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蓝天下的白鸽(散文)

编辑推荐 【八一】蓝天下的白鸽(散文)


作者:朱红 布衣,245.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19发表时间:2020-12-27 12:11:17

【八一】蓝天下的白鸽(散文) 我不知道三十年前,那场发生在云南老山的战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就像我不知道当初在前线的猫耳洞里,究竟有多少个像他一样日夜坚守阵地的战士。他,就像被鲜血浸染的红土地上随处可见的一株老山兰。而我,是生长在北方田野里的一株无名的小草。此前我们从未想过自己的青春会撞见一场战争。只不过弥漫的硝烟离他很近,却离我很远。
   85年的时候,我大约十六七岁,单纯的人生轨迹只有校园没有社会。那时候的农村还没有几台电视,我对外界的了解只有一个收音机。战争的消息就是通过收音机里的新闻播报和去前线考察归来的战地记者的报道传递给我们的。谁也不曾想到就在距我们生活的家园的万里之遥,就在我们平静安逸的享受改革开放后的新生活的时候,有一个地方正在被炮火日夜轰炸,有一群年轻人正在那里日夜坚守与敌人厮杀。我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当时内地人也被战场上的气氛感染得激情澎湃,很多人给前线的战士寄去礼品图书,有手巧的姑娘给他们绣鞋垫,甚至有的女孩寄上自己的照片决心嫁给在前线战斗的英雄。而我,只是拿起笔像当时的很多年轻人一样,写下了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寄给了他们。信是盲目的,地址只写了——云南省老山前线战士收。
  
