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风】酒会 (小说)
1
淡蓝色的烟圈一个接一个的旋转着滚动着,渐渐地拉开衔接成一条烟链,最后融在一起成了一片朦胧的烟雾。杨家生的身影也变得朦朦胧胧起来。
杨家生两条浓黑的眉蹙在一起,古铜色的脸上聚起一道道刀刻似的皱纹。他手里的烟刚燃了一半就迫不及待地续上了下一支,他在苦苦地思索着。
数月前的杨家生整天都乐呵呵的,他那线条分明的脸上堆满了笑。如果他留有胡子的话,也一定会乐得颤悠悠的。那时的他真开心,他的家庭皮鞋厂做得风生水起:各式皮鞋供不应求,以一边倒之势盖住了国营皮革厂的风头。国营皮革厂岌岌可危,那时唉声叹气的是皮革厂的冯厂长,可冯厂长却想不出什么办法来压倒这个竞争者。
有人给冯厂长出主意:限量供应杨家生家庭皮鞋厂的皮张,或者提高皮张的价钱。这招釜底抽薪够狠的,杨家生听到后出了一身冷汗。但冯厂长仁义,他说他不能做这种不仁不义不符合国家政策的事,这让杨家生很感动。
除了这一招,杨家生不相信冯厂长能想出什么好办法。他冷眼旁观冯厂长的动静的时候,也替冯厂长着急。
不久,皮革厂进行了改制,冯厂长请求退居二线。让位于年富力强的卫国华,杨家生听到这个消息后笑了,改制又怎样,换一个人又如何?
事实证明杨家生看走眼了。
卫国华用重金聘请了几位师傅,大大提高了皮革厂的皮质。杨家生看过皮子,他是懂行的。他认为现在皮革厂处理的水牛皮如同黄牛皮一样好,他这才觉得这个卫国华是不可轻视的。果然,卫国华抡开了第二板斧,在皮鞋的样式上翻新。然后在各大城市派出了推销员,皮革厂的皮鞋价廉物美,短短几个月内在各大城市及乡村打开了销路。有起就有落,杨家生的皮鞋厂在这场竞争中走了下坡路。
皮鞋积压,资金也难以周转,面对如此窘境,杨家生能不着急吗?
一阵踢踢踏踏的脚步声,老伴蓉珍走了进来。她用手拂了拂空气中的烟雾,忍不住咳嗽起来:“死老头子,这抽烟能当饭吃吗?”
杨家生没有理她,继续想他的心思,想产品怎样打开销路。他手里的烟依然在燃烧,却忘了往嘴里送,坐在那里像个石雕。
蓉珍叹了一口气:“你愁有什么用,大不了关门大吉。你要是愁坏了,我还要贴药钱。”
“吃根灯草,说得轻巧。”杨家生没好气地说,“关了门我倒没有什么,我那几个徒弟怎么办,他们还指望手艺吃饭呢。”
杨家生说得是实情,蓉珍不说话了。过了一会儿,蓉珍又嘟囔起来:“这都什么时候了,杨平这孩子还不回来。”
“杨平到哪去了?”杨家生问。
“说是同学聚会,还要录像做什么纪念册。”
聚会,纪念册,杨家生感到心头一亮,主意就从这里找了,他双手一拍站了起来。
“有办法了?”蓉珍问。
“我还没有完全想好。”杨家生沉吟了片刻又接着说,“我想举办个酒会,也就是产品推介会,将我们生产的皮鞋拍成照片配上说明编成小册子,和礼品一道送给参加酒会的人,最好能请到电视台报道一下……”
“天呐,那要花多少钱?”蓉珍叫了起来。
“小钱不去大钱不来,只要能打开销路,花多少钱都值。”
“你这是摆明了和皮革厂叫板,小心他们断了你的原材料。没有了皮张,你天大的本事也做不出皮鞋。”
是啊,这也是杨家生担心的。当初是冯厂长当家,他不愿做出那不仁不义的事。如今是卫国华当家,卫国华可是一个红脸汉子,说不定他真做得出。万一断了货,杨家生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没咒念了。
2
杨平回到家很晚,他原以为父母已经睡下了。所以他的一切动作都很轻:开门是轻轻的,走进屋内的脚步也是轻轻的,他不想因为晚归影响了父母的休息。
“是杨平回来了吗?”蓉珍的突然发问让杨平吓了一跳。
蓉珍以前称呼他为平儿,不知何时改为直呼其名了。等到杨平注意到这个变化时,他才意识到他在父母的眼中是大人了。
杨平回应一声:“妈,是我。”
他感到愧疚,看来他还是惊醒了父母。
“进来吧,你爸在等你。”
杨平有些不明白了,父母这么晚还没有睡,家里难道有什么重要的事?不应该啊,小老百姓家能有什么重要的事,芝麻蒜皮的事不能等到明天说吗?
