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秋游承恩寺

编辑推荐 【八一】秋游承恩寺


作者:尚思华 童生,503.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417发表时间:2020-10-14 08:46:52

【八一】秋游承恩寺 早就听说湖北襄阳谷城县有座承恩寺,因其名与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相同,所以我就记住了它。好奇地查了一下资料,发现承恩寺竟是鄂西北现存最大最完整的佛教寺院,也是全国最古老的寺院之一。资料上说承恩寺“庙有灵气,水有神气,山有仙气”,所以越发期待能够拜谒一下,让寺院里的清风禅意为我和家人带来健康吉祥。本来以为会过很长时间才有机会去,但我是个有福的人,竟能心想事成。恰逢双节之时,我接到了市作协朱主席的邀请,他邀我到承恩寺一游。就这样,我如愿以偿了。
   那天的天气有些阴,进山的路曲曲弯弯。坐在车内,我不敢眨眼睛,双手抓住扶手,心就悬在嗓门。文友小柒双手紧握方向盘,全神贯注,眼睛紧紧地盯着路面。其他人也都屏住呼吸,不敢说话,怕她开车分神。不一会儿,终于在连绵的群山中瞥见一片楼阁,像鸟翼般点缀在葱茏的丛林间,红墙黄瓦掩映在浓绿之间,煞是惹眼。
   下了车,我们在文管所负责人李富平的引领下,沿着狭长的石梯缓缓来到山门前,李所长首先介绍了寺庙名称的由来。
   承恩寺建于隋朝,距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传说是隋朝公主隐居疗疾之地。相传,隋炀帝杨广有个女儿,长得特别标致,小嘴大眼高鼻梁,不过,最美的还要算她那一头乌黑的长发。有一天,她觉得心头一阵发焦,头皮痒痒的。没几天,发根里便往外渗黄水,黄水流到哪儿,哪儿的头发就一撮一撮往下掉。请了很多太医,都无济于事,一头黑发脱得精光。公主伤心透了,再也没脸见人,起了想死的念头。
   这天,隋炀公主穿戴整齐,支走了宫娥使女,身子一跃,跳下官楼。正在这危急时候,不知从哪儿冒出一头大白牛,稳稳当当接住了公主,撒开四蹄,象一片白云,飘然向西而去。白牛驮着隋炀公主来到离汉水不远的一个山沟里,公主感到奇怪,定神一看,这地方依山傍水,古松参天。她心想,没有了头发,见不得人,干脆就在这里以山水为家、花鸟结伴吧!后来,公主受到一位阿婆的指点,她用这里的山水洗头,头上又长出了一头乌发。为了报答白牛救命之恩,不忘池水生发之功,公主启奏父王,在水池旁修建寺院,又用白玉石雕刻一条白牛,卧在池中,这就是如今的“承恩寺”和“卧牛池”。
   到了明朝,又兴建了大雄宝殿、钟鼓楼和毗卢大佛、弥勒石佛以及万斤铜钟等。据襄阳简史记载,天顺年间,英宗为报答叔父,对该寺进行修缮,改其山为“永乐山”,改其寺为“大承恩寺”,承恩寺因此而得名。
   这美丽动人的传说,给这座寺庙增添了一份神奇和厚重的意蕴。
   我们一行三十多人由旅游通道进入山门,与这千年古刹有了直接的接触。承恩寺山门虽然有些陈旧,但依然透着一种古朴的气息。
   山门其实可以称作山门殿。这里每一座门楼就是一座殿宇,里面供奉着两尊大力金刚菩萨,俗称哼哈二将。他们是古刹乃至一方百姓忠诚的保护神。
   穿过山门,走上拱桥,桥下清澈的水中,却见一池锦鲤游泳,一簇簇、一队队的,雄赳赳气昂昂地摇头摆尾,红的、黑的、花的鱼儿组成的队伍,像是正在受阅的士兵,尽情地向游客们展示着它们那充满灵气的风采。我们倚在石栏上轻轻地与鱼儿们逗玩、亲切地交流,亲身感受着鱼水之情。
   在拱桥的旁边是玉碣亭,亭下护卫的是一座高耸的龟驼碑。雕刻精美的碑帽下,记录了明代第一代襄阳王朱瞻墡感恩英宗朱祁镇敕赐“大承恩寺”的浩荡皇恩。是明代中期发生的“土木堡之变”和“南宫之变”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碑阴却记录了成化十一年明宪宗朱见深敕建钟楼及万斤铜钟的事件,镌刻时间是弘治九年(1496年)九月九日。在这里不仅可以尽情地与鱼同乐,还能聆听所管细细讲解大明王朝由盛至衰的历史故事,让人耳目一新!
   拾级而上,就来到天王殿和钟楼门前。
   天王殿是大承恩寺主体建筑之一,面阔五间。殿内现供奉明代早期汉白玉石雕一尊,一根根横梁上的云纹彩绘给人一种古朴的历史厚重感,让人情不自禁地穿越在历史长河的某个瞬间。站在这里仰望屋顶,大明王朝的风云变幻似乎就在身边。
   慢慢前行,眼前的“永安招提”映入眼帘。所管讲:“永安”二字,实则有多层含义:一是实指大承恩寺前面的永安山;二是字面意思表达了每朝每代的“永远平安”。“招提”特指寺院或僧房。大承恩寺从始至今都是皇家敕建,某种意义上说它代表着皇族,代表着江山社稷。所以“永安招提”搁在一起,既蕴含寺院永远长存、又有捍卫祖国、江山永固、千秋万代、万古长青之意。
   站在永安招提门内抬头仰望,又一座水陆崇圣殿,在迷雾中景致别具一格。
   水陆崇圣殿俗称大雄宝殿,是明代早期建筑,是全国仅存的正方形大殿。据明代碑文记载:水陆崇圣殿是在隋朝的中前殿基上原址原貌恢复的,没有改变隋朝的建筑格局,大殿按照天圆地方理论建造。它是承恩寺灵气精华之处,具有金字塔效应。只要来此寺院的人,都会郑重地三拜。所管让我们抬起左脚先入门,再跟右脚,并且详细地给我们讲了此大殿的佛祖情况,然后让我们围绕佛像转三圈,以示中间却见一个三岁左右的小丫头,摇摇晃晃地跨门槛,后面跟着一个六七岁的大女孩,一前一后来到佛祖前面跪拜,动作十分娴熟。不知道是感动,还是心诚,我们也虔诚地上前跪拜,返回原地时心里像揣了宝贝般愉快啊!
   水陆崇圣殿阶梯的两侧,摆放着许多碧绿的盆栽,给空旷的小院增添了灵气。左侧龙嘴喷涌而出的就是被隋炀帝赐名的“神泉水”。因为是“神水”,我们毫不犹豫地喝了三捧,真是清凉可口。
   承恩寺中除了有神奇的泉水、珍贵的文物、独特的风光之外,还有金子山、狮子峰、玉石碑、卧牛池、青丝泉、玉带水、锁凤桥、万斤钟等,素有八景之称。
   即将离开时我们专门参观了钟楼。它是万斤铜钟的栖身之所,万斤铜钟是大承恩寺的镇寺之宝。走进钟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楼的释迦牟尼及其二弟子,木雕金身。佛祖的上方,即是那悬挂五百多年的万斤铜钟。钟身通高2.3米,口径1.5米,重达万斤。周身以梵文、法轮、游龙、八卦作装饰。
   听完了所管的讲解,我们每人依次兴致勃勃地撞了三声钟,以祈求这吉祥神钟的庇护。那浑厚深沉的钟声袅袅传出,久久地回荡在大承恩寺的上空。
   从古寺庙出来,我深深地感到寺院历史渊源深厚,建筑结构特殊,环境特殊,地质特殊,有一种奇特的“金字塔”效应。因此,被誉为聚气藏风、练功修行的宝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几经挑选,于1968年在此设立制片分厂,专门从事胶片洗印工作。许多著名电影在此拍摄外景,包括《闪闪的红星》《飞兵襄阳》《八路军》等。
   返程的路上,我依然沉浸在承恩寺庄重的古迹里,回味着隋炀公主的美丽传说,明英宗“土木堡事变”和“南宫之变”的历史故事,还有五朵莲山那些美丽的地方……

