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不容分割的图画(散文)
一
草原上的河,都是那么的细长而又蜿蜒,就好像远远地游来的一条青蛇。大概是离得远的缘故吧,眼里所看见的景物被辽阔量化,十几公里以外的景色,都有几分跃动入目的美感。
我一早就从蒙古包里走出,此时已有阳光照射到身上,充满无限的暖意。自己的影子铺在地上,让我第一次感受到惬意,此时可是早上四点啊!对于我来说,是不可想象的。我是从大山里走来的,对于阳光是极其敏感的。大山崔嵬,遮住了看出去的目光,只能去看夜空里的繁星。山巅之上让希望升空,只是千山之外仍有千山在,更高的山在前边排列着,也把心胸的那一点空间塞满了。
站在这辽阔的大地上,我不得不调整着自己的感知。昨夜的梦里,我就隐隐地感受到了某些声音,从遥远的地方隐约传来。它是有波纹的,细细碎碎,可以断定是水的声音,而且还是一条河。我调整着方向,循着心灵间的感应,一路跑去。
昨夜已然在那条河里畅游,碧蓝的河水把梦境染蓝。我选定那个方向跑下去,那里是充满希望的地方,是让我力量倍增的地方啊!近了近了!远远的山岗出现在视野当中,还有一派白茫茫的雾气,氤氲不动,不飘也不摇,如同扎下根一般。又离得近一些,才看清那不是白雾,分明是腾腾的水汽。阳光穿不透,是因为其中的水份过于凝重。霞光浸染,连整个山岗都被染红了,那里如同盛开了一片火红的报春花。哗哗的流水声越来越真切,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我全力向那里奔跑着,在做最有力的回应,额尔古纳河,我来了!
额尔古纳在蒙古语里是“捧呈,递献”之意,后来又把它修饰为“奉献”的意思。我在临近河边时,被一道铁丝网拦住。仔细分辨了一下,这道铁丝网非常低矮,是沿途拦挡牛羊的,绝不是国境线上的那种“T”字形网。很早就知道额尔古纳河是中俄的界河,有铁丝网拦阻,自然有它的道理,不必再去触碰。站在那里,静下心来,耳畔充盈着哗哗的流水声,眼前的这片白雾啊,在慢慢地流动着。丝丝缕缕间,似有水波的涟漪轻轻荡去,于空中曼妙而舒缓地流淌着。这是何等的眷恋啊!我此时也说不清,只是感觉着,它已经流进了我的心里。
我在很早的时候就读过女作家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书中的那位鄂温克老女人,端坐在乌力楞前,用她那极其苍老的声音,讲述着这条河的历史和现在。白茫茫的漫天大雪飘来,让她苍白的头发变成了纯白色,森林与山岭因为披着白色的雪而显冷峻,而那条河呢?已经与大地融为一体。雪落无声,有河流穿行,潺潺的流水声传来,与这片空寂私语着。诉说是需要有听众的,我一直都在这里厮守着,从未离开过。读懂自然需要有一颗虔诚的心,我自信这颗心可以与这漫天飞舞的白洁相媲美,也就融入了这片森林之中。
迟子建的每一个文字都是这片森林里的棵棵大树,那林间的空地里生长着嫩绿的草,几只驯鹿走过来,吃掉了草叶,独独把鲜花留下来,供我欣赏。我因此没有离开过这片森林,没有离开过这条河。因为迟子建,我才知道了这条河,因为迟子建,我的心便在这里扎下了根。
二
我们是从黑山头口岸进入,来到河边的。站在河边,我不禁问自己,这是我心目中的那条河吗?眼前的这条河,河道狭窄,河水也很浅,能看见布满河泥的河底。游船开动,立即便卷起一道狂澜,河水迅速向两岸拍去,河水也变得浑黄起来,并泛起一股腥臭味。这条船放置到这里,显然有些太大了,让河流有些不负重荷。
这是那条与黑龙江一起,在中国的版图上,勾勒出北方轮廓的河吗?恍惚间,怎么就回到了自己家乡的朝阳河了?我试着问一问身边的船员,这条河平时都是这么个样子吗?他瞅瞅我,只说了一句,“还没到汛期呢”,就操起一根竹竿,到船边去往水里插。他这么做,不用问也能猜出来,这是在试探水的深浅呢。船的航道需要有一定的深度的,深度不够,游船可就搁浅了。
河岸那边,是一个高高的山坡。一个小小村落被一片绿油油的庄稼环绕着,房舍掩映其中。那里是俄罗斯的疆土,我看见那条“T”字形的铁丝网便攀附在山坡上。一阵马达声传来,一辆红色的拖拉机飞驰而过。开拖拉机的人竟然是一位俄罗斯女孩。顿时,这个错觉被一阵风吹去,异域的风情舒舒缓缓地吹拂过来,让人有异样的清爽。
河水曲曲弯弯,这条河虽然是中俄的界河,有时候却也和俄罗斯没有关系,比如这一段,河那岸也是我们的。我们的船靠了过去,远远就可以看见高大的国门矗立在那里。有游客来观光,就有商机,大兴土木也是必然。有建筑队在施工,一位小伙子戴着安全帽,一身工作服,正在修国境线上的立桩呢。只见他神情专注,非常的投入,一脚踏入俄罗斯的一边,又一脚返回中国的这边。在十几分钟内,如此反复,竟然出国达十几次之多。我去过一次俄罗斯,就觉得费劲巴力,好不容易了,与这位小伙子相比,可是望尘莫及啊!
