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浪花】珠联璧合(散文)

精品 【浪花】珠联璧合(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177.0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19发表时间:2020-11-05 17:29:52
摘要:吃一碗牛肉拉面,认识一家用心做饭的西北人,难忘他们创造的口味,怀才抱器记下他们给胶东半岛带来的味道革命,尽管他们的努力只是口舌之欲,但足以让人刮目相看。

【浪花】珠联璧合(散文)
   去了一趟兰州,好像被兰州拉面拴住了,这几年,离不开兰州“牛拉”了,于是认识了一对做兰州拉面特别出色的姐妹,我成了她们拉面馆的常客。熟悉了,了解了姐妹俩,自觉算是懂得了她们的拉面,看透了她们的心思,突然生出“珠联璧合”的美感。
   她俩是兰州乡下人,姐叫“阿紫”,妹叫“阿苏”。合起来叫“紫苏”,有意思吧?紫苏是一种诗意的植物,姐妹俩说,她们住在黄河岸边,到处都是,哪有什么诗意。胶东半岛多紫苏,喜水,泽地洼处,紫苏更艳。夏呈绿意,秋泛深紫,叶片柔毛,形似阔卵,或是浑圆。昨天去吃拉面,看着姐妹俩,我说,真像紫苏色。姐马上会意了,道,我们的脸是因“高反”缺氧而挂了紫红。我说,紫苏花萼如钟,更像你俩,一串玲珑的笑声,真的如驼铃交响,这是她们迎客的笑语。
   我想起了汉代枚乘的《七发》中吴客向楚太子描述饮食之美的句子“鲜鲤之鱠,秋黄之苏”,句意是用秋天的紫苏叶搭配生切鲤鱼片食用,是美食之绝配。说到海鲜,阿紫和我唠起了她们来胶东半岛荣成的原因。
   十年前,姐妹俩对大海就心怀向往,于是婚后带着各自的丈夫从中川机场飞到了胶东半岛的大水泊机场,从此,被大海拥抱在怀中,不愿离开。原本是凑了点钱过来,只想看看大海,留下海为背景的婚纱摄影,不枉此生。一个人的浪漫,可以做出令人无法想到的事,浪漫,不仅仅是一种生活里的情调了,在她们身上成为了动力,她们也相信浪漫会有人生奇遇,甚至蝶变。阿紫说起这段,心花怒放,为自己当初的浪漫和冲动感到值得和自豪。
   姐妹俩和各自的丈夫居然找到了工作的机会,在海边晒海带,租房定居下来。说起晒海带,打这份工的有句自虐的话,“要想老得快,快来荣成晒海带”,烈日之下,时而背朝天,时而脸迎日,不出三日,就会变成典型的非洲人。
   年关,海带养殖场的老板拿着“凤凰湖”顶楼60平的房契,塞给阿紫,说,这是一年的工钱。再干一年,楼下一处门市房也给你们,走了的话,余款也没办法结算了,老板说,钱没有,房子有两套。最后的要挟,老板是面带微笑的,阿紫阿苏和丈夫商量,偷着窃喜了一个晚上,没有想到劳动价值在这里这么高贵。人家老板觉得对不起,他们觉得贪了大便宜,从此视老板为亲戚,说,回民与汉族一家亲,真的是珠联璧合,逢年过节,他们还有相聚,共庆一家亲。
   阿紫描述那个晚上说,漫天的繁星,颗颗眨着眼睛问候他们,尽管没有数票子的手感体验,可一下子让他们摘到了星星。阿紫说,在她的老家,得几辈子才有的楼房,就这样做了一个“黄粱美梦”,都实现了。她想把与大海的合影挂满新房,可只是个毛坯房,四个人等不得了,连夜开门入户,搭起了地铺,那是一个最令人兴奋的夜晚,从此让他们认识了人与房子的逻辑关系,是这般温暖,那个夜晚,只有用诗意解读,才可以理解夜晚的温柔。
