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渡·冬】大师和学生(小说)
这座山村,窝在群山环抱之中,任何外界流传到这里的消息,都像是沙漠里的河流,流着流着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它在历史长河中苟活,像一块顽石,坚硬无比但也饱受风化。
清之,是唯一从这里走出去的大学生。
他临走之时,全村的老少爷们都来送行,都觉得村里的希望来了,这股清泉就要涌出大山!
“我回来了!”
几年后,清之推掉多家单位的邀约,放弃年薪丰厚的待遇,毅然决然要回到这座山村,他发誓要改变这里,用他几年来早已不一样的眼界。
“真回来了!”
村长带着一众人马,拉着横幅,敲锣打鼓欢迎清之回村。
“咱们这山窝窝,还能容得下你这人中龙凤的小娃娃啊?哈哈!”
村长挑着眉毛,一边打着镲,一边扯着嗓子对着清之打趣。
清之微微一笑,贴近村长的耳朵,说:“我如果是龙凤,那我们这里就是龙凤之乡,人人都是龙凤!想要飞走,那岂不是都应该有这本事?”
村长一怔,露着一排大黄牙,更卖力地打着这对锃光瓦亮的镲。
清之的父母更是把大门口一对红彤彤的春联给换上了新的,尽管离春节还相去甚远。
邻里乡亲都对着清之的父母竖起大拇指:“你家这孩子,打小我们就瞅着机灵,果然吧!瞧你们两口子这福气哦,可羡慕死我们咯!”
每每这时,清之的父母就摇摇手,十分恭敬谦逊地应和着,但内心却是抑制不住的喜悦。
清之是个懂事且理智的孩子,他深知这个山村需要他,他义不容辞。
回村之后,他第一时间去了村里的学堂。
按照市教育局的安排,他来这里要接替以前的老教师,那位已经步履蹒跚,教了好几代人的老先生。
“老师,您放心,我会教好这里的孩子!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清之攥着老师的手,目光清澈得如同村里小溪的水,那种坚定,更胜似磐石。
“难啊!难……”老先生凹陷的眼球已经流不出眼泪,他用微弱颤抖的声音说着,不断摇头,“这么些年,就你一个……”
那天,下了一场雨,很不幸,山洪把小溪淹没,浑浊的水冲垮了学堂前的一座小石桥。然而,更为不幸的是,老先生随后撒手人寰。
清之站在学堂前,望着浑浊的溪水,原本它是多么清澈,一眼就可以看到溪水底下色彩斑斓的小石块。他总觉得那些小石块是村里的孩子,浑浊的水还未褪去,孩子们无法真正见到阳光。
“同学们,你们知道阳光是什么颜色的吗?”
这是清之担任老师后,在课堂上问的第一个问题。全村就十几个孩子,资质不一,年龄不一,都挤在这间传承了几代人的土坯学堂。很多时候,有些孩子要上,父母不让,有些父母想让孩子读书,孩子却死活不肯。
“白色!”
孩子们齐声回答,随后还有些稍大一点的孩子偷着捂住嘴巴笑。
“这个问题,我先不回答,我想让你们回家问一下自己的父母,明天再把这个问题的答案告诉我。哦,对了,要让父母写在纸上,每一位学生都必须要完成。”
清之的第一堂课,就布置了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孩子们领回这个作业,都不以为然,总觉得是一个愚蠢的问题,但又碍于新老师第一天上课,他们不得不把这个问题带回家。这其中,很多孩子都挤眉弄眼,带着一种天真的高傲和膨胀的自信。
看着孩子们的表情,清之的脸上肌肉紧绷,他对老先生的话有了一丝感触。
第二天,也是清之任教的第二天,学堂就出了一件让全村轰动的大事。
“你这个毛头小子算哪根葱?我说了让你调整座位了吗?”
出言不逊的,是一位学生家长,在村里是极为出名的“大师”。
清之有些诧异这位家长的光临。小学生,按照个头的高矮排座位,每隔一段时间再调整一下,避免长时间一个视角看黑板,这本是十分科学的。
“科学?”大师语气极其轻蔑,“那我问你,你这间学堂里,哪个座位的风水最佳?哪两个孩子的生辰八字不宜挨着?某些特殊的物件该摆放在什么方位,你知道吗?用你的科学来讲解一下!”