杨家生没有睡,蓉珍也没有睡。看来家里真的遇到大事了,这件大事还要和他商量,杨平突然有了一种责任感。
杨家生说:“你是成年人了,家里的事你也该操点心了。”
杨家生对杨平讲了家庭皮鞋厂的现状和他的想法,以及他母亲的担忧,他希望听听杨平的意见。
杨平很感动,父亲这是将他摆在了对等的位置和他谈论事情。他必须认真对待,家庭皮鞋厂的现状他是知道的,父亲的想法和母亲的担忧都有他们的道理,他要好好想一想了。
杨家生在等待杨平回答问题的时候,拿出一支香烟。他正准备点燃时发现老伴在瞪着他,便尴尬地放下了打火机,将烟放在鼻子下面嗅着过着干瘾。
“爸,我是这样想的。”杨平说,“你这个主意好,在我们这样一个小地方举办一场酒会是件很时髦的事。轰动效应肯定很大,可以扩大家庭皮鞋厂的影响,对打开产品的销路有帮助。妈妈的担心看似有道理,其实是多余的,卫国华不是小肚鸡肠的人。”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儿子,有了你的支持这事就成了一半。”杨家生想家庭皮鞋厂的事早就应该和儿子商量了,毕竟这个家早晚是要交给他的。
“爸,妈,天不早了,你们早点休息吧。明天我就列一个参加酒会人员的名单给你们看看,然后请人帮忙务必将这些人请到。参加的人越多影响就会越大,我们这一炮才能保证打响。”
3
杨家生决定不办酒会了。
要做出这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决定是件很难的事。可他不得不这样做,不得不亲手将他看到的希望变为泡影。
杨家生是和儿子琢磨参加酒会人员名单后,无可奈何做出这个决定的。因为他发现名单上的这些人不足以实现他的计划,他们只是当地的一些小个体,没有经济实力和他签长期的供货合同。都是些菜瓜打大锣一锤子买卖的主,三十晚上打个兔子,有它能过,无它也能过。
杨家生想请的人是那些大商家和那些需要采购劳保皮鞋的大企业,这些他一家也请不到。这时候,杨家生发现人脉是何等重要。
这条路不通,杨家生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路可走了。
“算了吧,我们不要动那个脑筋了。”杨家生心灰意冷地对杨平说,“家庭皮鞋厂就让它散了吧。”
“没有了皮鞋厂,师兄他们怎么办?”
杨家生眼神空洞,声音低沉而无奈:“我已经替他们想好了,皮革厂改制了,卫国华正在招收有技术的工人,你师兄他们会有一碗饭的。”
杨平知道家庭皮鞋厂的关闭对他的父亲打击有多大,他父亲在学徒的时候就想着有一天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皮鞋厂,这个愿望直到改革开放国家的政策允许了才得以实现。虽然只是个作坊型的,可毕竟是他的心血。现在却因为经营问题不得不亲手将它关闭,表面平静的父亲心里一定在流血。
“爸,现在还不到悲观失望的时候,此路不通,一定还有别的路可走。我们还可以想想别的办法,路一定会有的。”
“这个龟儿子,现在会安慰老子了。”杨家生想,心里有了些许的安慰。
“爸,有一件事情我没有来得及和你商量,说出来你千万不要生气。”
“什么事?”
“我将准备办酒会的事告诉了卫国华,是想请他帮忙。他说这个主意不错,有什么困难可以找他,他还说他乐意和你共同举办。”
杨家生冷笑一声:“你这是与虎谋皮,他有那么好心肯帮他的竞争对手?什么共同举办,横插一杠子才是他的目的吧。”
杨平有些惊愕:“爸,你怎能这样看问题,别人的好心你不领情也就算了,还给他当成了驴肝肺。”
“他是好心吗?”
“你知道卫国华听到了我们的困难后做出了什么决定吗?为了帮你度过难关,他说服了那些反对他将一部分订单交给你代加工的人,他不希望你关门,这难道不是好心吗?”
杨家生沉默不语。
“卫国华说他们有资金有人脉,你有技术,如果能够合作就是双赢。他的目标不是要打垮你,而是想和你一道创建世界名牌走向世界,瞧瞧人家的心胸格局。”
和卫国华相比,杨家生觉得自己太小家子气了。皮革厂只是他们这个小地方的一家小小的厂,就是打败了又如何,外面的皮革厂多的是,不加强自己的内功,在竞争中还是会落败。杨家生想起了他看过的一篇企业兼并重组的文章,当时觉得离他很远并没有留意,现在他仿佛听到了兼并重组的脚步声。
“爸,你在想什么呢,你就说你同意还是不同意,举办酒会推介产品也不是你的专利,卫国华他们完全可以独家办。”
杨家生想:是啊,他们完全可以独家举办,没有必要非得拽上我,卫国华这是想和我联手将企业做大做强啊,我也不能让他小瞧了我。
“谁说不同意了,我们去找卫国华去。我不仅要和他谈举办酒会的事,还要和他谈更深的问题,我要让你看看什么是你老爸的格局。”
杨平笑了:“爸,我们不需要过去了,卫国华已经过来了。十分钟之内就能到,他说有些问题还要请教你老人家呢。”
不到十分钟,杨家生听到了屋外传来了卫国华的脚步声和他的爽朗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