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豆腐女的人生(散文)
一
早市儿紧挨着公园,每天晨练后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溜达到早市儿。早市儿有一家豆腐店,店主人是一位漂亮的中年妇女,叫娟子。她家的豆腐块儿大、味儿正,纯卤水制作,深受市民喜爱,豆腐店前经常排起长长的队伍。
昨天,晨练完了我到早市儿,远远就看见娟子的豆腐摊儿前挤满了人。一块用纸壳做的公告牌立在豆腐摊儿前,红纸黒字,上面的内容大致是:由于在上海工作的女儿生小孩儿,娟子要去上海帮助照看孩子,豆腐店明天就歇业了,为了感谢顾客多年来的眷顾,今天的豆腐只卖成本价,1元钱一块,望周知。
看着公告牌,我心里就像打翻了的五味瓶,不知道是个啥滋味儿。透过拥挤的人群,我看见娟子的神色有些黯然,虽然她在顾客的祝福声中微笑着连连道谢,但看得出她的笑容里隐含着留恋与不舍的复杂情感。我想上前跟她打声招呼,恭喜她喜得外孙,但转念一想又放弃了,因为我知道一个即将离开故乡的人心里是什么滋味儿,不想再给她增添太多的愁绪。
二
认识娟子已经十几年了,那时她才30多岁,每天清晨她都赶着毛驴车在小区里叫卖豆腐。“卖豆腐喽!刚出锅的卤水大豆腐!”她清脆甜美的吆喝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喜欢吃豆腐,经常买她家的豆腐,时间长了就慢慢熟识了,对她的身世也有了一些了解。
娟子家住在成高子镇民强村,父母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民。她天性活泼,爱唱、爱跳、爱打扮。上小学的时候,她曾代表学校参加市教育系统组织的文艺汇演,表演的舞蹈《太阳花》荣获文艺汇演一等奖。她极具灵性的表演天赋和美丽的容貌,被评委老师们一致看好,断言她日后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然而,贫困的家境导致她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困难重重。中学毕业后,她报考了省艺术职业学校,并被录取,但是每学期一万多元的高额学费,就像横亘在她面前的一座大山,让她望而却步。父母愁苦无奈的叹息声,深深地刺痛了她,她含着泪水撕毁了录取通知书。可她不甘心自己追求舞蹈艺术的梦想因交不起学费而破灭。她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梦想。她摆过地摊儿、当过饭店服务员、在建筑工地打过工。她坚信,经过努力总有一天她会登上高雅的艺术殿堂。然而,命运的天平并没有因为她的努力而向她这边倾斜,命运多舛的她注定要与舞蹈无缘。
中学毕业的那年冬天,某日,她和父亲赶着马车去地里拉稻子,由于刚下过一场小雪路面湿滑,在经过一处陡坡时,马车翻进路边的深沟,她被甩下车,所幸没有受伤,而她父亲却被压在车下不幸身亡。这场变故,把她成为舞蹈家的梦想彻底击碎,从此一蹶不振,少言寡语,精神恍惚,常常一个人在那儿发呆。
三
常言道:物极必反。命运的天平总不能永远一动不动。当上帝关了这扇门的时候,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就在娟子深陷在失去亲人和梦想破灭的痛苦深渊中难以自拔的时候,一个人闯进了她的生活,这个人就是她的丈夫大伟。大伟是名退伍军人,家住在宾县农村,因为家里的土地被村农业生产合作社承包集体耕种,他便来到城里打工,在一家建筑工地当材料员,恰巧娟子也在这家工地打工,他们就这样认识了。大伟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充满英武之气,娟子第一眼见到他,就被他风趣优雅的谈吐吸引,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娟子在工地当保管员,大伟是材料员,因工作关系俩人经常接触,在共同相处的日子里,娟子渐渐喜欢上了这个英俊潇洒、憨厚朴实的年轻人。尤其是大伟行事果断、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令娟子仰慕不已。她春心萌动,深深地爱上了他,认定他就是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是她此生不渝的真爱。但出于少女的矜持,她羞于启齿,一直不敢向大伟表白,把爱深深地埋在心底。
