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忆】文字与日子(散文)
一
清晨,我打开了江山文学网页,走进了柳岸花明社团,在五更灯火的荧屏中开始编辑作者投稿的作品。
窗外,初冬的寒风在夜空轻轻地吹过,我的笔墨在电脑里自由自在地摆弄着风姿。此刻,我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正站在一个精神层面的高度,穿过朦胧夜色,缓缓中迎接着新美如画的晨曦……我庆幸,自己写出了令人满意的“编者按”,顿时,一股成就感在心底升腾,愉悦的情愫在笔下的字里行间流淌。
近年来,几乎每个寂静的凌晨,我的文字都会在我早起的思绪里策马奔腾,急切地宣泄着灵魂深处的话语。我仿佛感到自己是一只孤雁,正费尽周折,翻山越岭,和我许许多多的心灵文字结伴,守护初心,痴情不改,成为精神生活的盟友。我的梦想总能选择在“一日之计在于晨”的美好时刻展翅飞翔,借助于写作,把自己对人生和大自然的满腔情怀,通过文字这个无所不能的精灵,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我深深地感谢江山文学这个如“家”的平台,给了我尽情迸发激情、绽放文采的契机。同时感谢出神入化的网络,永远不老的文字,它们是我心底的最爱。
“咕噜,咕噜……”就在我全身心投入,沉浸于创作的精神美餐时,我听见自己肚子的琴键奏响了饥饿的音符,这个干扰素,即刻把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我拉回到了现实中。我意识到了一个与我有着切身利益的事实,那就是在精神食粮令我愉悦的同一时刻,物质食粮的需求排山倒海地向我发出了求救的信号。那一日三餐涌动着的求食欲望,如海浪潮起潮落,如风萧萧如泣如诉,诱导我必须正视这一现象。
为了填饱肚子,我不得不暂时放下笔,离开荧屏,从精神心灵回归到了现实生活。我打开冰箱看看,没有菜了,我叹口气,迈着无可奈何的脚步出门,走向熙熙攘攘的菜市场。
一路上,我眼帘里全是不同于电脑屏幕的另一番生活真实场景:宽阔的马路上车水马龙,街道两旁随风摇曳的树,还有匆匆忙忙从自己身边走过的人。我不由自主深嗅了几下清新的空气,抬头看看头顶上方的天空,感觉仿佛有一个按钮,关闭了我精神领域的闸门,同时开启了衣食住行的窗棂。我的思维开始游离,飘忽在文字与现实之间,而灵魂文字与现实物质却有着天壤之别,哪个诱惑力更大,我无法确定。
二
我提着菜篮子,犹如一位普普通通的家庭主妇,来来回回、走走停停在菜贩们、肉贩们的吆喝声中。面对真实的生活轨道,我突然有点伤感,感觉自己一个诗人,刹那间跌入了平庸者的行列,做着自己不喜欢、也看不起的事情。现实迫使我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乐章里昏昏欲睡,我的目光可怜巴巴地端详着大大小小、堆积如山的各类食物,那是人们说的生存必需品。我困惑、疲惫、懵懵懂懂,心头一片茫然,不知买什么菜好。犹犹豫豫中突然感觉自己不知什么时候起,不仅在精神上还没有修炼成巨人,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上却变成了一个无能的矮子,心理上隐隐约约有了点点的自卑感。
但现实严肃地告诉我,一定要买点什么回家,因为人要穿、要吃、要过日子,不然就会饿着肚子。感叹人有时候的确身不由己,所做的事情不一定都是自己心甘情愿和喜欢的。我打起了精神,克服了生活弱项上的心理障碍,学着别人的样子与菜贩子讨价还价,虽然毫无头绪,但还是买了一块熟肉、鸭子、韭菜、土豆和辣椒,以及一些生活用品。
我提着这些东西,像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如释重负地回家。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揣摩一个问题:是不是自己因为钟情于文字,痴迷于写作的独木桥,只喜欢咖啡和红酒,已经不会生活了?已经远离了“过日子”的朴实境况?想想写了一半美轮美奂的文章,看看菜篮里的东西,一股酸甜苦辣涌上心头,感觉自己好像是个“另类”,没有人能够真正懂知自己,是悲是喜?是前进还是在倒退?我真的不知道。
正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迎面走来了曾经的旧邻居阿英。好久不见,意外的相遇,让我俩都喜出望外。特别是她快人快语、来自本真的热情感染了我,激发了我这个喜欢独处的人的语言功能,我们情不自禁、亲亲热热地拉起了家常。
刚刚五十岁的阿英,因为工作的玩具制造厂效益不好,半年前就下岗了,现在帮助他丈夫打理店铺。他丈夫十年前在街口开了一家小型的日杂店,虽然没有大老板那样赚大钱,但凭她丈夫会修理风扇、洗衣机、微波炉、空调等家用电器的手艺,也算是稳扎稳打,小有盈利,他们的女儿已经结婚,阿英正等着当姥姥呢!
