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鬼故事】【八一】一只绣花鞋(微小说)
杏花村后,有个杏园子经常闹鬼,村里人每每提起,脸色都露出恐怖与惊悚。传说,每到夜晚,那个杏园子里的井台边上,总有一只绣花鞋围着井台走动,时不时地传出女子冤屈的哭泣声来。声音阴森悲苦,令人心里发怵。
这一天,赶考的书生徐连路过杏花村,天色已晚,也无处投宿。他听说此事,感觉有些蹊跷,心想:不如住下来,一来歇歇脚,二来也打算探探究竟。
于夜,徐连就一个人住进了杏园子里。这杏园子,早已多年未有人来,杏树苍老,野草乱生,一片荒芜景象。虽是花时,却显颓败,好个凄凉!徐连这一到来,飞鸟乱飞,野兔乱撞,杏花无语。见状,徐连也不多想,就动手打扫起园子和旧屋,将旧桌案椅凳搬到当园旧庭中央。一阵忙碌之后,借着月光,他竟然慢慢自饮自吟:“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刚刚吟诵到此,就听有声音接着吟道:“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声音柔细,语句哀婉,说是人声,其实空渺,似有非有,似是而非。
徐连顺着声音慢慢看过去,不见人影,只有一只绣花鞋在园子的井台边走来走去。伴随着这只走动的绣花鞋,杏花纷落,小兽乱奔,野狐拱手,嘁嘁喳喳,一片乱象。
好在徐连一身正气,阳刚自若,没有被眼前诡异之事吓着,反而平静地说:“朋友,既然来了,何不坐下来,喝一杯呢?”说完,他拿出一直空杯子,倒满酒,推到对面。这时候,就见那只绣花鞋慢慢走到桌前,有坐下的声响,却依然不见任何面目。接着,杯子凭空一起,又有饮酒和放下杯子之声,却始终不见面目。徐连危襟正坐,依然和颜悦色,他见杯子空了,就又倒上一杯酒,说:“再饮一杯,朋友若有心事,也可以说一说。”
没想到,徐连话一出口,那只绣花鞋扭动了一下,顿时,一位妙美女子端坐在徐连的面前。只见她一只脚穿着绣花鞋,另一只却赤着脚,还未见她开口,已是泪水涟涟。接着,就听她从头至尾说出了自己的冤情……
原来这女子名叫绿萍,父亲姓贺,县里为官。绿萍本是官宦家女儿,不幸的是在她八九岁的时候,母亲生病过早故去,父亲为其娶来后母。后母是个一直仰慕父亲的同乡女子,孀居多年,带一女儿叫锦儿,比绿萍大两岁。
绿萍父亲为官,很忙碌,时常顾不得家里,实指望着娶了后母,能有所照顾。没想到的是,后母恶毒,锦儿跋扈,两个人从不把绿萍当亲人,反而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话说,绿萍、锦儿常与世交沈家公子沈家奇一起玩耍。沈公子一直喜欢绿萍。慢慢的,绿萍和家奇都长大了,已知男女情事,父亲就做主将绿萍许配给了沈家奇。锦儿知道此事后,大闹一场,且嫉恨在心。
一日,父亲回来说有公务外出,需要几个月的时日,等他回来,再给绿萍筹办婚事。临行前,父亲也嘱咐锦儿不要太挑剔了,选个好人家出嫁吧。想要什么嫁妆,父亲也一样给置办。
父亲走后,后母与锦儿却设计要将绿萍害死。然后,再将锦儿嫁给沈家奇。对人就说,绿萍暗中与家里的佣人吴妈之子吴贵偷情,被人发现,羞恼之下,两人私奔了;后母再给了吴贵一大笔钱财,让他投奔他乡,隐姓埋名,娶妻生子,过好日子,不再回乡也就罢了;又让吴妈出来作证,说是亲眼所见此事……
如此设下毒计,后母给绿萍暗下毒药,又逼其喝下。害死后,派人趁着夜黑,将绿萍投入井中。没想到,投井之时,不小心把一只绣花鞋遗落在井边,恰被树上的一只鸟儿看到后,悄悄衔着藏在了树丫上。
人们有所不知,绿萍的生母在世时,每年都给她做一双绣花鞋,一直做到十八岁。鞋面上,绣着翠绿的萍草和淡粉的萍花,清雅,芬芳,别具一格。
父亲回来后,得知家中不幸之事。虽有怀疑,却无据可查。他想发文捉拿吴贵,后母劝说:我贺家世代为官,何等荣耀!此等丑事,若让外人知道,岂不遭世人唾弃。父亲只好作罢。沈家公子知情后,先是不信,后听吴妈亲口所述,也就不得不信了,遂生对绿萍的厌恨,并娶了锦儿。
就这样,绿萍的冤魂被锁在园子里,不得超脱,只好在夜里出来,穿上那只绣花鞋走动,悲苦哭泣。
绿萍将这只绣花鞋脱下来,烦托徐连给自己伸冤报仇,好让自己洗清冤屈,早日投生。徐连拿着这只绣花鞋,去到官府里,替贺绿萍击鼓喊冤。贺老爷当即一惊,赶紧升堂。当看到绣花鞋时,他惊讶满腹,再听了徐连叙述,更是惊讶不止。
贺老爷派人去井里打捞上来另一只绣花鞋,又打捞上来绿萍尸首。贺老爷见到含冤而死的女儿尸首时,泣不成声,然而,悲伤无济于事,只好厚葬绿萍。同时,命人捉拿回吴贵、吴妈一并查办。当后母和锦儿看到那只绣花鞋时,目瞪口呆,只好认罪伏法。
绿萍冤屈已报,投生去了。从此,杏园子又恢复了平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