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写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随笔)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写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
南康区作家协会党支部宣传委员陈国英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第三部分谈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要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把文艺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也对我们作家应该具备怎样的思想远见、胸怀格局和信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要写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学作品,通过深入人民的生活当中,热爱生活,热爱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与她们同命运,共呼吸;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用手中的笔墨,用心用情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文艺工作者要有大格局,胸怀天下,兼济苍生。我们南康区作家协会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我们充分利用作家资源,为服务社会做了一些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南康发展的力所能及的工作。自成立以来,一直把党的引领放在前面,推动创作活动。鼓励和引导作家到人民中去,深入田间地头,写扶贫攻坚、写南康的发展与变化、写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日新月异的改革与变化,写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写区委区政府及各级部门为南康的明天变得更好而付出的艰辛努力而彰显出持之以恒的拼搏和奋发向上的南康精神。作协还带领党员作家及会员们深入到产业园、学校、赣州港、黄田小镇、浮石大山脑林场、浮石圳玄村党支部、龙回祖炎小学红色教育基地、格力电器(南康)制造基地采风,极大开阔了会员的视野,丰富了创作素材,使得这些作品把根牢牢扎在南康坚实的大地上,接地气,得民心,亲民意,反映了南康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为实现伟大复兴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刻画出一幅幅热火朝天的奋斗情景、展示了务实上进的精神风貌,也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好评与赞誉。一篇篇情感丰沛、鼓舞斗志、激励人心、直达心灵、感恩奋进的时代篇章和优秀作品见诸报端、杂志、网络、自媒体等。
同样的,作为一名沐浴在党的关辉和深受党恩成长起来的共产党员,我一直把写好中国故事、江西故事、赣州故事、南康故事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把大美中国、大美江西、大美赣州、大美南康通过现代化的传媒手段,用诗歌、报告文学、散文、随笔、评论等写作展示方式多角度全方位进行宣传和传播,许多文章已经远播国外,被翻译成英语等语种供国外读者品读,为国外读者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户,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2018.07月由世界诗歌联合总会等举办的”首届世界诗人金桂冠大奖赛“中,我有幸荣获“最佳诗歌奖”。2018年8月19日,我编写的剧本“大爱无声”在首个“中国医师节”文艺汇演暨颁奖晚会中,荣获二等奖,江西电视台同步直播,并被央视影音、江西电视台社会传真、赣州电视台、交通广播电台等几十家各级主流媒体、网站转播报道;2020.08.17,由中华时报传媒集团、世界华人流行音乐联合会、中华新闻通讯社、粤港澳大湾区艺术联合会、广州新世纪艺术研究院、湖北省保康区作家协会、贵州省贵定县作家协会等联合主办的“紫荆花诗歌奖”(香港)全球抗疫诗歌公益大赛中,“战疫”等六首诗歌入选。2019年由江西工人报社等共同推出的“讴歌新时代.礼赞新中国”全省短诗大赛,我荣获优秀奖。
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文化植入世界人民心中。让文艺深深融入人民生活,事业和生活、顺境和逆境、梦想与期望、爱与恨、存在与死亡、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在文艺作品中找到启迪。
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这是我一直以来写作的方向。
静观现当今文坛,泥沙俱下,千奇百怪现象者有之。那些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的;那些是非不分、善恶不分、以丑为美,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的;那些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当作感官刺激的“摇头丸”的;那些胡编乱造、粗制滥造、牵强附会、制造了一些文化垃圾的;那些追求奢华、过度包装、炫富摆阔、形式大于内容的;那些热衷于所谓的”为艺术而艺术“、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的文化垃圾的人与作品,一定会被时代所抛弃。
凡此种种,也警示我们文艺工作者,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了生命力。
为时代立言,为人民写作,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也是无上的荣光!
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说过,只要是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
朝着这个方向,我将用心用情写作,发出自己的光和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写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20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