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暗香文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暗香】那白鹭纷纷的地方(散文)

精品 【暗香】那白鹭纷纷的地方(散文)


作者:风中求静 秀才,1848.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779发表时间:2020-12-16 13:53:08
摘要:赣南的白鹭古村,以祠堂众多出名,这里古朴典雅,文化丰淳,仿若几百年的醇醪,散发着馥郁的芳香。它也似是世外桃源,寄托着人们的乡愁。

【暗香】那白鹭纷纷的地方(散文) 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是什么样的?是屋舍俨然、阡陌交通;是暧暧远村、依依墟烟;是深巷狗吠、树颠鸡鸣。现代人,羡慕这样的世外,总想梦寻这样的桃源。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同庆,走入一个群山环绕、古朴典雅的山村,仿若进入了一个现实版的世外桃源。
   ——题记
  
   一、地理山村
   赣南的崇山峻岭,隐匿着客家人的山水田园,一个个古老村庄,散发着馥郁的乡土气息,蕴含着温婉的客家风情。想找一个原汁原味的典型,那就去赣县的白鹭古村。
   山峦在大地上起伏延绵,清澈的鹭溪在山谷间九曲潺流,村南屏障着龙岗岭,村北拱卫着玉屏山。这个依山面水的村庄,半月般静卧在烟岚翠阜、层峦叠嶂中。
   兴国县三僚村是“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与白鹭的直线距离仅七十多公里。客家风水,是客家文化的一大特色,白鹭古村是它的一个生动注解。玉屏郁郁葱葱,是白鹭村的靠山,且符合风水说的“不高不秃”;它五条山脚伸展村后,呈“五龙山形”的吉瑞。鹭溪滋润着这片古老的土地,还化解了龙岗的障蔽,也应了“水势宜缓不宜急,水流宜曲不宜直,水声宜静不宜动”的吉象。鹭溪的下游,有对峙的两座山岭,“狮蹲”与“象跃”,把住水口,挽留住这里的瑞气。
   “水是山家血脉精”、“穴虽在山,祸福在水”为风水箴言,白鹭村的地理,注释得恰到好处。望着空中缥缈于山岭的絮云,那不就是此间的祥云?
   动物也有灵性,何况精灵般的白鹭。当这里还是荒渚野岭时,白鹭鸟就栖息于此,立于水洲,它袅袅婷婷;翱于山空,它翩翩跹跹,它洁白的羽毛,振翅着这里曼妙的轻烟。
   村子以白鹭为名,诗意而优雅。我寻思着,“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苏轼《行香子·过七里濑》),说的也是这里,还有“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李白《白鹭鸶》),和“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杨慎《出郊》)。
   十月的阳光淡了几分灼热,柔了几分风清。在葱郁的山峦下,一片鳞次栉比的老房子,以古朴典雅的样貌,展现在人们面前,把看惯都市楼宇的眼球,刺激得刹时喜形于色。匆匆地,急急地,要将自己游潜进去,去感触它的古韵,吮吸它的古香,去打捞它悠久的历史,品读它传奇的故事,去和古村来一次愉悦的偶遇。
   白鹭古村的始祖是钟舆,一位放鸭人。据传,有一次,他从兴国的竹坝村沿溪流放鸭至此,歇息于湖畔,夜梦鸭婆变成白鹭纷飞。次日晨起,但见草地上,百余只鸭婆一夜间竟生出了200多个蛋。同样神奇的是,有一年,他赶鸭回兴国前,随手将手中的竹竿插在地里,次年竹竿竟然成活了,竹叶青翠,竹枝摇曳,似在向他发出召唤。钟舆觉得,这是块风水宝地,遂举家定居,并名村为:白鹭。历史上的这个年份,南宋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钟氏白鹭村的肇始。
   白鹭翻飞,伴舞着拓荒勤耕的白鹭人;白鹭秋立,瞭望着商贾耕读的白鹭人,他们励精图治,终家室殷饶。鹭溪曾是条黄金水道,见证了白鹭村先人的发家梦想。他们始贩木材,后又运售本地农产,从赣州,经赣江,到南昌,及长江沿线,生意亨通。白鹭村也渐成圩市,辐射四乡。在清朝乾、嘉、道三代的百余年,白鹭村最为昌盛,他们的商铺,连成了赣州城的一整条街。人出大山,财汇山村,然后置业置产。他们“油山千座、良田万顷”,他们建宅扩院,奠定了村子极富深意的“丰”字型巷脉。这个“丰”字,是古村先民的硕德丰功,是村子物阜民丰的证明。
   村前的池塘,垂柳轻拂,清波荡漾,一群鸭子,在水面自在,它们不会夜化成白鹭吧?它们是多少代的鸭孙?
