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神舟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神舟·神采飞扬】老婆万岁( 小说)

编辑推荐 【神舟·神采飞扬】老婆万岁( 小说)


作者:周良阔 白丁,17.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62发表时间:2020-11-18 19:22:56
摘要:丈夫心事重重,妻子细心体贴,亲赴山村寻找老公家人,温暖亲情回归社会。

【神舟·神采飞扬】老婆万岁( 小说) 高高的铁艺栅栏上,盘绕着妖艳的玫瑰荆棘。月光从树叶间斜斜地穿透过来,斑驳的光影映衬了院子的奢华。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小径,将庭院分成几块别具一格的景致。一方蓝色的小池旁边,摆放着一张大理石圆桌,周围安放有几把白色藤椅,而它的背后协调地装点有许多石凳,上面排列摆放着形态各异的花木盆景,让人赏心悦目。
   岳母准备了丰盛的晚餐,此时的一家人在别墅小庭院里喝酒,赏月,聊天。岳父见众人高兴,于是提议道:“难得今晚如此高兴,大家都开怀畅饮。在此中秋之夜,你们不觉得少了点浪漫么?我提议来个赏月赋诗,怎么样?”
   “还赏月赋诗呐,就咱这几块料?别遭糟圣贤了!”岳母撇了撇嘴批驳道。
   “我们可以即兴赋诗,既不讲平仄也不受格律约束,大家随口吟,哪怕顺口溜也行,不就是图一乐呵么?我先起个头,你们跟着来哈。明月挂天边,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丹桂绕群山。”
   女儿谢婉莹马上应和道:“玉盘升紫阁,琼浆盈朱门。帘短能留月,楼高不碍云。”
   岳父转身对岳母深情地说道:“瞧,咱们女儿对得就不错嘛。想当年,咱们插队在那山沟沟里头,绝没想到有今日之幸福。此情此景,真让人感慨万千啊!老伴儿,举头望皓月,凝思脱羁绊。今得尔陪伴,一生终无憾!”
   岳母想了想则回应道:“那年那月日子艰难呀,如今总算是苦尽甘来。他爸,头顶故乡月,情是今夜切。二小昔无猜,白首两相悦。”
   女婿刘益首起身奉承道:“呵呵,今晚爸妈好浪漫呀,我也胡诌几句狗尾续貂,权当逗逗乐。花好月满人团圆,相濡以沫度百年,家有梧桐栖金凤,人寿安康福绵延!”
   谢婉莹马上批道:“俗不可耐!昔时的文魁难道江郎才尽了?”
   岳父转过头来笑吟吟地说道:“别介呀,畅所欲言嘛,既要有阳春白雪的高雅,也要允许下里巴人的浪漫,闺女,这叫百花齐放雅俗共赏!我也不妨来溜几句助兴,盛世欢歌天下平,月到中秋分外明,石榴飘红炫枝头,密密籽籽总关情!”
   岳母一听,马上会意地接道:“小院香风满,轩窗明月停,四书风雅颂,三才天地人。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子孙个个贤。婉莹,你们什么时候让我和你爸抱上外孙?”
