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触目惊心(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触目惊心(散文)


作者:湘南一枝梅 秀才,1954.3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08发表时间:2020-10-15 11:32:53
摘要:直到这时,我才发现,走廊的栅栏里,大多是跟冬平一样年轻的帅小伙,还有对面走廊的栅栏里,有很多年轻漂亮的姑娘。但见他们或傻笑或自语,更多的是面无表情的沉默。只是每个人都脸皮浮肿面色苍白,想来那是长期服药以及见不到阳光所致。这就让我们非常震惊,这是一群多么年轻美好的生命啊,但他们脆弱的神经,却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扭曲了,崩溃了。

【丁香】触目惊心(散文) 这天晚上,岳母突然打来电话,还没开口就哭了起来。我吓了一跳,以为生病的岳父病危,后来一问,才知道,是我的小舅子冬平出事了。
   岳母说,冬平把自己关在房里不吃不喝已经三天,叫他开门他不应。这天傍晚,他突然打开门,抱着自己的衣服和被子用打火机点燃。岳母想去制止,被他推倒在地。说到这里,岳母大放悲声,说怎么办啊。
   我们平时总以为,冬平每天吃了睡,睡了吃,只是好逸恶劳,现在看来事情变复杂了。
   我忙打电话向弟弟咨询,身为医生的弟弟说:“根据你说的情形,他多半精神上出现了毛病,还是赶快送精神病院吧。”然后告诉我县精神病院的地址。
   挂了电话后,我当即打电话给好友张杰,告诉他我小舅子疯了,请他帮个忙。张杰听后二话没说,答应第二天开车送冬平去精神病院。
   因为冬平已出现暴力倾向,而且又不愿与人交流,所以我的想法很简单,一根绳子把他捆了,强制送他去医院。去之前,我还特意买了一根结实的绳子。同时又担心,我们两个会不会是他的对手。听说平常再瘦弱的人,一旦发起疯来,也会力大无穷的。更何况冬平一米七八的个头,就是平时单挑,我跟张杰也未必是他的对手。张杰说,那我再叫一个朋友去。三个大男人,就是一只老虎也会把它捉住。
   妻子的娘家在一个名叫冲头刘家的偏僻小山村。村庄里,除了房前屋后稀稀落落点缀三五丛修竹,七八棵枣树外,四周全是光秃秃的小山包,就像上天撒下一只只又冷又硬的馒头。那条通向山外的水泥路,就像一条灰色的长蛇,在这些馒头间蜿蜒爬行,并把一座座积木般的村庄缠绕起来。
   水泥路太窄,要是两辆车相对而来,根本无法通过。所以,每隔一段路,就修一个停靠点,以便双方驳车。
   车刚停在村口,岳母就迎了上来,眼泪汪汪的样子。一面是即将离世的丈夫,一面是疯掉的儿子,我想任何一个女人只怕难以承受这种变故。我们一再安慰她,说有我们在,她什么都不用担心。
   我们先看望了岳父,他仰躺在椅子上,形容枯槁,一动不动,咋一看,就像一具木乃伊。见我们来了,他艰难地笑笑,想坐起身来,但只努力抬了一下头,又颓然倒下。那一刻,我不由黯然,他的时日不多了。
   接下来,我们商量该如何动手。岳母说:“我先跟他好好讲,就讲你们来接他去城里耍,看他愿意不愿意。”我不屑地说:“他要是能够听你好好讲,那就没病了。”不过,我们还是同意先试试,毕竟以暴制暴,难免两败俱伤。
   之后,我们来到冬平住的那间小屋,但见门窗紧闭,侧耳倾听,里面寂然无声。我们一面敲门,一面轮番喊话。岳母按她的意思说了,没用,我也叫了他几声,他还是不理。张杰小声嘀咕道,怎么里面没有声音,他不会自杀了吧!听说精神病患者都有自杀的倾向。
   岳母一听急哭了,我们决定破门而入。张杰的那位朋友主动请缨,他走到门前,先来了个深呼吸,然后抬腿就是一脚,只听“嘭”地一声响,门开了,但见冬平从床上跳起来,然后从旁边操起一根钢筋……
   尽管我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吓了一跳,本能地后退了一步。好在张杰的朋友身材魁梧,胆子也大,他不但不退,反而顺手操起旁边一根扁担,大吼一声:“你想干什么?”
