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丹枫】我“村”我家的小菜地(随笔)

编辑推荐 【丹枫】我“村”我家的小菜地(随笔)


作者:袁野 布衣,114.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16发表时间:2020-11-11 08:27:07
摘要:原创首发丹枫

【丹枫】我“村”我家的小菜地(随笔)
   看了此文题目,想必你已猜到,我说的不是农村里的事,因为标题中的“村”字是加了引号的!
  
   一、
   是的,我说的我“村”,是我所居住的县城住宅小区——“尚龙新村”。此小区二十岁了,我来此“村”也十多年了。“村”里的故事很多,但我此时只想说说我“村”我家小菜地的那些事。
   作为县城的住居小区,我想“尚龙新村”这个名字,起的既准又不准。说准,因为此地以前一直是城关镇尚龙大队的一个蔬菜专业队;说不准,是因为二十年前,此地已成为当时全县标志性的住宅新区了,一点“村”的味道都没有。
   可能正是这个“村”字反复纠结的缘故,关于小区到底如何绿化,便成了业主与小区管理者一直缠绵不休的一个突出问题。
  
   二、
   此小区建设的一期和二期区域的植树与草坪当时相对较好,但不知是什么原因,三期也是最后一期的区域绿化,就显得相当差劲了。
   三期区域陆续入住的女业主们,不少可能就是刚从农田里走出来的新市民,看到自家楼下长着一片片半人高的各种杂草,于是不少闲着没事干的大妈们,在自家楼的东西前后,按先来后到的顺序,种起了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来了。
  
   三、
   也许是小区物管收费利润大的强刺激,一度时期,我们“村”里还出现过物管上的少有乱相:同时存有“两块牌子”、“两套人马”、“两种收费”,而且各执一词,各不相让,明争暗斗,相互厮杀。据说后来还诉诸法庭,但结果还是不了了之。
   一边格斗正酣,小区管理失序;一边种菜正欢,“村”里菜地猛增。几年演变下来,小区便成了名副其实的蔬菜生产基地了!
   谁曾想,突然有一天,一方“物管”轰然倒下,另一方强势“执政”。于是,他们第一个大动作,就是组织了一个“除菜铁军”,并巧妙地打了个“时间差”——趁业主们暑伏高温午休的有利战机,从西到东,从北到南,“除菜铁军”的几个突击队,一举拿下全“村”地里的全部瓜果蔬菜,并在会馆中心大楼后,垒起了两座山一般高的时令瓜菜垃圾堆。物管首战,战果十分辉煌,“菜山”十分壮观!
   后来听说,在这首次“战斗”中,东南角有两个住在大别墅里的男人,大概是财大气粗能壮胆,可能是发现“敌情”较及时,他们还与“铁军”突击队员们武斗了一番,好在双方只是流了点血,负了轻伤,但还是寡不敌众,两位“别墅”人自然以失败告终!   
    
    四、                  
   “村”里菜地,蔬菜瓜果一扫而光,物业管理,强势执法初战告捷。业主们以为,这下子可要告别“村”里的生活状态了,不少人在传话,马上就要开始全面植树种草,真正过上“城”里人的日子了!
   谁知道,“村”里的大妈二爷们,一日两,两日三,等了好久好久,没等到任何草坪树苗,等来的却是到处人高的荒草。于是胆大没事的大妈,又开始悄悄地砍野草、翻田地,又开始偷偷地种起了蔬菜瓜果……
   看到别人家长着红绿鲜嫩的各种蔬菜,原来的种菜能手们,又都眼馋手痒起来,一个看一个,一片传一片,物管也不管了,杂草丛生的“村”里,又出现了一片片五颜六色的蔬菜地来!如此景象,又维持了个把年头。
   可是,好景不长,某天中午,还是午休时分,如出一辙,“村”里再现当年“铁军”突击队的“大扫荡”。这下可惹怒了“村”里种菜人了,她们大部分以拒交物管费为武器,与小区物管老爷展开了面对面的斗争。终于这个物管老总支撑不住了,还惊动了“村”外高层领导,于是决定由社区书记、主任全面接管!
  
   五、
   社区领导直管小区,是我们这里创新的管理模式,也为我们“村”里带来了不少新气象。好长时间,许多“村”民们的脸上,都能读到幸福的面相。
   虽然植树绿化进展不大,虽然铺植草坪没有动作,但新领导们对大家种菜长瓜等菜地里的事,好像没有公开说一句反对的话。
   于是,“村”里蔬菜瓜果再获新生。其品种、其产量、其品质、其景观等重大指标,都创造了有“村”以来的历史新高!据说有不少种菜“大户”,自家吃不了,就礼送好邻居、近亲友;如长的再多太多,就来他个腌菜做咸、长籽换油等“更高一级”的便利!
  
