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看点】大爱无疆之麦乳精事件(小说)

编辑推荐 【看点】大爱无疆之麦乳精事件(小说)


作者:木春 秀才,2216.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48发表时间:2020-11-19 08:16:26
摘要:两瓶麦乳精,在人间周游,带来了心酸,更带来了温馨和挚爱,那爱让俺的心灵碧透得如一泓清泉。

【看点】大爱无疆之麦乳精事件(小说)
   一
   麦乳精事件过去很久远了,它对整个社会不构成任何影响,它小到连历史的尘埃都算不上,但它对俺家庭的影响却十分巨大,对俺本人的影响更是刻骨铭心,久久不能忘怀。
   它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前。
   那时,俺娘因胃病做了手术,虚弱得抬不起头来。
   亲朋好友、邻里乡亲都过来看望娘,有兜几个鸡蛋的,有捧两把挂面的,有提几斤油条的,有捉一只母鸡的,也有逮一只老鸭的,还有……
   娘人缘好,看望她的人都不空手,所以屋里积了不少那个时代的所谓补品,院里还聚了许多捆着双腿的鸡和鸭——不时地嘎嘎又呱呱,像在演绎鸡鸭的二重唱。
   补品中就数舅舅送的两瓶麦乳精最稀罕,既然最稀罕,当然也就最珍贵。农村人平日里都吃糠咽菜,连米面都缺乏,更少见这稀罕玩意,喝过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特别是看到名字后面是一个“精”字,这让他们相信这东西一定像灵丹妙药那样神奇,再重的病一喝准能精神起来,就是要断气的癌症病人,喝了它也能再熬上半年几个月。俺娘呢,也知道它们金贵,就让俺爹把它们包上几层布,又缠上一条大毛巾,放在条几柜的最里面,既舍不得食用,也怕瓶子碰碎了,甚而怕瓶上落了灰尘污损了商标。
   月余,娘攒了点精神,能多说几句话了,就欠欠身子,弱弱地对俺讲:“俺粗茶淡饭吃惯了,哪要这样好的补品呢?”顿了顿,又抬起头说,“俺扛得住,把麦乳精给你奶奶送去吧,她岁数大了,又有老肺病,瘦得大风都能刮走了,该给她好好补补。”
   俺虽然不情愿,可俺从不违拗娘的心意,就把麦乳精从条几柜里小心翼翼地取出来,装在一个厚实的布兜里,兜带挂在俺脖子上,兜子抱在怀里,像押运钞票的护卫,一路高度警惕,目不斜视,心无旁骛,一定要把它们安全送达村西头的奶奶家。在路上,婶子大娘问俺又给奶奶送啥好东西,俺只是径直走路,不理会她们。若是平时,俺肯定会把东西展现给她们看,让她们眼馋一番。
   奶奶眨巴着松松的眼皮,看了老半天,不知道是啥玩意。俺磕磕绊绊地读那说明给她听,可她听完之后还是摇头。没办法,俺只能凭自己的理解,仔仔细细地解释一遍。她若有所悟地点点头,可转过脸来,又问是啥东西,喝了对人有啥好处。俺不得不再大声絮叨一遍,奶奶听后又若有所悟地点点头。可没停多大功夫,她又问这是啥东西,喝了对人有啥好处。哎,如此反复好几遍,弄得俺嘴干舌燥、心烦意乱,俺好像成了八十岁的老太婆,絮絮叨叨,奶奶倒像好忘事的幼儿园的小朋友,瞪着迷惑的双眼看着俺,很认真地听俺讲“麦乳精的故事”。不过还好,奶奶最终明白了麦乳精是好东西,能滋补身体,俺从她开心的笑容里能确定她真的领悟了俺的解释,俺的功夫没白费。
   可奶奶高兴过后,坚决不要,瘪着嘴说:“俺老毛病喽,几十年都过去了,还补个啥?你娘是家里的顶梁柱,是下田干活的人,要好好补呀。”
   奶奶非让俺拿回去不可,她那双浑浊不堪的眼睛盯着俺不放,那稀松的眼皮抖了又抖,显得很生气。
   俺当然不能听奶奶的命令,就扭到她身后,偷偷地溜走了。走出老远,俺还能听到她大声地唤着俺的乳名:“红孩子,你个臭小子,给俺回来!”
