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一封“建议信”(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一封“建议信”(散文)


作者:修成国 秀才,1055.1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381发表时间:2021-01-12 22:07:52

那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开始普及“革命样板戏”,于是,在支左解放军的倡议和支持下,我们这些初中学生便组织起剧团,排演起《红灯记》来了。由于我们演不了京剧,我们只好从县评剧团索要一部把京剧移植成评剧的剧本来。
   经过紧锣密鼓筹备,一个30多人的剧团便组织起来了,其中大部分是学生,也有老师和社直机关的人,还有好几个喜欢演唱的农民。我虽然在读初中的几年里,参加学校组织的几次文艺会演时演过一些小节目,但没有正儿巴经地演过什么戏剧,可是,在我们公社负责“三支两军”的解放军于指导员就指定由我来主持这件事,于是,我便成了这个剧团的团长。
   经过大约两个月的排练,这部剧基本可以演出了。随着这部戏排练的成熟,参加剧团的男女学生间的感情也在逐渐地升温。
   一天,我的班主任宋老师显然有些不理解也不满意地对我说:“听说你们剧团的男女学生,一对一对的谈起恋爱来了。”要知道,那时人们对男女关系问题是非常敏感的,尤其是年轻的还没有走出学校大门的学生若是谈恋爱,那是很严重的思想意识和道德问题,是要受到白眼的,是要受到舆论谴责的,甚至要受到处分的。
   我听后,不禁有些愕然,怎么会呢,我简直有些不相信。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我居然收到了也是当时我们剧团中的一个女同学的一封建议信,说是一封建议信,实际上也应该被视为一封情书。那封信,是专门写给我的,而且也是在没有人时偷偷给我的。那信的大体内容是:她赞扬我组织了剧团,而这是一般公社干部都办不到的,我一个学生办到了,她非常佩服我的组织和领导能力。她对我为大家安排伙食,解决如入冬的取暖等问题,非常感动,她因此感到我是一个非常能体贴人,能为别人着想,并亲自动手为别人做事的人。最后,她还说她挺心疼我,并愿意为我做些比如抄写材料洗衣服等事,以减轻我的负担,让我腾出精力把剧团的工作做得更好,为宣传革命样板戏,宣传伟大的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做出更大的贡献。
   写这封信的女同学叫雪梅,在剧中扮演一个大婶的角色。她是和我们学校只有一步之遥的农业中学的学生,在读小学三四年级时,曾和我在一个小学读过两年书。她的年龄和我相仿,她父亲是个医生,她哥哥当过教师。她本人高挑的个儿,圆圆的脸儿,白白净净的,说话慢声细语,文文静静的,应该说是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在剧团所有的女生中,她是最懂事的,从未让我操心也未让我批评过,我从内心是很喜欢她的,但是,当时绝没有那种恋爱的因素。因为当时年龄尚小,还未离开学校,也没有工作,更谈不上固定收入,也就是说根本不具备谈恋爱的各种条件。
   雪梅的这封建议信,实际上也是一封情书,虽然其中没有什么哥呀妹呀情啊爱啊的词句,但这在当时应该视为是一封情书了,因为当时我所做的事情,并不是为其一个人做的,她所以写这封信,无非是借题发挥,用以表露她的心迹。况且当时就是名副其实的情书,也很少会有现在的情书中那些情绵绵意切切的词句,因为时代不同。
   记得当时我们几个男同学住在公社后院的西屋,而几个女同学住在东屋。那是一天晚饭后,雪梅将那封写好的信交给我时,什么也没说就走了,只是脸上泛起一阵红晕,毕竟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那封信大约有两页纸,用钢笔写得工工整整。当时只有我一个人在屋,雪梅也正是选了这个时机送给我的。我把信反复看了几遍,仔细琢磨那些充满情意的话语,除了表扬赞美之词,确有一些令人心动的体贴和关心的词句。我当时虽然没有过多的考虑婚恋之事,但毕竟也是十七八岁的人了,怎么会一窍不通呢。于是,我马上联想起老师讲到的剧团中谈对象已经产生了影响的事,看来老师说的是对的,而我对这样的事情却马马虎虎懵懵懂懂没有任何的察觉。
