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老家往事(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老家往事(散文)


作者:黄金山 进士,8597.6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594发表时间:2020-10-08 21:55:21

【菊韵】老家往事(散文)
   又是一年中秋节,本想好好地赏一回月,吃一回饼。可是偏偏月亮怕羞,一直躲在厚重的灰暗云幕里,还用一层雨雾蒙山。唉!月亮是赏不到了。我坐在木椅上,不知不觉就想起了我老家的那些陈年往事。
  
   整酒
  
   那时整酒没有现在多,非得是喜事才整酒。整酒是一家的喜庆,也是四邻和亲友的喜庆,更是我们孩子最喜欢的事,因为可以跟着大人去吃喜酒。
   那时整酒也不像如今,去挂号写个人情吃餐饭就走人,(有的连饭都不吃)。那时那家整酒,四邻亲友老少都要来吃住两天两夜才散席,所以整酒的人家必须周到的安排好处吃喝拉撒睡等事宜,那帮忙的人也就很是繁忙,要打回打转地借来桌椅板凳,被盖碗筷等物件,还要帮忙劈柴火挑水等等,真是个个尽心竭力,不像现在帮忙的,干一会事就去打麻将玩纸牌。
   那时整酒,主人家要预先筹备几天,油盐柴米都要仔细盘算,因此要请一个精明内行的好总管来当家,还要请一两个支客司来迎接宾客,礼房里要请一个会写毛笔字的文化人来执笔记账,还要至亲的人来收礼钱和发糖果香烟等。这些人请到了,就要安排厨房,请当地厨子理出菜谱,帮忙的人就按菜谱准备食材。还要请干净利索的女人来蒸甑子饭,请会调席的师傅安排就和宴席,特别要选好一个会悬空执盘的人,因为全部的菜肴都要靠它端到客人的桌上。
   我八岁那年,跟着爸爸在村里宋伯伯家去吃他接儿媳的喜酒,就看到宋伯伯为准备这些忙了三天三夜。这些准备好了,就要安排杀猪。宋伯伯请的是最好的杀猪匠李老三,李老三力气大,杀猪麻利,爸爸和几个壮汉帮忙按猪,我和一群孩子就站到较远的地方开心的看着。只见李老三刀子一亮,肥猪哼哼几声就断气了,那手法真是叫绝。
   我的三伯娘是菜厨房的主厨,带着婶婶、大姨、堂姐等三四个人切菜,置办十大碗的宴席。临时搭起的台架上摆满大盆小桶,豆腐,腊酒和各种小菜配料摆得井井有条。一时间,砧板叮叮咚咚的响起来,像是交响乐一般好听。继而是甑子里冒出滚滚热气,随即那些扣碗的肉香也馥馥飘来,光是闻闻这些味道,就叫人感到心醉。
   帮忙的人个个都很负责。他们说:“帮别人的忙就是给自己做事,你对人家尽心,人家下次给你帮忙也尽心。如果你敷衍了事,其实是误了自己。”所以帮忙的无能是干什么活,都按分工坚守岗位,劈柴挑水生火的天不亮就到场,有时累得大汗淋漓也不休息。帮忙的人中还有一个特殊人,那就是告席的。告席这个人要口齿伶俐,记性好加上灵活善变,开席时他要代表主人向来宾致辞,说清整酒主题和表示感谢大家,各方面都要说全,不然就会得罪客人。宋伯伯请的是一个私塾先生来告席,那私塾先生人精瘦,嗓门高大,说的很是得体。
   轮流开完宴席。到了晚上还有活动。或请歌师唱歌,或请舞狮表演,或请戏班子演戏等。万一请不到,亲友们就自行说笑,讲故事,猜谜语,反正一个晚上也是充满欢乐。我们小孩子还不时得到喜糖和小吃之类,心里很是快乐,觉得那时的农村整酒真是亲热和谐。
  