   阿紫说,曾经做过文学梦,喜欢那句“孔雀东南飞”,也知道是个笑话,问,为什么孔雀不能西北飞?答曰“西北有高楼”,(这是《古诗十九首》里的句子,曾经是博士论文答辩的一个话题)其实她的老家有的是版筑的土屋,哪有什么高楼。她和阿苏成了孔雀,没有飞到孔雀窝,倒是飞到了凤凰湖,这不是天意?这是天作之合,也是珠联璧合啊。
   其实,当初遇到欠薪的事儿也恼火。姐妹俩不能再乱飞了,只能落巢于凤凰湖。那时候的房价还低,幸亏被逼着占了个好巢。老板给他们一大笔“第一桶金”,房子成了他们人生美梦的宝箱,电话告诉老家的亲人,亲人们在第二天举办了远隔千里的“乔迁仪式”,一东一西,珠联璧合,欢声笑语是可以飞越时空的,幸福是可以传递的,无论远近。
   现在这爿南北狭长的拉面馆,就是老板用来顶工钱的,当初也是帮了老板个忙,不然老板也得跑路躲债。现在看好这里,真的是寸土寸金。
   我说,这也是珠联璧合,原来成就一个人的,是那个蓬勃发展的时代,不然,哪里有孔雀的巢?遇到有良心的老板,来了个等价交换,成全了姐妹俩,也拉住了继续“东南飞”的脚步,再飞就是流浪了,不飞是与凤凰湖有缘。
  
   二
   十八张小饭桌,中间一条过道,迎面是一道玻璃拉门,厨间其实就是拉面的表演舞台。阿紫呼阿趋,阿苏呼阿童,我宁可相信那个“趋”是“趣”字,想想他们的名字很好笑,紫苏和童趣,将世间的一些都叫成了诗,喊成了童真童趣。西北的口音,从来都是尖利而高八度,吃着饭,听着他们呼来呼去的声音,仿佛就是一场音乐会,嘴里喝拉面的呼噜噜的声音,是低沉的羯鼓发出的节奏。这真是珠联璧合啊,只是妹夫阿趋长得很超重,是条真正的西北汉子,姐夫阿童则长得和根棍儿差不多,体重约妹夫的一半多点,颠倒了兄弟的比重。阿童是拉面操作手,拉面在他的手中就像挂在一个竹竿上,演的是杂耍,面筋上下翻飞,就像永不熄灭的璀璨烟花,拉好的面滑进滚烫的锅里,还是闪着花样,面花簇簇,水花滚滚,不吃只是看,先饱了这眼福。吃的时候,感觉吃的是面,也是吃的花。姐夫的手艺也不赖,一口汤锅,味道全由他调,手上有两样功夫,不能小视。手抓拉面入碗,不允许多了就掐断,必须将长长的拉面缱绻在碗里,正合适,不多也不少。想找到一根半截面条,难。还有一绝,他亲手调兑的辣子和辣子烫过的牛肉片,马上焕发出鲜嫩,肉片有悦目的鲜红,入口有一股辣酥酥的肉感,就像淋上了奶茶,又像是从重庆火锅里打捞出的麻辣,不忍吞咽,只想在口腔里多玩味一会儿,不然,真的是辜负了这道特殊的味道。外形的差距,并不影响他们兄弟俩的无缝配合,看着做拉面的好,想不出有什么合适的词来形容,还是四个字:珠联璧合。
   被美感征服,是一种幸福。我进店并不急于胡乱扒拉几口拉面果腹,每一次观察,都觉得够味。比如,看他们的装束。紫苏头上裹一面花巾,蓝黑的底色,空白处是本来的白色,成暗花朵朵,就像云贵地方的蜡染,显得古朴宿旧,似乎将岁月的本色都裹在了头上。我明白,这种颜色的盖头,表明了姐妹是已婚的女人。从审美的角度看,这种并不鲜艳的颜色,是纯粹的冷色调,若是没有一张好看的脸,年轻的态,一眼看去,人就老了个二三十年。可她们的花巾,素色里裹的是粉嫩,样子俊俏娇丽,素雅里透出韵味,就像捧着一本线装书,打开看的是新页码,还有一股油墨香,且非做旧的效果,而是一本不老的书。花巾将长的发收住,只有几根刘海晃着,姐妹还时不时地用袖子抹一下,生怕影响了手上端着的拉面。两个兄弟一律一色的回民小扣帽,一洁如新。这样的男女搭配,早就超越了“干活不累”的境界,演绎出的是天作之合,就像听一首老歌,想起来了,是《兰花花》,信天游,轻快的调子就像一叶小舟,载着劳动男女的欢愉。就像看一页诗经,想起来了,是《载芟》里的两句,“思媚其妇,有依其士”,意思是,女子温柔而娇媚,小伙子强壮而可靠。载芟是“周颂”里的句子,取材于西北的古代农事,真的是适合他们“拉面人家”的身份啊。能够在这里找到古诗里的画面,让我真的有了一种“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读感。
