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浪花】梦回吊楼(散文)

精品 【浪花】梦回吊楼(散文)


作者:李湘莉 进士,6203.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29发表时间:2020-10-21 15:06:16

【浪花】梦回吊楼(散文) “吊楼”就是人们口中所说的“阳台”或“楼台”。可我还是习惯地叫她吊楼,那种亲切的感觉如同称谓儿时伙伴的乳名。每每想起家乡老屋的吊楼,就像回到了童话里的世界,一切依然那么美好,那么诗意!多少回,让我梦回吊楼。
  
   一
   我家老屋的吊楼,是我们这一带独特的建筑之一,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她是“风景建筑”,是这座房子的“点睛之笔”。她的合理设计,糅合了感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吊楼安装在房屋二楼的前壁,足足有两米多宽,十多米长。制作吊楼的木质材料都是经过父亲精心挑选的“红心杉”。红心杉木的利用,在我们当地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被誉为“吉祥树”。红心杉木圆满通直,材质坚韧耐腐,纹理清晰美观,髓心部位呈深红色,且油亮富有光泽,常年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吊楼使用了红心杉,档次一下子就提高了好几个。
   红心杉木被打磨成梭角分明,裸露着白里透红的“肌理”,成了吊楼最好的挑梁。挑梁从墙壁里相间有致地伸出,呈托举之势,像一个个硬汉,显示出巨大的抵抗力和承受力。挑梁上面铺着厚实的木板。木板经过了精心的打磨,刷过桐油,经过了防腐处理,表面不仅纹理美观,且光滑如丝。吊楼外围镶嵌的栏杆,更是讲究。栏杆上下主干是粗壮的方型原木,与房柱合抱,显得坚挺硬朗,像拦河的大坝,防洪的堤。镶嵌在横栏中间的是手工“车葫芦”。手工车葫芦的木料粗细统一,纹理色泽统一,做工统一。在安装时,排列有致,每四根车葫芦便安装一根方形雕花柱,方形雕花柱与檐面上画的各种图案相映成趣,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古朴、自然、静美,让人心生浪漫、舒缓、温馨之情。
   楼房竣工之际,不知引来多少乡亲们驻足观望,大家指着吊楼“评头论足”,流露出羡慕的眼光,表示以后盖房子,也要设计这种吊楼。每当这时,父母亲脸上就挂着笑意,心里蕴藏了几分豪情。父亲从口袋里摸出平时不舍得抽的“大前门”香烟,舒展着眉眼,挨个递着。母亲忙着搬凳倒茶,还从橱柜里捧出一把下酒的花生米。那些花生米,平时我们三姐弟想得“垂涎三尺”,妈妈也不曾给过一颗,要留着供家里的匠人们吃,招待着坐在吊楼下的乡亲们。
   曾经几次,我看见父母亲站在房前,深情地凝望,然后慢慢走上吊楼,用手触摸着墙面、门框、窗棂、栏杆。他们脸上的表情极其复杂,但分明透出了不易察觉的喜悦,这是苦涩生活中的一种朴实之美、热望之美!是呀,这座楼房曾经凝聚了他们太多的心血。也许他们想起了没有房住的窘迫经历,大人小孩和各种农具、杂物挤在一个屋,尤其是收割回来的粮食没地方晾干存放,眼巴巴看着霉变,作为农人,还有什么比自己亲手种出的粮食而又坏掉更痛心的呢?如今,属于自己家的楼房就屹立在眼前,能不喜悦吗?所有的努力与付出都应该化为开颜欢笑!
   我曾经笑问母亲,是不是这吊楼比生下我们这些孩子还亲?母亲笑而不答。我想,应该是,若说不是,不是她的心里话,若说是,又怕得罪了我们姐弟三个。
  
