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岁月的后浪(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岁月的后浪(散文)


作者:猛哥哥 布衣,131.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71发表时间:2020-10-16 13:27:13
摘要:岁月的后浪躬逢盛世,感谢一个繁荣的国度,致敬一个伟大的时代。

【丁香】岁月的后浪(散文) 父亲的一个结拜兄弟远走他乡的时候,我还没有到上学年龄。父亲这位兄弟因为倒卖粮票,听到传言要抓他,就跑到耒阳去了,在那里折腾几年,渐渐站稳了脚根。因为脑子活,为人仗义,他在那边混得风生水起,很快在当地成家立业了,几次来信要父亲去他家作客。那年夏天,父亲去了一趟耒阳看望他这位兄弟,回来时背有一捆电线,是这位兄弟给的。父亲说那里有电灯,简直没有白天黑夜之分,真是一个好地方。
   父亲带回来的这梱电线让我很稀奇。可是我们这地方还没有通电,家家户户点煤油灯。当时我们国家物资还比较匮乏,能源不足,许多能源料还要靠进口,奶奶那一辈人习惯把从石油里面提炼出来的煤油叫"洋油"。因为家庭经济拮据,所以家里的几盏煤油灯都被管控,限时而点,到点熄灯。上学后,我们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做家庭作业也有时间限制,一般不会超过一个小时。看到这捆电线,奶奶无限感慨:要是能点上电灯,不用洋油了,这日子该多好哇。奶奶把这捆电线用一个纤维袋装好,很宝贝似的放进了她房间的柜子里。
   盼通电,是我们那个时候所有人的梦想,是一个对生活水平高档次的期待。我们家乡东南山背,是湘潭县磷矿,那里有电,甚至还有路灯。每当夜幕降临,山那边一片光芒,仿佛一个童话世界在那边闪光,令我们漾慕不已,充满向往。日子在向往中往前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时候,村里突然开进一班人马,到处立电杆拉电线,大家奔走欢告:我们这儿要通电啦!父亲带回来的那梱电线,终于派上了用场。因为节省了一笔购电线的钱,全家人很是很骄傲了一回。电灯用上了,但用电要电费,而且因为电力供应不足,经常停电,所以家里的煤油灯并没有完全失业,还是时不时的出现在夜的黑幕里。农村人的节省非常自觉,只要人一离开,必然拉下开关,每个月,家家都会"攀比"一下,看谁家的电费最少。我们家有奶奶把关,经常是用电量最少的家庭之一。有一次,家里猪屋的那盏灯忘了关,亮了一个通宵,第二天奶奶发现后,心疼不已,整整唠叨了一天,家里人被数落了个遍。只要出现一次浪费,对老一辈人来说,都是不可饶恕的错误。生活就是这样,岁月越艰难,越懂得珍惜。
   奶奶和父亲已去世多年了,至今,我留守老家的母亲,在我们回去时,总会炫耀她的节电事迹:我一个人不点灯,天一黑就睡了,电费是村里最少的⋯简直就是奶奶的翻版!节约用电是个好的习惯,但现在电力充足,电费也很低,我们告诉她不必如此纠结,该开灯的时候开灯,该开电风扇的时候开电风扇,该电烤火的时候开电火炉,不要心疼,但母亲依然小心翼翼地用电,把家里的电灯泡都换成功率极低的。每次过年过节回家,我们嫌屋里灯太昏暗,不得不临时换上几盏大功率的灯泡,但我们一转身回城,她又请人帮忙把灯泡换回功率低的。老人的这种节俭自觉行为,还是深深感染着我们,让我们时常想起那盏煤油灯,想起曾经的窘状。我们也会经常向那些90后、00后讲过去的故事,尽管他们没有见过煤油灯,没有经历过那些暗黑的苦恼,但我们也一定要传递一下前辈积攒的正能量。我们一定要让他们明白,我们现在是富饶了,但并不是富饶到可以放手浪费。节省不等于吝啬,合理的生活成本开支,是对地球资源的一种保护,是对生活的尊重,更是一种品行的修养。
   两年前,老家引进了风力发电项目,这组梅桥风电场每年可提供电量近亿千瓦时。与燃煤电厂相比,不仅能减少多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还可促进旅游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建设。大风车走出了童谣,气宇轩昂地立在故乡的山头。四十年沧海桑田,每一次回乡,毎有惊喜,生逢盛世,幸福满满。看那些大风车威武雄壮地立于山巅,撬动着时光,丰盈了电源,总会在记忆里追寻那捆电线,那几盏煤油灯。现在,人们已经不担心电力不足了,许多村的大路两边,也装上了路灯,一入夜,万家灯火如萤,俨然是一个城市的不夜。去年,我捐装了十来盏太阳能路灯,把老家屋场的夜也点亮了成一个光明的世界。
   电是光明的使者,是点亮新生活的光芒。从记忆中的一捆电线开始,到风力发电机组的驻足,让我那个曾经偏乡僻壤的山乡,充满了光明的能量,电灯电话电视机电风扇电热毯电烤炉冰箱空调洗衣机……各种家用电器成为居家必备。顺着那一捆电线的记忆拉伸,仰望家门口那劲头十足的风力发电机组,我在时间里读到了一个山乡巨变的神话。奶奶父亲他们曾经憧憬的光芒四射的日子,已经实实在在。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万家灯火旺,美丽屋场靓,那时梦乡的风光,已是今日的风景。
   岁月的后浪躬逢盛世,感谢一个繁荣的国度,致敬一个伟大的时代。
  