   六、
   本人人缘还可以,以前左邻右舍大妈、二奶奶的,也曾动员过我参与种菜,并要主动划出一小块菜地给我种,但一直没接手。我的理由是:一来我们从来没干过这玩意活;二来评上高级职称后,一时又退不了休;三来担心忙的要命,菜没吃到嘴,又被“突击队”薅掉了,所以每次都婉言谢绝了她们的好意。
   自从社区领导接管小区物业管理后,业主种菜的氛围一直比较好。所以前年夏天,我推辞不了几位好心老邻居的好意,不仅接受了约四平方菜地的“馈赠”,而且还得到了她们的种子、菜苗、饼肥、耕作、技术等一条龙的支持,这样就有了我们家“自己”的小菜地了!
   我学种菜的劲头很足,进步可大了,半年不到,平时小菜地的管理,就能拿到及格分了,有一次还得到了几位老嫂子的一致好评!
   于是,我先生也经常顺道来“我家”田边欣赏一番,有时还忍不住下地帮帮忙,但他就是不习惯、不好意思到田里摘一棵菜,都是我亲自采摘。这样,我们家还真有好一阵子不到菜店里买蔬菜了,省多少小钱,真的无所谓,只是纯天然新鲜,吃的舒坦放心,还有不小的成就感,好像找到了农家乐……
  
   七、
   今年,真是一个特殊年景,国内外大事,接连不断出现。尤其是扫黑除恶的宣传标语,不仅在全县城乡铺地盖地,就连我们小区也不例外,虽然我们“村”里并未发现什么黑恶势力。
   不知是何原因,有人说是来自上头的压力,也有人说是我们社区领导的自律,六月底、七月初,正当“村”里一块块菜地长势喜人时,社区领导一声令下,全“村”所有瓜菜,不管犯没犯罪,一律就地问斩,无一幸免于难!
   光秃秃的菜地旁,围的人一团一团的,“菜农”们一声哀来一声怨。有人大声喊话说:“大家不要再说什呢了!现在是扫黑除恶的严打时期,哪一级领导,都要政绩。扫菜除瓜,就是我们小区最好的体现!”大家听这么一说,好像都闭了嘴。我听了感到这不过是一个黑色幽默!
   为巩固“扫菜除瓜”成果,没几天,社区领导还发扬了连续作战、斩草除根的革命精神,又安排了一群“黑包公”,背着药水机,对韮菜等斩了还会生的一类顽强分子,狠狠地喷施了一遍除草剂,光秃秃的菜地里,立马又多了一道道焦黄……
  
   八、
   从我“村”瓜菜斩立决的那天开始,我每次上下楼进出家门,都会听到一些“资深菜农”们的热议。有空时,我也与他们搭搭腔,并再三表达自己的看法:
  
   譬如,大家要理解领导。因为这两年,我们干群关系一直很好,这次他们下狠心,彻底扫除了瓜菜,说不定他们也有难言之隐;又譬如,一定要相信领导,自会有办法,筹足资金,有计划安排植树种草,以彻底解决小区里荒芜的问题!如果解决资金难度太大,也要相信领导,他们会冷静反思,听取民意,实事求是的!
   渐渐地,人们议论此话题的人越来越少了,大家都在希望中等待了……
  
   九、
   虽然我家种的小菜地,只“存活”了一年多时间,但我们也积累了不少种植瓜菜的经验教训。
   为了不使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付诸东流,我们夫妇组织实施了“菜地移师”计划——充分利用“买五送六”的先天优势,在六楼露天平台上,开启了开发“空中菜地”的新篇章!
   我家六楼露天平台,足有10个平方。2006年装修时,在西隔墙下设计了50cm宽、35cm高南北走向的花池。池中的泥土,是我花了50元钱,请民工老兄一担一担挑上来的。
   十三年来,这个花池虽然也长了几棵牡丹、月季和冬青,对平台起到了一点美化作用,但花池的利用率一直不高;大平台上,我们还粗养了芦荟、吊蓝……等十几个盆景,虽有一些观赏价值,但一直没搞出多大名堂。
   为使平台增添“小菜地”功能,我们随即先试种丝瓜、观音菜,外加本来就有的芦荟和葱、蒜,一共就有四~五个蔬菜品种,这样基本就有了“小菜地”的味道了。
   观音菜,又名宽叶韭、神仙菜,食用部分为嫩叶,具有葱香味。可炒食、煎蛋或作饺子、面包的馅料。观音菜叶片纤维较多,适宜遮阴栽培,我们采用分株繁植,生命力强,产量可观。我家现有观音菜已达八盆。
   丝瓜,是农家瓜菜常见的一种,食用具有保健、美容等许多优点。但在顶楼培植,我们还是头一次,这也是我们今年开发“空中菜地”的一个重头戏!
   我找来了直径50cm的大盆两口,各栽植了一棵丝瓜,直径80cm的大缸一口,同花池一样,各栽植了两棵丝瓜,这样我们就有了六棵丝瓜。
   根据丝瓜瓜茎蔓长,且主蔓和侧蔓生长都很繁茂等特点,我们釆取两种方式让其尽情生长:一是花池、盆缸里插入细竹,让丝瓜在幼苗期都有支架攀引;二是用缆线、塑料线,将平台上空横竖交叉结成“天网”,并适时引导丝瓜侧蔓在“天网”回环生长。
   由于底肥足、引蔓准、浇水及时等管理措施得当,不到一个月,六棵丝瓜就把平台上空长满了蔓叶花果。到目前为止,我家这六棵已生产成丝瓜89条,产量在150斤上下,除自家充分享用外,已赠送亲友邻居12人次……
  