   不忍过于懵懂地打扰古村的宁静,我撩开垂柳,隔着池塘,想先来个故作深沉地注目,可那成片古色古香的老宅,已诱得人迫不及待。
  
   二、祠堂宏博
   鹅卵石和石板,铺就纵横的村巷。高墙和老巷,悠悠着沉甸甸的古韵。古宅与古祠堂,在条条街巷,星罗棋布地散落,以明清的风格,以不同的风貌,述说着白鹭古村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白鹭村最特别、最著名的,最让人惊叹的,是祠堂的众多。一个村子,一个家族,竟现存69座古祠堂,太可观了,不来这里,我无法想象。许多村巷有好几座祠堂,有时不经意的一个拐角,一座祠堂突然竖立在你的面前,让我这“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拙眼,应接不暇。
   祠堂以祭祖。欣赏一座祠堂,就是邂逅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也是一次文化的品味。白鹭的祠堂分专祀堂和居祀堂,如世昌堂是专祀堂,更多的是居祀堂。
   古朴庄重的世昌堂,是钟氏的总祠,纪念始祖钟舆。站在苔藓斑驳的鹅卵石地面,仰望正门上鎏金的“钟氏宗祠”匾,庄严肃穆。墙灰脱落的照壁上,书着“越国世家”。文天祥亲书的“世昌堂”匾,高悬祠堂正中,由八根粗壮石柱,支撑着樑架,似是钟氏历史上顶梁的人物,扛着钟家的世昌。这些人物都记载在家谱里,有的还骄傲地彰显在宗祠前的旗杆石上。其他的专祀堂还有书升、毓祯、景福等堂,它们应该是分祠,祭祀钟氏不同分支的祖宗。分祠多,代表家族枝繁叶茂。
   中华文化注重家族,讲究孝道,敬畏祖先。客家的白鹭村人,更是将此发挥到一种极致。但凡有名望、有德行、有贡献的人物,后人往往将家宅命名为“祠”或“堂”,在居住的同时,正厅摆香案、灵位以祭祀,铭记他们的功绩,传颂他们的美德。有的纪念一个人,有的纪念多人。
   把祖先供在居所的正堂,奉祀在身边,这比那高奉在宗祠,多了亲切,多了温情,也多了日日的敬仰,我终于明白,强烈的家族观念和孝道,是这里祠堂众多的原由。
   这些居祀祠,都是砖木结构,翘角飞檐马头墙,屋内两层,上储物,下住人,厅堂居中,卧室两侧,漏斗形的天井是四水归堂的讲究。
   气势恢宏的恢烈公祠,为乾隆年间清太学生、布政司理问钟愈昌所建。主宅三栋连体于后山坡上,分别是葆中堂、礼卿堂和恢烈祠,还有“偏房”绣花楼。葆中堂主人钟崇俨,号敬亭,是钟愈昌第三子,为王太夫人所生,他在嘉庆年间任嘉兴知府。此堂又名“太守敬公祠”,装饰精美,雕梁画栋,花草鸟兽栩栩如生,具有江浙建筑风格。礼卿堂厅中,字画书联、各式古董琳琅满目,尤其是那块来自皇宫的“金砖”,为镇宅之宝。
   祠堂后面的山峦,树木葱笼,竹林清幽,古楠与古桂生机盎然。前面有一汪半月水塘,一座古戏台。祠堂内,厅堂楼阁四通八达,大小天井16个,还有闲雅的花园,难怪这里被誉为“山沟里的大观园”。高耸的马头墙,张扬它的气派。随处可见的苔痕,映射出它斑斓的往昔。碧绿的蕉叶和摇曳的翠竹,把活力放映在侧墙。狗儿旁若无人地卧在墙角,麻花鸡们在竹丛下刨食。
   站在东侧的山坡上,凝视恢烈公祠的屋顶,层叠交错的翘角,让人错觉,时光依稀回到了当年的夏夜。山风悠凉,月挂树梢,男人们长幼有序地坐在门前的场院,女人们倚在绣花楼的窗台,山林里细细碎碎的虫鸣,戏台传来时而高亢、时而清婉的东河戏,钟家人享受着惬意的消夏。
   看戏的女主,是一位王姓的老太,她端庄美丽,贤淑仁慈又精明能干,被女眷们簇拥着,沉醉于荡气回肠的戏曲中。因她喜欢听戏,儿子钟崇俨为她建了这个戏班。她一生乐善好施,建义仓,办学堂,深受族人爱戴,村里用一座祠堂表彰她的德行。这里,我读出了一段母慈子孝的佳话。