   接着便听到她用拐杖砰砰敲击大地的声音。
   俺一面笑,一面蹦蹦跳跳往家回,不理奶奶。俺知道奶奶不会记俺的仇,明天见到俺,又该叫俺乖啊,孩啊,心肝宝贝啊。
   第二天,耳聋眼还瞎的奶奶右手拄着拐杖,左手提溜一个黑不溜秋的布袋,摇摇晃晃、摸摸索索地挪到俺家,来看俺娘。
   奶奶这是第十次来了,每次都提溜着她的宝贝布袋。爹乜斜她一眼,怒怼道:“你走路一晃三摇的,摔跤了咋办?这儿不要你操心,你能照顾好自己俺就烧高香了!听见没?”
   奶奶虽然耳聋,可人家说她不是的时候似乎不再耳聋。她喘着气,翻着眼,瞅着俺爹,显然知道他在说叨她,就瘪鼓瘪鼓嘴,想说什么,可还是忍住了,没理会俺爹,也好像不屑与他争辩,竟昂起头,挺起如弓的老腰,晃晃悠悠地从俺爹身边走过,那拐杖把大地敲得咚咚响。哟,奶奶此时此刻真像走过阅兵场的老战士,有些雄赳赳气昂昂的豪迈感,那柄拐杖就是她的佩剑。
   她走到里屋的尽头,一屁股坐到俺娘的床边,用她那双干瘦的手拉着俺娘惨白的手,问她手术后啥感觉,能吃饭不,能睡着觉不,心里还痛不,大小手顺畅不……俺娘有气无力地回答着。其实奶奶听不见俺娘的回答,她只能凑近俺娘,看着俺娘的嘴,等俺娘的嘴停止动了,她再嘟嘟囔囔地说下去,她一定要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完,谁也挡不了。
   奶奶的这些话俺都听了无数回了,俺甚而都能背诵了,俺真觉得奶奶烦人。可娘每次都很认真地听着,每次眼中都噙着泪花,不时地向奶奶点头,像是第一次听这样暖心的话。奶奶呢,当然很高兴,攥紧俺娘的手,一面瘪鼓着嘴大声说,一面像老师教学生那样询问,明白不?
   奶奶说完她要说的话之后,还会发出长长地嘱咐:伤了元气别怕,你还年轻,好好养,准能补回来。俺是过来人,俺懂,你呀,别急,要听话,身子会一天天好起来的,不会有后遗症的,也不会……俺是过来人,你要听话……
   奶奶唠叨到中午,就在俺家吃饭。娘不能过多运动,做饭的重任当然就落到爹和俺身上了。爹在锅上忙乎,俺在下面烧火,厨房里一阵乒乒乓乓、烟熏火燎之后,午饭终于在忙乱和煎熬中搞定了。
   奶奶和俺把娘搀扶到饭桌旁,坐稳了,才开饭。
   奶奶吃着饭,开始了饭桌上的“午间评论”。她先瞅瞅俺爹,停下筷子说:“你这饭做得不咋样,病人吃了咋能对胃口?病人咋能养好身子?这红薯要……这窝头要……这南瓜要……你做饭要用点心,养病人的饭要样子多些,今儿煮个鸡汤,明天炖个鸭汤,后天要……你呀,要好好学做饭。唉,都怪俺,没有教会你做饭……”俺爹只顾吃饭,不搭理奶奶。奶奶接着就指向俺,命令似地说:“你个臭小子要好好伺候娘,腿要勤快些,手要多动些,眼要多转些,端屎接尿也得干……要是不孝顺,养你这个臭小子啥用呢?”俺一面埋头吃饭,一面从鼻孔里发出嗯嗯声。奶奶又扭头去看俺娘,似指导,又似命令地说:“你要多吃饭,多喝有营养的东西,人是铁饭是钢,没钢哪行呢?你还要暖好身子……”她一面说,一面放下碗筷,摸摸俺娘的衣服,又起身,走到俺娘的床铺边,摸摸俺娘的被褥,大惊小怪地说:“瞧瞧,这被褥恁薄,咋行?你两个真不会伺候人,没长心吗?红孩子你明天到俺家拿……”她晃悠着回到饭桌边,一面继续怪罪俺和爹,一面往俺娘的碗里不停地夹菜,那菜已经盖住了碗里的饭。俺娘面有难色地看着奶奶,显然是吃不了啦,可奶奶还是不停地往娘的碗里夹菜,并瘪着嘴继续说她的哲理:“人是铁饭是钢,没钢哪行呢?懂不?俺是过来人,你要听话,多吃……”
   俺特别喜欢奶奶来,她一来,娘就让爹多做菜,还杀鸡宰鸭呢,平时的粗茶淡饭少油缺盐的,俺早吃腻了,俺可以沾奶奶的光,油油嘴唇,肥肥肠肚了。
