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夜宿大山村(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夜宿大山村(散文)


作者:善水游鱼 秀才,1793.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21发表时间:2021-01-03 07:59:11

江南的仙寓山名气不小,而坐落其间的大山村,更以中国富硒第一村的声誉闻名遐迩。
   今年谷雨甫过,我第二次踏上仙寓山。四年前,也是这个时节,那是初识,除了惊叹原始神韵的自然风貌,印象深的是盛产硒茶的大山村。那天游览,午间在村里一户“农家乐”就餐,品尝了当地产的笋干、葛粉、蕨菜、河鱼,地道的野生风味,至今不忘。餐后闲逛,顺道在一户王姓家庭作坊购了二斤富硒野茶。未曾想,回来后,这富硒茶喝着喝着,居然上瘾了。我仔细瞅过,咂摸过,发现这种硒茶有着独特之处,独特之处在于,外形紧结,质感强,置入水中自动下沉,无须先放叶后冲水,而且出奇的耐泡,一天泡一剂就可以了,一剂可泡六七开,其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清香绵醇,感觉幽幽的野花香。非但我喜欢,小有讲究的儿子也甚爱。后几年,池州好友俊文兄每年寄来两拎,我数米炊爨一般,细细享用,然而终究量限不足解瘾。人啊,有时候有点儿怪,一旦陷入某种物事上了瘾,心底就会窜出欲望的苗,心心念念惦着它。这次出行,明着是邀请河南战友过来游江南,潜在目的则是买茶。游历、买茶,两相兼得,算是经济之举。
   抵达王村,已是午时。王村是大山行政村所辖九个自然村之一,也是其中最大的村落,居民占行政村人口的一半。相传王村是王莽后裔当年逃劫定居的所在,户户皆姓王。许是村落较大,又位于仙寓山核心风景区,人们习惯呼它为大山村,渐渐地,王村就成了事实上的大山村的代称。
   我们将车子停在半坡下的简易车场。沐浴着四月的山野春光,背上行李,晃晃悠悠,向村里迈去。
   我边走边搜索着脑子里的“内存”,依稀记得,王老板的家庭作坊是所旧房子,砖墙瓦面,位于村东头。他曾给过我名片,可惜丢了,只知其姓而忘其名,以致在仙寓镇进山门时遭遇一场尴尬。穿制服的保安拦下我们的车。我按下车窗,探问何故。答说,进山要买票,每人六十元。我解释说,是到大山村王老板家买茶叶的。保安问叫什么名字,他来打电话核对,确认就可免票。我发懵,一时竟记不起名字,只知姓王。保安笑了,幽默地说,大山村王姓太多,一打一打的,讲不出名字,对不起,那您老人家只好买票啦。我怕耽搁时间,又无耐心,就说好吧好吧,买票。保安伸出大拇指,赞我爽快,义气,顺口还批评有的人为几个小钱吵死人。获知我们年逾花甲,凭身份证,最后收了半价,微笑着放行。
   王村房舍建筑格局是自由散漫式的,像孩子创作的蜡笔画,虽无规则,却也有趣。循着淡漠的印象,穿街过巷,也没问人,不大工夫,忽见迎面墙壁上写着朱色的“大山熙硒茶厂”,惊喜,果然是王家。可是走近一瞅,大门锁闭,悄无人影,惟门前摆放着两围桌凳,桌上数个塑料杯里泡着样茶,茶色或浅或深,了无热气。显然,主人离去许久。我们坐下休息,喝着自带的茶水,抽烟,聊天,盼着王老板的出现。老实说,如果仅仅只是买茶,刚才进村一路所见,家家都卖茶,也都是富硒茶,随家可买。可我有个怪癖,一旦认可了谁,就铁定似的喜欢他,信赖他,好像朋友一场,不可辜负。平日在家,上菜市买菜,面对一溜溜的摊贩,我通常目不旁视,径直走到我喜欢的卖主的摊前,买他(她)的菜。这当中,出于何故,我也说不明白。如果非得要给个说法,恐怕就是,我对直率、爽快、大方、不斤斤计较,非常推崇,不只是欣慰自己这样,也希望他人也如此。王老板就是我喜欢的这样的人。那回在他家看茶,还了价,老王响亮一声“行”,末了,还把余下的一大包茶叶碎末送我,说留着煮茶叶蛋用。干脆,痛快,够爽的。
   王老板身影依然未出现,眼看日色偏西,兼之旅途劳顿,我便和战友商定住下来。起身寻宿,就近踏入悬挂着农家乐示范户匾牌的人家,年轻的主人笑说已经客满。经他指点,拐了两个短巷,在“硒福居家”的人家住了下来。住宿费全村商量好似的统一,住一晚,一人一百,住两晚则减为七十。我和战友都打鼾,但战友鼾声高我八度,通夜雷响,我受不了不眠之苦,于是各要了单间,房费添一百。不过,房东是管简餐的,免费,就是主人家常饭菜,他们吃什么,客人跟着吃什么,如要额外点菜,收费。晚餐上桌的,有笋干烧肉、炒苋菜、炒蒜薹,一份西红柿蛋汤。主人拿出最好的茶叶,一边给我们冲泡,一边歉意地解释说,日常客人多,自产的菜不够用,所以大部分菜品是从市场买来的,将就将就。我们说,很好很好。内心也确实体谅,而且凭他这份热情,也是满意的。
   天黑前,王老板果然回来了。他说是上县城走亲戚的。听我说起四年前买茶叶的事,以及今天路上的经历,他歉意而又亲切地朝我微笑着,马上递来他的名片。一看,原来他叫王熙灼,名字不俗,透着文化内蕴。他的“茶厂”依旧是家庭作坊,小型机械制作,茶分品级,价格当然差距不小。我选购了10斤中档茶。王老板细心,也是热心,或许是商人技巧也未可知,说,给你例外,多给些袋子,按半斤分装,便于保存。包装完毕,置入大塑料袋,口一拧,背着送到我车上。路上,我们边走边聊。他很自信,也很乐观。告诉我,他是退伍军人,在基建工程兵待了七年,今年七十岁,身体很好,赶上新时代,现在发展环境很好,还想多干几年。又说,这老房子做茶厂,他家在东头路边盖了一栋新楼,挺大的,农家乐,啥都有。末了,招呼我,下次来住吧。我自然脆口答应,满心欢喜。