   王太夫人祠是白鹭古村最受关注、最富意义的祠堂,是一座地标,也是古村的精神标杆。漫足这里,与屋内溢蕴着的仁慈与悲悯,撞个满怀。一楼家居与义学,贫困家庭的子女,不仅可在这里免费上学,而且每天能享受一顿午餐,每年能得到一套衣服,这不就是最早的“希望小学”吗?二楼是义仓,储存谷物,备荒年赈灾,天井处就是施粥点。非常有幸,见证以女性命名祠堂的稀罕,并能与白鹭人美好的精神世界和仁德情操对话。
   悬壶济世,洪宇堂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是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医者钟邦梧的高德,被皇上嘉奖,才有这座造型独特、如意斗拱屋檐如“雀巢”的精美祠堂,斗拱上刻有各种药草。致敬堂奉祀钟元祥、钟正瑛父子。14岁持家的钟正瑛,一生勤俭,经商有道,终成村子首富,又富而好施,热心公益。气派的兰善堂,纪念秀才钟崇伊、拔贡钟仁统。小巧别致的佩玉堂,为目不识丁的钟仁根兄弟所建。他们靠自己的勤劳和坚持,完成了贫困家庭建造一栋“豪宅”的梦想。
   白鹭村的祠堂,不只为那些高名望之人而建,普通百姓,有可表的德行,有持家的成就,也可祠堂敬奉。还比如书箴堂,在村子最前排,建于光绪年间,堂名寓意:“书可读田可耕二事均宜着急,箴有辞铭有训两端俱要留心”,奉祀钟愈万、钟愈葆、钟愈书三兄弟。他们没做官,没经商,也靠勤耕勤俭发家致富。这里现为村史馆。我们眼中的普通人,在白鹭村竟能有祠堂供奉,这块土地对善、勤、孝的崇尚,是客家人优秀品格的典范。
   徜徉在古村,斑驳的巷墙,溜光的鹅卵石,踏磨而凹的石板,尤其是一座座古祠堂,一个个温馨生动的故事,一幕幕古韵悠悠的场景,万花筒般地幻化,让人目不暇接,更难以细细述表。
  
   三、门楼精美
   老房子里的故事十分精彩,老房子的门楼,是精湛的艺术,是另外一种精彩,惟妙惟肖,千姿百态。
   中国人讲面子。门楼是建筑的门面,古有“千金门楼,四两屋”之说,虽有些夸张,但一扇门楼,就是一个符号,就是一种标志,故房主人不惜重金,把身份、性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刻在门脸上。
   品味一栋栋老宅的一扇扇门楼,像是鉴宝,琢磨石雕的寓意,领会楼主的心思,妙趣横生。
   透过一条狭窄幽深的小巷,隐约可见一栋宅院,一扇门楼,掩映在翠影下。漫步过去,巷道因缺乏光照而暗幽,尽是苔藓的斑驳。原来这是兰胜堂。
   兰胜堂,是清嘉庆年间,一位经营金银器的钟姓商人所建。现年久失修,内部木梁坍塌,弥漫着久无人居的荒凉,但门楼却极为地完好。门楼八字大开,两柱两层式,精雕细刻,寓意丰富。上层的瓦檐上,一对鳌鱼,尾部翘起,意为鲤鱼跃龙门;瓦檐下,中框内雕刻福、禄、寿三星像,代表三星高照;一对麒麟,左踏祥云,右踩如意,有上天下海之意。下层两侧瓦檐上,一对龙首凤尾,是龙凤呈祥的美好;边上还对称着一些花草,是四季平安的希望;琴棋书画,愿能书香门第;两只马分别驮着元宝和寿桃,是期盼财与寿。正中鑱刻“爱庐”两字,周围五只蝙蝠,是要五福临门;上角一对喜鹊立花枝,既喜上眉梢,又鸟语花香。
   这些常见却寄意深刻的东西,浮雕在门楼上,生动有趣,把屋主人的美好向往与希冀,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所有的雕刻都出神入化,一扇门楼就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说门楼,也得说说王太夫人祠。这座祠堂的出彩,还有它的门楼,六柱三间三层八字式,既壮观又唯美。