   口味长期受到海鲜的影响,拉面在胶东并未大行其道。为了让胶东人爱上那扯不断的拉面,姐妹俩做了太多的努力。
   鲅鱼盖饭,香透盘中米粒,肉香换鱼香,这是紫苏姐妹俩的第一笔杰作,卖的十分好,光外卖就每日五十多份。阿紫给的名字是“鱼米之乡”,看看,鱼米一起,珠联璧合吧。
   “鱿鱼吃米”,听这饭的名儿,好像只可观赏,其实咬一口就爱上了。熟米灌进鱿鱼肚里,臌胀得就像快要撑爆了的样子,令人想到弥勒佛的大肚子。米粒添加牛肉末,香溢鱼肚,外层加一道海菜缠裹,就像寿司,迎合了胶东人的口味,又将西北人的创意包裹进去,用心奉献,赢得的不仅仅是收入,还有口碑,在赤山一带,人称“紫苏寿司”。米香、鱼香、肉香,三合一,还有她们姐妹的精致的心思也包裹其中。可以说,这道香饭,做出了紫苏姐妹的灵魂。很多婚宴专门订制,名声也随之大噪。
   口味这东西很缥缈,看不见却在舌尖上,抓不住却在唇齿间,“童趣”兄弟想出了奇招,到农户那里订购了两亩地的朝天椒,本来天下辣子出川府,但胶东人总觉得不合口味,兄弟根据客人的意见,逐步改用当地的食材,他们悟出了门道来,胶东半岛受到海洋季风的影响,菜蔬也带着一丝丝的咸味,有鲜度,鲜度是胶东菜的灵魂,不是添加几勺盐巴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所以那种辣子也充满了盐分,这个味道在胶东人的舌尖上一下子就尝出来了。果然,结果胶东辣子热浇出来的牛肉,味道就变了,说不出,但吃得出。所以,如我这样很在乎味道的食客,一进门就必须嚷一声“胶东辣”,两个男人齐声“好喽”,紫苏两个添上淡淡一笑,这顿饭吃起来,马上就不一样了,舒服到骨子里去,出门的时候故意“嗜拉”一声,表示我很满意,只有他们姐妹才知道,我“嗜拉”是辣在嘴里,满意在心里。用不着说几个干瘪的“好”,我想,我这样的表达才对得起这份精工制作。
  
   三
   开店不怕大肚汉,再怎么大的食量,吃下两大碗牛肉拉面,也难。这问题曾愁坏了姐妹俩,因为食客剩下半碗拉面,浪费了可惜,她们也觉得心中难受,认为自己做得不合顾客口味。是朋友告诉她们,一碗不饱,两碗吃不了。这么简单的理儿,若是没有一颗想着顾客的心,我以为店主是要窃笑的,吃不吃随你,钱到手了就行了。可姐妹俩好几天睡不着,打破了惯性的再加半碗的思路,居然找到了近在眼前的“盛家火烧”老板,一拍即合,做成了小份火烧,一碗不够,就免费送一两个火烧。盛家火烧是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三百年,面饼香艮,外焦黄,内白亮,早有“盛家火烧不愁卖”的美誉。没想到,火烧遇到牛肉拉面,真是绝配一大碗。手撕火烧,掷饼入汤,或蘸一碟辣子,吃一口拉面,同样的面食,不同的功夫,迥异的味道,所谓丰盛,倒不是摆得满桌满席,而是味道的丰盈。块八毛的火烧,白送,累计下来,紫苏姐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可两个人算了账,卖出去的拉面呈倍增的趋势,小失而大获,权衡下来,没有结论,只有生意兴旺,只有心花怒放。
   兰州牛肉拉面和胶东盛家火烧,同属非物质文化遗产,强强联合,味味相投,更是难得的珠联璧合,东西饮食文化的相融,创造出的不仅是新鲜的食欲,还有一种探索的精神。一家牛肉拉面店,能够敢于改变传统,写出一篇“口舌大文章”,真的令我刮目。