   正在我手拿着信思前想后的时候,与雪梅住一个屋的剧团的另一个女同学玉华过来了,她见我手中拿着的信,便毫无礼貌地问道:“是谁给你写的信?”那架势和语气,大有跟踪盯梢并要刨根问底的味道。
   我于是非常坦白地告诉她:“是雪梅写给我的,是关于剧团工作的建议。”
   玉华见我毫无隐讳,自觉讨个没趣悻悻地走了。玉华与我,在小学六年级一个班,考上初中后又分在一个班,她父亲是个老师,家中是富农成分。大概是因为他家的成分高,而“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恰恰是唯成分论的时代,没有谁去追求她,因此,她便产生无奈和嫉妒心理。也大概是雪梅写信时,被她发现了,于是便盯住不放,一直盯到了我这里。
   本来我是想跟雪梅好好谈一下,感谢她对剧团工作的关心,也感谢她对我的鼓励和体贴。可被玉华这么一跟踪,我便打消了与她谈谈的想法,因为我们若是在一起谈话,说不定又会引起什么猜测甚至风波来。于是,我决定在会议上公开说说。于是,在第二天召开的剧团全体人员会议上,我讲了雪梅给我写信的事,同时对她为剧团提出一些很好的建议,予以表扬。之后,我为了不引起大家猜测,也不伤害雪梅的一片好心,在雪梅的那封信上写了这样几句话,即:“感谢你对剧团工作的关心和对我的鼓励。希望你今后多提宝贵建议。”最后又写了一句“我们还是以正常的同学关系相处为好。”并将那封信当着大家的面退给了她。
   这件当时被自己认为处理得很得体的事情,后来,我有些自责了,我觉得自己当时真应该跟她谈谈,至少应该谈一次,向她解释一下我为什么要那样做,从而慰藉一下她那颗火热和真诚的心,然而当时我却没有那样做,而是把一封情书,且是我人生中收到的第一封情书,给“公事公办”了。
   令我非常欣慰的是,自那以后,雪梅对我没有产生什么不满意的想法和做法,她排戏演戏还是那么认真,见面还是那么自然,我们的同学关系仍然一如既往。整个剧团也没有因为这封信引起任何议论和风波。在那以后不久,剧基本排好了,在公社演了几场后,又到各个生产队去给社员群众演出。随着“文革”形势的发展变化,不久剧团就解散了。因为不在一所学校,那以后,我再很少见到雪梅,再后来,我参军来到了黄海深处的小岛上,转业后又留在了辽南的海滨城市。
   人生短暂,转眼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每逢想起这件事,我心中都不免掠过一丝愧疚一丝歉意。因为我觉得雪梅写给我的那封信,显然是在表达她的一种好感,显然是在流露她的一种爱意,显然是精心选择的一种她认为稳妥的交流方式,之后,她在等待我的回音。否则,她若是只是出于对剧团工作的关心,有什么想法,在大庭广众之下,直接说出来不就可以了吗?还去费劲巴力地去偷偷地写什么信呢。可惜的是,她的一片美意,被我的简单粗疏给轻慢了给损害了。同时我总在想,无论时间怎样流逝,她都不会忘记她写给我的那封情书,因为,那可能是她人生中写出的第一封情书,而且一定是经过多少次思想的斗争,才下定决心的呢,因此,她也一定会刻骨铭心的。也许我是自作多情,但我觉得应该不是。
   我几十年里多次回家乡,再也没见过她,也没有再联系过。后来听有的同学说她也学医了,丈夫还是一个公职人员,生活得很好,我听了后很是欣慰。如今,我们都到了古稀之年,我总是在内心祝福着她。

共 279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豆蔻年华的人,心中渴望爱情,记忆回至半个世纪以前。共同参加的时光中,那封信包含了太多。伴随着青涩与不安,选择了回避,一场风波化解于无形中,但内心深处却始终不曾忘记,这份感情被掩埋于心灵深处,且行且珍惜吧,一份未能牵手的恋,各自安好。推荐欣赏【编辑:枫魂帝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1-12 22:10:01
  学习大作家好文。真情不会抹去!
活到老学到老
2 楼        文友:枫魂帝星        2021-01-12 22:10:13
  青春是无悔的,青涩伴随着成长一起,只有在经历过岁月的洗礼后才会懂得。感谢您赐稿菊韵问好冬安
拈月为诗,清静做文
3 楼        文友:修成国        2021-01-13 08:27:42
  谢谢编辑老师!谢谢黄老师!真情难忘!纯情难舍!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