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命运共同体(散文)
每天晨练的时候,都喜欢拍一下牵牛花。晨光未起,花开正浓。三伏里的酷暑顿消,只想握紧时节,锻炼,强身。牵牛自八月开到十一月,花期四月,一株牵牛可以开花上百朵,真的可以说是日日花开,日日新。
今年疫情缘故,中高考都推后了。于是中高考的考试日、出分日、报志愿日,都赶在了八九月。虽然我家孩子已经上了大学,但因着被邀请到很多中考群、高考群的缘故,也会陪伴很多家庭,在温习我们曾经的同时,见证他们的选择。
可以说,只有在经历的时候,才会深切地感觉到,中考高考到底意味着什么。今年的中考出分日,也是高考志愿第一批次填报结束日。这边,中考生家长在紧锣密鼓地择校,报名;那边,历经四天时光磨砺的高考家庭,会有一种难得的轻松之感吧!
这些我们都经历过。去年报过志愿的那晚,我们一家三口,就着两碟剩菜,喝了一些啤酒。孩子说到选择的中医和未来的规划,真是滔滔不绝。这真是我们夫妻都不太熟悉的样子。那一夜,我们都没有醉,但都睡了一个好觉。转天清晨,我们照例去晨练,日子如常流转。
时间过去了一年,在中医学院学习一年的孩子,总说选到最优解,通过学习,更加坚定走这条路。我们升级为大学生家长,开始放手孩子的教育。已经成年的他们,已经拥有了独立面对的能力,这时的我们,适时地退出,应该是对他们成长的最大支持。
今年情况特殊,很多初高中生的毕业旅行成了泡影,这和没有仪式的毕业是一样的遗憾。会有家长问询,突然没有了作业的孩子,应该如何过这个高升大的假期才算有意义呢!
我想,这正是彰显孩子所受到教育的最佳时机。他会主动安排,会和家长商量,倾听彼此意见。也会很愿意投入到纯粹的家庭生活之中。做做饭,收拾一下家。会用辅导学生来挣一些学费,会用打工来体验一下生活,会主动去学雅思,去图书馆看喜欢的书,或许还会对暗恋已久的他(她),说出想了许久的话。
对于我们家长来说,对待孩子,无需过度心疼,更无需过度保护,当然,也无需过度疏忽,就一切如常就好,家长忙工作,孩子忙着充实自己。家长可以学会欣赏孩子,孩子也会逐渐体谅父母的辛苦。
就这样忙碌着,倏忽间,录取开始了,一张张的录取通知书,更是一张张离别的车票,孩子即将开启新生活,家长也要学会找回自己。过去的这段时间,一直在专心致志地做孩子的爸爸妈妈,而更多的忘记自己。
记得曾和孩子调侃,老爸老妈不仅要供你上大学,我们还要需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给你攒钱买房娶媳妇。
孩子说:这不是应该我自己负担的吗?你们把身体照顾好,就算对我真好啦!
我的文字总是绕着孩子的成长,不远不近,很多朋友也看习惯了,对这棵叫树的孩子逐渐熟悉起来。我尝试远离习以为常的书写,却发现,这么久以来,教育这个标签是我无法改变的。也因着书写,总会有机会和很多家长沟通。谈不上给予对方什么帮助,一番倾听后,很多问题仿佛也能自己解开吧!也会遇到,明明给了建议,可无法落到实处。这时我会感觉无力,毕竟来说,每家的生活,都是要靠主人公自己去过。
于是,文字就顺势而为了。不再特意地规避什么,也不会特意去想,今天的主题到底是什么?
那日下班后,拿出中午和好的面、馅,跟树说,咱们一起包饺子吧!树擀皮,我包。他擀得不圆,我包得不好看。煮熟了,谁也不嫌弃谁。树说,还是现成包的饺子好吃。冷冻过后,味道就变了。我说,当然呀,就是现成包,需要好好做计划,需要一家人的沟通付出。树说,原本就是这样呀!没有谁光吃不干活,哪有白吃的饭?
某日下班后很累,树说,热馒头,炒菜,熬米粥行不?我说,当然行。饭后,我谈及他的高中即将进行的开放日,问,想去吗?他说,好想去食堂吃饭呀!没吃够。我的饭卡上还有钱呢。
高考报志愿的那几天,咨询中医的很多,咨询高中择校的也不少。熟悉的高中,知无不言。问感受。收获满满。感恩相遇。无悔的选择。
对方问,为什么呢?
我说我们可以假想,十年后,毕业的孩子有了自己的生活。我们再在一起吃饭的场景。当下的选择,很多决定了未来场景中的时间、背景、人物。而什么是你们最想要的,就是选择的最重要原因。不管这个选择中有过多少纠结、争执,有过多少泪水、疼痛,发乎的,都是爱,过多少年后再谈及时,才会深切地感受到,这确实不是一个孩子的选择,真的是关乎整个家庭。一家人不管到何时,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始终一起共同面对,一起共同承担,一起共享时光中的五味,一起互相陪伴。对方若有所思地陷入沉默,我决定适可而止。
雨后的清晨,我看到新生的叶子,欣欣然地探出了头,老树欢喜地看着,默默地守护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