   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吃紫苏一碗面,用西北与东南交融的口味满足口腹,也算是读了一本无字的书,能够“满腹经纶”(这是紫苏拉面馆的楹联用词)。不然我怎么可以喊出那么文绉绉的词——珠联璧合?
   想起当初阿紫阿苏说刚来胶东,人生地不熟的,很孤独。人生因孤独而无趣,从孤独走出,相逢机遇而变得丰满了。时代打破了封闭,孤独的灵魂可以走出笼子,破解孤独和封闭,只有时代的力量。一碗牛肉面,是姐妹俩与客人的对话,她俩还是少言寡语,只有盈盈一笑,但不再像过去那么孤独了,她们的父母都觉得紫苏大变了。这是紫苏姐妹跟我闲聊时谈到的。能够让珠圆使璧润,靠的是磋琢的功夫,璞玉成器,砺糙去粗,经历了多少磨砺的痛啊。紫苏姐妹俩胸前的围巾上印着“青春就是一碗牛肉面”的字样,这是她们的初衷,是她们简单的青春颜色。我真想改一改:珠联璧合让青春出彩。
   和阿紫阿苏成了朋友,常被她们的拉面拴住,这个国庆节再去,我从市场买了一个精致的绣品赠给她们的面馆,上面刺绣着“珠联璧合”几个字。
  
   2020年11月5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453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初看作者怀才老师的文章题目-《珠联璧合》,心想,这肯定是一篇光彩照人的诗意美文,为了确信我的判断力,我查阅了词典里的“珠联璧合”的词意:大意是,珍珠联串在一起,美玉结合在一块,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的美好样子。欣赏此文,果不其然,这篇散文,作者匠心独运,用优美的文字,通俗细腻的语言,倾情赞美了一对姐妹夫妇从兰州乡下来胶东半岛的明珠城市荣成创业的动人故事,从故事到人物的每个细节里,都体现着珠联璧合的美好意蕴。姐妹俩阿紫,阿苏,名字组合紫苏,就是一个美好字义的珠联壁合,姐妹俩携新婚丈夫在胶东海岸拥抱大海留下美丽的一瞬,岂不是珠联璧合?姊妹俩海边晒海带打工一年,遇到好心老板,一年薪水换来凤凰湖60平楼房,以作者释义:姊妹俩没有飞到孔雀窝,倒是飞到了凤凰湖,这不是天意?这是天作之合,也是珠联璧合啊。远在千里的老家亲人为姊妹俩举行“乔迁仪式”,一东一西,珠联璧合,可喜可贺,欢声笑语是可以飞越时空。姊妹俩夫妇经营兰州拉面,在作者眼里小小面馆里充满了诗意和乐趣,从姐夫妹夫名字里提取了两个字“童趣”,别致的西北口音,兄弟们的无缝配合,精湛的手艺,热情周到的服务,给顾客留下了不仅是美味,还有快乐,只能用四个字形容:“珠联璧合”。被美感征服,是一种幸福。紫苏头上裹一面花巾,蓝黑的底色,空白处是本来的白色,成暗花朵朵,就像云贵地方的蜡染,显得古朴宿旧,似乎将岁月的本色都裹在了头上。两个兄弟一律一色的回民小扣帽,一洁如新。这样的男女搭配,早就超越了“干活不累”的境界,演绎出的是天作之合。鲅鱼盖饭,香透盘中米粒,肉香换鱼香,这是紫苏姐妹俩的第一笔杰作。这些服饰和美味里无不演绎着珠联璧合的杰作。兰州牛肉拉面和胶东盛家火烧,同属非物质文化遗产,强强联合,味味相投,更是难得的珠联璧合。吃一碗面,用西北与东南交融的口味满足口腹,也算是读了一本无字的书,能够“满腹经纶”,不然作者怎么可以喊出那么文绉绉的词——珠联璧合?