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生活不会辜负你的(赏析) ——看祝桂丽画作《秋声弹给枇杷听》有感
秋声弹给枇杷听,好有田园风光诗意。看到这幅画时,我被深深吸引住了。《秋声弹给枇杷听》是祝桂丽老师的一幅画作。你看,寥寥数笔,就形象地把整幅画给勾勒出来,给人一种秋意迎面扑来。
对于画画,我是门外汉,不懂绘画,什么是构图,什么是布局,什么是国画的线条,什么浓墨重彩,我懵懵懂懂,不太清楚。我更不懂绘画创作和欣赏评论,但这并不影响我去阅读祝老师的这一幅画。我阅读欣赏画的方法很简单,也很笨拙,跳过前面什么构图意境,什么线条等等。就像阅读小说散文诗歌一样,直接凭自己的喜好和肤浅的感觉认知直接从正文开看,细节琢磨。看得多读得多了,也就或多或少有些感触和体会。
我和祝老师的交往不深,至今还不是微信好友呢。我们都是因为爱好文学而在苏兄的西散原创宿迁站的文学群相遇的。平时都是在群里互撩几句罢了。我有点纳闷了,祝老师为何如此的多才多艺呢?后来想想,觉得一点都不奇怪。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个对生活认真的人,一个善于体验生活和体会生活的人,她的写作素材自然就特别多,她会忍不住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感情澎湃出来,她会忍不住把自己获得的芳香用另一种方式与大家一起共享。祝老师就是这样的人。
我也拜读过祝老师的一些散文诗歌,处处充满着生活的气息,洋溢着对生活的感悟。“我笔写我心,尚且心有余而力不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祝老师的心声,也是她的座右铭,她的生活写照。
说到祝老师的画,我是第一次见到。(虽然不能说跪拜,但我还是被震撼住了,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脸红,哈哈,还在群里打戏,问人家那筐咋卖。捂嘴笑过后,我静下心来仔细欣赏祝老师的画,为自己的肤浅汗颜,在这请祝老师原谅我无心打戏话儿)。
枇杷,对于生在南方的我来说最熟悉不过,我家房前屋后就有几棵,每年都能品尝到这水果美味。蚂蚱,谁人不知呢。小时候,自己在放牛时,把牛拴好后,就四处逮蚂蚱,还吃过油炸蚂蚱呢,那味道,现在想想都还流口水呢。对于这两样东西,自己除了玩就知道吃。可祝老师就不一样,她可以把它们入画和写进文章。祝老师如果没有深入生活,细致观察,不可能画得如此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
你看祝老师画作中的那两串枇杷,熟透的黄色欲流出纸面,突然一枚半熟还挂有浅绿的枇杷落在众多黄色当中,画面顿时就活了,让人看了枇杷,一刹那那个甜酸果味尽在嘴里涌动。还有那只蚂蚱,它伏在那篮子柄上的神态,它微微颤抖的触角,它那骨碌转动的眼珠子,笔下生花,活了,声音跃于纸上。所有这些细节足以看出,祝老师在生活中是何等的细心用心。见字如见人,画亦不例外,文如其人,佩服之心油然而生。生活处处充满了美,就看你有没有发现美的眼光,是否用心罢了。
说到“生活”二字,也许有的人不以为然,因为大家天天都生活在“生活”中。就像我,车间,宿舍两点一线,一年360天,没多大的变化。每天面对的都冰冷的数字和机器,一点生机都没有,一切都好像是固定好的。确实,我们每天的一言一行都是生活。我不否定日常生活有它的价值,但是我知道,除开平常的生活,还有另外一种生活。而这另外的这种生活,有情怀,有温度,有高度,有含金量。但是要想获得这样的生活,就必须在生活中去寻找。而要想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生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祝老师身体力行,她的画她的文告诉了我答案。
我的一兄弟哥们,写作好友展爷,也是我的榜样。他也曾说过诸如此类的话鼓励我:只有对自己要求高,先做好“人”这个根本,从内心出发,才能够从生活中找到真正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同样可以找到真正的生活,只要舍得“用心”。不然,写作出来的作品,不会让人激动、感动、欣赏,就更加谈不上作品的发表了。
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不是走马观花,不是无病呻吟。
只要你努力你用心,生活是不会欺骗和辜负你的。
(作者注: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