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河●秋】太阳下的光辉职业(散文)
□
寺沟镇,被群山紧紧包裹着一个两乡合并的一个镇,镇政府就在唯一通往外界的山间豁口边上,豁子村的所在地。由于偏远贫瘠,这个原来有近三万人口的合并镇,目前仅剩一万人,青年人几乎都出去打工了。整个镇辖下十几个村子都沉默在无语中,除过逢年过节,少有欢声笑语。最有生气也最活波的就是镇办的那所寺沟小学了。每到下课或放学的时候,几百名小学生们像一群麻雀般地吵闹着冲出教室,然后分散四方,只有这时,才会让人觉得生命在这里的存在感。
寺沟小学的教师们,有三名就是自愿来支教时,因一时突发激情要留下来的豪言壮语,过后不好意思不留下来的刚出校门的高材生。毫无疑问,他们给这个西部小镇带来了外界的新观念,同时也给这个镇带来了未来希望。既引发了年轻人走出去求发展的开放思维,也催生了改变山乡农村落后现状的思想。
教学一年级的李琳,来自西安,毕业于师范学院,去年春上自愿来这里支教。她原本的计划,连同实习、磨炼、授课三位一体,在这里足足地工作上一年,身上好赖镀上了一层金,回去在西安家门口找一个学校,先当一名过渡的老师。要是碰上个机会,去考个合适的公务员,也算是端上了砸不烂的铁饭碗。
但她的计划还没捂热,人生轨迹就被她执教班上的一个乖巧听话,从不多言多语的小女生刘静的境况所改变,让她自愿地在教育战线上坚持了下来。
□
让李琳有些不能理解的是,学期中,在学校的安排下,她教课的小一(二)班先后安排了三次家长会,全班学生的家长基本都如数参加,唯有刘静的家长一次都没来参加过,都是刘静的哥哥刘伟在家长会前,急忙忙地跑来,向李琳报告,以他家家长因为修院墙或地里活太忙离不开等原因请了假。
不到八岁的刘静,性格虽有点内向,但聪明好学,非常刻苦,她的学习成绩在班上数一数二,李琳最不操心的也就是刘静了。所以,对刘静家长连续三次不来参加家长会也就没过多在意。到了下学期末,就要完成支教任务准备返家的李琳,决定最后一次召开家长会,把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向家长作个汇报,并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给家长们提一些指导性的建议。
李琳给全班同学下达了指令,要求所有同学的家长都必须参会。
放学后,李琳特意叫住了刘静,对刘静说道:“刘静同学,你回去一定要告诉你的家长,无论家里的事再怎么忙,明天都要抽身来学校参加家长会。告诉你家长,这次家长会很重要,一定要参加。”
刘静低着头,声音很轻地答应道:“好的,李老师。”
家长会于第二天如期召开,全班所有同学的家长都到齐了,坐满了一教室。
李琳点了一下名,刘静的家长还没有到来,她心里有点不高兴,正要严厉质问刘静时,还没完全脱去稚嫩的报告声从门外传了进来。随着声音,刘静的哥哥刘伟走了进来,给李琳鞠了一个躬,十分拘谨地看了看妹妹的座位,在大家的注目下,快步走过去,挨着妹妹坐了下来。
看到也不过十三岁的刘伟,学生家长们都好奇地议论起来。
“怎么来了一个小孩子?刘静的家长怎么不来呢?”
“几次开家长会,都没见过刘静的家长,也忒不关心孩子了!”
听着家长们的议论,李琳拉下了脸,声音有点生硬地问刘静:“刘静同学,我不是告诉你,让你一定要叫你家家长来开会的吗?你家家长一次都不来参加,是怎么回事啊?”
刘静站立着,耷拉着头,一句话也不敢说。
无奈之下,刘伟只好赶紧站了起来,望着李琳,脸色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说:“报告老师,我家、我家……”
“你家怎么了?再忙也得关心一下自己的孩子吧?”
李琳有些严肃地问刘伟道,“你妈妈呢,你妈妈为什么不来?”