   二
   吊楼不只是给我们视觉的冲击感,她的实用价值更是不胜枚举。自从我家有了这座吊楼,我家的东西再也没有霉变过。收回的大豆、花生,往吊楼上面随意一摊,不管阴晴雨雪,都不用去操心,吊楼仿佛有神奇的魔力,不管多么潮湿的东西,到了她这里,不出几日,便自由风干了。
   记得有一年,农业“双抢”时节,刚好收割回来的是一批良种水稻,父亲正预留着作为来年的谷种,可天公不作美,缠缠绵绵下起了雨,为了预防谷种发芽霉变,父亲只好连着稻杆一起摊在吊楼上。等双抢结束了,父亲才想起吊楼上还有晾晒的谷种没有收拾。
   父亲心里一直忐忑不安,觉得怠慢了谷种,担忧着来年的发芽率。可是,谁也没有料到这批谷种出芽率最高,而且没有杂种和稗草。
   没有杂种和稗草,跟谷种单独高高晾在吊楼上是有必然关系的,以前谷种都是晒在空地上的篾垫里,就算翻晒时特别小心,但还有鸡鸭过来“捣乱”,难免有几颗谷粒和稗子参和进来。父亲望着绿油油的秧苗,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自那以后,我家的谷种都是连着稻杆晾在高高的吊楼上,等所有的谷物都收纳归仓了,我们才慢悠悠地把谷种收起脱粒,分别存入谷仓里。作为孩子,我更开心得不得了,再不用听大人的那句唠叨与斥责:“……翻晒时要注意,不要把其它谷粒粘进来……怎么回事?又不好好照看鸡鸭,里面又刨进了几颗‘长粒种’……”类似的话,大人重复无数遍,我也是小心翼翼地做着,可总有几颗“杂种”不知何时混了进来,影响着大人的情绪。
   那时,我不懂大人对谷种怎么这么看重。在后来的日子,我才慢慢明白,好的谷种,预示着好收成,它影响着在一坵田里种着的水稻,是否能一起抽穗扬花,一起成熟。谷种对农人来讲,好比命根子。如同战士上战场要有好武器一样重要。
   我不得不说,吊楼,在我家农业生产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那以后,我有事没事上吊楼走一趟,来回走动,俯视着外面的一切。
  
   三
   吊楼,给了我一双诗意的眼睛,让我用诗意感知生活。
   年少的我,有时站在吊楼上,凭栏远眺,那所有的风景尽收眼底,我像一位观光的旅人,睁开一双“诗意”的眼睛,观赏着楼外的一景一物,真是“江山无限景,都取吊楼中”。
   如絮的白云在淡蓝淡蓝的天空里,悠然地飘来又飘去,它们仿佛有化不开的情丝,说不完的情话。连绵起伏的远山,形态各异地屹立着,环绕在山峰上的薄雾,犹如天上的仙子,遗留下来的纱巾,缠缠绵绵,飘飘渺渺……宛如电视镜头里的仙境啊,多少次,让我的梦想似乎就要飞上了远山的枝头,飞到了云片上与彩虹荡着秋千。那若隐若现的高架线上停留着各种鸟儿,有展翅欲飞的山雀儿,有轻俏可爱的燕子,有深情凝望的白鸽,它们像展开了五线谱,静静地等待着演绎一曲天籁之音。
   田野里,那一望无际的水稻,或墨绿或青绿,有的正在抽穗扬花,它们是如此葱茏和葳蕤着,充满激情地吸纳着热烈的阳光,悠悠地吐出淡淡的清香,浓浓地把生命的层次极尽展现。蝴蝶飞来了,蜻蜓飞来了,它们脉脉含情,上下翻飞。白鹭也飞来了,在流淌的阳光下舒展着羽翼,让我分不清,是绿浪里绽放的朵朵白花,还是碧海里掠过的点点白帆。风儿也来了,裹挟着阵阵清香,肆无忌惮地扑入我的鼻翼,撩拨着我的发丝,让我不由得赞叹,大自然就是一名浪漫的诗人、画家啊,在天地间挥毫泼墨,描绘着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在我家没有这座吊楼之前,我从来都没有这么用心去欣赏过大自然,也从来没有如此地爱过大自然,对于它们如此的敏感,它们不仅仅让我有了感官的愉悦,更给了精神的体验与灵魂的撞击,让我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有我的情感寄托,似乎都为我家的吊楼而存在。
   我把目光从田野里收回,深情地凝视着吊楼,此时的吊楼被阳光涂染得更加清新纯静,几只小燕子口衔黄泥,正忙着在吊楼的屋檐上搭桥垒窝呢。
   哦,吊楼,让我学会用诗意感知生活,让我看到了生机,让我仿佛永远沉浸在春暖花开中,荡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诗情画意!我突然想起了一首诗句,“近水楼台先得月”来形容我“得意”的心境,真恰切。
  
