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湘乡话闯江湖(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湘乡话闯江湖(散文)


作者:猛哥哥 布衣,131.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65发表时间:2020-10-31 19:51:04
摘要:我的老家在湖南湘乡,这里山水旖旎秀丽,人文资源丰厚,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对普通话讲得比湘乡话还流利爽口的湘乡人,我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丁香】湘乡话闯江湖(散文) 我的老家在湖南湘乡,这里山水旖旎秀丽,人文资源丰厚,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
   对普通话讲得比湘乡话还流利爽口的湘乡人,我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的,那天台里搞一个新闻观培训班,按席位卡坐下来,我身边坐的就是一个湘乡人:湖南交通频道著名主持人何帅。我用“湘乡话中的普通话”向她问候了下。多年前我在湘乡,就和她的父亲认识,她父亲舞文弄墨,也算是湘乡文学界有点名气的一个。记得那一年,朋友湘水在《湘乡报》做记者时,还特意跑到长沙给何帅做过一次专访,把一个湘乡女孩在省城打拼的励志故事呈现在家乡人面前,感动了一群人。而今,何帅已经是湖南广播电视台交通频道的副总监,当家花旦。在长沙开车和坐车的人,应该都听过何帅标准圆润、黄莺出谷般悦感的普通话。她那标准得不能再标准的普通话,对于说话像牛叫天生拗口难以学好普通话的湘乡人来说,简直是个神话。
   之所以突然说起何帅,说起了湘乡话,是因为早几天读到我的老朋友、湘乡作协主席陈子赤先生发了一个《旷云学普通话》的小小说,湘乡话在他的妙笔生花里,完成了一段奇遇记,故事是虚构的,却很大程度上是现实中湘乡人讲湘乡话的现实遭遇。我这个纯度百分百的湘乡人,就因为一口湘乡话走四方,在历练人生中发生过许多啼笑皆非的故事,所以特别有共鸣。
   有史料共证的是,湘乡话是中国方言最难懂、也最难学的方言之一。反过来,讲惯了湘乡话的人学普通话或英语,也有极大的障碍。毛泽东主席少年时在湘乡读书,他的韶山话基本转化成了湘乡话,那么走南闯北的一个伟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时,是一口纯正的湘乡话,全世界都在听,天下人听着难懂但亲切,令湘乡人深刻难忘。一个湘乡人,如果他读初中的时候还在讲湘乡话,那么他以后学别的话时,是很困难的。至今外交部长没有出现一个湘乡人,国务院几十个新闻发言人中没有一个湘乡人,是可以理解的。
   我就是这样一个操着湘乡话闯四方的人,在交际场上体验过湘乡话带来的酸甜苦辣。偏偏是,我这样一个顽固的湘乡话持有者,操一口“塑料普通话”做过记者,采访过千人万人,因而也难免有湘乡话障碍下的尴尬。2007年在北京,我采访那个讲相声出名的姜昆,当时打电话过去联系到了姜昆本人,结果,我带着湘乡话味道的塑料普通话让姜昆听得云里雾里,讲了一大通,你道姜昆最后说了句什么话?气得我差点吐血:“您哪个国家的,我没听懂!”,还好我一位女同事当时在旁边,她扑哧笑过后,重新替我打电话过去与姜昆沟通,才算完成了这次采访任务。
   十多年记者生涯,这样让采访对象当“外国人”看的例子还很多,我都不忍心列举了。后来我总结一个经验,就是讲话时尽量将音咬准将语速放慢将音量提高,这才提高了交流效果。
   湘乡话给工作带来不便,还不仅仅在语言交流上。我刚到长沙的那会儿,报纸已经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全部是电脑打印稿件了。我不得不赶鸭子上架,开始用电脑打字。没有学过五笔,就只好采用拼音打字了。湘乡话号称“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语”,绝不是浪得虚名的,而且在我体验中,湘乡话还是世界上最扯不清词意的话之一,有时明明和普通话同一个发音的字,其表达的意思竟然十万八千里,毫不搭界。如果不是湘乡人,写出来,外地人是根本看不出啥意思的。如“爷”,应该是祖父,但在湘乡话里,却是“父亲”的称呼,真正的爷爷应该读成“gaga”,完全乱了辈分。妈妈,读成“enma”,完全可以搞晕一个外人。在电脑打字时,经常碰到一些在湘乡话里是一个读音,在普通话里是另一个读音而卡壳。如确实的“确”字,湘乡话读成了“课(ke)”,而普通话是\\\\\\\'雀que)”音。还有,东和中都发音成“dong”,东中不分!由此我苦恼过,恨不得国家语言委向最高领导人建议一下,中国官方语言不以北方话做标准,把湘乡话当做普通话在全国推广,多好!好在后来聪明的中国人发明搜狗这样的智能打字方法,可以手写,可以一字一音揣摩出同类,省去了许多麻烦。湘乡话带来苦恼,是我人生历练中的苦恼之一,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湘乡话也带来一些快乐。比如,湘乡话里有很毒的一句骂人的话“猪嬲的”,经常被当做口头禅在一些湘乡人口里脱口而出,外地人不懂其意,你骂他,他也只能呵呵傻笑。我一个哥们,在我经常用这三个字骂他之后,钻研精神十足,赶紧去百度了一下,才发现“嬲”是“调戏妇女”的意思,他哈哈的笑,其实他不知道,在湘乡话里,“嬲”的意思更加狠毒更加肮脏,你懂的,我就不明说了。
   湘乡话还给我带来过很实际的快乐福利。2005年超级女声那一年,湖南经视名牌节目《越策越开》里,王湘平(陈英俊)在节目中大秀湘乡话,一句“喝杯白酒交个白(朋,读音成bie)友”和汪涵的一句“天上飘来一块别(白bie)云”,逗乐了电视机前的观众,也让坊间掀起学湘乡话热。楼里许多同事知道我是湘乡人,竟然有事没事来找我,为的是听纯正的湘乡话。我们办公室一位美女,为了听我的湘乡话,天天跑过来有话没话没话找话说话,她还特意叮嘱我,一定要在每天下班后打电话给她,让她听听湘乡话过瘾。美女的要求没法拒绝,我在那些日子里说了许多废话,但很快乐,还有一丝丝的自豪,做湘乡人多好呀,美女都爱听自己说话。有一个晚上,很晚了,我正在床上睡着,忽然手机响了,是她打来的电话,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她睡不着,为了听我的湘乡话,特意打电话过来的。当时我家里的那位就在身边,我怕引起误会,赶紧挂了,为此,第二天见到我她还埋怨了不休,伤不起呀!
   湘乡话已经不可避免地融入了我的生命,是我的“官方语言”,所以只要触及到“湘乡话”的话题,就感觉亲切。子赤主席的这个小说,让我重新思考了一下湘乡话的现状与未来。我想呀,湘乡话作为古楚语的最后一支,我们应该把它保护起来,传承下去。我不反对推广普通话,但是在推行普通话的时候,我们都应该适当的保护那些具有历史价值的方言。而且我想哪天发宝气了,一定请一些政协委员或人大代表之类搞个提案,建议国家有关部门从现在起,开始把全国各类方言进行录音保存,进行保护性的典籍编撰,因为千秋万代以后,普通话一统天下的时候,方言必然濒临消亡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就做这样抢救性的工作,可未雨调谬……
  
