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涯】一道红霞亮满天(杂文随笔)
在新冠病毒性肺炎(COVID一19)肆虐全球一年,感染人数八干余万,死亡超一百八十万的今天,新冠疫苗终于面世了,并且开始对高风险人群,即一线医务人员、口岸工作人员、公共、交通场所从业人员、老年人等进行接种,这是天大的好消息,是灰暗鼠年的最大佳音。
疫苗之所以能如此快地研制成功,固然是各国政府对抗疫工作的高度重视,但更主要的还是各国科学家的默默奉献,以汗水浇注辉煌。
一年多来,人们在与病毒作斗争中处于下风,失城陷地,病患增多,士气低落,最后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疫苗身上,祈求通过疫苗注射这种手段来挽回颓势,扭转乾坤,让世界恢复生机,让社会恢复安宁,让普罗大众健康得到保证。如今理想成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是自然而然的。
疫苗的制作是极其复杂的,费时费事。疫苗制成后需要经过1、2、3、4期测试评估,大体要花五、六年时间。如今只用一年完成,实属罕见,速度惊人,是疫苗制作史上一大奇迹,当然,也有新科技坐阵之功劳。以老眼光看,研制一年就使用似属仓促,为此各国政府在审批时都付加了条件,并且注明是‘应急’使用。目的也是怕观察时间不够,对产品有效性和安全性把握不足,态度是谨慎的。因此,民众接种时大可不必过于担心。科学家作为把关防线,在未达到要求是不可能允许投入使用的,这一点可以相信。
疫苗的有效性。目前的产品一般人要注射两至三针才能发挥作用,但随着工艺提高,今后或许只用-针就可以解决问题。疫苗接种后通常一至两个月内产生抗体,这是个重要指标。美国辉瑞药厂生产的疫苗,我国国药生产的灭活疫苗,英国阿斯利康,俄罗斯卫星5等,疫苗除上述发达国家生产外,许多能力较弱的国家也在研制,毕竟依赖別人不是好办法。疫苗制备以重组旦白技术为最好。目前,疫苗无疑是个抢手货,是稀缺物品,供不应求。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就说,如果美国不供应疫苗,就取销与其签定的一些协议,可见争夺之激烈。当然,菲律宾也正在自行研制之中。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潭德赛提出,疫苗应是-种公共卫生产品,属全人类所用,应由世卫组织统一公平分配,不应私相授受,奇货可居。但就目前情况看很难做到,毕竟产品掌握在研发国和研发厂商手中,它们的想法只有它们自己知道。但中国已宣布,疫苗属公共卫生产品,可以向有需要国提供,充分体现出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病毒变异,这是个常态。有报道说,流感病毒基本上十五年一个轮迴轮回,变成另一个面貌。現今,新冠病毒在英国、南非已出现变种,并感染了许多人,而且认为毒性更强,传播更快,当下已蔓延全球十七个国家,上海、广州也各出现一例输入性病例。有此情况难免造成些许慌张,但事实如何仍有待观察。从理论上讲,病毒变异只会越变越弱,但不管怎样,专家测试认为,目前的疫苗对变种病毒仍然有效,故不必太过担心,给于充分关注是必要的。
疫苗无疑是人类对抗传染病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最为有力的武器,历史上多次重大传染病流行都是通过疫苗而得到遏制与终止的。如天花、鼠疫、霍乱、流感,脊髓灰质炎等都曾给人类带来莫大的灾难,造成极度的恐慌,如今已经基本受控了,天花更是绝迹了,这是人类智慧的结果。但话说回来,疫苗并非万能药,更不是金钟罩,当下在对抗新冠病毒问题上,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押在疫苗上。其-疫苗的作用不是百分百的。其二疫苗接种也有禁忌症的。况且疫苗本身也还有个时效性问题,因此不能企望太高,否则会迷茫。总之,有了新冠疫苗是好事,是喜事,但也不能由此太过盲目乐观,太过忘乎所以,要-如既往地视情做好各项预防工作,如简约生活方式、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不扎堆等等。新冠病毒喜冷怕热,目前正值冬季,因此要倍加小心,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好別人,保护好社会。
鼠年即将过去,牛年就要到来。过去的一年,全球饱含辛酸,悲催不已。在国内同样坎坎坷坷,跌跌撞撞,但都成过去了。关于新冠,有专家说可能要到2025年才能结束,我们不想此话成真,更不想新冠与人类同行,我们要抖擞精神,做足准备,以百倍的信心迎接新的挑战,迎接美好春天的到来。
元旦过后,新春马上就到,在此,我以王安石诗《元曰》为大家祝福。
爆竹-声除旧岁,
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20210103于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