   四
   倚靠在吊楼上,给我感悟最深的还是淳朴的农人,他们唤醒着我体内某种沉睡的细胞,使我感受到了某种人生理念,那种理念,不是理智与分析所能获得,也许,它只能由爱来理解。
   清晨,一轮红日从远山冉冉升起,三五成群的农人早已点缀在田野里。他们头戴草帽,身穿土布粗衣,赤着脚。或肩荷锄头,或手扶犁耙,或播种插秧……满身泥土汗渍。太阳已经落山了,暗意渐浓,可他们还在虔诚地“丈量”着身下每一寸土地,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农人的脚印,每一寸土地都洒下了他们辛勤的汗水。水田里堆砌起来的这片绿色,一天比一天浓郁、厚实……收割完一茬,田间又有了新的秧苗,新的一茬,那是农人用艰辛写下的诗行!在诗行里,我读出了农人的坚毅、顽忍,对生活充满信念和热望。
   那似诗如画的田园风光,是农人铺写的宣言,是他们为我们提供了食粮,滋养了我们的身体,那是充满价值的农业作品。农民才是最浪漫的诗人,最杰出的画家呀!
   我有时心想,我家吊楼是不是会散发着“灵性”?我每一次倚靠,都有新的发现,新的感知与思考,它意味着一次洗礼,一种被照耀和沐浴,一种灵魂的修炼,让我性情健康积极,精神明亮。
  
   五
   在八十年代初期,我的家乡还没有拉上电杆,架上电线,一切仿佛还沉浸在原始状态,人们思想有时真得很禁锢。每到夜晚,到处一片漆黑。当父母逼着我上床去睡觉的时候,风和着野鸟“咕——咕——”地叫声,一声更比一声长,听得我心里阵阵发怵。我努力把自己缩成一团,拼命用被子死死地堆在自己的身上,可那该死的“咕咕”声,仿佛长了一双黑黑的手,掀开了我的被子,直入我的耳膜……我在恐惧中度过了一夜一夜又一夜。
   在一个偶然的晚上,我摸摸索索上吊楼收衣服,一轮圆月从半空中斜进吊楼,给吊楼镀上了一层熠熠生辉的银光,把黑夜中的吊楼熏染的平静、祥和。夜光下,风吹着树叶,仿佛在弹一曲悠扬美妙的《月光曲》。顷刻,我有一种走出黑暗没有恐惧的快感,我舒心地接受着月光对我的亲吻。
   从此,我索性把床安在了吊楼。吊楼,在我追梦的好时光里,为我种下了许多五彩斑斓的梦,为我的想象插上了一对飞翔的翅膀。在我眼里,吊楼是一个无边的天,在她这里,我可以上天入地呀,和草木交往,与虫鸟倾谈,拜会古人仙子……
   我躺在吊楼的怀抱里,把身子紧挨着外围的栏杆,侧着小脑袋透过栏杆的缝隙。夜,原来比白天还要鲜活,还要热烈。我看见月光下的远山、木桥、原野……我听见了夜莺与虫子在歌唱,青蛙在稻香里说着丰年,还有会唱歌的溪水,哗啦啦,哗啦啦……溪水载着我的梦飞到云片上。我调整一下身子,仰望着夜空,月亮用那温柔的眼睛,与我深情凝望,把那如水的月光泻下,我多情地认为,月亮是为我洒下清辉。清辉把吊楼上的一切映成斑驳陆离、千娇百媚,显得珊珊可爱。
   那熠熠烁烁的星子,莫非是天上街市的灯?我想起了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仿佛也在天街闲游,看那美丽的街市,看那牛郎织女骑着牛儿在天河里走来走去。不知何时,天河又在我大脑里幻化成了“大海”。蔚蓝的大海,展翅的海鸥,点点的白帆,海风卷着海浪,海浪拍打着海岸,海岸含着美丽的贝壳,托着美丽的白沙,白沙印着一串一串的脚印……好浪漫呀!
   透过那满天的星子,我仿佛触摸到了一幅幅优美的剪影,释放着我白日积攒的疲倦和无可释放的热情,给自己来一次梦想起飞的仪式。我还从来没有如此强烈地感觉到这种绝妙的天空,它流注于一切呀!
   说来也怪,我平时在学校记不住的课文、诗句,晚上,只要一躺在吊楼的怀抱里,我的大脑就会闪现着灵光,仿佛能看见诗仙李白的影子,他裙袂飘飘,风骨清朗,正在举杯邀月,一颦一笑,一悲一叹,或小酌,或豪饮,或轻抚长袖,手持狼毫……顿时,那一首首古诗宋词我便脱口而出,该记得,都记住了,该背的,我都背出了。此时,我感觉吊楼赋予了我生命的知觉、闪念、启示。吊楼,不仅是我的身体的空间,她更是能为我创造愉悦多元的心灵空间。
   岁月如白驹过隙,眨眼我离开家乡二十多年了,看倦了钢筋混泥土的现代建筑。我多想回顾从前,让我再一次登上吊楼,倚靠着栏杆,一动不动,痴痴地望着原野,让风尽情抚摸着我,让我看日升日落,看农人晨兴理荒秽,看那窝燕子飞来又去。多想重新把床安在吊楼上,让吊楼重新为我插上一对想象的翅膀。
   如果有一天,我在梦里笑了,那一定是梦回吊楼,倚靠阑干,再吟一首温暖的诗,唱一首动人的曲。
  

