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大学生葡萄园(散文)
八月末,正是葡萄成熟季节,我乘车来到了兴城市郊外的黑庄村。
那密实实的、郁葱葱的叶子下,一串串金珠般葡萄挂滿了架,有紫红色,青绿色,我边品尝,边走进了大学生葡萄园“小付同学葡萄苗木繁育基地”。
金色的葡萄园像一座座皇宫,在太阳衬映下,给这里的小山村带来了欢乐。村里人都说,是咱屯大学生带领咱致的富,兜里有了钱。
大学生,付佳尧,土生土长黑庄村人。2016年毕业辽宁工业大学,四年的机械设计专业被天津某工业公司招聘。因家乡祖栽葡萄,他放弃了优厚的招工条件,毅然回家创办葡萄园基地。
刚开始,乡亲们说,“这孩子,不知深浅,好不容易考上大学,脱离了黄土,又回农村还跟土地打交道,咋想地呢?”
夜晚,小付一家人围坐在炕头,品尝一盘又一盘葡萄,回顾爷爷那辈儿栽葡萄,挎筐上集市卖葡萄,到爸爸进县城批发葡萄情景,30多年全村人都在栽葡萄,可就是没有大的发展。
他拿着规划图,走遍了周围屯,来到市农业土壤种植研究所,请教专家,说出自己繁育葡萄苗木设想,专家的论证,让付佳尧有了勇气和决心。
“你是咱村里唯一的大学生,能回村办基地,真是天大的喜事。”乡村两级领导拍手欢迎。
付佳尧开始他的理想奋斗。他把家里六亩地改成暖棚,又挨家挨户走访,按土地流转程序承租80亩,由村上担保与各家签上三年合同。筹措资金是件大事,葡萄苗木繁育必须有高档“楼”暖棚,他求亲戚找同学借,把城里的楼房卖了,银行贷了一部分,当年建成9个大棚。
万事开头难,而这种难需要勇气和决心,在困难面前不气馁,正是一个年轻人在事业上一股韧劲。凭着这股劲他爬坡。
扦苗初期,由于缺发繁育经验,施底肥过量,细根苗被烧死多一半,一年的成果将要毁掉,团队人都哭了。小付带领人,一锹一锹把棚里粪肥全部清理净,换上好土,补上新苗。
这一年,他们建立起了自己的研究室。
他把目标瞄准在引进推广育苗上,通过参加全国性葡萄繁育专业会议,他学到南北方区域栽培葡萄技术,从单一种葡萄向先进苗木基地发展,淘汰老苗木,引进优良品种。他去东南亚国家考察,引进十多个品种,其中:阳光玫瑰、巨盛一号、红夏音等,最受欢迎是日本富士阳光玫瑰,高糖、脆肉、无核,每市斤卖到30至100元。
为了让南北方用户相信,他把引进的品种先做示范培育,划分热带寒带中原三片试验,见芽成苗成功,进行市场推广销售。四川省木树县栽葡萄有20多年历史,一直是老品种,口感差,价格低,种植户苦中没出路。小付通过网上传授并亲自到木树县葡萄户家中手把手教技术,直到产果销到南方,使木树县60%葡萄户换上了新品种。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付佳尧紧紧抓住诚信二字。不销假货,从苗木销售到栽在田间,跟踪到村到户。新疆盛产葡萄,栽上小付发的苗木到来年反馈说,“栽在地里苗成活率达98%,咱新疆人放心。”
四川省木树县瑜旺乡种葡萄有20多年的历史,60%人家是葡萄专业户。由于远离县城,萄萄都是老品种,口感差,价格低,通过网上交流,用户苦中没技术。愿意更换新品种,但又有疑虑,小付带着葡萄苗在瑜旺乡住了一个星期,手把手教会了技术,当年有了果。
做稳实体,网上销售。小付同学葡萄苗木繁育基地,开展网上服务。在百度上建立网页,与各大果树书籍出版社增商页,打开抖音看快手,面对面品尝葡萄,无偿开设葡萄繁培网课,网户达上万个。
2019年小付注册“小付同学葡萄苗木繁育基地”品牌商标。
全村人都跟学起来,从单一种植转向繁培葡萄苗木、网上销售产业链发展。村支书记说:“三年多,全村网上销售葡萄苗木额达2300多万元,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黑庄村,成为了全国最大葡萄苗木网上销售基地。
村里办起了葡萄食品点,小型物流车队,劳动务工所。葡萄成了致富主业。
大学生-小付成功了,他走进了直播台,看着展台上串串葡萄,看着株株苗木和欢笑的人们,又酝酿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