   接媳妇
  
   如今接媳妇都是一串的花车。新媳妇坐在车里满脸含笑。可是在往年,老家接媳妇都是用轿子抬着走路。轿夫都是年富力强,又有抬轿经验的汉子,一般四个人,路远就是八个人轮换抬新娘。
   发亲的早饭一结束,押礼先生就把嫁妆一一排列出来,先说一段四言八句的吉祥语,放上鞭炮,发一双草鞋和小小红包钱给帮忙抬陪嫁的人。这些帮忙的就按分工抬着柜子、箱子、被盖、抬合、火盆等物,在“发亲”的喊声中,新娘就哭着从闺房出来,掩着一方手帕,拿着一把长伞,告别双亲,由哥哥或弟弟背着上轿。在鼓乐唢呐声里在送亲客的陪同下开始出发。新郎官也可以一起随行,把新媳妇接到家里。
   抬陪嫁的人走在最前边,在路上他们比着,看谁跑得快,看谁最安全,简直就是一场走路比赛。在路上一边抬着嫁妆,还要彼此对答,喊着话唱着歌走:“大路一展平啊!走路像腾云啊!”“大路一条线啊!抬起像标箭啊!”“前边几步梯,稳当拿上去啊!”“大转弯啊!慢慢圈啊!”风趣流畅的号子,一路上显得轻松热闹。先到新郎家的可以得到奖励,那时最风光体面的,显得自己很能干。
   接媳妇的途中很是有“戏”看的。许多人乘机去拦路,要讨新郎新娘的“礼品”,这时新郎新娘就要装烟,给上小小红包,或者拿出糖果瓜子等,拦路的就放行。还有的在桥头要“过桥礼”反正都会找个理由“敲诈”一点新郎新娘的“礼物”,这其实也是很有乐趣的。
   新娘坐在轿子里并不很安逸舒服,因为她要经受抬轿子人的颠轿折腾。四个壮汉在不平的山路上将轿子摇晃颠破起来,新娘在里边左右摇摆,上下抖动,屁股发出咚咚的响声,有时还被颠得心慌发呕。但是又不能生气,只好忍受折腾。抬轿的壮汉一边颠轿,一边唱起非常搞笑的“颠轿歌”:“猴急急啊、新郎倌啊;钻进洞房盖头掀啊、我的个小乖蛋呀呀!定眼看、大麻脸、踏鼻豁嘴翻翻眼啊、鸡脖子、五花脸啊、头上虱子大半豌啊!我的个小乖蛋呀!丑新娘、我的天、呲牙往我怀里钻啊……”颠轿歌土气、大气、美气。很有乡土特色。可惜如今那些接新娘的豪车“轿夫”,只会“滴滴”的按喇叭,一个歌也喊不出来,真是扫兴没趣!
   新娘到家,又是一翻热闹。新房里铺床的忙着挂帐子,铺被子,在床上撒些花生糖果,说些吉利“早生贵子”一类的吉利话。安好嫁妆后就开始“拜堂”,举行典礼。司仪者高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新郎新娘随着喊声行礼。在“礼成”中进入洞房。在礼节性的“抢床”后,马上又有孩童端来洗手水洗脚水等,新娘要一一给小红包表示谢意。
   新娘进入洞房,这边的总管知客就高喊“开席!”宾客入座就餐,新郎新娘出来与宾客见面,发给花生糖果香烟等小小礼物。在第三轮席时,桌上压上红纸条,那是表示是送亲客的专席,其他人不能去坐的。送亲客就餐时,还要遇到厨子们的“大肉”,这大肉不好下口,非得厨子再次加工,这是送亲客就要给厨子红包钱……一场新婚宴席,很是多情,很是热闹。
   农村有“三天不分大小”的说法,晚上还要举行“闹新房”的活动。有要新郎新娘亲嘴的,有要新娘唱歌跳舞的,有要新娘猜谜的……反正就是折腾这对新婚夫妇。直到夜深,闹房的小叔子小兄弟们才慢慢散去。想想那时的接媳妇,真是人生的一场乐事!
  
   开财门
  
   “开财门”是专指造新建房者对大门装修举行的一种仪式。也是恩施州历代流传的一种风俗。
   那时都是修建木房子,房子落成后,主人家要请手艺最好的木匠师傅来安装大门,一般都是大门与神龛一起同时安装。神龛有的人家也叫它家神,请家乡最好的懂得礼法规矩的书法家来写上“天地君亲师位”和“某某堂历代宗亲等字样”表示对祖宗们的恭敬。安装神龛也要举行仪式,由书写者主持贴好神龛,主人发给红包。
   我十三岁时,在表叔家看到了“开财门”的仪式。表叔家的新房落成的第二天上午,亲友们都来聚齐,木匠师傅老丁准备好材料。表叔站到神龛前,虔诚的向牌位三叩首,然后抬出备好的酒菜四桌摆在堂屋中间,吩咐关上大门,把来宾挡在门外。这时知客高声喊:“开财门啰!”
   在一阵鞭炮中,门外的宾客一齐高喊:“开门!开门!”
   屋里表叔在屋里问:“你是谁人喊开门?”
   门外客人答道:“我是天上太白星,下凡来到你家门。”
   “你肩挑什么?你手提什么?”屋里问。
   “我肩挑一担米,手提一袋银。”门外答。
   “你是走的水路来,还是走的旱路来?”屋里问。
   “我水路也走过,旱路也走过?”门外答。
   “那你走水路过了多少滩?走旱路过了多少弯?”屋里问。
   “水路走了一十八个滩,旱路走了四十八个弯。”门外答。
   “只见路路有财宝,遍地是金银,你把財门大打开,金银财宝滚滚来!”门外高声唱起来。
   屋里表叔哈哈大笑:“来得好,来得快!各路财神进门来!”表叔说着“呼啦”一声打开大门,来宾们蜂拥而入!
   木匠老丁师傅手拿铁锤,给大门拴上最后一颗钉子。说:“財门大打开,四季都进财!百年都兴旺,家风传万代!”
   下面就是宾主入席,先向神龛敬酒,再给木匠敬酒,接着就是宾主对饮,一起举杯欢庆!
   开财门预示新居平安吉祥,财源广进,百年昌顺。
   但是如今的新房,都是预先做好的铁门,随着砖瓦一起镶嵌在里边,这个仪式早被人淡忘了。
  