共 184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从家乡照明作为主线,经历时代的变迁,由煤油灯向煤电已经风电的转化。侧面则是讲述中国几十年的伟大变化,老百姓生活的蒸蒸日上。但是,作为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勤俭节约必须代代传承。文章条理清晰,作品通俗、自然,积极向上。感谢作者赐稿丁香,祝创作愉快。【丁香编辑:筠萍天下】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筠萍天下        2020-10-16 13:30:39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老师以亲身经历讲述了祖国的伟大复兴。感谢老师分享美文,遥祝生活愉快,身体安康,更多作品花开丁香。
我的天下,我的江山
回复1 楼        文友:猛哥哥        2020-10-17 19:30:13
  谢谢
2 楼        文友:孙巨才        2020-10-16 14:31:56
  作者构思巧妙,角度新颖,以小说大,以点说面,从故乡的照明说起,从煤油灯、煤电到风力发电的发展,生动形象地歌颂了中国社会几十年的巨大变化,同时强调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历史传统必须代代相传。阅读欣赏,大有收获。
回复2 楼        文友:猛哥哥        2020-10-16 16:12:24
  谢谢
回复2 楼        文友:猛哥哥        2020-10-17 19:30:41
  谢老师点评
3 楼        文友:孙巨才        2020-10-16 14:39:36
  文中对于奶奶、母亲节约用电的情节描写得细腻入微,画面感极强,很有艺术感染力,能够引起老年读者强烈的思想共鸣。我读着读着就联想到了自己奶奶、母亲节约用电的同样情景,心里酸酸的,久久不能平静。
4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0-10-16 16:37:57
  从一捆电线说起,叙述了那个久远的煤油灯年代,描述了奶奶的勤俭持家后来安上电灯,奶奶依旧勤俭,为省电想进尽办法,母亲继承奶奶勤俭的传统。佳作写意新颖,给人以启发教育。欣赏学习了,祝老师文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回复4 楼        文友:猛哥哥        2020-10-17 19:31:14
  谢分享
5 楼        文友:秦雨阳        2020-10-16 19:27:32
  讲述了一个发展的故事,从把一捆电线背到家当宝贝,渴望电灯时代和光明前景。煤油灯的时代给人的记忆太深刻了,家长严格管控,为了省点油,为了能多用几天,这种生活让人难忘,又让人辛酸。迎来的电灯时代,家里有了敞亮,生活有了光明。今天,又迎来了风电清洁能源,让青山绿水生态文明走进百姓生活中。一个家的变化,油灯电灯微观视角,映射出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大格局,字里行间透出满满的秀美大地魅力中华。好文,问好老师!感谢赐稿。
一支笔曝光昨日泥香,几篇文絮叨无我烟雨
回复5 楼        文友:猛哥哥        2020-10-17 19:31:44
  谢老师精评
6 楼        文友:秦雨阳        2020-10-16 19:47:26
  小视角,大胸怀。饱满激情,感谢改革发展带来的山乡巨变,致敬一个伟大的时代。一篇有思想,有境界,有文采,有新意的好文章。问好老师。
一支笔曝光昨日泥香,几篇文絮叨无我烟雨
7 楼        文友:湘南一枝梅        2020-10-17 07:43:15
  很好很有情怀和共鸣的一篇散文,读后令人热血沸腾。
我是一只快乐的候鸟,我用拍打日月并穿越闪电的翅膀,在万里长空尽情挥洒我飞翔的快乐……
回复7 楼        文友:猛哥哥        2020-10-17 19:32:09
  共享
8 楼        文友:天山        2020-10-17 14:05:11
  一捆电线为引子,把一段历史溶入文字之中,文章构思巧妙,情感真挚,见证了一时代的发展,感谢共产党,感谢新时代!向为国家强大,民族复兴而付出生命和奋斗终身的老前辈,新生代!问好作者,天山奉茶敬上。
幸福生活在不断奔跑中获得。
回复8 楼        文友:猛哥哥        2020-10-17 19:33:07
  谢谢
9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20-10-17 15:12:17
  好文佳作!学习了!感谢老师投稿支持丁香社团!期待老师再创佳作继续支持丁香分享读者!问候老师!创作愉快!
峥嵘岁月
回复9 楼        文友:猛哥哥        2020-10-17 19:32:34
  谢谢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