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鬼故事】【敏思】都市中的鬼楼(小小说)
肖总衣锦还乡,想在小城办一家海鲜城。
他看中了一座小楼。这地方座落在繁华闹市之中,屋前的马路是市贯通南北的主干道,川流不息,车水马龙。这座楼的左右是加油站和洗浴中心,屋后是新开发的一片商住楼。肖总奇怪,这样的环境之中的小楼,总觉得有些萧瑟与冷清。
老同学告诉他说:“你出去多年,有所不知,这是鬼楼。”
“鬼楼?从来没听说过。”
“就是最近才风传起来的,说得活灵活现的。”
肖总回忆,这个地方是一个大操场,周边是农田,怎么成了鬼楼了。
老同学说了一些传闻。这小楼建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外观看上去是三层的小楼,因地势低洼,在地下还有一层,屋前还有开阔的地坪。这是一家私人的建筑,在当时属于豪宅了,就是在今天,能建这么大一座楼的人也不多的。然而,因为地处闹市中心,却前坪杂草丛生,人烟不见,冷冷清清,与周遭的繁华反差极大。久而久之,不知何时,在小城人的口中竟演变成一座鬼楼了。
这种“口风”在小城迅速蔓延,路过此地,或是给车加油时,都禁不住侧脸望向鬼楼,背后总有种阴森森的感觉。
肖总的背后,却没有阴森森的感觉。
肖总了解,对鬼楼,人们猜想的原因,大概是它的久无人居吧,导致了房屋的荒芜和凄凉。在黄金地段,有一座这样的小楼,耸立在繁华热闹的街道旁,应该是商家经营的好场所。而这屋的冷清,在这华丽的风景中显得格外的不和谐,甚至是刺眼了。于是,很多疑问在人们的脑海里浮现,各种猜测与传言就随之而来了。
疑问得不到合理的答案,猜测就是一种让疑问宣泄的方式。
猜测之一,这楼的主人到南方发展去了,这些年产业形势极好,无暇打理家乡的小楼了。但这一猜测似乎没有太多的说服力,因为人们会想,在外面再怎么忙,树总有根,人总有家,游子思故乡是人的基本情愫,他为何就那么多年也不回家。
猜测之二,这楼有鬼。最著名的传说是,曾经有几个赌鬼到这幢楼里打牌,通宵达旦之后,盘点战果,结果在座的人全都输了,而且是身无分文,没有赢家。有人顺口说,那真是鬼赢了。一语惊醒梦中人,于是,大家都面面相觑,精神晃忽,不寒而憟。
肖总回来之后,接触了各个层次的人之后,小城传闻增添了新的内容。
作为鬼楼的论据也出来了。为什么这里会闹鬼,依据是这个位置曾经枪毙过人。这个说法是能够被人接受的。因为,年纪稍大些的人都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或是七十年代末,曾在这个体育大操场上举行了万人宣判会,依照“从严从快”的政策,打击了当时的一些蔑视法律、危害社会的歹徒,而且是就地处决。据说这幢楼的所在处就是当时的枪决之地。于是,这楼就“名正言顺”地成了鬼楼了。
有段时间,鬼楼被人们演绎得沸沸扬扬了。居然引来了媒体的关注,媒体也以“都市里的鬼楼”为题报道,吸引了人们的视线,大大地提高了收视率。当然,媒体最后的结论是否认了鬼楼里有鬼之说。说鬼楼的主人长年在外,最近已经联系上了,接下来会有新的进展。
果然,不久媒体又有“都市中的鬼楼”的连续报道,鬼楼拍卖。但没有见到拍卖的后续报道。民间传闻,还是无人敢买。
不信邪的人还是有的。媒体报道,鬼楼变成了海鲜大排档。还配有鬼楼张灯结彩,一片灯红酒绿的图片。
市都市频道抓住了这一“视点”,对开办酒店的老板进行了采访。老板说了两层意思:一是无鬼神论,作为唯物主义者,不相信那些传言;二是商家对商机的捕捉,这个地方被炒作得发烫,不需花什么广告费了。
电视里这个老板,小城有人似曾相识,没错,他就是衣锦还乡的肖总。
再看那酒店,已是门庭若市、热闹异常了。酒店的广告也很特别:真诚相待,无鬼的朋友!
奇怪的是,小城的人不说去“海鲜大排档”吃饭,而是说去“鬼楼”吃饭。而且,以此评判为是否无神论者了。不去的,就是心里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