃饭,正想给你打电话……求之不得……自然自然……我作东道主。”
   “不要太铺张……十点半可能到你那里……既然你怎么热情,义气,我带三个人来,要得吧……要得,那就等会见吧。”
   “好……好啊……”老于悻悻然放手机进袋。潘部长于他有恩,早些年堂客的农转非,推荐他加入作协,有名额限制的培训班,都不落下他……来而不往非礼也。不请哈潘部长怎么行。只是从来就是他吃别人,到了他非出血不可的时候,虽是情理之中,可有违惯例,要找个替死鬼才好。当年,算命先生说他是个嘴大吃四方的主,今天却是无可退路,免不了被吃。拍了拍脑袋,有了,于是拿定主意,拿出手机拨通黎飞花,“……县里来了几个领导几个文友,今天我请客,你马上过来,陪……客……玉堂春酒家……”
   黎飞花喜欢热闹,也很好客,曾经请老于吃过多次,老方老王也陪客几次。
   黎飞花在那头,心里想着,老于应该主动买一次单了,这次动一回真格的了吧。猪嘴巴上的糠嘛,你舔我哒的,我就不能吃你的啵?今天,你出血出定了。露网右派,回回做啵你?黎飞花换了鞋,兴冲冲出来。
   老于又接着打了几个人的电话。凑了七人,老于自己、吴枝芬、黎飞花、副会长老方、老桢、副秘书长小刘、小黄两个,刚好七个,那边四人,办一圆桌。可是没有喊主力队员老西老王。老西有时候有些充里手,有些莫名其妙的语言令人膛目,令人不快;老王也有一些不合时令的话。对吃吃喝喝这一事与之相拧,对他老于还斗胆提什么聚会吃盒饭莫铺张地建议。吭,你就吃盒饭吧,你想来还不让你来呢。你还不讲邓大人语言,来了讲老毛一套。尽管你的资格高过他们,我决定谁就是谁。当然,叫你出血时,同样走不了你。要吃你,就定你的靶子,不会让你露网。你不随大流,不随我安排,县里市里的会议就不叫你参加。就找个理由开缺你,吓你个屁滚尿流。
   一会,大脑壳老桢来了,黎飞花到了。老桢在职,五十七岁退居二线,时间充裕,十处打鼓,九回在场。写作差火,拜黎飞花为师。酒,很能喝一杯。在热闹中善于劝酒。黎飞花即使在陌生场合,也能超常发挥。有了这哼哈二将,不愁气氛不活跃。接着老方来了。后边小刘、小黄来了。最后吴枝芬来了,这边到齐。小刘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小黄非常活跃,市里闻名。这里,五个人的体貌特征,都有一颗与身体相配的大脑壳。吴枝芬、老方是不胖不瘦的。共同特征是口才不错。他要这些人壮门面,其他人就免了。
   五分钟后,潘部长一行四人进了玉堂春,老于等赶忙走上前迎接,“潘部长,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老朋友了,退下来了,就不要喊部长了,就喊我老潘,还是随便一些好。”
   “如果我真的喊老潘,你会高兴吗。“老于心灵独白没有讲出来,弯腰伸手,做了一个手势,“请,请,入座。”大家簇拥着潘部长,纷纷于包厢落座。服务员上茶。
   ”潘部长,首先我来介绍一下。”老于笑容可掬地站起来,又对自己手下说:
   “诸位,可能有的没有见过,我县鼎鼎大名的潘部长,著作等身,德艺双馨……”大家笑嘻嘻望着潘部长。
   潘部长谦虚地笑了,“老于,不要夸大其词哟……”
   “没有没有,潘部长旁边三位……”老于眼生,卡壳,就说,“这些都是高人。”
   “自报家门,我确实姓高,但不是高人。是潘部长的学生。”潘部长旁边坐的一位戴眼罩子的说。
   潘部长抢着说:“三个徒弟,剧本写得有火候,小高自己讲了,这两位是,他,小徐。他,是小王。”
