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被囚的夜莺(散文)
一
“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王维句)这样的人生佳境,不只是春天才有,我所居的楼区,四季皆春,季季泛绿,随处见花,天天鸟鸣。
我住的六楼窗外,是一个机关大院,大院相连的是居民楼。在大院与居民楼中间是十几棵漫过五层楼高的郁郁葱葱的不知名的大树。从楼上瞭望树丛,遮天蔽日,看不到地面,地面上茫茫一片竹林。每日凌晨,天还没有放亮,总会听到树上或树相连的楼顶上有好多鸟儿的叫声,鸟声阵阵,抑扬顿挫,仿佛是歌者,竞相吊嗓子似的。有几种熟悉的鸟儿的声音,我是听得出来的,云雀儿“叽叽喳喳”叫得清脆,山老鸹“嘎嘎”的声音刺耳,斑鸠“咕咕”地嗡鸣,如敲响晨钟。有一种鸟儿的声音最响亮,也最动听,而且在深更半夜也会发出美丽而清脆的声音。但遗憾的是,不知道此鸟儿的“尊姓大名”,我想这鸟儿一定是羽毛亮丽、光彩照人的吧!我对这鸟儿的叫声充满期待,甚至产生了一睹芳容的冲动。
有鸟鸣,有花香,美景当前,住在这样的地方,不正是桃源秘境么?
这几天,有了些异样。在我每天习惯了的鸟儿放歌的声音里,听到了一种熟悉而又深感陌生的鸟鸣。这鸟儿的声音,一会儿高声长鸣,仿佛受到惊吓,一会儿低声嘶哑,像是一种无助的悲鸣,而且,即使在其他鸟儿息声不语时,这鸟儿却依然叫声不停,似乎有着使不完的力量,让自己的声音占据整个时空,让自己的声音传递给所有人。
这天,我终于从不同寻常而频繁鸣叫的嘶哑声里,辨析出那曾经熟悉的声音来,这鸟儿不就是那个几天前在群鸟里叫声最美的鸟么!虽然还不知道尊名。
我想,这鸟儿是怎么了?
我喜欢鸟儿的歌唱,歌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轻松和欢快,更带来生活的美。自由飞翔的鸟儿,无论在天空,在河边,在树丛,在房檐,婉转悠扬的歌声,珍贵而曼妙,似泉水叮咚,天籁般悦耳动听,无疑是大自然最受欢迎的歌唱家。然而,我却从不以养鸟为乐,我认为限制鸟的自由,是很不人道的,也不符合“鸟道”,是自私和残忍的。
对于鸟儿,我认识的很少,只是常见的几种,包括鸟的声音,辨别出的寥寥。这个突然声音异样的鸟儿,引起了我的好奇,因为它的叫声里,有种惊慌惊恐,悲悲切切的意味,让我心里有了种似乎不妙的预感。
这是第三天听到这鸟儿的声音了,从三更叫到清晨,从清晨叫到天明,又从天明叫到午时,总是不间断地发声。发出的声音,一会儿像一个成年男子的阵阵响亮刺耳的口哨声,一会儿又像怨妇的窃语低泣,频繁发声,大大出乎预料。我站在楼上看,相距不远,只闻其声,不见其影。我想,难道不觉得口干舌燥么?连续三天了,就这样放开嗓子叫个不停。
我开始琢磨,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鸟呢?是本地鸟,还是外地鸟?是否是过路的鸟群里掉队的鸟儿?总之,我以为鸟的叫声有些不正常。从鸟的声音入手,我开始百度搜索。从声音判断就像人DAN确认亲子关系,一般不会出错。从百度“鸟声大全”的鸟声库里,确认了这只鸟的身份,是夜莺。夜莺是一种怎样的鸟呢,我既没见过,也没听说过,我继续求教百度。
从百度得知:夜莺,为雀形目鹟科的一种鸟。体色灰褐,是观赏鸟的种类之一。夜莺的羽色并不绚丽,但其鸣唱非常出众,音域极广。与其他鸟类不同,夜莺是少有的在夜间鸣唱的鸟类,故得其名。
还了解到,这种鸟在世界上约有90种,分布在世界各地。我国有8种,云南有5种。毛腿夜莺和黑顶蛙嘴夜莺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有一种林夜莺,除云南外,还见于台湾省和海南岛。另有一种普通夜莺,则广泛分布在我国南北,特别是长江以南为最多。
看来,我窗外的这只夜莺,只是很普通的一种了,不过,能够听到夜莺的叫,也算是有了耳福了。
二