由于作者是面馆的常客,彼此熟悉起来便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作者为姐妹俩一家的创业故事和真情所打动,为姐妹面馆的生意兴荣赞不绝口。国庆节,作者从市场买了一个精致的绣品赠给她们的面馆,上面刺绣着“珠联璧合”几个字。我想,这也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声音,因此,才有了这篇《珠联璧合》的美文。整篇散文,构思巧妙,幽默风趣,人物形象鲜活生动,文字里的美食美文,让人垂涎欲滴。珠联璧合的创业故事,与妙笔生花的文字,同样又是一个最佳的“珠联璧合”。佳作推荐,共赏精彩。【浪花诗语编辑:习之乐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1107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11-05 17:35:39
  一对兰州姊妹来胶东半岛的明珠城市荣成打工创业,是什么样的吸引力,让家住荣成而且与两姊妹有密切接触的作者怀才老师,不惜笔墨,以《珠联璧合》这光彩夺目的题目,进行倾情渲染?请围观欣赏,一睹为快,揭秘真相。感谢投稿浪花,祝贺作者荣登江山名人堂!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11-05 17:40:10
  习之老师好,你懂我。常去吃紫苏姐妹的兰州牛肉拉面,就是最大的支持,我还会玩一下文字,所以必须把她们姐妹的创业浪漫故事写出来,那日到小商品市场,看到了绣着“珠联璧合”彩字的那个绣品,一下子觉得给她们姐妹最好,所以就有了这篇文章。习之老师的编按,很煽情啊,很温暖啊,希望看到生活里这么美的创业故事。辛苦了,刚刚到京就要编辑,怀才抱器致以敬意。遥握,谨祝京城工作生活快乐。
2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11-05 18:48:11
  构思巧妙,用笔独到,太能写了!这是我读罢此文的第一感觉。去店里吃一碗拉面,居然跟“珠联壁合”搭上“天衣无缝”的关系,真是妙笔生花啊,大赞!哎呀,打死我也学不来的,哈哈,遥握问好,谨祝一切安好!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11-05 19:24:28
  湘莉老师好,谢谢你的惊讶。还得说一下。我不止一次喝人家的牛肉拉面,成瘾的节奏啊。哈哈。其实,我喜欢的是她们敢于走出来,碰到了合适的人,得益于时代,赶上了好日子,有了安居的梦,还有自己的事业,这些获得,想想真的是珠联璧合。如果退回到我年轻的时代,改革开放刚刚开始,还真没有这个胆,没有她们那个浪漫。往人生际遇上想,她们赶上了好时代,适逢其时吧。再说,人家做的口味也好,我总觉得有在兰州喝拉面的口感,所以就乐此不疲啊。谢谢湘莉老师充满激情的赞美鼓励。遥握,问候秋祺,期待佳作。
3 楼        文友:罗莲香        2020-11-05 19:25:09
  文中写了好多“珠联璧合”,却毫无重复之感,反而处处渗透美意,叠加诗意!姐妹俩的名字合在一起叫“紫苏”,恰好与一种美丽的植物同名,真是“珠联璧合”;俩人携丈夫来到胶东半岛海岸,谋了辛苦的差事,却赚得凤凰窝,打工人与老板真是“珠联璧合”;做拉面时俩姐妹的丈夫配合默契,“珠联璧合”;兰州牛肉拉面和胶东盛家火烧的完美搭配,让顾客们心花怒放,亦是“珠联璧合”……怀才老师构思精巧,处处围绕主旨,又升华了主题,那么多内容联成串,竟能铺排有致,一气呵成,宛如簇簇花开,娇艳似火,又香气袭人。新鲜有趣的用词,跌宕生姿的想象,满满正能量地讴歌好时代带来的幸福与美好,无尽的美感,摇曳的文字,大赞文笔,问候怀才老师创作辛苦啦,晚上好!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11-05 19:32:23