   父母这一唱一和,今夜的一番心思表露无遗,呵呵,原来在这儿等着啦?谢婉莹一听羞得满脸通红,而女婿刘益首更是惭愧地低头不语。这个大煞风景的议题,多么影响众人愉快的心情啊。
   果然,几杯酒下肚的岳父,望着茶几上叠叠的月饼、喷香的鸭梨、垒垒的葡萄和天上的一轮皓月,又开始抒发情怀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年的这个时刻,都让我想起失散多年的表叔与表妹…”
   这哪儿跟哪儿啊?众人皆不明其意。不过,岳父的话却让刘益首触景生情,勾起了他的思乡之绪。虽然他现在与岳父一家其乐融融,但生他养他的亲人却在山沟沟里艰难度日。原本以为成家立业了就可以侍奉双亲,却没想到自己工作在远离家乡几百公里外的城市,有心尽孝却力不能及。想到这里,一番愁绪涌上心头,刘益首便借故肚子痛上厕所之机,偷偷溜回房间去了。
   细心的谢婉莹见丈夫久不归来,便回房间查看。穿过精巧雅致的回廊,进入水晶吊灯映照的客厅,沿着曲形别致的楼梯拾级而上,她蹬蹬蹬地飞快上到二层,推开西边一侧典雅的仿古浮雕门扇进入房间。
   室内地砖反射出冷艳的柔光,房中摆放的纯黑香木桌子,在柔软的地毯上投下斑驳的倩影。墙边精美的细雕书橱与六角形观景凸窗相互映衬。秋空明月悬,飞萤入卷帘,室内室外情景无比交融。丈夫果然躺在床上,满目失神地望着天花板发呆。
   谢婉莹轻脚轻手地走近刘益首时,分明看到他眼里还噙着泪花。她不免有些愠怒地说道:“老公,不带这样的哈,结婚第一年的中秋节,你就不跟我家人好好儿过,还独自跑房里躺着哭,什么意思嘛?这要让别人知道了,好象我家亏待你似的。说吧,到底什么事儿?”
   刘益首不敢抬头看妻子的双眼,低着头闷了半天才说:“对不起,老婆,每当过节,都会让我想起乡下的堂叔和堂婶……我怕说出来惹爸妈不高兴,才推说胃疼肚子痛而离开。”
   谢婉莹上前搂着丈夫,双手在他前胸交叉着,又把头靠在他的左肩上,亲昵地责备道:“就这个理由?你傻不傻呀!我们家好歹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没那么小家子气,难道还阻止你思念亲人?如果想他们的话,我叫司机开车送咱俩回乡下一趟不就得了,何必要这样扭扭捏捏?再说啦,我也想看看你家乡风景到底美不美,还想知道堂叔和堂婶怎么过日子的?”
   刘益首叹了口气,对妻子说道:“算了,老婆。我们那儿的山路坑坑洼洼,泥泞不堪,你走不了那个崎岖小路的。等以后水泥路通到咱家门口了,或者我们生了小孩,我再带你回家去看他们,好吧?”
   谢婉莹心中一阵冷笑:等有了小孩的时候,他们在不在还不一定呢?但她没敢讲出来,怕说出来伤人。于是,就安慰道:“人活在世上不容易,既要工作生活,又要侍奉双亲。虽然他们不能跟我们一块儿过节,但我们可以给堂叔、堂婶寄些钱物去呀,经济上宽裕点,他们的生活可以过得好一点儿。”
   “嗯,谢谢你啊,亲爱的!知我者,老婆也!老婆,你好似月里嫦娥,我愿为宫阙玉兔,一辈子陪伴在你身边!”
   “臭贫!”老婆娇嗔地回了他一句。随后,谢婉莹去楼下的厨房,打算给丈夫熬点绿豆大米粥。
   刘益首入赘到谢婉莹家快两年了,他的家乡在遥远的贫困山区,从那里的乡初中一举考到了县城最好的中学读书,然后又从县城中学考到了省会城市读重点大学。毕业之后到省城一家民营上市公司工作,由于思维敏捷,能力出众,很快便升职到部门主管,得到公司高层的青睐。
   公司董事长有一天来公司视察,听取总经理的工作汇报。刘益首的创意策划,引起了董事长的兴趣。董事长还特意查看了刘益首的个人简历,然后又亲自召见了他。看见刘益首高大俊美,身材匀称,五官端正,一看就是个精明能干的人。
   董事长特意问了问刘益首的家庭情况,当了解到他从小无父无母是一个孤儿时,董事长不免有些同情,但也暗自会心一笑,离开时,董事长便吩咐下属部门对刘益首进行重点栽培。公司总经理很快明白董事长的意图,他家中就一个独生女儿,将来必然要招上门女婿支撑和掌管家业,自然不会放过拍马逢迎的好机会,所以时时都很关照刘益首。这让刘益首的工作风声水起,一帆风顺。不出意料,后来刘益首与董事长千金喜结良缘,成了谢家的乘龙快婿。
   一会儿,谢婉莹端来热气腾腾的绿豆粥,爱怜地招呼道:“来,亲爱的,快起来把这碗粥喝了,不然真得胃病哩。”
   夜很深了,可刘益首还没有睡觉的意思,谢婉莹不停地催促道:“亲爱的,又在忙些什么呀,还不休息?”