   只见冬平形容消瘦,胡子拉碴,长长的头发更是粘在一起,一看就知道好久没洗了。此刻,他深陷的双眼里,目光阴郁凶狠,直看得我毛骨悚然。回想他平时害羞的神情,腼腆的微笑,我心里不禁五味杂陈。
   可能朋友那一声大吼起了作用,当然更主要的,他看到我们人多势众,眼里明显有了几分躲闪的畏怯。
   “把钢筋放下!”朋友又大声命令道。僵持了一会儿,冬平这才缓缓放下手中的钢筋,转身坐回床上。
   见此情景,我们一拥而上。最后,我们半是挟持,半是劝说地把他推出了房间。这之后,冬平一直低垂着头,不发一言,就像一个被缴械的俘虏表现出顺从。甚至上车前,他在岳母的劝说下,还换了一身新衣服。用岳母的话说,去城里玩,要穿好点,不然会被人看不起的。
   有惊无险,那根绳子也终于没有用上,我长长松了一口气。
   两个小时候后,张杰径直把车开进了县精神病院。
   一看到医院的招牌,冬平先是不肯下车,我们就撒谎说,你看你这么瘦,我们想让医生给你开点补药吃吃。然后在我们软硬兼施的挟持下,乖乖地进了医院。
   红光满面的医生很和蔼,他轻言细语地问冬平哪里不舒服。冬平先是不作声,用阴郁怪异的目光死死地盯着医生看,然后又垂下头。我们就在旁边劝他,说你不告诉医生哪里不舒服,医生怎么给你开药呢。
   他终于低声说:“我晚上睡不着。”
   “为什么睡不着?”
   “我屋里晚上有很多人,吵得我睡不着。”
   之后,任医生如何问他,他再不肯说话了。
   医生示意带病人出去,让病人家属留下。
   “他以前受过什么刺激?”医生问岳母。岳母想了想说:“我儿子以前读高中的时候,学习成绩总是很好,老师还说,是考名牌大学的料。可是一到考场就不行了。后来复读了两届,还是没考上。最后就去广东打工。半年前,他从广东回来,一开口就问我要十万块钱。我问他做什么用,他说,他喜欢厂里一个妹仔,那妹仔说了,只要冬平给她父母十万块钱,她就可以嫁给他。我都没见过那妹仔,担心他被人骗了。再说,家里刚建完新房,还欠着几万块钱债呢,我去哪里弄十万块钱给他,就没有答应他。从那以后,他就每天把自己关在屋里,很少出门了,也不再跟我们讲话。别人来喊他出去耍,他也不理人家。我们以为他在赌气,也没怎么理他。”
   医生摇摇头说:“你们家人太不关心他了。”我苦笑说,他高中毕业后,农活不想干,出去打工又吃不得苦,三天两头往家跑。回到家后,每天就是吃了睡睡了吃,全家人都骂他懒,每天都在没完没了地数落他,哪里还会关心?一个月前,他父亲又被查出癌症晚期,就更顾不上他了。”
   “我明白了,你弟弟先是高考失败,接着又失恋,然后父亲的病又让他感到痛苦和无助,再加上你们没完没了地骂他数落他,让他更加抑郁苦闷甚至绝望,最终导致了他的精神分裂。”
   “啊!”听医生这么一说,我不由深深自责。作为姐夫,我虽然从未在言语上伤害过他,甚至在他高考失败时,也给过一些安慰和鼓励。但扪心自问,我真正了解他多少,关心过他多少,又给过他多少实际性的帮助呢。事实上,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对他失意后的“懒惰”表现出冷漠和不屑,却全然忘了,当年他求学时的踌躇满志,神采飞扬。
   “那现在怎么办?”我着急地问。
   “鉴于他的病情,必须住院治疗。”医生说。
   “那能治好么?”我问。
   “说实话,精神病是最难治愈的,”医生摇摇头说:“一个病人能否康复,除了长期服药以及家庭的关爱,最终还得靠他自己。”
   这就让我想起老家,村里那两个精神病人,他们前后数次被送进精神病院,最后一个失踪了,一个死掉了。
   那一刻,我有绝望的感觉。
   最后,我们只得接受医生的建议,让冬平住院治疗。只是当医生让我仔细阅读住院单上的条款,然后签字时,我犹豫了。因为条款上分明写着,病人在住院治疗期间,因为药物的副作用,可能会导致病人死亡,医院将不负任何责任。
   我说:“你们把一个大活人给治死了,却不负任何责任,这不是霸王条款么?”