  谢谢罗老师美评。磨目了,辛苦了。您如此细读小文,令怀才抱器很感动。我看重的是紫苏姐妹的浪漫冲动,才有了人生的际遇,看重的是姐妹俩抓住了机遇,有了人生的改变。这一切源于时代给了她们放飞自己的天空。想想,20几岁的我,还是走着通过途径去找一个铁饭碗的可能,找到了,只能是幸运,而紫苏她们,一迈步子就遇到了改变人生命运的可能。说真的,我羡慕。谢谢罗老师写这么长的点评,辛苦了,有你的鼓励,真的很好。遥握,期待您的佳作。
4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11-05 19:30:07
  谢谢怀才老师谬赞。仓促编按,多多见谅。读了老师的“珠联璧合”,在北京很想找个兰州拉面馆,最好也是姊妹俩开的馆子,体验一下“珠联璧合”的真意。哈哈!遥握!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11-05 19:35:04
  对。其实吃饭是吃的一种文化,口舌之欲,心的满足。我是最近爱上了兰州拉面,不过,兄弟俩开的拉面馆也好啊,“满腹经纶”,不在于读的是什么样形式的书,在于内容啊。京城有这样的面馆,我当年在那进修的时候,就在地球村附近吃过,味道也追踪,你去看看?
5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0-11-05 20:45:20
  沙漠紫苏向大海,回汉民族珠璧合。浪漫之旅,契机偶遇,老师钟情西北风。一碗美味左右面,两地性情东西人。文化交融,民俗越空,满文徐徐人间情。美如孔雀飞,妙若信天游。欣赏老师好文笔,引经据典树高楼。大赞。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11-05 21:04:54
  谢谢天马老师精致点评。姐妹俩创业的故事,算是盲打莽撞有了生机,细想起来也有时代的恩遇吧,所以,觉得很有意义就写出来,况且兰州牛肉拉面,也是我的最爱,感觉好,投入了情感。谢谢,遥握,期待你的佳作。
6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0-11-06 00:24:41
  场面火爆,人物鲜活,再加上一碗颇具特色的拉面,活生生的生活场景便展现在眼前。仿佛直接就面对着这对性情爽朗的姐妹花似的,真的就想来上一碗,大快朵颐才叫过瘾呢。老师好才情啊!有如此生活的底蕴,信手拈来,随意成文。生活啊丰富多彩,融入生活是多么的重要,生活的场景是最美的风景,任意去采撷都是一束馨香。一篇接地气的好文,彰显出老师的文字能力,大赞!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11-06 06:58:36
  谢谢孤独老师精彩留墨鼓励。这篇文章也是吃出来的,喜欢兰州牛肉拉面,那味道,那长相,尤其是看了门上对联其中“满腹经纶”几个字,这是哪跟哪啊,可也有点意思,不禁哑然。人家的楹联还贴着朝屋内,说,只有喝拉面的人才看,过路人不会看的。实在让我见识了。生活里很多故事,我们善于去挖掘,就有精彩。孤独老师的树林系列也非常精彩鲜活,每读都有收获,我还在期待。问候孤独老师秋安。