刘伟长长地吸了一口气,低下了头,声音很小地说了一句:“我们没有妈妈了,妈妈好几年前,因为有病就离开了我们。”
李琳一听,心里一震,口气立刻温和了下来:“那你爸爸呢?”
刘伟抽动着肩膀哽咽了起来,说:“爸爸自从妈妈离开后,一直很难过,每天都掉眼泪,认为都是我和妹妹连累得妈妈,就跑出去到很远的地方打工去了,好多年了,爸爸一直就没再回来过。”
李琳急忙走了过去,为刘伟擦擦眼泪,安慰刘伟:“别哭,别哭,都怪我不了解情况。武断,官僚主义,我向你和刘静同学道歉!”
“老师,前两次我没敢向您报告,我怕妹妹会被其他同学笑话,说她没爹没娘,不想妹妹被别的同学欺负。对不起,老师。不能怪我妹妹。老师,是我撒了谎啊!和我妹妹无关。”刘伟再也忍不住内心的崩溃,放声地哭起来。
李琳的眼眶红了,她紧紧地抓住了刘静的手,颤声问道:“苦命的兄妹,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生活的?”
刘静告诉李老师,她和哥哥跟着奶奶在一起,说奶奶对他们非常好,什么都紧着她和哥哥。刘静回答时,已经是满脸的泪水,她请求着李琳,来参加家长会不是她哥哥的错,是她非叫哥哥来参加的,让李琳不要批评她哥哥。
通过刘静断断续续的述说,李琳知道了年纪小小的刘伟,除过每天要来接送妹妹上下学,回家还得帮奶奶干些家务活,趁空辅导一下妹妹。地里忙了,刘伟还要顶一个劳力,靠奶奶一个人是忙不过来的。
听着刘静的哭诉,李琳的心里一阵翻腾,理不清究竟是什么滋味。她深深地感受到做老师,并非上上课,教授一些知识那么简单,对学生心灵的教育和启导,才是最重要的。
“老师,我知道家长会不应该是我来,可是,奶奶真地来不了,除了照看家里和地里的活。主要的是奶奶的腿脚不好,到学校这段路也不好走,我奶奶实在是走不了。没有办法,我又不想看着妹妹因为没有家长来参加家长会,被老师批评而伤心地哭。老师,我已经长大了,能负责任了,求求老师,就让我代替妹妹的家长吧。”刘伟哭着跪了下来。
“哥哥,哥哥。”刘静哭着,使劲地拽刘伟,看怎么拉不起来哥哥,刘静也跪了下来,抱着哥哥放声地哭起来。
自温暖舒适的家走向包罗万象的校园,再从获得纵深教育的大学来到山区支教,一路也算风调雨顺,从没经历过这种极有泪感的场面。李琳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蹲了下来,抱住刘伟兄妹俩,一起伤心地哭了起来。
听了刘伟的哭求,教室里的家长们都发出了“咳咳”感冒般的声音。
李琳拉着刘伟和刘静站起身,抹了一把眼泪,说了一句:“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刘静的家长——刘伟同学前来参加家长会!”
掌声立刻雷鸣般地响了起来。这掌声,像春雷,像战鼓,更像融合在一起的众心跳动之声。
一(二)班教室里的掌声持续了很长时间,引来了校长与老师的关注,许多外班的学生们也都闻声前来围观。
家长会后,李琳带着学生家长们和学校老师们的捐赠及满满的爱心,与校长一起来到刘静的家,和刘静奶奶哥哥一起,开了一次非常独特的家长会。
□
李琳计划离开寺沟小学的日子到了,她准备和同学们道个别就走了。刘静却忽然连着两天不到校了。刘静家单独住在一个山弯里,别的同学也不了解刘静的情况,李琳焦急万分。
终于挨到第二天放学,李琳赶紧叫上知道刘静家地址的同学杨山山一起去刘静家,爬了一座山,李琳累得不停地擦汗,又拐过三道弯,才看见一处低矮的房子。杨山山对李琳说:“李老师,这就是刘静她家。”李琳看着不隔风的烂木门,心里就噎了一下。杨山山就开始大声叫:“刘静,刘静,李老师来家访了。你在家吗?”