  

共 252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是湖南湘乡人,喜爱乡音,湘乡话已经不可避免地融入了生命,听到乡音就感到格外亲切。湘乡话是中国方言最难懂、也最难学的方言之一。作者就是这样一个操着湘乡话闯四方的人,在交际场上体验过湘乡话带来的酸甜苦辣。这样一个顽固的湘乡话持有者做过记者,采访过千人万人,因而也难免有湘乡话障碍下的尴尬,给工作带来了不便。由此可以看出学说普通话的重要性。同时,作者建议国家有关部门从现在起,把全国各类方言进行录音保存,进行保护性的典籍编撰,保护方言这个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篇散文情真意切,语言生动,风趣幽默,叙述流畅,知识性强,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方言的深厚感情。散文佳作,编者荐阅。【丁香编辑:孙巨才】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孙巨才        2020-10-31 19:54:45
  感谢作者投稿丁香,丁香因你灿烂辉煌,祝作者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2 楼        文友:孙巨才        2020-10-31 20:02:00
  因为伟大领袖毛主席说话带有湘乡韵味,所以我对湘乡话非常崇拜。但湘乡话对于北方人来讲,确实难以听懂。说来说去,还是普通话在全国各地比较流行。对于走南闯北的工作人员来说,还是学会普通话最为重要。
3 楼        文友:孙巨才        2020-10-31 20:09:35
  富有情趣的散文比较容易吸引读者阅读。这篇散文生动活泼地讲述了自己令人难懂的湘乡话在与人交际的中过程发生的许多啼笑皆非的小故事,能够逗乐读者,使读者能够获得一种语言艺术的享受。
4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20-11-01 11:32:29
  老师的佳作连连!有讲不完的精彩故事,丁香有你真幸运!感谢老师投稿对丁香的鼎力支持,期待精彩继续!问候老师!愉快创作!
峥嵘岁月
5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0-11-01 13:47:36
  谢谢老师赐稿丁香!老师分享了一篇关于家乡话的佳作,倍感亲切,頗有同感。贺知章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两鬓斑白,却难改乡音,对乡音的感情何等深厚!国家普及普通话,是为了人们更好地沟通交流,为了我们方便学习工作,忍痛割爱,我们还是学说普通话吧???? 祝老师创作愉快,敬茶问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