   下午奶奶会让俺娘睡一会午觉。奶奶就守在娘的旁边,给娘掖好被子,垫好枕头,掩好房门,还警告俺不许弄出任何声响,否则就要用那柄枣树枝丫作的拐杖敲俺的脑壳。俺只能龟缩在自己的小屋里,像躲在洞里的小老鼠,畏惧洞口的老猫咪,不敢轻举妄动。
   等娘打完瞌睡,攒了些精神,奶奶还会把上午和娘说的话再重复一遍,娘呢,依然是含着热泪的忠实听众。奶奶的记忆力已经很不好,可她告诫俺娘的话几乎是原原本本的,很难找到疏漏,像俺背课文那样精确,一开始俺惊讶得目瞪口呆,不过,听久了,俺就习以为常了。
   天快黑了,娘让俺送奶奶回家,并千叮咛万嘱咐一番:“不能毛手毛脚,走路要扶好奶奶,拽紧奶奶的手,要向奶奶提醒道上的坑洼,别打岔,别东张西望,渠梗上的路窄,你要……沟塘边危险,你要……王鹏家的狗凶,你要……”停了停,她喘口气,接着说:“你就是奶奶的眼睛,要是奶奶出了纰漏,俺饶不了你。”这是娘每次嘱咐后的警告语。俺当然知道自己是重任在肩,俺此时此刻就是奶奶的护卫,俺就像包公身边的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其实,娘的话是多余的,因为俺送奶奶回家已经无数次了,俺打能记事起就送奶奶回家,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俺可谓是常胜将军,那王鹏家的狗早被俺制服了,俺在那渠梗上也能健步如飞,沟塘也吓不倒俺,俺会好几样凫水的法子。不过俺每次都不敢粗心大意,俺紧紧地拽住奶奶,让她老人家稳稳地迈开每一步,保障她的绝对安全,她就是俺心中的包公。
   俺现在要立刻行动,俺知道不送奶奶的话,她停一会一定会再重复前面说的话,她开始了就停不下来,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也不停,说完至少需要一个小时,那样天就真的黑透了,黑透了走在窄窄的渠梗上可不是好玩的。所以,俺趁她这一会消停了,就赶紧把拐杖从墙边拿过来递到她手里,又拾起她的布袋——哟,布袋里沉甸甸的,啥东西?俺撑开一看,哇,是两瓶麦乳精睡在里面,旁边还有两个食盐水瓶,装的是黄澄澄的粘稠物。俺附在奶奶耳边大声问,那粘稠物是啥东西?奶奶似乎听见了,不慌不忙地笑了笑,骄傲地说:“俺去养蜂人那买的蜂蜜,这可是大补品,你小孩子是不懂这些的。”
   呀?奶奶真厉害!那养蜂人离这有五里地呢,她摸索着走个来回是多么艰难啊!更何况她还带着沉甸甸的布袋呢。走路磕磕绊绊、颤颤巍巍的她,没把蜂蜜瓶摔碎真不易!她自己没有摔倒更不易!俺想象着弱不禁风的她在来回路上的情景,浑身出了一身冷汗。要是爹知道了,又该训斥她老人家了。不过,她会在俺爹面前再次不屑一顾,完全忽略儿子的怼话。俺娘当然听到了奶奶的话,急得要下床。俺心里知道娘一定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奶奶看俺娘乱动,就把俺娘按在了床上,不许她动弹。
   哎,奶奶这是第十次送东西来了,前九次娘都让俺把那些东西送了回去。不用娘吩咐,俺也知道这次还是要把东西送回去。
   奶奶发现俺要提她的布袋,就翻着眼,用拐杖敲俺的手。俺没办法,只能放下。等奶奶走在俺前面了,俺就把布袋拿起来背在左肩上,用右手搀扶着她老人家往前走。在黄昏的暮霭中,眼睛不好使的奶奶,当然没发现俺的诡计——糊弄一个瞎婆婆俺已经驾轻就熟,虽然觉得不应该,可还是觉得很必要。
   到了奶奶家,俺嘻嘻笑着,跟她说了实情。她翻着眼瞅俺,稀松的眼皮抖着,把拐杖高高地举起来,要敲俺的脑壳,可老半天也没落下来。
   俺噗嗤一声笑了,从她的拐棍下钻过去,从容地走开。奶奶慢慢放下拐杖,大声地唤着俺的乳名:“红孩子,你这个熊孩子,给俺滚回来!”