7 楼        文友:雨中太阳        2020-11-06 07:33:19
  天生对吃特感兴趣,一入文,便见兰州拉面,引我深入。尤以第二节突出,描绘有声有色,两对男女,黄金组合,把个兰州拉面整得色香味俱全,又别具一格。怀才老师的文字和紫苏兰州拉面才是珠联璧合啊!大赞,勾我肚里馋虫了,饿着肚子也要用力鼓掌,好才情,好情怀!太阳想速递一碗紫苏兰州拉面,只因南北相距太远,甚是遗憾哟。(○?ε?○)
女人不仅要丽质更要励志!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11-06 08:28:50
  所在地没有兰州牛肉拉面?春风不度玉门啊,下街找找吧,一定有。谢谢阳光社长点评。一碗拉面,是兰州人送给胶东的礼物;也是民族团结融合的写真,更是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巨变。最近忙吧?很期待阳光社长的美文,遥握,谨祝安康。
8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0-11-06 07:37:16
  这是一篇充满人性关照的温暖文字。阿紫,阿苏一对姐妹,形影相随,芳名美妙的珠联璧合,恰巧紫苏真草奇珍。创业相辅而行,配合的珠联璧合,融恰得更是端巧。借作者老师的一句话“人生就如一本无字书”,每个人都是一本独一无二的书,做最好的自己,做有特色的自己。人各有志向,各有情趣。我们终究无法用别人的道理,去解释自己的生活。只能在光阴里,亲自感悟生活中的五味杂陈与创业的酸甜苦辣。文章分三节章阐述,以一碗牛肉面为引子,从初识紫苏姐妹,到胶东异地创业艰辛与执着,再到牛肉拉面馆生意兴隆苦尽甘来的心路历程,文述除了感人肺腑,更感知作者老师博爱胸怀,最后赠送锈匾“珠联璧合”更是让所以读者看到希望和对紫苏姊妹俩深深的祝福!好文章,首尾呼应相辅相成,文思与笔峰也是珠联璧合构成绮文。拜读学习!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11-06 08:34:28
  谢谢若雪老师美评!若雪老师对文章架构和情感表达,做了非常专业和深刻的点评,对创作的自觉,很有帮助。谢谢。这篇文章来自饮食生活,遇到,就要留心,吃之外,还有一份情感的濡染,所以非常喜欢这对姐妹的创举。对普通老百姓而言,感受时代进步的恩惠普惠,我想这篇文章也是做了写真,因为没有这个时代,他们不可能不远千里到胶东,也不可能在胶东置业,在胶东开店,得到发展。谢谢若雪老师精彩专业的点评,期待您的佳作,遥握,问安。
9 楼        文友:最美的诗意        2020-11-06 11:40:15
  您们都把文学当爱好陶冶性情,我年纪轻轻的把文学当饭碗,所以压力太大了,有时候觉都睡不好,还熬夜看书,靠文学吃不上饭,我现在总算清醒了,以后还是想个适合自己的营生吧!只写一部作品足矣,人生应该活得轻松舒适,顺其自然为最佳!
最美的诗意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11-06 11:43:01
  诗意老师好,这就对了啊,文学这碗饭,没有几个人吃得很滋润,但众多的人都是把文学作为一种情感的付出对象。文学是翅膀,插在合适的载体上抗疫飞翔。谢谢诗意老师来看怀才抱器,问候您秋安,谨祝生活快乐。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