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我的流年(散文)
用户笔名:平淡是真,用户名望:进士,管理职称:逝水流年社团编辑,社团职位,副社长,用户积分,11765,工作计量,2216,荣誉记录:明星版主,优秀社长,江山之星,社团评论计量:3736。短篇数量296篇,社团推荐112篇,精品推荐163篇,绝品推荐2篇,长篇完本1篇。共200万字。
这些收获,都源于3053天前,与江山文学网的相遇,更得缘于2090天前与逝水流年相遇。我很荣幸,流年社团的每12篇文章中,有一篇是是我编辑的,也很骄傲,流年的每一百篇文章中,有一篇是我写的。都说坚持21天,可以成为一种习惯,那么像我这样三千多天的坚持,书写,编辑,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分隔的一部分。
书写可以无时不在,记得2014年去桂林参加流年第一次线下聚会时,我在火车车厢链接处,随着慢车车厢的摇摆,站着写了好几个小时的小说草稿,还记得,那年做肾穿手术,深夜难眠,我拿起手机,点开社团后台,编辑了一篇文章,更记得,在流年编辑的第一篇文章,是在阑尾炎发作时,忍着疼编辑到深夜。我的书写,串联了我的时光片段,浸润着生活五味的文字,被流年细细收藏。每到流年生日,我都会像写给家人一样,写一段不算成文的文字,今年更是在慌乱到无法自主的日子里,特意寻一点点的时间,一气呵成地写下此时此刻的只想说给流年家人的心里话。
最近十个月,过得并不容易,我只书写了13篇文章。我的个人公众号,也更新了不过几十篇。许是因为自己身体不好,不想书写,也许是因为家人生病,满心里都是担忧,致使文字无根,落笔无力。
家人生日前夜,我写了一篇文章与他,感恩和幸福的笑容还在脸上,却听到夫君告诉我的一个消息。这个消息发生于三个月前,夫君说这期间辗转难眠,却如何也说不出口。他担心我手术后正在康复的身体,也忧虑我知道后,是否会埋怨他代替我做主家人病情的治疗。
其实,并非没有预感,却在这个期间内始终躲避。
记得,去年12月我体检后,查出疾病潜像,自己办理住院手续后,还自己调侃,之前是两年一住院,现在竟然一年半就又回来了。检查,确定手术日期,夫君一直陪伴左右。母亲总是催着过去吃饭,我佯称感冒了,不敢过去,却得到母亲更多的追问和担忧。手术前夜,大夫说,如果其中一个不好,就需要全切,术后你选择再造吗?我说,现在就需要考虑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我说:再造,我不想在别人的眼睛里,是一个受伤的人。
那一夜,我想的挺多的,之前阑尾炎、肾穿、甲亢,子宫手术住院时,我都没有多想,我只是认为,做了手术治疗,就好了。可这次不一样,会有很多可能性,很可能就变成了一直以来谈论的某一群人的一员,四十多岁的我,又要如何面对父母、丈夫和儿子呢?
父母纵使没有我,还有姐妹照顾,夫君这么成熟稳定,还会有有缘人陪伴,儿子已经年过十八岁,积极向上,勤奋努力,他的未来,应该会靠着自己有一个很不错的发展。如此,是可以放心的离开吗?
不,不可以。刚刚走入大学的孩子,还需要我的照顾,他的学业,爱情,都需要我这个做妈妈一步步去陪伴和引导;父母都过七旬,姐姐妹妹照顾很好,父亲也少不了我这个万用字典和导航,他不认识的字,记忆中的地方,又有谁能帮他去查,去找呢?母亲钻牛角尖的时候,总是我可以牵着她的手,把她带出来。夫君常年忙工作,家里的所有物品都是我归纳,他连银行卡在哪儿,都不知道。
可是,如果我真的必须离开,我留下什么最有意义呢?
房子,钱吗?不对,不对。这么多年写过的看过的文字在我的脑海浮现,我慌乱的思绪逐渐平稳,对的,应该是我能给孩子最妥帖温暖的教育,让他学会如何去长大,如何去照顾自己和家人;留给父母的,应该是不管我面对过什么,我都会很努力,都会很阳光开心的样子;留给夫君的,是一份忘了我的祝福,可以重新去开启又一段的人生之旅。
想着想着就睡了,清晨醒来,看到在陪护椅上侧身睡的夫君,我知道,不管我即将面对什么,我都是一个有福气的人。
三个小时的手术,带给我们一个良性的好消息。手术后的恢复期,婆婆、母亲,姐姐,妹妹,还有夫君轮流照顾。出院之时,家人突发胃出血住院,我被禁止去医院,我在家里心急如焚,却如何也走不出家。
家人做手术了,家人在姐妹的细致照顾下艰难恢复。每次夫君带我去医院,家人都说,没事,我挺好的。我知道,他是在怕我担心。我也说,你看,我这么快就恢复了,你身体这么好,肯定比我更快。
之后,家人出院了。漫长的恢复休养期,需要我们做的更多。又赶上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真的是把想到的,能做的,都尽力去做。慢慢的,大家养成了默契,你去,她来,你做这个,她做那个。家人能吃馒头的时候,我们姐妹都在家操练,谁蒸的好,就让家人吃谁做的。特殊时期,不让家人出来,于是我们姐妹轮流买了肉菜送过去。母亲说,别人家都计算着吃,我这出不去的,家里都堆成山了。
家人生日来临之际,疫情刚刚缓解,我们姐妹说,不过去聚餐,一切以家人身体健康为主要。我写的文字当天没有发,我突然意识到,可以如此书写,是多么的奢侈。
翻看老文章,和家人相处的很多温暖瞬间还是那么清晰,又要如何面对家人患病的事实呢?想到我手术前无眠的夜晚,看到家人痛苦又坚强的模样,我知道,我们不仅要做到好好照顾他,还要让他看到我们积极努力,可以放心的样子。
远嫁多年的小妹,在孩子上大学后,选择回归,她说,兜来转去,家还是要安在这里。下岗多年的二姐,在某校当宿管,已经干了五年,不仅得到学校的认可,还被各届学生喜欢。已经退休的大姐,一直经营着一个不算大的保洁公司。活多的时候,我们都要去帮她干,活急的时候,放假的孩子们也会上手去干。大姐是我们的导航,她说如何,我们就如何跟,她满心里都是我们,即便是在照顾生病的家人,她的肾结石复发了,她都不说一句疼。
很多心疼难眠的夜晚,我都会书写,面对屏幕,我总流泪满面,书写下的文字中,没有一句是写家人的疼痛和我们的担忧,只是像母亲那般絮絮叨叨地说着感恩,说着一朵花的盛开,一个日出的温暖,一餐饭的热闹,一次出行的欢快。只有我们一家人,才知道文字的背后,浸润着多少痛苦,也只有我自己,才知道我如此的书写,并非是逃避痛苦,而是在高调地展示成长。
而这,正是三千多天书写赋予我的力量,让我可以在如此难熬的日子里,依然可以品味一缕花香,可以静听到许多父母亲过去的故事,可以用满怀的期许,面对又一个晨起,而心意平和地说:早安。
今天是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的生日,流年家人们相伴走过了这一年的风雨,大家像极了现实中的亲人,默默无语,温暖相伴,在彼此需要时,用隔空的陪伴,给予鼓励和力量。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唯有写下这篇情书,道出一生陪伴的许诺,用一步步去走,一字字去写的执着,守着我们最爱的流年。
祝福真真和家人!让我们就这样默默地相伴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