清之的脑子仿佛顿时被一股浑浊的山洪给吞噬,让他哑口无言。
大师不紧不慢,把自己的孩子领进去,反复念叨着几句听不懂的咒语。良久,他选定一个座位,让孩子坐下。
“小子,别不信!告诉你,一切皆有定数,别太高傲,扰了天命,下半辈子可就废了!”说着,倒背着手走了出去。在他身后留下这么一句神神叨叨的话。
“阴阳两合,风雨归位。石过洪流,命从峦翠……”
这件事,清之找了村长多次,但并没有什么用。从孩子们手里拿回的答案,清之便知道这个村子在科学的认知上极为贫瘠。而且,这件事的缘由,竟然没他想得这么简单。
按照村长的意思,百年之前,这间学堂最初的建立也是在这位大师长辈的指点下建造的,学堂聚拢了这座村里的灵气,但少有孩子能出人头地,都是因为以前风水方位下定的时候,有人挑刺,非不按照大师的指点下桩子,天命严惩,劫数难逃,这都是早已定下的事情。如今,村里考出了一位大学生,天数已改,原本学堂的死格局就活了,风水位显现,这位大师肯定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孩子……清之试着走访了每一位家长,他们几乎都对这件事避而不谈。更有甚者,他们花了很大价钱让大师帮他们挑选座位,课桌的朝向,甚至他们连清之讲课时候站立的位置也提出了要求。
清之坐在自家庭院里,望着满天繁星。
“你们真的相信,座位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他试着问自己的父亲。
父亲疑惑地看了眼清之,说:“咋不信?你上了这么多年学,没学过吗?”
清之冷笑了一下:“呵,还真没学过。”
“上了这么多年,还不如人家大师哩,看来啊,人家祖传的东西,就是值钱!你啊,可别得罪他了,他爱怎么管孩子就怎么管,你得顺着他,要不然,倒霉的可是咱家啊!”这会儿的父亲,却异常严肃。
“行,我知道了。”清之依旧十分理智。
清之用彩笔把几块玻璃碎片涂抹成不同颜色,还专门去城里的学校带回来很多瓶瓶罐罐,他收拾了一大筐的东西准备带去学堂。
“已经是大学生了,本来呢我们也以为要熬出头了,没想到回村竟然就当个教书先生!唉!赚几个钱?”
有时候,他会听到父母之间有这种不理解自己的对话,自从调座位事件后,邻里乡亲们也早已不再认为他是个无所不能的“人中龙凤”了。每当这个时候,他眼前总是浮现出老先生苍老的脸。他知道,他必须担起来,老先生与他最后一次握手时交过来的沉甸甸的重担。
“今天,我给大家变几个魔术如何?”
清之拿起一片被涂满红色的玻璃,对着大家说。
“什么魔术?”显然,孩子们对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甚是感兴趣。
清之把玻璃放在阳光下,问:“阳光透过玻璃,照在地上是什么颜色?”
“红色!”
他又换了一块蓝色的。
“蓝色!”
他一连换了好几种颜色,再问:“现在你们觉得阳光是什么颜色的?”
孩子们互相看了一下,摇了摇头。
“这不是阳光的颜色,是玻璃的颜色。”有一位年龄稍大的学生说。
清之笑了笑,拿起了一个洒水壶,轻轻一喷,一道耀眼的彩虹从窗户上斜躺下来。
“那,现在呢?”
“嗯……这是彩虹,不是阳光!”他稍微撅起嘴巴,皱起眉头。
“对,这就是彩虹。你回答得非常正确!”清之竖起大拇指,对着这个学生,“那么彩虹究竟是什么呢?怎么形成的呢?”
孩子们都摇头。
“它就是阳光本来的颜色!阳光被空气中的水滴折射和反射,把原本聚集在一起的光给拆开来,大家就看到它本来的样子。所以,有些东西它呈现出来的样子,并不一定是它本来的样子。”
“好,那我们今天再做一个更神奇的魔术。”
清之从一个小瓶中用吸管洗出一滴液体,随即把它滴入到一个透明的烧杯中。
“大家仔细看,这是一滴无色透明的液体对吧?这个杯子也是无色透明的。”他拿起烧杯,让大家看了一眼,“看好了,我把一些别的液体再倒进来。”
接着,他把另一杯无色透明的液体倒进了这个烧杯中。烧杯中的液体,一下子就变成了红色。
“哈哈!变出颜色来了!”学堂里突然爆发出孩子们惊喜的笑声,“老师,你也是一位‘大师’啊!”
“怎么样,神奇吧?”清之看着孩子们求知的眼神,他知道这条路才刚刚开始,嘴角也不禁扬了起来。
“我拿的两种液体,分别是碱液和酚酞试剂。你们现在不知道没关系,但你们要知道,大自然中,科学知识如同浩瀚星海,漫无边际。你们只有努力读书学习,才能了解知识海洋存在的无穷奥秘!”清之回想着自己求学时候的眼神,和他们现在的,一模一样,“走出去,你们只有走出这里,才能看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科学知识能够带来巨大的创造力和经济实力,你们难道就不渴望另一种生活吗?外面的大学,和宫殿一样,难道你们就不想昂首挺胸走进去瞧瞧吗?”
“想!”孩子们眼睛里的火把突然被求知欲给点燃,那种冲动,依然和清之眼里的一样。
多年后,这片山村修进来很多条柏油马路,度假村、农家乐,还有清澈的山泉溪水都成了地标性建筑。有一位大师声名远扬!
“清之村长,我们回来了!”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批学生在呼喊清之了。
又一道青春靓丽的风景,在村里飘扬。
拜读老师佳作,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