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人到中年恰如秋(散文)
时光清浅,脚步匆匆。那姹紫嫣红的春和热烈奔放的夏,好像还没来得及驻足欣赏,转眼季节已是深秋。就像我们的人生,那些最为美好的青春年华总觉得还没腾出时间去细细品味,一晃,岁月就跌跌撞撞、稀里糊涂地迈入了中年。
中年是成熟、厚重、内敛、丰盈的,不恰恰如我们的秋天?
秋的美,不似春天般娇艳,也不像盛夏般浓烈,仿若一杯回味悠长的茶,需慢慢地品,方能品出其中的滋味。雪小禅说,“秋天是蔡琴的歌声,是沈周的山水,是那人书俱老的书法,是阿炳的二胡声声,是光滑丝绸上的水迹,是裂帛上的暗莲花,是唐诗中那最动人的一句‘唯见江心秋月白’。”既然人生和季节同与秋撞了个满怀,那就让我们在这菊香盈袖的秋天,捧一颗虔诚的心,踏着五彩斑斓的落叶铺就的路,在秋水长天下与秋尽情地来一场倾心相恋吧!
宋代诗人杨万里有诗云:“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秋天,天高云淡,月明风清,最是让人适宜,最是让人欢喜。秋,没有春之烂漫,夏之热烈,但秋却美得别具一番韵味,如一位风姿绰约的女人,成熟稳重,优雅迷人。
秋天,就像一幅画,空灵透明,清韵不染;秋天,就像一首诗,隽永清丽,婉丽脱俗;秋天,就像一杯酒,清冽芬芳,馥郁甜美。步入中年的人生就如同步入了秋天,虽说“自古逢秋悲寂寥”,但秋天在中年人眼中象征的永远是丰收、是希望,纵使前路漫漫,纵使青春不再,内心向往的也终是阳光和春天。看啊,瓜果华丽转身后,许多植物的叶子并没有急于凋落,而是又重新积蓄起力量,焕发出生命的第二次生机。红艳艳的枫叶,黄灿灿的银杏叶,紫晶晶的黄栌叶及努力保持本色的各种绿叶……,它们在蓝汪汪的天空下,是多么地饱含着生机,努力绽放着生命之美。这些美,是饱经岁月后的自然呈现,这是历尽沧桑后的坚强容颜,这是生命经过风雨洗礼后的本色。它们一树树挺立,一枝枝伸展,一叶叶斑斓,拼劲全力奉献给大自然的是它们全部的爱与美,多么像极了正在努力付出,为爱拼搏的中年?
在我眼中,秋天的山明朗挺拔,秋天的水清澈透明,秋天的云轻灵飘逸。秋,热烈而不张扬;娇俏而不媚俗;娴静而不喧嚣,始终坚守的是那份安稳,那份恬淡。
秋是缥缈在田间的轻雾,是荡在果树上的秋千;是栖息在晚风中的那一抹云霞;是静美的秋水长天;是成熟和丰收的象征;是中年人心中最欣慰的欢。我深爱秋天,我珍惜中年,肩上即使背负的是霜雪严寒,依然处变不惊,顺其自然,掸掸衣袖,微笑着努力向前。因为在中年人眼中,月缺月圆、花开花落,阴晴冷暖,早已皆是风景。人生几度春秋,任寒来暑往,缘聚缘散,我只管静心蘸取岁月的馨香,书写秋水长天下那份永恒的暖。
人到中年最懂秋,即使捡拾起地上的一片落叶,满手亦都是秋。知性豁达的中年与成熟厚重的秋总是一见如故。一个用“奉献”谱曲,一个拿“回报”填词;一个用“平凡”轻唱,一个用“淡泊”低和;琴瑟和鸣,谱写出的永远是人间最美妙,最永恒的乐曲。谁也无需说欢喜,就这样静静地将彼此安放在心间,尽情享受着光阴赋予我们的美好与安暖。
人至中年,生活中少了些幻想,多了些务实,不再叹息生活的不公平,不再感慨青春一去不复返。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风景,每个年龄都有不一样的感悟。春有百花夏有凉风,冬有飞雪秋有硕果,秋还有层林尽染的绚烂,还有繁华落尽的风轻云淡。不正如我们的中年一样吗?走过仗剑天涯的年少,走过豪情万丈的青春,从不谙世事到成熟稳重,从盛气凌人到宠辱不惊,在时光的轻吟浅唱中,经过岁月的打磨,经过风雨的洗礼,磨平了棱角,削掉了锐气,人生慢慢走向了中年的平淡, 走向了秋天般的深沉,生活里有了烟火相伴,内心充满了温柔相待的纯净淡然。
中年如秋,我们不再追求那些灯红酒绿的生活,不再注重华而不实的外在,开始静下心来读书赏乐,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对于那些没必要的社交,该删的删,该断的断,让自己远离虚情假意之人,远离心烦意乱之事,让生活中会多一份洒脱多一份自在。
这个秋天,我洗净铅华安然端坐在时光的门槛, 藏一份欢喜和淡然于心,只为邂逅明媚和温暖。余生,愿作一朵自由行走在秋天的花,梦里飘落千千万,我只微笑着做最馨香的那一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