我们要离开了,我却感觉意犹未尽,甚至很失望。满怀憧憬之心,在此刻却看到了这些,难掩心中的缺憾。一个无限完美的形象,就这样被打碎了,无法再收拾起来,不是一个失望那么简单。希望总是那么的美好,现实却很骨感。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我不幸又经历了一次人生哲理的训导。一路上,我一直都在向那边张望着,怕那个景象会在某个地方,倏忽间出现,风一样闪过去。
那个山岗在视野里慢慢消退,我却坚信那条河还是会倚着山势而流。山是河流的依靠,也是河流的根,不去靠山而流,河流会失去主张。我不知道我的理念是不是合理,只是觉得从山水间走来,念一念山水经还是有必要的。不管千条河还是万条河,它们都是从大山里走来的,万涓成河,流出千里,奔向大海,才是它最终的目的。习惯了山水的走向,自然就懂得了其中的奥妙。山势的走向与河水流去的方向,是相互扶持而来的,它们的形影不离就代表着这个世界的和谐统一。
我一直都在向一侧扭头,待到回过神来,正直身形,才觉得颈部有些酸痛。
三
来到了额尔古纳市,站在游览区的风景图前,仔细地观看着。很早就听说过额尔古纳湿地,却未曾谋面。这里的背景资料是那么的完美无瑕,只是无法吸引我的目光。这个墙壁的图版还是很呆板的,每个景点都在上面标示得很清晰,我却觉得名不副实。
走去哪里,都是这般介绍,景点标识都很有特点,就是把最关键部位无限放大。也许那个景点如同一只小蚊子,却被放大成一架飞机,让人啼笑皆非。用我们当地的话说,就很直接,“往里掺水了”,而且还没少掺呢。那样的小景点,就像一个小老头,佝偻个身子,蜷在阴暗的角落里,不经意间就会错过去。
平时出门旅游,别人去看什么,我不关心。我要看的东西,一定是别人看不到的,这样的风景才会走心,才会深刻在心里。
随着别人的脚步,去爬一个高坡。没有了目标的旅行,会让人很无助的,想看什么已经变成了一脑袋浆糊。那些很平凡的景色,不一定会吸引住目光,只是发现到它的魅力所在,就是有价值的。也许在平凡之中,发现了不平凡呢,这个不平凡就会像一盏灯,照亮旅程。当我站在最高处,向下望去,就觉得眼里飞出一片云,被遮挡住的目光,打开了。
这是一片辽阔的河谷,这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河谷,这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河谷。河柳团团簇簇,在河谷里均匀密布着。它的外形如同一个小小的圆包,让人觉得那么的呆萌,那么的卡通。小圆包一个个单处时,像一个个小球,随意滚落。小圆球与大圆球组合在一起,就如同小皮球遇到了大篮球啊。这些河柳在维系着整个河谷,我猛然想起了白居易的那句诗,“大珠小珠落玉盘”,诗句的本意是形容声音的,放在这里,反用其意,却有着不一样的效果。这些大大小小的圆球肆意散落,普通的树生长到不普通的地方,就会产生出意外的景象,会不会是大自然的刻意安排呢?
让人不解的是河水,有太阳的反光做参照,四处都是亮晶晶的,居然看不见一条河流的主体。这里是一片水泽吗?又不是。一个圆形的堤岸很自然地形成,多像一只马蹄印啊,好像有一匹骏马刚刚飞驰而过,在那里留下了深深的足迹。那一个是一只大鹅,弯弯的脖子,回头去看。让它感到奇怪的是,刚刚同伴还在,怎么转瞬间就不见了呢?
鹭鸟的白色是很显眼的,落到树枝上,亮出优雅的身姿。不时有清亮的叫声传来,悠悠的长音,回荡在河谷之中。我一时间被这无边的盛景给震撼到了,我听到了这条河发出的甜甜笑声。唉!这条河啊!太老于世故,就会捉弄我这样木讷的人,先前所做出的穷酸样,糊弄了我快一整天,让我愁绪难耐。临到最后,才轻轻地撩起蒙在脸上的面纱。
终于看见了这条河的俊美容颜,我傻傻的,一屁股坐在地上。一阵风吹来,把眼泪都吹了出来。我不想去擦,就让它去流吧,已经很久没流过眼泪了,就让心情去感受这份激动吧。
阳光煦暖,觉得有一只手在触摸着我。一股清新的气息在慢慢地靠近,让我感觉那是一个香唇。这个感觉,让心里痒痒的,那个情愫已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在心底尘封已久,此时,它竟然复苏了。
有一位年轻工作人员,正在景区执勤。他管的事情很多,有人扔垃圾,他管。有人吸烟,他也管。尽管嘴上没毛,可是却很老成,我还是很信任他。我指着这片河谷问他,“这里都是我们的吗?”
他很诧异地看看我,“是啊,这里都是我们的!”他非常大气地把手一挥,把这片河谷都涵盖了进去。
都是我们的,真豪迈啊!同时,也让我感到无比的欣慰。这是一幅巨大的图画,不敢想象的是,真的硬生生地从中间划开,分成两半,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的国土有多少这样的分割,让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都在淌血啊。我庆幸,我祝福,这幅图画的完整无缺,它是不容分割的,让它永远都流传下去,万世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