   刘益首在书桌旁回过头应道:“我上网浏览一些资讯,查点资料,正在想明天的工作安排。”
   妻子笑呵呵地嘲讽道:“真是早不忙,夜里慌。老公,你好无趣啊,整天就知道工作、工作,难道夫妻恩爱不重要吗?中秋之夜,很多人都会停下手中的忙碌与家人团聚。你我鸾凤和鸣已两载,父母心愿未实现。刚才吃饭的时候,爸妈不是还问我什么时候给他们添个外孙?你不觉得咱俩应该努力一点吗?”
   刘益首一听,皱了一下眉头,但瞬间又会心地大笑起来,然后迅速关掉电脑,嘻皮笑脸地回到床上,对她说道:“竹雨松风悟道,烟茶琴韵诗书。莫让良宵蹉跎过,要迎朗月入窗来!”
   “嗯,这还差不多!来吧,咱们开始吧!”
   谢婉莹以为丈夫情绪来了,便撒娇地依偎在他怀里,但等了半天,迟迟不见丈夫动手,却见他仍然心不在焉地望着窗外霜一般的清辉。便好奇地追问道:“亲爱的,你今儿很有点儿反常呵,刚才是不是没有完全给我说实话?你心中到底有什么烦心的事儿,难道就不能说出来让我替你分担吗?”
   刘益首这才眼泪汪汪地回道:“老婆,我本不想跟你说,主要是怕吓着你。但这会儿我实在憋不住了,还是老实告诉你吧,下午的时候,我接到村长打来的电话,说我堂叔生病住院,而且病得厉害,听医生说还要骨髓移植,需要花很多钱。”
   “啊?骨髓移植?这么大的事你咋不早说呢?钱倒是不成问题,可要找到匹配的骨髓捐献者却没那么容易!”
   “这,这个嘛……我想回去试试。”
   “你不是孤儿吗?跟他又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你的骨髓怎能与他匹配呢?”
   刘益首知道自己刚刚无意中说漏了嘴,吓得都不敢正面回答,只好打马虎眼地说道:“对,对,可能不匹配。但我刚刚上网查了一下骨髓移植方面的资料,他是我堂叔,我与他三代之内有百分之几十的匹配率。”
   “那明天一早我陪你一块儿回去吧?”
   “不了!老婆,你就不用跟着回去受苦了,在家好好替我照顾好咱爸咱妈就行,有什么需要,我会给你打电话联系。”
   刘益首的堂叔和堂婶,谢婉莹是见过的。
   她至今还记得自己结婚那天的情景,当时酒店大厅处处张灯结彩,五彩的气球,精美的鲜花,猩红的地毡,飞舞的彩带……酒店被打扮得就像一座城堡。外面迎宾处的拱形的大门,早已花团锦簇,阳光为拱门镀上温柔的金色。爸爸生意场上的老板、商贾、好友云集,还有市里领导也纷纷前来祝贺。
   新娘子身穿纯白的婚纱,裙摆被裁制成无数皱褶的裙子,袖口参差不齐的蕾丝花边更显柔美。剪裁得体的婚纱,尽显女性曼妙身姿,完美的线性美感,凸显出她那笔直的双腿,让她充满婉约淑女韵味,特别地迷人,也让所有的来宾们心悸神动。
   婚礼仪式快要举行的时候,一对老年夫妻姗姗来迟。一位老太掺扶着一个两肘架着拐杖的老头,木拐在地上发出跺、跺、跺的脆响,老头的裤腿有些偏大,以至于在他架着双拐走路的时候,两只裤脚在风中荡来荡去的,仿佛里面没有腿似的。
   二人艰难地向迎宾处一步步挪移,谢婉莹的妈妈一见,皱了皱眉头,就问身旁的女儿:“怎么来了两个穷要饭的?”