共 267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游记《走进承恩寺,感受古寺文化底蕴》,作者按照参观游览的顺序,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为读者带来“承恩寺”的建筑布局、历史传说,及当今的盛况。未见其寺,但闻其名。看到题目,小编第一个想到的也是大名鼎鼎的《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却没想到地处湖北的承恩寺的“天恩祖德”远在隋朝,历经一千七百多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历史的荣枯兴,其正式的命名也在大明王朝封山修寺,文化底蕴的确厚重。跟随作者参观的脚步,山号、山门,清晰分明;金刚菩萨——哼哈二将,屹立两旁。一池锦鲤感受鱼水之情,一方碑文记载了“大承恩寺”的浩荡皇恩,“土木堡之变”和“南宫之变”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碑文历历在目,再加上所管娓娓道来的讲解,让“承恩寺”更增加几多文化的氛围。天王殿内,永安招提——永远长存,江山永固,天圆地方,释义精当。大雄宝殿的虔诚跪拜,神泉水装在瓶里的祈福,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跃然纸上。承恩寺的文化链条,穿起的不只有历史,还有现代电影外景的拍摄地。文末,作者回顾并总结全文,整篇游记脉络清晰,游踪历历,谈古道今,纵横编织,让人在涓涓的文笔中,对承恩寺不知不觉心驰而神往。感谢作者赐稿八一,遥祝秋安笔丰【编辑郭秀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郭秀玲        2020-10-14 08:49:26
  游山玩水,说古道今,为之为华夏儿女,爱我华夏之情!拜读学习致敬!
郭秀玲
回复1 楼        文友:尚思华        2020-10-14 10:01:43
  谢谢老师为我拙作辛苦编辑,剖析清晰、透彻。遥祝安康快乐!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