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有趣的傣族风情(散文)
今天是来云南旅行的第五天了,旅行社安排我们参观了地处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市嘎洒镇的曼贺蚌村,是个有趣的傣族村寨。电视剧《孽债》和《玉观音》就是从这儿拍摄的。
周恩来总理,温家宝总理都曾踏上过这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周总理在1961年的4月13日来曼贺蚌村时,还亲自参加了这里最隆重的傣家节日“泼水节”。上小学时就学习过这篇文章,记忆犹新。村子四面环山,风景秀丽。
一个叫小玉的漂亮傣族妇女接待了我们,她身着美丽的傣族服装,最引入注目的是她腰间系的一条白色银腰带,在阳光下烁烁其华。
落落大方的小玉向我们娓娓诉说着傣族的风俗民情,讲解者绘声绘色,游客们听的津津有味。傣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流传至今1600多年了。解放前村民们的生活靠种植罂粟来维持,村里男人都吸食鸦片,上瘾成性。直到解放后,知识青年下乡帮村民们砍伐了罂粟,种植了橡胶树,村里人才真正过上了幸福生活。听小玉说,现在他们这儿,仅橡胶一项的收入一家平均就达十几万。条件好了,吃喝不愁,再加之环境宜人,如今这里已成了我国有名的“长寿村”。在这个仅有81户人家,365人的小村里,八九十岁的老人就有五六十人。
这里的老人第一忘不了毛主席,直到现在家家户户都供奉着毛主席画像,每天早晚都会恭恭敬敬的站在毛主席画像前虔诚的祷告。第二,忘不了当年到此援助他们的知青,虽然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最好的家居,但当年知青用过的家具却始终不舍丢弃,一直沿用着。虽然他们极其信奉佛教,但每逢清明寨子里的人不祭祀祖先,因为他们是火葬,人死了不埋葬,而是将骨灰撒在寨子的角角落落,让他们的灵魂保佑后人。他们清明唯一祭祀的是为他们无私奉献出了年轻生命的知青们。直到现在,村里来了戴眼镜的年轻人,老人们也是高兴的手舞足蹈,如同他们就是当年的知青,敬为上上宾。电视剧《孽债》还记得吗?剧中讲述的就是在这里发生的真实故事。
傣家人的风俗别具特色,一直是母系社会。结婚的女人统称“骚哆哩”简称“老骚”,稍大些的称“老憋骚”;女孩呢统称叫“洒逼”;男人都称呼“猫哆哩”婚后的简称“老猫”,未婚的当然就是“小猫”了。看到这里你们是不是已经笑得肚子疼了呢?我当时听了介绍也是如此的。
这里男主内,女主外,男人是要嫁到女方家的。在嫁过来之前要到女方家做苦力3年,女方家考察满意方可嫁过来。所以在傣族,女孩是家里的“招商银行”,男孩是“建设银行”,和我们汉族正好相反,女尊男卑。结婚后的“骚哆哩”有了小孩仅仅三天就要下地劳动,年轻的“猫哆哩”只需要在家做家务带孩子就可以了。
“老骚”和“洒逼”是怎么区分呢?原来是看她们腰间系的银腰带了,2指宽的是未婚的,3指宽的是已婚的(4指宽的是村里的妇女主任,是村里的最高级别领导)。如果一个“小猫”要是妄想追求已婚的“老骚”,那“老骚”家里的“猫哆哩”就会放狗咬你。呵呵,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傣族女人一辈子每人都能拥有2条银腰带,第一条是8岁时爸爸给的2指宽的,第二条是结婚时婆家给的3指宽的。据说银腰带有驱毒,消炎的作用,银腰带的颜色越白说明她的身体越健康。傣族女人漂亮不漂亮是不看脸蛋的,看的是银腰带的颜色,颜色越白越漂亮。
曼贺蚌村的现状让我们瞠目结舌,至今还延续着上世界六七十年代人民公社的模式,实行公分制。谁的公分高,谁就是下一年的妇女主任。家里所有的东西百年之后都不会留给子女,而是留给村里,由村里进行再分配。一家有难家家支援,家家户户的吊脚楼都没有围墙,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简直就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当然他们也有苦恼,家家都有汽车,电脑,遗憾的是大都不会操作。汽车驾照考试的科目一他们就通过不了,问题出在了因为是汉语,年纪稍大些的都不识汉字。只能是望车兴叹,电脑也是如此。但为了脸面,他们宁肯买来放着。以前他们都把孩子送到寺庙学习文化,佛学。现在思想转变了,把孩子们送到汉人的学校学习,只有假期周末时再去寺庙学习佛学。
围村参观完以后,小玉又带我们去了她的家,一座漂亮的吊脚楼。吊脚楼全是木头做成,下面全是方形的枕木,(听小玉介绍,西双版纳蛇多,为了防止蛇进家所以才做成方形,因为蛇只能绕圆柱而上。)上面是无数的横梁支撑。吊脚楼分二层,一层住牲畜,二层住人。
进入吊脚楼必须先脱鞋,这是对主人的尊重,不能大声喧哗,因为有年纪的都在卧室休息,以免打扰。客人只能在客厅落座,卧室是不准进入的。就连出嫁的儿子回娘家也只能睡客厅,唯一能进入的日子就是老人升天那天。
我们在客厅落座后,小玉热情的端出了云南的应季水果给我们品尝。还让我们喝了他们这儿的神奇泉水,据说喝了泉水能治多年不孕,全国各地的不孕不育夫妇不远万里慕名前来这里尝试,大都如愿而归。
神泉就坐落在曼贺蚌村村口,一年四季泉水汩汩而涌,清澈甘甜,夏凉冬暖。传说,当年这里天逢大旱,草木凋零,人畜蔫然,度日如年。佛祖释迦摩尼慈悲为怀,来此一脚踏出这一神泉,普度众生。
最后,小玉还给我们介绍了他们这的医疗神器——银饰。像银梳子、手镯之类的饰品不仅可以做装饰,还可以治病救人,因为银子有驱毒消炎的作用。应大家的要求,小玉还给我们做了刮痧演示。我们看到,当地的妇女头上都插着一把银梳子,原来这是救命用的,她们上山时,一旦被毒蛇咬了,就赶忙把唾液抹在伤口上,然后迅速掏出银梳子在上面不停的梳,这样就可以把毒液排出体外了。
在傣寨,虽然只停留了2个多小时的时间,但受益匪浅,眼界大开。多少知识是书本上学不到的,真是阅再多书,不如行万里路。
旅行的真谛,且行且学且快乐。这也许是我钟爱旅行的缘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