   谢婉莹看过去的时候,的确有个穿戴很土的老头正盯着她看。老头正在仔细端详这位新娘子的时候,突然发现谢妈妈怒目而视,便马上羞骇地低下了头,身旁的那个老太却茫然不知所措,立在那儿一动不动,静静地发呆。谢婉莹一见,就对妈妈说道:“我虽不认识他们,但看样子他们好像不是要饭的,你看他俩的衣服都是崭新的,连折印都还留在衣服上…”
   妈妈讥讽道:“怎么不象要饭的?你看两人都佝偻着身子,那老头腋下还夹着两付拐杖,只是没看到他们手中拿着的道具——破碗了。哦,对了,酒席场中也用不着带破碗啊!”
   “妈,你别瞎猜疑,这两位兴许是益首家的乡下亲戚呢!”
   妈妈怒怼道:“胡说!刘益首是孤儿,家中哪有亲戚来?要不,找酒店保安轰他们走吧,免得在这儿大煞风景。现在要饭的人坏着呢,就喜欢蹲在酒店门口,见哪家办喜事,便装作亲戚进来吃白食。”
   为了慎重起见,谢婉莹对妈妈说道:“不忙,妈妈,我去把益首找来问一下。”
   刘益首慌里慌张地跟着出来,一见那两个老人,吓得脸儿马上变色,竟把给新娘准备的手捧花都失手掉落在地上,好半天才吱吱唔唔地说那两人是他堂叔和堂婶。
   谢婉莹惊讶地瞪了她妈妈一眼:“看吧,你差点儿把咱家亲戚赶走了。”
   妈妈立刻对刘益首怒道:“哼!你不是孤儿吗?哪来的亲戚呢?”
   刘益首生怕岳母怪罪,涨红着脸,低头呐呐地回答:“是我家远房堂叔和堂婶,好长时间不来往了。但结婚这么大个事儿,我家里没有一个亲戚来祝福,心里总觉着是件遗憾事,所以……”
   “所以,你就焉不几儿地自作主张将他们请来蒙混过关?”岳母的语气有些咄咄逼人。
   谢婉莹怕她妈再盘问下去让刘益首下不来台,就靠着他的肩撒娇地埋怨道:“有亲戚来也不早说,我家好提前给他们安排一桌,并派陪客师同他们喝茶聊天呀。”
   刘益首拦住说:“别、别、别!如果单独给他们安排一桌,十有八九会不习惯,待会儿吃着也不自在,就让他们随便坐吧,反正也没有人认识他们,等吃完饭之后,我就送他们走!”