它为什么如此鸣叫不停呢?是本性如此,还是有什么其他原因呢?我带着这个问题,继续思考。夜莺从生活习性上看,主要栖于河滩,灌木丛,树林之间。夜莺鸣叫响亮悠长,婉转动听,主要是在夜间鸣叫,在城市里或近城区的叫声更加响亮,但白天很少放歌。
这只夜莺喜欢这里生活的环境,但三天来这只夜莺白天连续不断地叫,还是有一丝的不正常。夜莺在鸟的世界里是很有知名度的,在西方文学作品里,夜莺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剧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家的剧作《鸟》里面。夜莺在希腊神话里也有个美丽的传说。有个《夜莺》的故事,我读后很受感动和启示,故事很短,不妨分享一下:
从前有一只夜莺,它歌唱得很好听,国王知道后就派人把它抓进皇宫。一看夜莺长得灰土土的,一点都不漂亮。但它的歌喉动人心弦,国王听后很高兴,就让夜莺留在了宫殿,给了它很高的奖赏,但夜莺从此不能展翅飞翔,失去了自由。
不久有人送给国王一个非常漂亮的玩具夜莺,它浑身镶满了翡翠和宝石,只要给它上满发条,它就能唱一首完整的歌曲,声音非常动听,国王一下子就被它吸引了,于是假夜莺代替了真夜莺唱歌,真夜莺被放走了。不久假夜莺坏了,修好后也不能像原来那样唱了。
后来国王病了。在国王快不行的那一天夜里,真夜莺又飞回来给国王唱歌,国王得救了。国王想让夜莺留下和他一起生活,可夜莺说它的家在绿色的森林,它还会再回来给国王唱歌。
这个故事让我们知道一点,夜莺的生命在于自由飞翔,夜莺的家园在绿色森林。
三
夜莺鸣叫的声音是优美动人的,有着“歌女女王”之称。我从百度搜到的夜莺歌唱,听起来的确是美极了,不但有“独唱”,而且还有在林子里的集体“合唱”,给人以轻松欢快和喜庆的听感。而窗外的夜莺鸣叫给我的感觉却有几个反常。一是,只有这几天才听到夜莺不分昼夜地鸣叫,以前在这里从未听到;二是,为什么总是不停歇地“独唱”而没有同伴对唱;三是,为什么夜莺的声音听起来似乎有些悲切。
我一直在想,这鸟到底怎么了?已近中午十时,窗外的夜莺还在扯着嗓子沙哑般地鸣着。一上午在家没有出门,心里也有些烦闷,特别是夜莺的嘶鸣,让我心绪难安。读书读不进,上网没心情,看电视心不在焉。问题就出在窗外的这只鸟身上。正好到楼下超市买东西,不妨亲自拜访一下这个还在鸣叫让人感到心惊肉跳的鸟儿。
走到夜莺所在的树下要拐几个大弯。由于疫情,出门戴口罩时必须的。戴上口罩也好,我真怕夜莺看见我们人会受惊。十几棵高大粗壮的树拔地刺天,有几棵老榆树和古槐还认得,其它树似曾相识,不相认了。我悄悄来到树下的健身器材跟前,找了个小联椅坐了下来。和鸟儿相处,人也要变得轻盈,惊坏了鸟儿,鸟儿不会亲近。
我似乎并没有惊动这里的鸟儿,不一会儿又听到那熟悉的声音。我慢慢扬起头,视线朝声音方向搜寻,先是目标集中在最有希望的树上了,声音仿佛于我还又一段距离,我站起来轻脚慢步地向着发声的那棵树移动。然而,声音戛然而止,我又耐着性子,坐在另一条就近的椅子上,绝不动声色,装作若无其事。其实,原因并不在我,而是社区大院的一个中年妇女骑电动车出门,也许是她惊动了树上的鸟儿。
等那妇女走出大院,那个熟悉的声音又响了起来。我可以做出初步判断,这鸟儿就在我跟前的一棵槐树上。由于树上枝叶茂密,真正找到这个类似麻雀的小东西却是有些困难,这就需要耐心,而不能急躁。声音还是一阵阵不断传进耳朵,我瞪着眼睛搜寻数遍还是没有发现,但声音却是如此清晰明亮。从树干到树枝,枝枝叶叶,瞪大眼睛搜寻,最后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事实。在一个伸出的树枝与三楼一户衔接的阳台上,我发现了这只叫做夜莺的鸟儿,它不是爪立在树枝上,而在阳台主人的一个十分华丽的鸟笼里。
这个鸟儿,在笼子里的横杆上,蹦上跳下,依然扯着喉咙地鸣叫着。
四