   吃泡汤
  
   吃泡汤是恩施土家人的饮食习惯,是农民世代相传的一种风俗。也是我们小时候的一件愉快事。
   那时农村生活艰苦,平时吃肉不容易。那时养猪也不像如今,半年几个月就有肥猪杀,那时非得把猪喂上一年才得长肥。要到年底杀年猪时才能吃到猪肉。杀年猪那天,主人把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聚在一起,吃肉喝酒。成了百姓们最高兴、最骄傲的事。
   我吃泡汤时还最爱看杀猪的场面:那次在三伯家吃泡汤,按选择的吉日约定的时间,杀猪匠李老三一早就背着行李来到,三伯找来五六个精壮汉子帮忙按猪。拉出杀猪长凳,李老三将肥猪感触圈门,帮手们一人拽猪尾巴,两人抓住猪耳朵,抬起猪身,肥猪嚎叫不止,但是难逃活命。帮手们把大猪放倒在场院的长凳上,李老三手执一把七寸尖刃。对着嚎叫的大肥猪喉,把尖刃噗的一声刺入猪脖下靠心脏部位,再顺势拉出。只见一股血流喷出。早有大盆在猪头下方接住血水。不过三五分钟,猪已无声无息,。几个壮汉把猪倒顺进盛满了开水的“大木缸里翻转,两把特制的刮刀在帮忙人的手中上下翻飞,倾刻间。猪毛褪尽。这时李老三又招呼帮手倚竖起木梯,他几下便割下猪头,然后让其他人把猪身倒挂在木梯上。他换了把利刃,自上而下剖开猪腹,将两手插入猪腹,微微下蹲,再猛地起身,五脏六腑被他连根抱出。一头肥猪从里到外被李老三收拾干净。我看得出神。
   泡汤肉的原料一般用“槽头肉”,因为“槽头肉”块头大,而且有肥有瘦,便于厨房烹制。三伯娘和几个年轻利索的女人在灶台上忙碌,洗的洗,切的切,炒的炒。厨房忙碌了三个小时,鲜美可口的泡汤肉就端上了桌。来客先后入座,满满斟上包谷酒,一人一碗酒,吃着几碟子几碗,有炒有炖的农家菜,真应了“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说法。猜宝划拳打通关,直闹到深夜方罢。这杀猪宴也就是图个喜庆热闹
   这丰盛的泡汤宴席一是对过去一年劳作的犒劳,感谢互相帮忙的乡邻共庆丰年。二则也是对来年的美好期望。
   如今,虽然还是有请吃泡汤的,也有专门设置泡汤宴席的,但是这里边早没有当年那种吃泡汤的纯真了。
   往事悠悠,回味无穷!往事无边,让我体味出真正的生活,就是原汁原味。只有原汁原味,才是最滋补人的。不仅滋补人的身体,也滋补人的情感和道德。

共 42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中秋无月心里扫兴,但那些乡里的往事却渐渐浮上心头。热热闹闹的喝喜酒,要让主家忙忙碌碌好几天。风趣的颠轿歌,更多了许多乡间风情,与如今的结婚方式有了很多区别。而风味独特的吃泡饭也多了回味。年底杀肥猪更是历历在目,农家人在辛苦一年后终于可以轻松点了,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顿泡饭,增强了彼此之间的情谊。娓娓道来的乡间往事,比老酒还醇厚,生活的乐趣就在于此。推推欣赏【编辑:枫魂帝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10-09 08:16:09
  谢谢帝星辛苦编辑!中秋无月,想想往事,趣味多多!往事就是人生!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10-09 08:18:09
  往事悠悠,回味无穷!往事无边,让我体味出真正的生活,就是原汁原味。只有原汁原味,才是最滋补人的。不仅滋补人的身体,也滋补人的情感和道德。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10-10 16:14:33
  【编者按】中秋无月心里扫兴,但那些乡里的往事却渐渐浮上心头。热热闹闹的喝喜酒,要让主家忙忙碌碌好几天。风趣的颠轿歌,更多了许多乡间风情,与如今的结婚方式有了很多区别。而风味独特的吃泡饭也多了回味。年底杀肥猪更是历历在目,农家人在辛苦一年后终于可以轻松点了,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顿泡饭,增强了彼此之间的情谊。娓娓道来的乡间往事,比老酒还醇厚,生活的乐趣就在于此。推推欣赏【编辑:枫魂帝星】
活到老学到老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