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苏州的枣泥麻饼(散文)
在苏州有一种糕点,叫枣泥麻饼。
有着上百年的历史,所以自然成了苏州有名的一道“土特产”。“土”体现在枣泥麻饼的起源地是苏州,只有苏州才能做出正宗的“枣泥麻饼”。
苏州人偏爱甜食,有句童谣是这样唱的:“姑苏小吃名堂多,味道香甜软酥糯……”苏州枣泥麻饼只是其中的一种甜食。
枣泥麻饼,听名字就能想起麻饼里有“枣泥”,所谓的枣泥,便是将黑枣去皮去核,研磨成泥状。所谓的麻饼,一定得有芝麻。麻饼上的芝麻,可是有讲究的,要用白芝麻才行。芝麻分几种,有黑芝麻也有白芝麻。枣泥麻饼要用白芝麻。
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个院子,很大,有上百平米。院子里种了芝麻,开花时特别有趣,碧绿的植杆上一串串淡紫色呈喇叭状的花朵。父亲说种芝麻吉祥,希望生活能“节节高”。芝麻花凋谢后就成了一只只矩圆形的蒴果,最初成青色,慢慢成黄色,这时叶子也脱落了。芝麻成熟后,要及时收下来,否则便炸开了。从蒴果里揉搓出芝麻,经晾晒后便可榨油或做饼吃。当时的麻油才是最正宗的,香味浓郁,不能说香飘十里,至少也是满院子香。家里种的是黑芝麻,待要用白芝麻时,父亲将芝麻泡水一夜,然后放竹匾里用掌心轻轻揉搓,脱皮后就成了白芝麻。后来家里就种黑芝麻和白芝麻各半,这样省了许多麻烦。
有了枣泥,有了芝麻,还不能做成枣泥麻饼。因为里面还有其他配料。
枣泥麻饼在苏州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以吴中木渎地区的“乾生元”为代表的,其麻饼以脆硬为主要特色。另一种刚好相反,以软糯为主要特色的是相城区为代表的“湘城老大房”。老苏州的吃客只要一尝便能区分,两种麻饼各有特色也各有所爱。
在我小时候,接触到的都是“乾生元”的麻饼。母亲买来后将饼沿中心点切开,切成八块,再按需分配。
拿着小小的一块枣泥麻饼,很开心。在中心点那个位置先咬一口,一股枣泥的香气朴来,夹杂着外皮带有芝麻的香味。微闭着眼,舌尖悄悄伸出来,舔着嘴角四周的芝麻,那个馋样,就像一只可爱的小猫咪。
麻饼里的松子仁和瓜子仁香脆,这是我所爱。正当我享受其中时,忽然,我看到一块白白的滑滑的腻腻的东西,拿出来一看,这分明是一块“猪板油”,我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小哥哥走过来对我说:“傻妹妹,这个是能吃的,你看我……”说完拿起我的那块猪板油丢进了嘴里,笑咪咪走开了。
我生气了,将手上的麻饼丢在地上,哭着去父亲那里告状。父亲告诉我,那块猪板油是枣泥麻饼的灵魂,麻饼若是没有那块猪板油就不成为麻饼了,就成了普通的烧饼了,听得我一楞一楞的。父亲随后给我讲麻饼的故事:“清朝年间,苏州木渎镇上有卖‘串芯饼’,老板靠吝啬起家,以至于饼少份量或糖放得少,回头顾客越来越少。他的徒弟决心帮老板一把,将串芯饼加上芝麻、猪板油等制作成枣泥麻饼,那麻饼的香味飘了一条街,吸引了好多顾客,生意越做越好,老板将原先的串芯饼改名叫‘乾生元’。可是那老板吝啬的毛病改不了,麻饼的原材料越加越少。徒弟只能靠节约来支撑,收集起多余的糖屑之类的以备用。几年后,一场大火烧了“乾生元”麻饼店,老板也被烧死。此时徒弟将平时收集的余料拿出来,交给老板的儿子,并告诫他做生意不能欺人,要懂得节约,等等……”听完后,我不声不响地将地上的麻饼捡了起来,放在嘴边吹了吹灰尘吃了起来。吃完后,我闹着让父亲做枣泥麻饼,父亲说麻饼很讲究,光那皮子要做成油酥,就要好几道工序,还有对火的要求,烤的时间等等,所以没依我。
从外形上看,麻饼和烧饼差不多,只是在厚度上明显麻饼高于烧饼,因为麻饼肚子里有货。
麻饼的肚子里不只装着枣泥和熟猪板油,还有好些东西呢,比如松子仁和瓜子仁是必须的,再加些糖桂花、蜜枣粒等等,至于比例是有严格要求的。猪板油在麻饼制作的高温下起到了“油酥”的作用,在与松子与瓜子仁的相互配合下才能达到又香又润的作用。
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一块猪板油无疑是“营养”物品,没有人嫌弃它的油腻,因为大家肚子里缺少的就是油。
后来,人们的饮食讲究了,克制了“高糖高脂”的进食,于是相城区的“湘城老大房”率先将麻饼改良,吃口上从“脆硬”改为“软糯”,调料配制上也更适合人们的口味。而且是现做现卖的形式供应。每天早上人们排着队,等着购买,吃着热呼呼的枣泥麻饼,那块猪板油更有味道了。
记得单位里有同事介绍说是相城“老大房”的麻饼怎么怎么好吃,并且还要排队购买,于是指派一人前去,给我们大家都带一些回来,我也买了一份。一份是十块枣泥麻饼,简单用纸裹一下,用细纸绳捆绑,少了礼盒,在价格上也便宜不少。麻饼买回家可以放着慢慢吃,冷了可以热一下吃。果然,热的更合口味。
看来,“乾生元”比不了“老大房”了,但是毕竟乾生元是老牌子,包装精美,一只圆六边型的纸桶,外围红底黄字,介绍着麻饼的历史,里面静静躺着几块枣泥麻饼,送人就要喜庆。那麻饼还能放上三至六个月,在不同的季节里都能享受到麻饼的味道。
如今乾生元继承着传统工艺,那麻饼的馅料保持着不变,就连我偏爱甜食之人,一次性也吃不了一整块。那天,我突然想吃,就去了采芝斋买枣泥麻饼。进门后,看到麻饼眼前一亮,放在橱柜里的麻饼一分为二,并且标着半块麻饼的价格。这人性化的举动,倒是很温馨。一次性买半块,吃完基本饱了。想吃再来,就是方便,而且也减免了因贪嘴多吃,减少了糖的吸收,等等。
如今苏州枣泥麻饼早已被人熟知,早就走向全国,在很多网站上都能购买到。
苏州的土特产,不只属于苏州,属于全国人民。
问好老师,遥祝秋安。

问好老师,遥祝秋安。
问好老师,遥祝秋安。
苏州的美食有好多好多,有机会一一写来。
问好老师,遥祝秋安。
问好老鼠兄弟,祝万事如意,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