   医生严肃地说:“我们做医生的,也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虽然它发生的几率很少。这就像外科医生动手术一样,因为有不可控的因素,可能会导致病人死亡,所以手术前要求家属必须签字。”他顿了顿,又说:“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签字,但我们会选择拒收病人。”
   思前想后,我最后一咬牙,只好签了字。心想,有人吃饭时脑血管破裂了,有人睡觉时心肌梗死了,更多的人走在路上被车撞了。要是遇上地震海啸,那死的人就更多了。总之,当我们无力主宰自己的生命时,那就听天由命吧。
   一次性交了五千元住院费,我们将一无所知的冬平送进了住院部。待那道铁栅栏打开时,冬平先是一脸茫然。接着,他被护士搜完身,甚至连皮带也被解下后,这才被推进左边走廊里另一道铁栅栏里。随着铁栅栏“咣”地一声合上,冬平顿时被一群光着头,穿着病号服,像是一群囚犯的病人给包围了。那一刻,他满脸的惊恐,让我的心隐隐地疼痛和不安起来。
   “他们会不会打他啊?”岳母担忧地问旁边的一名护士。
   “不会,有暴力行为的病人,我们会隔离起来。”护士说。
   直到这时,我才发现,走廊的栅栏里,大多是跟冬平一样年轻的帅小伙,还有对面走廊的栅栏里,有很多年轻漂亮的姑娘。但见他们或傻笑或自语,更多的是面无表情的沉默。只是每个人都脸皮浮肿面色苍白,想来那是长期服药以及见不到阳光所致。这就让我们非常震惊:这是一群多么年轻美好的生命啊,但他们脆弱的神经,却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扭曲了,崩溃了。
   值得一提的是,几年前,富士康接连发生14起跳楼事件,一时令世人震惊。当然,这里面肯定有公司制度和管理上的问题,但当事人的脆弱也不能不令我们深思。
   据资料显示,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它所带来的各种矛盾和前所未有的压力,致使我国大约有1亿人患有某种程度的精神障碍,也就是说,每13个人里,就有1人患有某种精神疾病。而其中重度患者大约有1600万。这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告诉我们,在我们身边潜伏着一个怎样的群体,他们是多么需要我们的理解、宽容和关爱……
   这时,就听见左边某个房间里,一个声音厉声喝道:“快吃药!”另一个声音则不甘自弱地回击:“我不吃药,我不是神经病!”
   “少罗嗦,快点吃!”
   “我说过我不是神经病,干嘛要强迫我吃药。”
   听见吵闹,那个面容姣美长发飘飘、且一直扒在右边栅栏打量我们的女孩就冲对面喊道:“帅哥,快吃药吧,你不吃他们会打你的。”
   听到这里,我心一惊,再望望冬平,只见他将脸紧紧地贴在栅栏上,可怜巴巴地望着我们,嘴里低声说:“我没病,我不要在这里,你们让我回去吧。”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再望望岳母,她已是泪流满面。一旁的张杰,也难过得转过头去。可是一想到冬平在家里的绝食和暴力,我们只好硬着心肠说:“你先在这里住下吧,好好听医生护士的话,等你病好了,我们一定会接你回家。”
   之后,我们又遵照护士的吩咐,给冬平买了一些生活用品,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回家的路上,岳母一直在默默流泪。张杰感叹说:“现实可能很残酷,人生也难免坎坷,但现在的年轻人也实在太脆弱了,一遇上点事,就垮掉了。”我点点头,目视车窗外,发一声沉重的叹息。
   之后,车内是长久的沉默,只依稀听见汽车发动机的嗡嗡低鸣,连同窗外的风景悄然扑面而来,又一闪而过……

共 423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据资料显示,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它所带来的各种矛盾和前所未有的压力,致使我国大约有1亿人患有某种程度的精神障碍,也就是说,每13个人里,就有1人患有某种精神疾病。而其中重度患者大约有1600万。这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告诉我们,在我们身边潜伏着一个怎样的群体,他们是多么需要我们的理解、宽容和关爱……湘南一枝梅老师的小舅子冬平先是高考失败,接着又失恋,然后父亲的病又让他感到痛苦和无助,再加上家人没完没了地骂他、数落他,让他更加抑郁苦闷甚至绝望,最终导致了他的精神分裂。湘南一枝梅老师将他送进了精神病院治疗,就是好转的开始。衷心祝愿冬平配合治疗,早日出院,恢复健康。此篇散文情真意切,语言生动,人物鲜活,描写细腻,画面感极强,用灵动的笔触,充分抒发了作者的复杂情感。佳作,编者力荐!【丁香编辑:孙巨才】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孙巨才        2020-10-15 11:40:18
  感谢湘南一枝梅老师投稿丁香,丁香有您更加辉煌!祝湘南一枝梅老师常来常往,心情愉快,身体健康!