我忽然明白了,这只夜莺为何鸣叫得不寻常了。它已经失去了飞翔的自由,离开了任其飞翔的蔚蓝天空,离开了自己朝夕相伴的父母和儿女,离开与自己最亲爱的伴侣。它在呼唤自己的父母儿女,它在呼唤与自己一起鸣唱的伙伴。它在呼唤自由,呼唤蓝天白云,呼唤沙滩树林,呼唤溪流田野。它在为自由而抗争,为命运鸣不平。所以,它的声音是洪亮的,它的声音是嘶哑的,它的声音是悲催的。
我想,也许这只夜莺是随着鸟群路过时,因受伤掉队被好心的主人搭救疗伤而临时笼养吧,等这只可爱的鸟儿恢复体能,会放归自然吧。也许这是只迷失的幼鸟,由主人捡拾后笼养,等羽毛丰满再回到自然,回到鸟们的家族中去,去放歌去鸣唱。
我想到了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诗句。在秋意浓浓霜满天的曼妙的日子里,鸟儿在天空飞翔,鱼儿在水中漫游,自然万物都在任其天性地自由自在地生活,包括自然界高级动物的人类,无不憧憬身心自由的生活,无拘无束的岁月。
我忽然想到了我的童年,一段与鸟儿的不解之缘。小时候,我喜欢鸟儿,喜欢与发小到树窝上或者在房檐瓦下摸鸟,树上摸到的大都是刚出生不久的雏鸟,以老鸹最多,房檐下几乎是清一色的麻雀。最喜欢的就是大雪纷飞的天气里,在院子用筐子扣鸟,乐趣无穷。无论怎样得到的鸟,总喜欢放到笼子里养起来。好天气里,把鸟笼挂在树上,与自由飞翔的鸟互相放声对唱。
记得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我与小伙伴们各自提着鸟笼在河畔小树林遛鸟,把鸟笼挂在树上,任鸟儿鸣叫,而我们小伙伴们自由玩耍,相互追逐嬉戏。这时看到父亲出工回来,父亲让我带着鸟笼回家。到家,父亲把我领到一间西屋里,对我说:“好好待着,啥时让你出来,再出来!”接着把房门锁上。过了好长时间,父亲才把门打开,指着树上的鸟笼对我语重心长地说道:“孩子,要知道,鸟和人都一样需要自由,自由是人和鸟共有的天性,如果你再让鸟在笼子里,我就让你像鸟一样关在屋子里,怎样?”父亲一个贴切形象的比喻,让我开悟,我二话没说,就在父亲面前,把笼子的鸟放飞了。父亲脸上露出慈祥地微笑。
从那以后,我明白了一个朴素的道理,鸟儿是自由的,鸟儿的理想是飞翔,鸟儿愉快的歌声里,永远是对自由的赞美和向往。
人类和自然界的所有万物生灵,在生命意义上是平等的,人类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最终保护好自己,这就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自然和谐共生才会有生态的平衡,才会由人类的更好发展,才会有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失去原生态自由的生活,都不是本真的生活,也不是万物所追求的生活。人和万物都是如此。
我想,我所看到的这只夜莺,无论歌声多么洪亮,声音多么凄美,笼中这番“天地”永远不是它想要的,最终的理想还是要冲出“牢”笼,飞翔自由的天空。
实际上,我们现代生活理念上所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内涵是一直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鸟语花香,“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活,才是真正灿烂美好的生活。
我相信今天看到的这只夜莺,会与正在窗外飞翔鸣叫的鸟儿一样,会重新回归天空,回到绿水青山中去,与人类和谐共生,唱出发自内心的最优美的歌声。
明天,就明天,我要去那个笼养夜莺的主人谈谈,怎么说呢?嗯,我想讲那个古希腊的神话故事。
创作于2020年9月30日,2020年11月4日首发江山文学
老师写的鸟儿有灵性,老师的文笔有灵动。珊瑚很喜欢,学习了。
问好老师,遥祝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