   “万”字是佛教中的符号,表达清净、圆满、吉祥等美好寓意。王太夫人祠的门楼框柱上,刻的都是“万”字纹,不同的组合,不同的走向,构成精妙的装饰,有强烈的视角冲击。门楼最上方有三只麒麟,雕工精到。“八”字两侧,对称雕着龙首和花草。中间还有凤凰、蝙蝠、鳌鱼、灵芝、葫芦、蕉叶等吉祥物,生动传神。正中的楷书“王太夫人祠”,端庄挺秀,是王太夫人的孙子钟谷所书,还有个“寿”形图案在门额上。整个门楼架构恢宏气派,配以细腻的雕刻,花花草草和纹理,繁复意深,刚中带柔,既彰显后人对女主人的敬仰,又体现女主人的心柔与德美。
   其他的门楼,如四逸堂的,四柱三间两层,似一顶官帽。鼎福堂的,除了刻有花草和吉祥物,还有钟表和西洋镜,甚为独特。书箴堂的,三层重檐,瓦当纹饰精美……
   众多的祠堂,众多的门楼,是古村弥足珍贵的遗产,是古村历史和文化的实证,把古村曾经的辉煌,张目在现代人的面前,黛墨凝厚。
   一根丝瓜藤爬在书箴堂的门楼上,挂着数朵黄花和几只小瓜,添了几分生机。为古村增添生机和活力的,还有花样年华的少男少女,他们弄影老巷,倚姿门楼,给古朴的画风,点缀了新潮。当然,有的成队而来的中年妇女,大红大紫的着装,她们在古巷的婀娜多姿,也是一道靓丽。
  
   四、文化丰淳
   登上玉屏山的观光道,俯瞰古村,一片片黛瓦,一条条屋脊,一个个四水归堂的屋斗,静静的古村,那层层叠叠下面,是丰富、淳厚和独特的客家文化与习俗。
   还说那东河戏,是极为珍贵的艺术遗产。明嘉靖年间,赣县清唱“坐堂班”,将高腔、昆曲融合,吸收二簧、西皮等乱弹腔,形成了独特的剧种,它亲切的乡土气息,深受当地百姓青睐。现存150多支有谱和无谱的曲牌,是东河戏的多彩。1931年,东河戏“双福兴班”演出《活捉张辉瓒》,塑造了毛泽东、朱德等伟人的光辉形象,扩大了红军的影响,意义不凡。
   赣南是绿色的、古色的,也是红色的。红色,也是白鹭古村的一张名片。这里是苏区的一部分,当年毛泽东带领红军进驻白鹭村,在福神庙召开军团级以上会议,部署和领导第三次反“围剿”。那时恢烈公祠是红军医院,宏略堂是毛泽东旧居。当年村人支援红军,踊跃参军,村里有名有姓的烈士200多名,他们被铭记在村史里。

共 631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从题记叙写陶渊明生活在世外桃源之景,娓娓道来另一个现代的世外桃源。首先来到赣南的一个村庄,白鹭古村。这里葱葱郁郁,层林尽染,这里留下了多少诗词歌赋,无不称赞白鹭古村这个地方,白鹭古村,也不失有白鹭的踪迹。十月暖阳,走进着古朴的村庄,一股历史悠久之感,过往的岁月,慢慢被打开。白鹭古村流传着一个传说,白鹭古村的先人们开垦荒土,励精图治,在这个古村慢慢发展,历经三个朝代,直至如今,他们的生活已经很是丰足美好了!接着来到祠堂,高墙老巷,古宅古祠堂,依次散落在这里。祠堂众多,每座祠堂都有一段历史,也是文化的积蕴。白鹭古村的祠堂是分两种的,大都是居祀堂,而世昌堂则是纪念钟氏祖先钟舆的,世昌堂宏伟壮观!其实,中国大地,都是家族延伸,敬畏祖先,大都如此。除了说世昌堂,还有居祀堂,说起居祀堂则不得不说的清朝太学生钟愈昌,王太夫人祠堂的王老太,洪宇堂的钟邦梧,致敬堂的钟元详,钟正瑛。兰善堂的秀才钟崇伊,拔贡钟仁统……这些祠堂无不是对他们的德行,成就所建的呢!再来说说门楼,门楼建筑,中国有中国的标志,门楼是象征着主人的身份,而不得不说的便是兰胜堂,这座门楼建于嘉庆年间,虽然木梁坍塌,可门楼却完好,雕刻精美,栩栩如生,寓意丰富,非常精湛,壮观又不失唯美,古朴又不失富态。多么有历史的韵味啊!再登上玉屏山,俯瞰而下,厚重,独特的客家文化于习俗呈现在眼前,那独特的戏曲,以革命时期为背景,塑造了毛泽东等革命先人的光辉形象,无不为其称赞!