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童年趣事(散文)
每个人对童年都有很多难忘的记忆,做了母亲后,最多的不是回忆自己的童年,而是想起自己养育的孩子幼年的一些有趣的事。
雪儿小时候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小丫头,别看她那时候小,但是感觉她领悟能力很强。写到这里我自己想起她那些糗事与趣事不由的嘴角翘起。
她刚初生我的奶水少,供应不上她吃,她就等,吃两口再等。嘴很小,感觉能吃下一根面条,然而为了吃她还是竭尽全力含住了她的饭碗不肯松开。吃奶的模样像小熊猫,我笑她吃奶的模样有趣,她就停下来看着我,我再笑她又停下来看着我。有好奇,又有一些疑惑我笑的原因,那时候她初生才7天。
我的奶水太少,喂不饱她,给她买奶粉冲着吃尝一口味不对就不肯吃了。没有办法给她冲糖水喝,她到是不嫌弃喝得很欢。不爱喝奶粉倒是得她父亲的真传。
看着女儿吃不饱饭,夫着急了,到处打听下奶的方子。试吃奶方子的我苦不堪言,最难下咽的奶方子是用铁勺子焕开一些荤油,然后在热油里煎鸡蛋,连油带鸡蛋吃下去,连着吃了一周。那段时间夫大概是太心疼女儿缺吃的,几个奶方子一起用,什么炖猪蹄,熬煮鲫鱼汤等,女儿的奶水终于够喝了,我也“被奶方子”补成了肥婆。直到她六个月大了,也仅能吃一个奶的奶水,多余的那一个每次她吃完都要挤出去。小家伙吃饱了就撒嘴,绝不贪吃。
雪儿三个月大时能够翻身了,可以自己支起莲藕似的小胳膊东张西望。我们坐在桌子旁吃饭,她急的蹬着小脚丫喊起来,婆婆看她着急有些不忍,急忙剥了一个鸡蛋放在碗里放到她面前。我们三个也好奇她小小的人有何举动。只见她摇晃着身体向碗的方向努力,然后一低头,整张脸扣进碗里,婆婆急忙走过去扶起女儿的头,再一看完整、光滑的鸡蛋缺了一块,细查碗里没有,婆婆把手指伸进雪儿的嘴里去掏,带出来的除了雪儿的口水,什么都没有。婆婆吓坏了,我和夫更害怕女儿有闪失。看着女儿半天,没有什么事也就放心了。
三个月大的孩子居然自己吃进去一大块蛋清,牙没有长一颗,她是怎么做到的?问雪儿她哪里听得明白?除了生理需要,能看懂大人一些简单的脸色,听见一些声音,还能表达出什么?大概是只有穿越人能做到吧。
雪儿15个月时,我抱着她跟着小弟回娘家,大弟又雇车去火车站接我们回家。到了家,父亲和母亲看到雪儿娇小可爱,爱极了她。
到了晚上,雪儿听见狗叫声,女儿指着外面与父亲说:“狗”。这时候雪儿能听懂大人说话的意思,也能说一个字和两字表达自己的意思。
父亲听到雪儿对狗有兴趣,急忙穿上衣服穿过院落,到四叔家的草垛里掏出一只刚满月的狗崽抱回屋里,雪儿看着炕上真正的狗崽怕了,爬到炕根不肯到狗崽的身边。经过父亲的诱惑与劝说,终于肯走过来,摸了摸狗崽的毛,看到狗崽没有更大的反应,雪儿的胆子更大了,居然抓住狗崽的皮毛扯来扯去玩了起来。
父亲吃过饭喜欢躺在热乎的炕上小憩,他随口吐了一口痰到痰盂,嘴巴残留了吐液。雪儿见了,转身拿起平时给她擦尿的毛巾,给父亲擦了起来。父亲闻着她的尿骚,享受着外孙女的侍候哈哈笑起来。
女儿干的这件事父亲想起来就说,父亲更感怀的是雪儿的体贴吧。
过了年,小弟上大学,我也要上班,小弟把我和雪儿送回来他也返校了。返回来,女儿对父亲和母亲依然念念不忘。看到微机箱子上坐着的胖妇人,指着告诉她奶奶:“姥姥”。有时候走到微机箱子处唠唠叨叨,说的大概是对她姥姥和姥爷的思念吧!
