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香】黑人白话(随笔)
◎ 《黑人白话》
阴天与晴天,晚上与早上,独处与众处,发烧与退烧,我们常常不是一个人,但是我们还应当相信:阴天之后是晴天,晚上之后是早上,独处之后是众处,发烧之后是退烧。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生命并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
◎ 《黑人白话》
GK以来,因为金钱第一、效益第一、政绩第一的价值取向,我们做了不少属于短期行为、寅吃卯粮、断子绝孙的蠢事甚至是恶事。商人为了牟取暴利可以丧尽天良;官员为了本届政府可以不计后果。正如路易十五所言: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说到“致命的高楼大厦”,黑人晚年的要求不高:一座小房,一个小院,一片小景……不知是否奢望。
◎ 《黑人白话》
真正的美丽是经久不衰。譬如91岁的奥黛丽赫本,譬如47岁的《昨日重现》。
◎ 《黑人白话》
黑人以为,保亭的资源和环境优势不是旅游观光,而是休闲养生。所以不建议保亭成为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要保持相对的封闭状态和自然生态,还有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态。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只是医疗卫生和文化艺术建设。
◎ 《黑人白话》
余昌兄曾把《英雄归来》的初稿给我看,当时,他的心情仍然难以平静,交谈中仍有梗咽之声。他就是这样的作者和诵者,以全部的爱恨情仇投入自己的每一部作品。读过好多感人的作品,听过好多动人的朗诵,但是,如此感人动人的朗诵自己的作品唯有余昌兄一人。显然,他在写作的时候就听见了自己的呼声,他在朗诵的时候也听见了自己的心声。
◎ 《黑人白话》
在苏东坡的人生季节中,好像没有万紫千红的夏日和天地一白的冬季。一方面,他是从“春风得意马蹄疾”的高峰一下子跌入了“昨夜秋风来万里”的低谷;另一方面,他又以柔韧美妙的心力、笔力、定力、耐力抵挡寒风,拒绝严冬,而永远生活在“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秋天里。所以才有了这么多写尽人生百味的秋诗秋词。
◎ 《黑人白话》
黑人以为:在中国现代画家中,作文最好的是丰子恺;在中国当代作家中,作画最好的是汪曾祺。在黑人的师长中,书法家李仲元先生的诗作最好,文学家彭定安先生的画作最好。在黑人的朋友中,还有爱写字的指挥家张琨,还有爱画画的作家冯西海……黑人特别喜欢这样的跨界大家:融会贯通的大家,举一反三的大家,相得益彰的大家,名副其实的大家。而真正的大家是:诗词书画都能绝世的苏东坡。
◎ 《黑人白话》
昨夜的星光灿烂永远加入不了今日的朝霞漫天,特别是那些稍纵即逝划过夜空的流星,只有在余昌兄这样作者和诵者的心中,才可化作永恒的瞬间。
◎ 《黑水白沙》
1984年的秋天,黑人和辽宁大学政治系的同学们第一次来到棋盘山,伙同几位在班里岁数较小的哥们儿,硬是把一箱老雪花(24瓶)抬到“棋盘”石上,一边开怀畅饮,一边观山望湖。山是环湖的峦,湖是映山的水。
1995年的春天,黑人刚刚有了自己可以随便开的车——右舵的马自达(平成元年),不敢在市里乱开,就从浑河大坝一直向东再向北开到棋盘山,顺时针围着秀水湖绕一圈,摇下右车窗,正好能看到雾中的近湖远山,能闻到雨后的草木清香。路一长,弯一多,手一熟,心一轻,再往回开时就敢于冲入闹市了。
后来,黑人在棋盘山中有了自己的根据地——鸿宇山庄,可以打牌,可以游泳,也可以打网球和保龄球,更可以在湖景餐厅里饮酒看水天。不知为何,却再也找不到当年在棋盘石上拿着啤酒瓶子指点湖山的豪迈和狂野。
后来山里山外黑人还住过可以打猎的山庄,还住过可以钓鱼的山庄,还住过可以举行篝火晚会的山庄,还住过可以约谈领导干部的山庄……虽然都在棋盘山下、秀水湖边,可是我们的目光越来越多的投向自我(功利)而渐渐放弃了自然。只有一个二层小楼的湖边餐厅还能够让我们居高临下,凭栏远眺:在一湖碧波当中看见蓝天白云,青山倒影,感受精神的大自在和身心的大自由。而这,才是我们从太原街来到棋盘山的真正意义。
最近一次来到棋盘山是去年的夏天,二十个营口的同学与三十个沈阳的歌友在碧月潭酒店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唱青春之美,跳芳华之妙,饮中年之苦,吟余生之乐。
棋盘山盛开夏花,秀水湖漂满秋叶。这山这水便是我的而立之夏及其花甲之秋。原来人生便是一张无棋之盘和一场流花之水。而我,不过是这盘中的一粒黑子,一粒闲子;不过是这湖中的一枚落花,一枚落叶。唯有与山水共存者永恒。
◎ 《黑人白话》
上海的梁阿姨来电话,她和妈妈是七十五年前长沙卫校的老同学,后来又是湖南军区陆军总院的老战友,梁阿姨的爱人韩叔叔也是我爸爸的老战友,于是他们四个人成了一辈子的老朋友。如今我爸爸和韩叔叔重逢于天堂,可以促膝长谈,不用像梁阿姨和妈妈这样煲电话粥。在梁阿姨和妈妈通电话之前,我和她老人家先聊了一会:聊长沙,聊重庆,聊上海,聊江苏路、愚园路还有玲珑宾馆、丁香花园,聊我帮助她们找工作的儿媳以及更有出息的孙女,当然,聊的最多的还是她和韩叔叔出资修建的两所希望小学。当年韩叔叔去世之前,他们老两口共同决定:死后遗体捐献军医大学;一百多平的住房回交给原单位;全部积蓄分别在各自家乡吉林和湖南山区建两所希望小学。韩叔叔去世后,梁阿姨发现这两所希望小学的孩子们还需要继续花钱,于是,八十多岁的人就全国各地到处跑,给人做中医理疗及其产品推广,其收入全部投给两所希望小学的维护和孩子们的学习费用。后来吉林的希望小学停办了,湖南的希望小学办的挺好,她有失望也有欣慰,去年她还在大儿子的陪同下以九十岁的高龄前往湖南的希望小学给孩子们做爱国报国主题报告……我敢说,如今在中国将近九千万的共产党员当中,像梁阿姨和韩叔叔这样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完全彻底的人民公仆、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为数不多——我不是,你不是,那么多正襟危坐、道貌岸然的领导干部更不是。今天是国庆节,我们不应当忘记那些以身许国的革命先烈,也不应当忘记像梁阿姨这样的全身心报效祖国和人民的默默无闻的老人。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