共 462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座吊楼,这么诗情画意,我想,情感的力量,会让普通变得神奇。吊楼,多么诗意的名字,悬空是诗的特征?如此美妙,怪不得作者深情赞美。吊楼的红心杉,那是吊楼的灵魂。吊楼是车葫芦,生出无限的浪漫。乡亲们评头论足,那是胜过诗评文论的精彩。父母经常呆呆地望着吊楼,因为吊楼寄寓了父母太多的情感和生活的向往。自从有了吊楼,遇到阴雨天,也不怕收割下来的稻谷没地方晾晒,吊楼,承载着金秋的收获。吊楼,更是给了少年的作者更加诗意的空间,那些自然美景,在吊楼上欣赏,别有一番情致。诗意的空间,成就了一个爱诗爱生活的少年。在吊楼看农人辛勤劳作,体验农人的辛苦,懂得怎样热爱他们。吊楼,在作者心中,那就是《月光曲》,可以邀贝多芬来,可以让柴可夫斯基羡慕生嫉妒。在吊楼数星星,放飞想象,邀李白吟诗,请词人写词。这些,渐行渐远,作者于是深呼梦回吊楼。这篇散文,诗情画意,颇具文采,表情达意,非常到位,具有很美的文学价值。文章内容丰盈,所有的细节情节都存放于吊楼,吊楼统摄,如纲似囊,严谨合适。吊楼的美,令人向往,吊楼所藏纳的故事和情感,动人心扉。好文章,力荐之。【浪花诗语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1022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10-21 15:10:22
  何时邀我去你家吊楼坐坐?与你凭栏,与你邀请李白。这么美啊,令我心生非分了啊,见谅。感谢投稿浪花,向往精彩不断,将美进行到底。问候作者,期待更多的美文佳作。遥握!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10-21 17:15:04
  如果能与怀才老师一起凭栏远眺,邀什么李白呀,怀才老师就是现实版的李白呀!我们一定对饮三杯,再请现实版李白挥亳泼墨一番,那才是湘莉人生之大幸啊!深谢怀才老师深情编辑,精心润色,再谢!辛苦了,隔屏续茶,聊表心意!问候老师,谨祝一切安好!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10-21 15:12:31
  捧一卷书,观一面山水,这吊楼,能不能解下,拿到我们的楼前?妄想了,这是文美的魅力。湘莉老师文笔精美,行文如水,潺潺动听。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10-21 17:21:32
  再谢怀才老师的深情鼓励!这一路走来,都是你用心打理,精心扶持,不然湘莉根本没勇气走下去!遇怀才老师,湘莉福气也!
3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10-21 15:51:26
  出看题目《吊楼》,以为莉莉是在写一篇抗日文章里的鬼子”炮楼“呢。哈哈!原来是莉莉老家的振家之宝--房子里安装的阳台似的”吊楼‘,整篇文字读下来,仿佛跟着莉莉回了一次二十年前的老屋,来到了令人神往的吊楼.那里有莉莉童年的故事,吊楼内外充满了浪漫和诗意。亲情,乡情,田野,庄稼,山水,天空,月亮,星星串起来一段段美丽的诗行,薰染了莉莉花样般的童年。故乡,吊楼,实在是美妙难忘啊!
回复3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10-21 17:29:00