   两个多月之后,当我几乎把那封信给彻底忘了的时候,我意外的收到了从前线寄来的回信。棕黄色牛皮纸信封上一个部队专用的三角邮戳。我找了一个安静没人的地方打开信封展开信纸,眼前漂亮的钢笔字如一阵清风迎面吹拂而来。字里行间吐露着平静与庄严,而我的内心早已如大海波涛翻涌。就在这样,我结识了那个来自陕西汉中的小战士,走进了另一个本不会与我相交的世界。此时,他代表的是千千万万个在前线戍边的士兵,而我只能代表我自己。
   我们就这样开始书信往来,一封信大概来回要走一个月。我没出过远门也没有远方的亲戚,但从此以后,在遥远的南疆,那里有了我的一份牵挂。他在信里讲述着很多战场上发生的事情,把我代入了那个炮火纷飞环境。从此我知道了云南、麻栗坡,知道了那拉口和三转弯。知道了人在渴急了的时候会毫不犹豫喝自己的尿;知道了当死亡见的太多的时候,人会麻木的忘记了忧伤;知道了潮湿闷热的前沿阵地里有一群赤身裸体的士兵;知道了那个特殊环境里创造出来的男士“战服”——短裙;知道了什么是战争的残酷,更明白了什么是和平的幸福。
   前线的故事被他讲述的沉静而自然,而我只能讲述我平凡世界的琐琐碎碎。之后我收到两张他和战友们在前线的照片,虽然环境恶劣生活枯燥,战士们年轻清瘦的面容依然笑得阳光灿烂。为了不留下遗憾,应他的请求我也寄出了一张二寸的小黑白照。后来他告诉我,我们的书信成了战友们最兴奋的话题,大家都知道在遥远的河北有个小女孩的心是和这个阵地相连的。
   从八五年秋到八六年,我生活的另一部分就是等待南方飞来的书信。而此时此刻,书信更代表着另一个意义——平安,能收到他的回信就说明他是平安的。
   八七年的一月份,我收到他的最后一封信,他告诉我说部队要换防了,他们的任务完成了。我由衷的替他感觉庆幸,在前线那样残酷而危险的环境里,他居然还能毫发无损的回到后方。他告诉我不要再往原来的地址回信了,信在路上要走二十天,那时说不定他早就离开了。我觉得自己和他离的实在太远了,既不能送他也不能接他,只能遥远地祝福和等候。我在心里幻想着他们戴着红花像凯旋的英雄被人群夹道欢迎的情景,我真想亲自去看看,我曾无数次想过当面给他和他的战友们唱一首《血染的风采》。
   等待的日子漫长得像在没有止境的隧道里穿行。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我想他应该已经回到后方安顿好了吧?或者他的书信此刻正在路上呢,说不定明天就到了。又过了大约十几天,我收到了另一封信,来自同一个部队。我看到信的末尾是个陌生名字—王某,忽然想起这个人是他之前曾经提过的王干事。王干事的信告诉我,他们的部队从前线换下来了,回到后方要处理的事很多,他现在被批准探家去了,说回来再给我联系,我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
   是的,他曾经说过父母身体不好积劳成疾,当儿子的怎能不牵挂呢?虽说忠孝不能两全,但老天垂怜给他留了尽孝的机会。我脑海里闪过他曾经描述的家乡。滔滔不绝的汉江水,一望无际碧绿的田野,还有定军山下的武侯墓。王干事还说,经常看见他在本子上悄悄的写诗,王干事道那些诗是他写给我的。王干事还说:“我们虽然不在一个单位,但他的事我还是比较了解的。我知道你是喜欢他的,他也同样非常喜欢你。”
   其实我对他的喜欢更像是崇拜,他身上那种成熟稳重的气息以及,字里行间吐露的真情实感和丰富的知识和阅历时时吸引着我。无数次我幻想着把他代入我的生活,一起读书,一起欢笑,一起弹着吉他唱歌。我不知道爱情是什么,只是觉得生命里忽然闯进了一个人,就成了日夜的牵挂。
   等待的日子是灰暗而难熬的,我每天都在笔记本上给他写信,或者习惯性写好一封信装进信封,却不知道寄到哪里,只能悄悄压在箱子底下。我甚至猜想他是不是回家相亲去了?二十几岁的年纪也应该谈婚论嫁了吧。我从未把自己和他往男女那方面去想,因为我俩无论是地域还是年龄,在我看来差距都太大了。当然还有他的成熟和多才多艺,和我的单纯无知,无论从哪一点我都不敢拿自己与之匹配。
   八八年底,云南前线的战事基本已经趋于平息了,我依然没有收到他的回信。曾经给王干事写过一封信探寻消息,信被打回来了。我最后一次给他当初的地址寄去一封信,当然我知道他几乎没有收到的可能,所以我没留寄信人地址,我宁可让希望遗落在世界的另一个地方也不愿意收到被打回来的失望。两年过去,我知道我和他之间彻底失去联系了。我试图在地图上寻找他的家乡,可具体地址到底是哪里竟全然不知。后来我曾无数次幻想过他现实中的情景,也幻想过某一天他会突然出现在我眼前。多年之后,我一直感觉他肯定悄悄来找过我只是没有打扰我。而我也一直想找他,只是我不知道找到之后我还能做什么。唯有那些封存在柜子里的书信一直在记忆中陪伴着我。我相信他一定是在我不知道的某个地方,一家人过着平平安安的生活。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硝烟散尽炮声宁息。那段特殊的年代已经成为了历史,祖国的蓝天下,那白色鸽子依然在自由地飞翔。但是每当我想起云南,就会想起当初在那片开着老山兰的红土地上,曾经有那么一批年轻的战士,曾经有个他,为了祖国的安宁在那里浴血战斗过。每当我看见歌舞升平和万家团圆的情景,就会想到我平静安宁的一生正在被无数个边陲战士就像当年的他那样日夜护卫着。谁说此生不曾相见?原来我一直都生活在千万个他们的心间,他用背影为我挡住硝烟,我用微笑盛开一世安然……
  
   2019,4,28
  
  
  

共 268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以前关于自卫反击战和两山轮战的文章,大多数是直接描写参战将士的,那些激情四射、热血澎湃的文字,激励着整整一代人在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着。今天看到的这篇文字,却是从另一角度阐述了一段不一样的军地情谊。作者的视觉完全是身处后方的,文字当中虽看不见枪林弹雨、炮火硝烟,但在阅读时,却让人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闪现出那激烈战斗的画面和那群年轻勇士的身影。作者用平缓的情绪讲述了一件不平缓的事,虽然这故事好像没有结尾,但恰恰因为如此,给了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谁说此生不曾相见?原来我一直都生活在千万个他们的心间,他用背影为我挡住硝烟,我用微笑盛开一世安然……”最后这句话,是整个文章得以升华,也是对千千万万为国而战的勇士们最好的告慰。【编辑:燕山客】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山客        2020-12-27 12:12:15
  少数人负重前行,为的是大多数人一世安宁。
燕山客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