“你买鸭子,准备做啤酒鸭吗?”见我菜篮子里的半只鸭,阿英笑嘻嘻地问我。
“我也不知道做什么菜,看着别人在买,就买了点。我不会做啤酒鸭呀!”我实话实说。
“简单得很呐,买两罐啤酒……”她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啤酒鸭的做法,我仔细地听着,不住地点头。
“这个青椒最好爆炒猪肉,可香了!韭菜炒鸡蛋,醋溜土豆丝。”我的无知,打开了英子自信满满的话匣子,她滔滔不绝地给我传授着各种菜和面食的做法,讲的她眉飞色舞,听得我口水直流。
好一会儿,也许她认为竹筒倒豆子,该讲的都讲得差不多了,话锋一转,眼睛直勾勾地望着我,问道:“你最近怎么不写小说了?”
“你怎么知道我不写小说了?”我简直惊奇坏了。
“我怎么不知道呢?看你说的,网络时代,每个人都要与时俱进呀,是我女儿告诉我和她爸看你网络文章的,写得好!”她煞有介事地说,还有点自我陶醉呢!
看着她近乎崇拜的目光,有点殷勤的举止,我内心涌现出无限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有点羞愧和不自在。因为以前总觉得没有多少文化的英子和自己不是一路人,与她做邻居的那些年里,交往过程中也是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文化人骨子里的清高和自傲……没想到,自己呕心沥血的成果,竟然在英子这类人群中也会变得这么有品位,有影响?顿时,我内心曾经的孤傲和自以为是一下子降到了零,而且在英子真情话语的鼓励下,心头浮现出一丝丝难以察觉的沾沾自喜。
三
回家后,我直奔厨房,系上围裙,按英子指导的烹调手法,从柜子里拿出了两罐啤酒,认认真真地开始做啤酒鸭,还炒了两个像模像样的小菜。
奇怪的是,以往做饭,我的情绪都是烦躁的,被动的,无可奈何的,是不得不做的,总认为做饭洗衣服、逛街采购、收拾屋子这些家务事,耽误了自己很多读书写作的宝贵时间。此刻,我的心情却与往常截然不同,心绪是宁静的,好像还有一缕缕甜甜的温馨在心田里流动。英子不算漂亮但神采飞扬的面孔,不算富有但阳光灿烂的笑容,在我脑海里久久回荡。毫无疑问,英子的精神面貌及生活状态,触动了我敏感的神经,让我睡狮猛醒,突然意识到:美好的生活并不只是精神,也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的充足,而是精神与物质揉和在一起的丰厚与殷实,虚实互补,缺一不可。英子言行举止里流露出的婚姻幸福感和对生存的满足感,是那么真实,那么贴切,那么甜美,是花多少金钱都买不到的,真让我羡慕不已。
事实是,阿英像一面镜子,影射出了我生活的不足和缺憾。
可以想象,那是一个峰回路转、柳岸花明的美妙日子,我用全部的心和满腹的爱做的一顿饭,给全家人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端详餐桌上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听着家人赞美感激的话语,我尝到了前所未有的家庭温暖和另一番成就感,还有一种不同于文字的新颖独到的幸福感。
四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我低头沉吟,暗自思量,是啊,生活质量的体现应该是方方面面的总和,并不是单纯的哪一方面的突出。以往,当我沉醉于文字带给自己成长果实的时候,一览众山小,认为在精神的不断充盈和提升里,只有这样的人生才是最精彩的,才是最有品质的生活,却不曾想,人各有志,谁有谁的活法,谁有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起点,只要心态好,认识正确,都可以达到幸福美好的生活彼岸,就宛如红酒与咖啡、矿泉水与饮料,都能陶醉人。
一个人,一顿饭,让我懂得了没有这俗不可耐的油盐酱醋茶和锅碗瓢盆的日子铺垫,我的美妙的文字和精神就没有着落,更不会开花结果。想想看,再高贵纯洁的梅花,如果没有脏兮兮的土壤衬托做基地,也会飘忽不定在空中,随风逐流,无法开出娇艳的花朵怒放人间。再精彩的作品,如果出自生活一团糟的人的手笔里,也不会上档次。趋于完美的生活不仅仅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还需要爱的滋养,亲情的温暖与支持,更需要物质生活的不断充盈。
人生自有诗意,诗人自有情怀。心在哪里,成果就在哪里,哪里就会挥洒出精彩。我通过别人的生活看清楚了自己的真实状态:写风情万种的文字,过俗不可耐的日子。因为遇见了阿英,我掌握住了生活的方向盘,感觉自己的心灵列车渐渐驶向了“完美”二字。
2020•11•10原创首发江山文学网
非常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向您学习,致敬!
祝福天天快乐!敬茶!
谢谢您一贯的支持!编辑与作者互动互学,共同提高。
再次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