   大家一边喝茶,一边听老于接着介绍:“俺这七个,我是省作协会员,我撑头办了一个文学沙龙。这里还是县里诗词协会的分会。这位美女,是第一副分会长吴枝芬,有了几十万字的散文、小说。这是副分会长老方、老桢、副秘书长小刘、小黄……这位美女,是我们协会的才女黎飞花。写东西的质量很高,进步最快……”老于今天要玩她的名堂,故而重点介绍。
   果然说的黎飞花满面生春,笑嘻嘻道,“我不是那个才女,我是柴女,砍柴火的柴女,我是小学没有毕业的,只有一个优点,向懂行的学习。各位都是我的老师,今后请多多赐教……”
   气氛一下变热烈了,大家七嘴八舌,各执一词。
   “不可能,不可能,都说你的诗写得好,小学没有毕业,我不相信……”
   “真是天才,了不起……”
   “谦虚,可不要谦虚过度啊……”
   “真的不骗你,书面写,几个鬼脚字忘记完了,认得写不得,电脑打拼音才得拢来……”
   大家对黎飞花又是一番恭维。潘部长说:“于会长,于大作家,你手下真是人才济济啊……”老于道:“哪里哪里……我们时刻准备着,配合潘部长弘扬正能量。”
   十一点,服务员拿着菜谱走过来,老于把菜单递给潘部长,“想吃什么,您尽管点……”
   “客随主便,你点就是……”潘部长又把菜谱递给老于。
   “那我就点了,部长没有吃好可别怪我啊……吃点小菜?那哪儿行,以后到县里还不打我打屁股……服务员,来,尽你们最好的,招牌菜,来一炮个(十个),小菜来两三个。来两瓶杏花村,五瓶雪碧。”
   十一点半,几个服务员车轮似的上来,一会酒菜上齐。老于抄起酒瓶倒酒,倒了七杯,潘部长的三个学生和老谢不喝酒。接着像军人那样喊了一声:“起立,不喝酒的拿雪碧,我们敬潘部长。潘部长百忙之中来到这里,没有什么好招待,薄酒一杯,不成敬意。我先干为敬。”“吱”的一声,喝干,亮出杯底,黎飞花平时并不喝,这时也大口喝下亮出杯底。潘部长喝干道,“女中豪杰,不简单。”
   “潘部长,我是不喝的,是陪潘部长您喝的。”
   接着吴枝芬拿起酒瓶:“这第二杯,我来敬潘部长……”
   “我可没有那么大的酒量,这样接着来哪里受得了……”潘部长故意压住杯子。
   吴枝芬春风满面,不依不饶,拿开潘部长压住杯子的手。一边倒酒一边说:“那怎么行,回去还说我们小气,舍不得酒……潘部长,不要打马虎眼,来来来,潘部长,我先干为敬……潘部长,你怎么搞的,一点一点抿?大口,对对对,这才是当部长的派头,怎么,不喝完,当虾皮(滑头),我来灌的来了。”吴枝芬说着,走到旁边,动手托住潘部长端着酒杯的手上,潘部长半推半就灌了下去。
   吴枝芬回到座位。其他人接着倒酒,都来和潘部长碰杯。

共 754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和“官场现形记”一样的小说,作协头头老于,动不动就让别人请吃请喝,自己不买单,专叫别人买单,回回也有人上钩。请客了一圈下来,发现只有自己了,可老于也没有觉悟,今天这个客人,明天那个客人,老于自己不买单算了,还要把别人买单的算到自己头上,见过无耻的,也没见过这么无耻的。文章讽刺了现下的一些情况。推荐共赏。【编辑:千骑卷平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千骑卷平冈        2020-09-20 16:20:03
  感谢老师赐稿晓荷。
2 楼        文友:沅水墨人        2020-09-20 19:26:55
  感谢千骑卷平冈老师评论,辛苦了,敬茶。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