   接着便听到她用拐杖哒哒地捣地皮的声音。那声音在俺听来不是噪音,而是欢送俺回家的乐曲。
   俺一面笑,一面蹦蹦跳跳地往家回,不理奶奶。俺知道奶奶不会跟俺记仇的,明天她就会把俺的孬处忘得一干二净,俺要是到她家,她就会拿出她藏着的好东西给俺吃,俺津津有味地吃,她会在一旁嘟囔着说,慢点慢点,别噎着,喝口水顺顺,俺这宝贝孙子吃东西就像一个虎羔子,将来一定能干大事,一定能……
   到了夏天,阴雨连绵,沟渠水满,土路泥泞不堪,奶奶也就没有法子过来看俺娘了。再后来,爷爷的哮喘越来越严重,奶奶要伺候爷爷,也更没机会来看俺娘了。所以,麦乳精事件也就过去了。不过,奶奶还是托人把那两盐水瓶的蜂蜜捎了过来,嘱咐人家一定要亲自交到俺娘手里,一定要俺娘每天早晚都喝一次,每次一定要喝两汤勺,勺子不能太小,要用温水送下去,还要……娘也就接受了奶奶的蜂蜜,因为娘知道不接受奶奶的蜂蜜,奶奶一定会把麦乳精连蜂蜜一块再送回来,这样来来回回折腾,将永远继续下去,奶奶便会处于高度的不安全之中,万一有个闪失,后果不堪设想。
  
   二
   娘的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就佝偻着身体下田干活了。
   真是祸不单行,娘干活时被架子车砸伤了腿。
   亲朋好友、邻里乡亲又都过来看望,有兜几个鸡蛋的,有买两把挂面的,有提几斤油条的,有捉一只母鸡的,也有逮一只老鸭的……
   母亲人缘好,来看望她的人都没有空手的,所以屋里又积了不少那个时代的所谓补品,院里再聚许多捆着双腿的鸡和鸭——不时地嘎嘎又呱呱,像演绎鸡鸭的二重唱。
   补品中还是数舅舅再送的两瓶麦乳精最稀罕,既然最稀罕,当然也就最珍贵。俺娘呢,知道它们金贵,还是把它们当作宝贝,让爹包上几层白布,裹上大毛巾,放在条几柜的最里面,既舍不得食用,还怕瓶子碰碎了,甚而怕瓶子上落了灰尘污损了商标。
   娘待俺星期天不上学了,又吩咐道:“俺受点小伤,能吃能喝的,哪要这样好的补品呢?还是给你爷爷奶奶送去吧,他们都一身毛病,该补补。快去吧,小心哦。”
   俺有点不情愿,可娘的命令俺从不违拗。
   俺从条几柜里掏出麦乳精,准备往布兜里放时,感觉似曾相识,再仔细一瞧,啊,是俺去年送给奶奶的那两瓶。商标的正中印着五颗红星,俺学着那红星的模样,在右下角用铅笔画了个小小的五角星,那星的五条线相交成十个点——当时俺十岁,正崇拜着闪闪的红星。

共 683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大爱无疆之麦乳精事件》的小说写得很温情也很感人。小说围绕着“我”舅舅看望他妹妹时送来的两瓶麦乳精,母亲舍不得喝这种高贵营养品,又转送给奶奶补身子,而奶奶也舍不得喝,转送给她儿媳“我”母亲时,又被“我”悄悄送了回去。后来,“我”母亲因干活时被架子车砸伤了腿而再次住院,舅舅再次送来两瓶麦乳精,“我”竟然意外发现,那两瓶麦乳精仍然是舅舅上次送来,母亲没舍得喝而转送给奶奶的那两瓶麦乳精,后来居然周游回舅舅那里,舅舅毫不知情地又送给了他妹妹“我”的母亲。其实,在农村这种礼品周游的事件并不少见,有些礼品在周游的过程中耗过了保质期。但是在这篇小说中,两瓶麦乳精却起到了传递亲情的媒介作用。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0-11-19 08:20:33
  这两周游了一个轮回的麦乳精,其实是起到了传递亲情的媒介作用。欣赏了,问候木春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木春        2020-11-24 09:09:37
  谢谢武戈老师。
   您辛苦了。
   木春遥祝安好。
2 楼        文友:陶桃        2020-11-20 20:48:52
  暖人的佳作,祝木春老师文丰冬安!敬茶!
回复2 楼        文友:木春        2020-11-24 09:12:00
  谢谢陶社长的关注和鼓励。
   木春遥祝安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