   婚礼进行得隆重而热烈,只是拜完天地之后拜父母时,并没有邀请代表男方的堂叔堂婶上台当嘉宾。岳父母在台上笑容绽放,灿烂夺目,堂叔堂婶则在席桌座位上强颜欢笑,掩面而泣。
   开席的时候,那张桌上也就坐了堂叔和堂婶两人,其他的那些贵宾们纷纷避之不及。新郎新娘向客人敬酒致谢,经过堂叔和堂婶那桌时,刘益首犹豫了一下,但还是硬起心肠拉着谢婉莹从堂叔堂婶跟前擦身而过。
   谢婉莹心有不安地回头看时,发现堂叔和堂婶把头埋的更低,差不多都快到桌面以下了。她有些于心不忍,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既然人家大老远跑来给他们婚礼祝福,干吗不以礼相待热忱相迎呢?况且,礼待丈夫家的长辈,也是对丈夫的一种尊重和钟爱的表现。

共 13518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每逢佳节倍思亲!故事从中秋佳节刘益首夫妻同岳父母吟诗赏月说起,讲述了刘益首这个从山旮沓走出来的穷困生,通过努力最终入赘富裕的谢家后的一段故事。作者灵动的文笔,塑造了因为贫困和往事带来苦痛的刘益首,虽然能力突出,但埋在骨子里的自卑使他无法真正融入谢家。作品一反常态,没有雷同都市小说里富二代子女的刁钻刻薄。善解人意并且知书达理的富二代妻子谢婉莹主动去刘益首老家认亲并把他们接到城里接受手术治疗。终是善有善报,岳父也在无意中知道了失散多年的表妹的下落。结局十分美好。小说表达清晰,结构紧凑,过渡自然。感谢美文分享。遥祝冬安!【神舟编辑 筠萍天下】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维持芬芳        2020-11-19 14:47:05
  看完有感而发,文章在成功塑造好儿媳的同时,也从侧面经典地刻划了残疾父母的角色,一个小儿麻痹,一个双目失明,却含辛茹苦培养出一个有出媳的儿子,从小把鸡蛋留给儿吃,长大了鼓励他进城工作找城里的老婆,为不给儿子拖后腿,居然让儿子叫他们叔和婶,生了重病也不告诉儿子...总之,老人为儿子付出了所有,而他们不要回报,可怜天下父母心,多么伟大的人格力量。要不是儿媳明查暗访来到,两个风烛残年的老人的结局可想而知,文章的结局给了我们安慰,好人必有好报!为那位儿媳点赞,也为宏扬社会正气讴歌!
回复11 楼        文友:周良阔        2020-11-19 15:48:34
  维持芬芳文友算是真正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这正是我将残疾父母悲惨经历与育儿的艰辛隐藏在繁华背后的真正动因,也是行文内涵所在。当今社会尊老助残行动已有些让人唏嘘了,希望通过人间真爱去唤醒人们渐行渐远的麻木。谢谢文友的品评!
12 楼        文友:孙巨才        2020-11-19 19:39:47
  刘益首这个从山旮沓走出来的穷困生,通过努力最终入赘富裕的谢家,善解人意并且知书达理的富二代妻子谢婉莹主动去刘益首老家认亲并把他们接到城里接受手术治疗。终是善有善报,岳父也在无意中知道了失散多年的表妹的下落,结局十分美好。小说精彩感人,尤其小说开端的“家庭赛诗会”,诗意高雅,意境深远,为小说情节的发展增添了引人入胜的亮色。
13 楼        文友:周良阔        2020-11-19 22:53:52
  谢谢孙老师二度评点拙作,自身创作繁忙之际,还甘当助人阶梯,此举令人感动,神舟编辑部这个大家庭相当温暖,筠萍老师逐字逐句修改的敬业精神更是鼓舞人心,不多写点好文都觉得时不起编辑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14 楼        文友:石尖        2020-11-20 06:27:19
  小说构思不错,故事情节也合情合理!人物形象刻画到位!但是,离上乘佳作还有一步之遥!第一、故事内容很像某电视剧里的桥段,这样的“剧情”已经有些“老套”了!第二、前面“用诗”太多,感觉有些“斧凿”和“人为”的很多痕迹!我们写小说,最好不要太显露作者的“诸多痕迹”在里面!石尖一孔之见,请作者再斟酌!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回复14 楼        文友:周良阔        2020-11-20 09:27:29
  石尖社长能够在百忙中亲自对拙作进行分析、点拨,而且站在文学高端视野进行检视,可谓鞭辟入里,一语点醒梦中人,让我获益匪浅。尤其开头中秋赏月赋诗部分,的确有些不自然,需要裁冗删繁,使之更加流畅自然。谢谢石尖老师的经验之谈,受益了。
共 14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