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涯】《格言联璧》阅读心得 (随笔二)
从战士作起,勤奋加耐心,日积月累定有丰厚收获,这是我一路走来给自己得出的定位。
生我者父母也,育我者父母也,教我者父母也。勿忘大德,勿记小怨。知恩不忘,知恩图报,知恩必报,人不可忘恩负义。
大爱无疆,万物自昌,厚德载物,无声无臭。
舍己利人者善,舍私利公者善,舍小家利大家者善,此是天下三大善。宇宙自有宇宙的规律,作人自有作人的道理。论天道不言祸福,论人事不言利害,论幸福不言贫富。言有定见则无不及,言有定力则无不中;行有定见则无不入,行有定力则无不得。
君子见正人而合,同类相求也;君子入正道而进,同气相感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听言轻言骤发,临事草率含糊,做事无不败。人欲常劳,不令筯骨怠惰;人欲常学,不令精神昏眩。说话简切而谨慎,心为草稿口誊真。坚定,明确,奋发,昂扬,勇猛,清净,进取,专一,此般精神大益于人。
无知者无所畏惧,无所畏惧者不能成其德。 乐道人善,喜闻己过,可见君子。人生六难:治己,躬行,克终,慎独,心悟,处变。
抛弃成见,偏见和执见,抛弃一切先入之见才能达到认识的起点。
名者,实之宾也,故务实者不贵昭昭之名;利者,本之未也,故立本者不炫赫赫之功。有一颗好学向上的心,一生受用不尽。
格言都是教人学好,史鉴都是禁人为非。诚敬,中正,柔顺,平和,畏威。心正,思正,言正,行正。立正,坐正,卧正,行正。
朝气,敬业,乐业。心日与道俱,行日与德合。
从容于果决之后,奋发于凝定之中。从克己到无我,我欲仁,斯仁至矣。抛掉毁誉利害心,修真是做平常人。有愧心,悔言和耻行,怎能快乐。忙中偷闲是会闲,闹中取静得真静。万般学问,指向人心,涵养德性,变化气质。除不了“我”,算不得学问;看不破“我”,谈不上英雄。 善学者无躁心,善学者有恒志。善处事者沉静和缓,镇定从容。失信于人,其实是失去了自尊。不可轻易笑他人,我当此时未必好。
反省自我方可超越自我,自胜者方可胜人。认真耐心地倾听,收获的是安详平静。自由地劳动,自由地爱,自由地死去。爱是心灵之眼看到的幸福之路。爱是生命的火热,爱足以温暖人生。因为心中有爱,所以更值得去经历。我栖息于爱的世界,联系着现在和未来。心灵如白纸,我在上面写下能推动我文字,而不是玩弄辞藻。与心爱的人神交气感,这是我与自然最真切、最深入的交流。爱是辨别真假的法眼,爱拒绝一切谎言。我只追求真实的东西,将其它抛之脑后。爱忍受了分离,爱宽容了冷漠。爱在晨曦中微笑,爱无时无刻不在养精蓄锐。爱,在静默中孕育;爱,需要一颗完整的心。
扎根于泥土,不愁养料之不周,根扎得愈深,生命力愈强。我不用去“体验生活”,我就是从生活本身中产生出来。从跟他人的交往中得出思想,而不是从独处无友中得出思想。文学揭示真实的人,涵盖心灵哲学,文学与科学是相通的。文学家和科学家至少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用真诚打动别人。文学的一个重大责任就是揭示生活中的真、善、美,把平凡的人身上不平凡的品质展现出来。以心悟道,以行体德。心顺道则流通舒畅,行合德则亲切自然。始终如一以敬业,认真耐烦以应事,静心沉气以蓄德,和言悦色以处众。
每天把自己的一念,一言,一行都检点得符合事物本身的道理,我想这就是吾日三省。道以行为本,以庄敬畏威始,以亲如骨肉成,以浑化一体终。简洁,平易,深沉,充实,此乃平常心。必须全力战胜的六个顽敌:贪欲骄气,偏执躁急、喜怒不节、心有沉溺、情欲缠缚、错误积习。
命运同时给我以挑战和书籍,这是人生最大的幸运。没有书,这个世界将会贫乏得多。是否读书,分出智愚。暴怒伤阴,当忍怒以全阴,养阴以治气。我看别人不顺眼,别人必看我不顺眼,人与人都是相互的。看一切都相宜,都无碍,都顺眼,此即圆满。我就是我,我的世界里的我。我创造了自己的世界,我创造了我自己。口是心城的门户,门户不严则城池可危。名心盛者必作伪,利欲炽者必使诈。不负责任,粗心马虎,懒惰拖延,万事皆废。知耻后勇,能惭愧才能奋发,才能用心给力。读书医愚,读书医俗,读书医贫。
读未读书如遇新知,读已读书如逢故人。年轻时多读几本书,到老了多享几分福。心术诚了,学术才能正。作学问最大的障碍是自欺和自利。独中敬慎,慎中独超。静与德契,动与道合。平日懒散不讲求,事到手头胡乱了。前路由脚下踩出,学问由心上做起。神欲凝聚专注,气欲周流不止,思欲清明果决,做欲雷厉风行。
知识贵在体认,贵在真,不然博学不免长盛气助骄心。悟由“忄”和“吾”组成,吾傍吾心,才有真悟。 身在尘劳中,心在清净中。苟且,马虎,懒散,拖延,万事皆废。事情不论大小多少,必须沉心精思应对。动心忍性,拼死忘生,大事可成。从防积习处着手,从管任性处用力。妄言者多乱,轻言者多失。忧故勤,勤故精;惕故励,励故进。忧勤惕励,德业精进。书籍向我展示出人类博大精深的智力活动。
阅读经典让我对伟大有了一个明晰的概念。渴望深入细致地了解世界是我读书的最强动力。读好书就是和智者对话。中国的文化经典都是智慧之书,学习中国的文化经典,就是接受古圣先贤精神智慧的哺育。面对大师,我是一个从零开始的学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