   大山村的夜,到底是怎样的静谧,或是虫鸣声声,或者犬吠鸡唱,我,还有战友,全然不知。原因是心情愉快,晚餐时,我们在村里便利店买来酒和卤菜,饕餮一番,又置身于天然氧吧,竟不觉一觉到天亮,通透的安然舒适。
   清早,大山村尚在梦中,静悄悄的。我们也悄悄地起床,顺着村后的小径,往村东旷野溜达。远山如黛,近岭苍翠,路边的野花随风悠悠地曼舞着,而被我们吸入肺腔的空气,何止是新鲜,分明有一股沁人心脾的草木香。当我们漫步到一处高坡俯瞰,视线所及的山坳里,弥漫着浓浓淡淡的岚气,透过岚气隐约可见白墙灰瓦的村舍,间有炊烟穿过岚气袅袅飘上空中。这时候,我们不知是在欣赏一幅山水画,还是自己已然成为画中人。
   走了两里的样子,回头忽见一位妇人,不紧不慢地跟随着。当我们停步回看她时,她微笑着紧步赶上来,说,大清早的,自己一人散步有点怕,见到你们才敢走远。于是,我们边走边聊。她说,她是合肥来的,退休了,和姐姐一道,——姐姐因事提前回合肥了,她们每年来大山村两次,每次住上半个多月。看她年纪和我们相仿,我一听立马明白了。记得20世纪90年代,新安晚报曾用一个版的篇幅,报道一位癌症患者,独自一人来到大山村,在山里搭盖茅棚,渴饮山溪水,饥食山野果,经年后癌症不治而愈。至于真切与否,或者有否夸张成分,我是抱着疑问的。我问她,有没有看过这个报道?她笑着点头。从媒体宣传获知,大山村不特有原始的自然环境,更有上天恩赐的珍稀的硒。硒,确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可以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全国现有三大富硒村——陕西紫阳、湖北恩施、安徽石台,其中石台的大山村,据说土壤含硒量比另两个地区高出5倍以上,实属罕见。大山村人自豪,说他们这里没有胖子,人多长寿,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没有发现一例癌症患者。如果这个说法确实的话,那真是天大的奇迹。而这一点,正是越来越多的注重养生的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只听她又补充说,不只是她们姐妹,还有很多合肥来的人,都是退休的,觉得这里是人间桃花源似的,都想没事时来此修养。正说着,一拨人陆续向我们这边散步过来,有个先生跟她打招呼,显然,他们是这儿的常客了。
   我和战友转身回走,沿着挂梯一般的麻石磴阶,登上王村背后的山峰“古树林”。这是一处著名景点,估量三四十亩,树木密集,原始风貌,古老的桤木、紫楠、紫薇、珊瑚朴树、甜楮、枫杨、银杏、鹅掌楸,还有诸多不认识的树种,树龄少则百年岁月,多则千载春秋,人在其间,就像一枚书签,夹在历史的册页里,恍然有遁世之感。峰顶一溜狭长平地,小道旁设立着供游人休憩的靠椅,早有两位妇人在此晨练,或闻一妇人喊嗓子,高亢嘹亮,声波锥耳,我尚在惊诧中,只听战友也跟着亮开嗓子,雄狮一样大吼起来,但是他的吼声,却因处于山巅之故,并没有那种引发山谷回音的奇妙。不过,还是觉得挺好玩的。
   大山村醒了,炊烟四起,人影晃动。新的一天开始了。
   俯瞰村里一幢幢漂亮的徽派建筑,那在城里人眼里别墅一般的民居,心底禁不住感慨起来。这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如今摇起休闲生态旅游的旗帜,早已褪去樵装短褐,展现出全然的新姿。天无私覆,地无私载,上苍从来奉守公平,无论子民落生何处,她都不会让你失望的。你居平原,沃野千里,五谷盈囤;你居海岛,云水歌谣,渔产满舱;你居沙漠,地下矿藏,黑金滚滚。而你栖居群山峡谷,则送你草木,送你山珍,送你可以衍生衣食的诗情画意。或许,我们曾对自己脚下的土地,抱怨过,自卑过,恓惶过,而当蒙昧与曲解被惊喜所揭破,我们又会情不自禁地匍匐心灵,凝视着,深爱着,这脚下的土地。
   大山村,你是古老的,又是新生的。

共 35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重游大山村,名义上是携友同行,但内心深处是怀念那唇齿留香的富硒茶,心心念念的是久久萦绕齿的茶香,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大山村的茶叶富含矿物质硒。品尝起来自然别有风味。一路且行且欣赏,领略着大山村的风土人情,不负众望找到四年前曾经购买过的老王,达到心愿。一次寻访之行,带着读者去淳朴实在的大山村一行,感受着山村日新月异的变化。且行且珍惜,所有人与物和谐共存,共享美好生活。非常好的一篇散文,推荐大家阅读【编辑:枫魂帝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1-03 08:25:36
  富有生活,学习佳作!很好的文
活到老学到老
2 楼        文友:叶雨        2021-01-04 19:57:41
  一篇浸透着大山清新空气的散文,读着给人清新自然的感觉。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