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我和我的祖国(散文)
去年春天父亲查出肺癌,今年春天公公又二次脑出血。远在千里之外的我们,从居住的小城赶往银川乘车,乘十七个小时火车后到通辽老家。之后,再带上老人赶往吉林长春住院治疗……一年间,疾病给普通百姓人家带来的种种人生滋味,让中年的我确实百感交集。
大病降临,仿佛是生活考验一个家庭的最有力手段。全体家庭成员的在灾难面前的态度、亲友之间的冷暖反应,以及做为社会最小细胞,在发生危难时,国家概念在此时彰显的意义……这一切,都让一个行色匆匆的人,突然不自觉地停下来,开始重新思考我们习以为常的这个社会与国家。
不幸中的万幸,父亲得的是周围型肺鳞癌早期,发现及时,入院及时,无转移,能做手术。更幸运的是,父母有我们四个儿女,个个都做好了为他们倾尽所有的准备。在白求恩医大的三十多个日夜里,我们四个在一起,陪父亲完成了肿瘤及四分之一肺叶切除的大手术。
原本以为,这样的大病一定会花费巨大,然而,将近百分之五十的报销比例(内蒙到吉林属跨省就医)、一天一报的给力政策下,到出院时,十一万多的医疗费中,国家报销了四万多,到头来,我们自己只花了原本预备好的三分之一。
从老家搬走多年了,平时也很少关注和了解如今农村正在慢慢发生的各种大大小小的变化。按照父亲的意愿,手术后母亲陪他选择了仍然留在老家休养和接受后续的治疗。回去不久,村委会很快就为父母办理了农村低保和大病救治两项政策待遇。接下来进行的几次化疗中,报销的额度进一步加大,让我们让全家人除了倍感轻松外,每个人的内心,都好像正有一种常日里很少思索并深悟的情感,在慢慢升腾和蓄积。
因为父亲的病,让远在异乡的子女们,更加懂得了陪伴的意义。一进腊月,我和弟弟妹妹就分别在单位里请了长假,回到老家陪父母过年。
小村是我们的根,那里生活着我们的大部分亲人。我公公,十年前因脑出血留下了后遗症,勉强能自理,几次尝试来他乡与我们生活,但都因过度思念故乡,最终又选择回到小村老屋里,宁愿一个人生活。而对于在外打拼的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越来越能够理解老人的这种恋乡情结。于是,无论生活的压力有多大,每年都尽可能地多跑回老家几趟,看望和陪伴老人。
老家的小村是典型的自然村,已有百年历史,相信没有一处地方,更能让人找到既传统又时尚的春节年味了。从年前的扫房洗涮,杀猪宰羊,到年关的赶集购置;从三十晚上看着春晚吃饺子,到整个正月里全村老小大拜年……所有成年世界里的累并快乐着的情绪,都在此时,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和慰藉。
喜气洋洋的氛围里,通过手机和电视,全国各地的春节气息又被传送给小村。让小村里的人,除了享受着家的温暖外,还能及时分享到来自国的各种启迪和感受。
电视里,振奋人心的“中国红”飘扬在所有中国人的眼里、心里。在各种述说家国情怀的镜头中,我开始被央视新闻中连续播放的“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系列报道所吸引。
有一天清晨,全家人坐在一起吃早饭时,《朝闻天下》正在播放首都机场出现的一场快闪演出。当机场大厅的人流慢慢停下了脚步,当舒缓深沉的小提琴拉出人们耳熟能详的那个旋律,当全场人高唱:“我最亲爱的祖国,你是大海永不干涸……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离……”,当现场爆发出浪潮一般澎湃的欢呼和掌声时,坐在中国最最普通的一个农家炕头上的一家人,居然也看着看着,溢出了泪光……
春节过后,带着对老人的牵挂,我们不得不又踏上从故乡到异乡的那条路,各自返回工作岗位,继续打拼和生活。
然而,没出正月,公公再次发作脑出血。接到电话,儿子他爸急乘飞机直奔长春,老人从昏迷中清醒过来时,第一眼看到他唯一儿子已在身边。经过一个月的住院治疗后,老公费尽周折把几乎全身瘫痪的公公终于接回到我们身边。面对接下来的日子,我和他虽然都能想象到未来生活的巨大压力,但多年来因为一直无法在老人身边尽孝的这颗心,反倒一下子安适了很多。
这边的亲友们陆续来到家中看望和安慰老人及我们夫妻俩,对这两年家里一连发生的遭遇都摇头叹息,表示无奈与同情。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时,我都会微笑着跟他们说出我自己的一番想法。我说:其实也没什么,生老病死、养老送终本来就是正常的,人到中年,每个人也许迟早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另外,大家看我们难,其实,细想一下,现在国家政策好,每个人都不是比之前活得轻松得多?就拿治病养老上说,这次公公的病上,长达一个月的住院治疗总共花了两万多元钱,但通过合作医疗、低保、大病救助等一系列惠民政策的核销后,最终,家庭自己负担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的医疗费用……对于大多数普通百姓来说,我觉得这样的情况,是我们赶上了最好的时代,跟我们的祖辈以及父辈相比,我们得要轻松多少啊?
听着我这样说,亲友们的表情仿佛也一下明朗了很多,点头称是,嘴里不由地说着“对呀,对呀,确实是咱们的国家越来越好了……”
“中年如狗”,疲惫中想起这句朋友圈“名言”之一时,常常会会心地苦笑一下,觉得说的真对。但冷静时细想,却又觉得总被一种莫名而强大的力量所时时振奋着——它是什么?作为千万打拼在小家小我之中的中年人之一,虽然还是说不太清楚,但就是打心里往外地确信:这生活,一定会一天比一天好!有时这样想着想着,竟会不由自主地嘴角上扬,轻轻哼出两句:“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