  深谢习之老师精彩解读,用心鼓励,湘莉感动!很高兴这一路有习之老师,缘份呀!我们携手浪花,共进步!遥握问好,谨祝写作愉快,佳作连连!
4 楼        文友:岚亮        2020-10-21 16:00:29
  梦回吊楼,一篇唯美、温暖的文字。红心杉,应该是上了岁月的冷针杉了,木板上涂桐油,平滑、精致。吊楼用处大大的,好处多多的,回忆深深的。巧妙的构思,细腻的笔触,独有的故事,构成了一篇清新闪亮的佳作,由衷的点赞!
回复4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10-21 17:33:23
  深谢老哥精心留玉,给老妹大大鼓励呀!非常感谢岁月,让我们遇见,真好!遥握问好,谨祝老哥写作愉快,佳作连连!
5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0-10-21 17:23:37
  这是颇具民族特色的建筑,因地制宜,这种建筑因当地的地域特点而创造出来的,显示出民族的勤劳与智慧。文字非常的细腻,把吊楼描写都够仔细。非常有特色的文字,赞一个!
回复5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10-21 17:43:34
  深谢男孩老师到访留玉,精心解读,湘莉高兴!看来男孩老师对吊楼颇有研究呀。我们这一带盖房没有安装吊楼的习惯,我爸爸不知从哪儿看到的,自己画图纸设计出来,叫木匠与泥匠盖的。现在想想,我爸爸还真了不起。再谢男孩老师!遥握问好,谨祝愉快!
6 楼        文友:罗莲香        2020-10-21 19:44:45
  一座吊楼,拽出一串串美丽暖心的故事,吊楼建造前后存放粮食迥然有异,居住条件翻天覆地的变化,心情亦由苦涩变得愉悦。有了吊楼,月光、云影、蛙声、虫鸣、远山、近水……所有的一切都营造出诗意的浪漫。感佩莉莉有个执着智慧且毅力顽强的爸爸,有个温柔贤惠、吃苦耐劳的妈妈,他们联手打造美好幸福的一切,只为儿女遮风挡雨,只为在乡村筑起最曼丽的风景!文字细腻动人,婉约妩媚款款生情,好文,赞!问候莉莉晚上好!
回复6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10-22 15:19:15
  深谢香香老师到访留玉,你的精彩解读与深情鼓励让湘莉好生感动!再谢,抱抱!遥握问好,谨祝秋安,佳作连连!
7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0-10-21 20:07:57
  早时读古华的小说,知道南方有一种“吊脚楼”,后来看考古发现,了解到河姆渡文明有“杆栏式”建筑。我想南方多水潮湿,这样的居处十分合理实用,正像黄土高原人住窑洞。尽管北方的我没有亲身体验,但曾联想,阳台的发明,是否源于吊楼?今读此文,方找到理论根据,拜读美文,受益匪浅。吊楼有梦,梦飞苍穹,梦回吊楼,回味无穷。醉浴霞辉斜依栏,梦回诗情下夕烟。白云卷舒幻昔景,吊楼邀月思归年。
回复7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10-22 15:24:05
  深谢天马老师到访留玉,吊楼其实就是阳台,取光效果好,对于晾晒东西方便,在屋檐下,飘不到雨。再谢天马老师,好文采,湘莉佩服!遥握问好谨祝秋褀!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