又过了一年,她已经能够很清楚地说清楚自己所表达的意思了,这大概与我时常读一些故事给她听,天天教她说有关,说话比较早。
那年她也就两岁零一个月,我们一家子回夫的老家参加大伯哥家的大女儿婚礼。夫的大哥领着叶子也回去了。叶子比雪儿年长8岁,也是婆婆看护长大的,对婆婆的感情很深。见了婆婆自然很亲,雪儿虽然有些小心思,但是看不明显。
到了晚上在大姑姐家睡觉,雪儿睡在婆婆和我之间,小家伙美滋滋的,一边是疼爱她的奶奶,一边是妈妈。这美妙的感觉还没有感受多长时间,她发现了一个不得了的一件事,她的小叶子姐姐居然抱着她奶奶亲热地说话。小家伙那叫一个麻溜,将她的小枕头抱起来跨过她奶奶的身体,然后把枕头放在她奶奶和小姐姐的中间,冷着脸将她小姐姐挤到一边,她抱着小手臂躺在了她俩中间。家人看到这一幕,都不由得笑了。直到叔侄女结婚送走,她也没有让她的小姐姐有可趁之机,把她的“私有奶奶”看得紧紧的。
那些年只要听说她小姐姐来,就十分紧张她小姐姐和她抢奶奶。直到上了初中她才大方地告知婆婆:“我小姐来,我和我妈睡去,我把我的地方让给我姐姐。”婆婆听到雪儿这样说,也欣慰地笑了。
每到假期婆婆都会带着雪儿回乡下住一段时间,每次遇见妯娌们都会和我说雪儿的一些趣事。回到她大姑家,嫌弃她大姑家:“大姑父,你家的墙漆黑,你买点白灰回来抹一抹就白了。”第二天他的大姑父果真买了白灰回来,用了一上午把几年没有刷的墙刷白了,女儿看到也满意的笑了。
女儿像她的父亲喜欢吃回生土豆。五岁那年十月一婆婆领着她回老家,婆婆带着她到隔壁嫂子家坐在炕上和大伯嫂闲聊,嫂子一边和婆婆唠家常,一边切土豆片晾晒,回身一看摆的半帘子的土豆片被雪儿吃得不剩几片了,嫂子气地笑骂了她:“这一看就是孙家人,没有错种。她爸就能吃这些玩意儿。”
雪儿更喜欢吃凉透的土豆,蘸着辣椒酱吃,吃的那叫一个香甜。
女儿模仿力很强。四岁时,我和夫去省城小弟家,在那里住了一夜,偏巧四叔来看我们。婆婆做了几道热菜招待四叔,把做好的菜端上桌,雪儿吃力地搬来椅子,然后热情地招呼四叔坐下吃饭。婆婆把酒拿来,雪儿找来酒杯就要给四叔倒酒,婆婆急忙抢过来给四叔满上酒。雪儿爬上椅子,给自己倒了一杯饮料,也叫四叔端起酒杯和他碰了杯喝。她一边劝着四叔喝酒一边给四叔布菜,还介绍哪种菜好吃。
吃完饭又张罗给四叔倒水(婆婆哪敢让她倒水,都是婆婆做的。),又打开电视叫四叔看,她也跟着看,一边看,一边和四叔聊着电视剧里的情节。
每次见了四叔,四叔都会说一次雪儿小小的人就知道如何热情地招待他,那时候的她模仿能力真的很强。也许她真的很聪明,懂事后,我一直教她学一些东西。比如我教她背儿歌,儿歌里图片很丰富,几乎把儿歌里的诗意用图表达出来了。我教她两三遍,叫她说,她居然能够指着图意说出儿歌来。
六岁时教她凑十加减法,然后我再考她,只见她坐在椅子上晃荡着双腿,一只手支着身体,伸出另一只小胖手,手指翻动着,一会就告诉我正确的答案。我好奇她是怎么算出来的,那只手是怎么捣鼓出正确的答案。我问她原因她笑着不说,等她大了我再问她这件事她还是不告诉我。这点又像了她的父亲。我猜她是把“5”记到了心里算的大数凑十法。
别人看到雪儿都说她是一个精明的丫头,她常笑话我傻气,在人情世故上,别看女儿年岁小,比我懂得,也看得明白。
也许是习惯养成,我时常表现出古板,愁眉不展,女儿9岁那年就提出了她的观点:“妈,我感觉你总是心事重重,老也不开心,你看我爸,每天都笑呵呵的,多阳光!你学着点我爸阳光点,你也就没有那些愁事了。别人也爱接近你······”女儿的话点醒了我,从那以后我学着看淡一些事,学着常笑,果真心境变了,人也变得开朗起来。没有想到,女儿小的时候是我教她,等她稍大点有些事确是女儿点醒我。
也许是因为我白天上班,没有时间陪伴她,晚上她又是和婆婆睡,她对婆婆的感情不是一般的深,她懂得她上学走了,婆婆会倍感寂寞,为婆婆买了宠物老鼠,可惜老鼠不通人性,每天除了吃,就是想着法子怎么钻出笼子逃走。后来不知何因死了,家才安静下来。
还没有消停两年,雪儿大学毕业,同学送给她一只暹罗猫说是她爱养,我猜又是担心她奶奶孤单寂寞拿回来的。雪儿刚懂事时就时常惦记她奶奶,记得她四岁时我领着她回娘家小住,可能呆的时间有些长,想她奶奶了,央求我带她到街里买布给她奶奶做花裤子穿。每次出门她都会想办法给她奶奶带好吃的或者其他礼物。
女儿的懂事叫我落泪,也叫她的姥姥和姥爷宽慰,母亲和父亲病重都是女儿陪着我照顾的,她照顾父亲和母亲都很细心,也很贴心。帮他们洗脸,抱着他们的胳膊安慰他们,哪怕牵起他们一根手指算作与他们并肩抗击病魔折磨的力量。
她的淘气、逗趣,又常常逗得父亲和母亲笑个不停。他们和雪儿说着她小时候的那些有趣的事。那段时光,不仅是父亲和母亲的温暖回忆,也是我无法忘记的点滴生活,有女儿生活充满了希望和斗志。有了她,遇见再难的事,我都会选择站在她的身旁,想着尽我最大的努力陪着她健康幸福地走上她人生的征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