一次偶然的遭遇,终于为她创造了向心上人表露心声的机会。那天,工地下工以后,娟子感到身体有些不舒服,以为这几天工地忙,出入料多累着了,并未在意,吃过晚饭早早就睡下了。大约晚上10点多钟,娟子被“冻”醒了,她起床准备倒杯热水喝,没想到刚坐起来就感到一阵眩晕,摔倒在床上。同宿舍的韩大嫂被惊醒,她发觉情况不对忙跑到对面的男工棚喊人,大伟听见喊声急忙跑过来,大伟见娟子面色通红浑身发抖,便摸了一下她的额头,滚烫,他判断娟子得了重感冒,于是挨个工棚找退烧药,可找遍了整个工地也没找到。他怕娟子继续烧下去会发生意外,便向工友借了一辆自行车,顶着茫茫夜色骑行十几公里给娟子买回来了退烧药。大伟的热心帮助,让娟子无比感动,她更加坚信,大伟就是她这辈子可以托付终身的人。
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娟子终于鼓起勇气向大伟表白了心中的爱慕之情,两个年轻人心心相印,情投意合,订下终身。经过一年多的热恋,他们步入婚姻殿堂,结为伉俪。
婚后,他们继续留在工地打工,小两口恩恩爱爱,一年后他们的宝贝女儿出生了。有了孩子,娟子就不能外出打工了,小两口商量自己干点什么,总不能打一辈子工。想来想去,大伟觉得开个豆腐坊比较合适,一是能照顾孩子,赚钱养家,二是自己有这门手艺。大伟的父亲是个豆腐匠儿,做了一辈子豆腐,他耳濡目染也学会了做豆腐的手艺。再有就是娟子的母亲年纪一年比一年大了,身边也得有人照顾。就这样,在征得娟子娘家人的同意后,他们在院子里盖了两间偏屋,开起了豆腐坊。小两口起早贪黑,把豆腐坊办红红火火,小日子也蒸蒸日上。但是时间长了他们发现了一个问题,村子里的人大部分都外出打工了,人口有限,豆腐的销量不大,维持生活还可以,要想挣大钱就必须扩大生产,增加销售量。他们决定将豆腐坊搬迁到人口稠密的主城区。在亲友们的大力支持下,他们在繁华地带租下了一家倒闭的小工厂,重新办起了豆腐坊。他们把原来用驴拉的石磨更换成了电磨,生产能力一下子提高了几十倍。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们把娟子母亲也接到城里帮助照看孩子。夫妻俩半夜就起来做豆腐,娟子一清早赶着毛驴车到附近小区卖。她家的豆腐质量好,人又随和,大家都愿意买她的豆腐,生意越来越红火。
大概七八年前,政府在公园附近建了一个综合市场,娟子在市场租了一个门店,有了固定的门店,娟子再也不用风里来雨里去满大街吆喝卖豆腐了,但小区居民也听不到“卖豆腐喽!刚出锅的卤水大豆腐!”那清脆甜美的吆喝声了。
四
时光荏苒,一晃十几年过去了,那个曾经赶着毛驴车满大街叫卖豆腐的少妇,如今已成了一位拥有一定生产规模的豆制品生产企业老板。
生活富裕了,有了房子,有了车子,女儿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可谓是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生活幸福。但是娟子始终没有放弃对舞蹈艺术的追求。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不论工作多忙、多累,她都坚持每天挤出一些时间跳舞,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过。由于长期跳舞,她的气质和身材都与众不同,相貌也比同龄人年轻许多,不了解她的人根本看不出她已经是一个50多岁当了姥姥的人。
大伟对钟爱舞蹈的妻子非常支持。自从豆腐店搬到综合市场以后,娟子几乎每天晚上都去公园跳舞。由于她的舞姿出众,很多来跳舞的人都围在她身边跟她学。大伟见妻子用手机播放舞曲声音太小,就花五千多块钱给她买了一台带视频显示屏的大功率户外音响,并每天晚上陪着妻子去公园,为她播放舞曲。细心的人会发现,自从娟子来到公园跳舞以后,公园里的人明显增多,尤其是在跳舞的广场,游人摩肩接踵,人满为患,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吧。
回家路上,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豆腐女”的命运如此坎坷,为什么还能活得那么阳光潇洒,活得那么多姿多彩?答案不言而喻,那就是她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有一个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有一个敢于同命运抗争的大无畏精神。
人的一生充满机遇和挑战,命运要靠自己把握和创造,只要去努力拼搏,就一定会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豆腐女”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