传统佳节,文化流传,在白鹭古村依旧继续呈现着。这里也成为了许多人游玩的地方,充满岁月故事的古村,历史悠久的建筑,文化与习俗依旧保留着,在这座白鹭古村里任然过着桃源般的生活!行文细腻,文笔流畅,读来朗朗上口,耐人寻味,将白鹭古村这座古朴典雅,历史悠久描写得淋漓尽致,酣畅淋漓,读来幻如身临其境之感。历史造就白鹭古村这座世外桃源,是厚重的,也是珍贵的,我们应当保护属于中国的历史文化!问好老师,期待更多精彩呈现,佳作推荐欣赏!【编辑:易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1216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易辞        2020-12-16 13:56:10
  品读好文,将白鹭这座历史悠久古村,描写得那么精彩唯美生动传神,问好老师,期待更多精彩呈现!佳作推荐欣赏~~
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宁夏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四川小小说学会会员、安徽散文家协会会员、广州青年作家协会会员、黄埔作家协会会员。
回复1 楼        文友:风中求静        2020-12-16 19:33:42
  感谢易辞老师的辛勤和精心编辑!白鹭古村,确实很美,尤其是众多的祠堂,古色古香,风格各异,其门楼雕刻精美,不失为艺术品。
2 楼        文友:冷眉        2020-12-16 18:07:00
  古朴典雅的白鹭村,就像一只静静矗立又振翅高飞的白鹭。那一帧帧绿浓意幽的画面,一座座翘角飞檐形态各异的祠堂,在求静老师笔下散发着勃勃生机。恨不得立刻飞奔而去一睹白鹭村的旷世容颜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回复2 楼        文友:风中求静        2020-12-16 19:36:46
  谢谢冷眉老师光临阅读拙文。江西南部深山里的这个白鹭古村,确实古朴典雅,古建筑气势恢宏,尤其以古祠堂众多著名。
3 楼        文友:易辞        2020-12-16 20:14:46
  精品佳作,实至名归,为老师点赞!
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宁夏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四川小小说学会会员、安徽散文家协会会员、广州青年作家协会会员、黄埔作家协会会员。
回复3 楼        文友:风中求静        2020-12-16 20:42:31
  谢谢易辞老师!谢谢推荐!
4 楼        文友:高原的天空        2020-12-16 21:41:16
  真美,真棒,特来学习。
云烟深处懒读书
回复4 楼        文友:风中求静        2020-12-16 22:38:03
  谢谢老师光临并留言鼓励!老师佳作连连,精品、绝品,才是真正值得我学习的!
5 楼        文友:黄宝兰        2020-12-17 11:52:21
  拜读学习老师好文!
回复5 楼        文友:风中求静        2020-12-17 19:23:58
  谢谢黄老师!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