   十、
   我们在“村”里玩种瓜菜,特别是从地面移师“空中”以来,我有两点肤浅感受,容我报告看官,以作本文结语:
   感受一,城市绿化模式,可以探索多样性。
   现在提到城市绿化,主要是小区内的绿化,似乎只有一个模式,一种选择,那就是栽植各种名贵树种与花费不菲的各种花花草草。如果有资金来源与保障,并变成现实美景,这样当然很好!
   然而,类似我们尚龙新村这样的三四线城市中老小区的绿化问题,到底如何才能解决呢?
   二十年的实践,我们应该有了答案——无非三个选择:
   一是,瞄向“世界标准”,搞高大上绿化。但这个模式,我们已经等了二十年,难道还要再等二十年?再等四十年?这是一个难以选择的选择!
   二是,继续扫除菜地,让杂草蔓延家园。就在尚龙新村大片菜地“惨遭浩劫”后不久的一天晚上,我散步无意走进另一个小区——振阳花城。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整个小区,就像一个大菜园。于是我边走边吟了一副不够精到的对联:尚龙新村,村里无菜杂草丛生;振阳花城,城中盛景瓜菜满园!横批:名不副实。当然我这只是说了个笑话。
   三是,执行国家法规,尊重居民自主选择。社区、物管和业主委员会,可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拿出本小区可行的绿化方案。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可将植树计划首先实施完善起来,对于大面积的空地,可研究制定配套的可行办法,探索有序种植高品质菜地的新路子。这样做,总比任由小区杂草丛生强吧,总比闲着没事干的老年业主们整天打麻将赌钱强吧!
   感受二,城市空间利用,其中学问好大。
   从我家在六楼平台试种“小菜地”的初步实践来看,仅这么一点点空间的利用,就可以带来自家的绿色蔬菜部分自给、生活用水及可腐垃圾循环利用以及增加城市绿色等众多益处。
   这里,我还必须介绍楼前空间利用的一个身边典范。就在我们尚龙新村小区东北角的位置,有一蒯姓退休男士,他家住在一楼,他在自家门前设计并围起了一个精致的小型植物园,园顶长起了十多株葡萄、弥猴桃等。几年来,他家仅葡萄一个品种,每年套长葡萄600多袋,年产量超千斤,成为本小区一道独特的风景,得到了县绿委和邻居们的一致好评。
   当然,类似我们小区小高层楼顶太阳能发电等空间利用,诸如此类值得研究问题还有许多……
   总之,我们的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小区管理者,一定要关注绿化生态、关注民主福祉,从长远大计着想,重视抓好各种典型,力争在城市空间利用上,大胆创新,敢为天下先,闯出一片天地来!

共 465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通过一个没有绿化的旧小区出现的荒地问题展开议论,从小区没有力量种植花草,居民要种蔬菜瓜果展开讨论,谁是谁非展开议论。经过几轮铲菜除根,几费周折也没有什么方案解决小区荒地问题。作者通过亲自感受,在自己的门前空地搞起了种植。既有很大的收获,也美化了环境。从自己的实践中,他呼吁小区管理者要合理利用空间,,大胆创新,闯出一片城市生态绿化新天地。欣赏美文!力推佳作!【编辑:丘八】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袁野        2020-11-11 09:15:36
  感谢丘八社长老师辛勤编辑!本人爱好广泛,但都青蜓点水,学习皮毛仅此。但愿写作乍起,不会浅尝辄止。感谢江山鼓励,我当再接再厉!
2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0-11-11 15:43:09
  如果是一个人的文章,建议用一个江山注册号发文为好!感谢老师赐稿丹枫,祝写作愉快!
梦锁孤音
3 楼        文友:陆屿璠        2020-11-11 20:06:06
  有创意的小菜地,关乎民生福祉,值得提倡!
4 楼        文友:金华烟雨        2020-11-13 12:15:41
  “村”里种菜,一波三折,今天瓜果满园,明天就被人铲除的一干二净。这让热心于种菜的业主们心里很不是滋味,除完菜后并不做绿化,任凭杂草丛生。也间接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业主和物业之间的矛盾冲突,怎样才能让小区的空置地得到有效利用,即能让业主居住得心情舒畅,又能让物业管理更上一层楼呢?作者的“阳台种菜”似乎给人一些的启示,如何利用好城市的“方寸之地”值得研究。作者诙谐幽默,很有艺术感染力。为您的佳作点赞。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