刘静跑了出来,看见李琳,不好意思地说:“李老师,对不起。我这两天没去学校。快进家里坐。”
李琳跟着刘静走进门,就听到“咳咳”的咳嗽声和“呼哧呼哧”的喘气声,李琳立即站定,四周扫视起来。房间里光线很暗,刘静站了一会儿,才看清,刘静的奶奶躺在床上。
李琳问刘静:“你奶奶病了?”
“嗯,李老师。我这两天没去上学,就是因为奶奶。她感冒了。咳嗽噎住了,我得帮她顺气,一口气上不来,奶奶就……”
李琳着急地问:“那你哥呢?”
“我哥昨天去城里抓药去了。”
“你哥两天都没回来?”
“哥哥先要找到钱。我想他还没找到钱。”说完,眼睛就红了。
李琳搂紧了刘静,这孩子的家庭情况,震撼了李琳。
李琳走到床边,问:“老人家,你好吗?我是刘静的老师,今天来家访。”
“哦,你是_是李老师吧?咳咳……”
李老师连忙回复:“是的,你快躺下躺下,我就是来看看。”
“刘__静__这女子__懂_咳咳_事哦。”
“大娘,你躺下,别说话了。”
李琳在房间里随处走走,看到了厨房后边房间,里边有刘伟的床。厨房里除了一口大锅,和案板,除了盐,再看不见其他调料。连酱油,醋都不见身影。李琳再次为刘静家的贫穷震撼了。她再次搂过刘静的头,心潮起伏。如果在城里,刘静正是拿着父母给的零花钱,到处无忧无虑,闲逛的花样年华。可同龄的刘静,就在为奶奶的病操心起来。
刘静懂事地拉着李琳坐在门外,满怀期望地说:“李老师,我想,我奶奶病好了,我去学校把落下的课,补上。我要好好上学。”
李琳摸着李琳的头,赞赏地说:“刘静真懂事!”
李琳摸了自己的口袋,掏出了仅有的五十块钱,拉过刘静的手,交给她,说:“刘静,老师这有五十块钱。回来交给你哥哥。老师等你回来上课。”说完,带着杨山山离开了刘静家。
回去的一路上,李琳一句话也不说。
刘静回到学校后,放学了,李琳给刘静补课,刘静认真听讲,专心作业,不知不觉,已经月上柳梢头了。李琳看了看月亮,又看了看刘静,试探地问:“刘静,很晚了,你一个人走山路回家,我也不放心,要不你就和老师一起住下,可以吗?”
刘静想起早晨上学时,就给奶奶留话:“奶奶,补课晚了,我就不回来了。”她原本想着如果补课晚了,就在学校墙角里里蜷缩一晚,可李老师这么好。她当然同意了。她幼小的心灵里,对李琳的感激之情激昂着她,发誓要好好学习,长大做一个李琳这样温暖的老师,教育更多的山村孩子走出山区。
事后,刘静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妈妈》,写李琳的。把李琳对她关怀的种种言行,写到作文里,感动了同学,校长也知道了。校长在学校大会上表扬了李琳,并号召全校教师向李琳学习。
时间过得很快,刘静考上了县里的中学。李琳被评为全县优秀教师,李琳邀请了刘静。
在全县优秀教师表彰大会上,已经上初中的刘静,满头是汗,风尘仆仆,急匆匆地跑了进来,和胸带大红花、手持优秀教师证的李琳,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两人都激动地流泪了!
这时刻,李琳看着一脸自信,勤奋求学的刘静,李琳真正地明白了,教师这个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为什么会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她更深切地感受到,为什么人们会说教师是“太阳下的光辉职业”!她为自己选择的这个职业庆幸和骄傲!
李琳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上,看到一脸自信,勤奋求学的刘静时,她是看到了希望,她的付出没有白费。“她真正地明白了:教师这个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为什么会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她更深切地感受到,为什么人们会说教师是“太阳下的光辉职业”!她为自己选择的这个职业庆幸和骄傲!”
这是画龙点睛的一段,点明了全文的文眼!非常具有积极意义的文章。
感谢您支持山河征文,敬茶!远握!o(* ̄︶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