回复1 楼        文友:湘南一枝梅        2020-10-15 22:11:58
  谢谢孙老师的编辑和厚爱,你总是毫不吝惜自己的赞美和鼓励,令人感动,深受鼓舞。遥握,秋安。
2 楼        文友:孙巨才        2020-10-15 11:53:37
  如今的社会生活压力大,精神脆弱的人容易出现毛病。这种病,搁到谁家谁难受,给你啥你就得接啥,只有正确对待,才能转危为安。湘南一枝梅老师摊上了这样的小舅子,别无选择,以满腔的爱心送他进医院进行治疗,就是变好的开端。
3 楼        文友:孙巨才        2020-10-15 12:01:07
  湘南一枝梅老师有了亲身实践才会有了如此深刻的体会,把精神病医院的情景与内幕描写得具体生动,活灵活现,使人读后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让读者也好像到精神病院神游了一次。
4 楼        文友:筠萍天下        2020-10-15 12:45:23
  很多时候,作为家长总是关系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过度的呵护和拔高的欲望,让部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坍塌,造就了一个又一个悲剧。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讲述了一个普普通通的故事,但这个故事值得每一位家长的思考。感谢老师美文!
我的天下,我的江山
回复4 楼        文友:湘南一枝梅        2020-10-15 22:15:08
  较之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为家长更应该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老师言之有理。谢谢您的关注和点评。
5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0-10-15 13:02:57
  老师的散文很有特色,主题深刻,写意深厚,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文笔精彩,语言朴实,描写细腻,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欣赏学习,祝老师创作愉快,敬茶问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回复5 楼        文友:湘南一枝梅        2020-10-15 22:16:37
  晚秋老师是真正的老师,谢谢你的赞美和鼓励。问好,祝福。
6 楼        文友:和谐自然        2020-10-15 13:21:42
  一句社会转型就找到一亿多人患精神障碍的社会根源了吗?我觉得这种解释只是无耐之举式的解释。然而,话又说回来,不如此这般的作出解释,又能如何呢?
   我刚才看到一则令人心寒的信息,说一位大连理工化学专业的研究生死在了实验室内,并且在遗书中说:找工作的压力大,实验室条件又不好,导师的水平又不如意,觉得活下去未来希望灰暗,于是便选择了一条令人心寒之路。
   我很希望作为冬平的家人和亲人,多去医院关注他,多多进行心理输导,这非常非常重要!不要只依靠医院。
回复6 楼        文友:湘南一枝梅        2020-10-15 22:23:16
  老师言之有理。较之医院,家人的关心和劝导的确对病人的康复更重要。谢谢你的关注和建议。也希望天下的家长,多多关注孩子心理健康,而不是仅仅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同时也不要对孩子过份溺爱,以免长大后,经不住挫折和打击。
7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20-10-15 14:23:58
  感谢湖南一枝梅老师一直以来投稿对丁香的支持!期待老师再创佳作继续支持丁香分享读者!问候老师!开心创作!
峥嵘岁月
回复7 楼        文友:湘南一枝梅        2020-10-15 22:25:05
  谢谢老师对丁香的无私付出,以及对作者的关注和鼓励。
8 楼        文友:和谐自然        2020-10-15 15:20:59
  我有一位熟人,他的儿子考上了同济,应该是学得汽车专业。毕业后在上海就业了,那孩子可能性格有点孤癖。据说有点精神障碍,退职后回家养病,有一次与邻居闹点纠纷,于是派出所警察将他送去精神病院,出院后我见他已经成为呆子了,见人连招呼也不知道打了。咳,怎么解释?我真为这些孩子忧心忡忡。
   我觉得,应该多进行精神疏导。只交给医院,能治好多少?很难说。
9 楼        文友:秦雨阳        2020-10-15 20:06:06
  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是第一重要,生活中总会被扭曲。本文告诉人们,不要让社会压力压垮我们的一代新人。这篇散文语言生动,人物鲜活,描写细腻,抒发了作者一片真情。好文,问好老师。感谢赐稿!
一支笔曝光昨日泥香,几篇文絮叨无我烟雨
回复9 楼        文友:湘南一枝梅        2020-10-15 22:28:41
  谢谢秦社长对丁香的无私奉献,更感谢对我们这些写手的厚爱和鼓励。遥握。奉茶。
10 楼        文友:天山        2020-10-15 22:29:48
  观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快,竞争性强,生活压力大,散文用灵动的笔墨,揭示了现代社会上人们复杂情感。语言顺畅,感情真挚,人物形象鲜活,贴近生活。欣赏。
幸福生活在不断奔跑中获得。
回复10 楼        文友:湘南一枝梅        2020-10-16 13:59:59
  谢谢天山老弟,问好。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