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回归线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回归】自洽人生(散文)

精品 【回归】自洽人生(散文)


作者:策马南山 举人,4450.6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07发表时间:2021-01-16 10:12:01

【回归】自洽人生(散文)
   一
   如今的我越来越深刻地知道,任何一位老年人想和年轻人做近距离朋友,几乎是痴心妄想,不信你就试试。我也年轻过,知道并也实践着年轻人曾经狂妄的心,轻佻的情,还有无根底的自信,但我没有太多的忏悔,尽管回想往事时我瞬间无地自容。
   年轻人的生命热忱是铺天盖地的执着与疯狂,对于眼界处老年人的目光、话语、行为、举止都止于象征性的礼仪,甚至是不屑一顾,极端轻蔑。这是正常的,可以简单地喻为代沟,也可以理解为社会进步的特别成长价值。然而,只有少数社会精英在年轻时就学问深厚、处事精明、知己知彼、举重若轻,对时事洞若观火,对自身了如指掌,凡大小事一般不糊涂,就若梁启超、胡适……即使是这样的大智者,面对强悍的枭雄们最后也只能是无奈地噤声,任这个世界走入命运中的自洽结局。至于中国近代的许多大学者,基本都功亏一篑,少有大家格局的建树。
   许多老年人以为自己走过的桥比年轻人走的路还多,吃的盐比年轻人吃的饭还多,这也是正常的一种现象,没什么值得炫耀的资本。人生本来就应该这样,不然哪有什么生命的传承延续,哪有什么事业的继往开来,哪有什么江山的日新月异。我虽然知道目前的自己无法与绝大多数年轻人做近距离朋友,但我欣赏他们,我知道未来的世界是靠他们来推动向前,即使他们在某一阶段误入歧途或上了贼船,但我知道,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终究会醒悟。不过,我也发现许多人年轻时就受煽惑不无可悯,到了中年、老年,依旧是痴心愚心不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行为乖张,让人厌恶,动不动还在朋友圈里发那些自以为“高大上”的混账烂文,以为自己雄风不减。人们说,这些人是坏人变老了,不是蠢就是坏!我以为,这就是某些蠢人一贯见风使舵的自洽人生,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无法救药。然而,似乎也不能完全怪他们,这些人是特定社会的低级产物。
   人生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此刻是谁?知道自己此刻应该干什么?知道自己此刻有几斤几两?知道自己此刻能吃几碗干饭?但很少有人能做到,无论是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以及少年、童年直至婴儿,甚至还在母亲肚子里未成形的胚胎——都注定了每个人一生命运的自洽结局。
  
   二
   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命中注定。所以人们喜欢算命,喜欢吉言祥物,喜欢看风水,喜欢黄道吉日,喜欢做好梦。然而人生的自洽结局盖棺都不能定论,李鸿章的尸骨不是被挂拖拉机后面游街示众,直到骸骨散尽,但是对他的功过评价至今未休。所以,看风头使船也是自洽人生的秘诀,比算命靠谱得多。
   人生就是在陌生世界里争取自我发展空间的奋斗之路,为此不惜搭上自身所有的生命细胞,包括思想,或者灵魂,或者骨骸,或者骨灰,或者遗物,或者口碑……这就是奋斗的人生,打拼的人生,希望的人生,这些都是每个人独一份的自洽人生,无可替代,荣辱与共,咎由自取。许多事情在一念间就能改变了人生轨迹,乌鸦可以变凤凰,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这种微妙的重大点睛之笔,一定是上帝的金手指进行了显圣干预,岂是人力可以作为,堪称人间奇迹。一些大智慧者在一百年前的预言现在居然成真,震撼人心的同时,我们只能对他们无比敬仰和赞叹!同时也为人类的命运叹息——人们总是在碰得头破血流后才痛定思痛,过几年还是继续在帝王的恩威并用下一意孤行。
   个人的自洽人生只属于自己,属于自身得天独厚或得天独浅的生命成长基因,属于周围身不由己的生活空间,属于分分秒秒侥幸生存的宿命安排。我们生命的每一次遇见都是一场刻意的规定程序,只是我们不知道、不明白、不上心、不认真……或者这也是最好的状态,无为而为或许是上天赐予我们真正的救命恩人。人太精明了,会招来祸端。历史上那些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的事例皆是如此。
   我现在不善和任何年龄的人做近距离朋友,不是我冷漠,而是我清醒: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自洽人生里生活,所谓的近距离接触只是一种错觉,错觉的深浅决定一个人的智商高低,错觉的距离也决定自洽人生的成败,错觉从宏观上属于自洽人生的范畴。为避免错觉带来的人生失误,在个人的生存空间里,应该尽量与所有的人与事保持一定距离,包括自己的长辈、父母、妻子、孩子、亲戚、朋友,以及地位、金钱……
   我以为,自洽人生最正确的姿势,就是在人生的路途中,努力保持对其他生命的尊重,对大千世界的敬畏,这样,也是对自己独特生命的一份长远保障。
  
   三
   我夜晚做梦居然多次梦到大人物。大人物居然还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就像我多年的好朋友一样,一起在河边钓鱼,一起聊天拉家常,一起讨论治国理念。也梦到一些显赫官员,是在路途上偶遇的,他们夫妻俩亲热无拘地与我嘘长问短,让我在众人面前特别长脸。醒来后我很诧异,我怎么这么喜欢与达官贵人在梦中同框?梦中的达官贵人又为什么那样理想化?我从未认可当官发财作威作福是人生最大的成功和幸福,即使在我的白日梦里,我也回避这种机会。但在夜深人静的梦魇里,我居然用理想化的虚拟梦境铺满黑暗世界的苍穹,让闪闪发光的满天星成为我可望不可及的人生点缀,唯美自己的自洽人生。我内心的心理诉求是如此的矛盾和不靠谱吗?太使人发懵发呆了。
   无论是官员、富豪还是学者和艺术家,只要他们是睿智的化身,我就应该表示尊重,就应该与之近距离接触。但实践告诉我,这不太容易,就和与普通人近距离接触一样难,甚至更难,因为他们都比寻常人聪明——真正聪明的人你是很难一眼看透的,他们应该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盈若冲……但恕我孤陋寡闻,这样的人我白天无论如何也见不到,在我的梦中出现就很正常,这叫阴阳互补。
   李鸿章是晚清重臣,他故去之后,关于他的功过众说纷纭。美国《华盛顿邮报》是这样评价的——“对李鸿章公务生涯的回顾,将得出一个令人悲伤的结论:他无数次地将中国人从无知而导致的麻烦中拯救出来,却每次都被指责受贿及不忠。”在李鸿章去世两个月后,梁启超奋笔著就《李鸿章传》一书,为他作了最深刻的惋惜和最中肯的评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梁启超跨越了代沟,与李鸿章进行了精神上的近距离接触。中国近代史上只有一个梁启超,许多智者也无法超越。
   以我获取的知识范围来看,中国历史上的类似梁启超、胡适的才俊也有一些,但最后的结局几乎都是不了了之,让人扼腕叹息——他们为这个民族没有做出更大的建树。如汉代的张良,三国的诸葛亮、周瑜,等等。历史总是英雄和枭雄书写的,大智者太纯粹的理想和风度很难应对复杂的人世间诡秘,往往不能善始善终,能激流勇退、颐养天年就是大智慧了。所以就有了那句绝世叹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尽管我对这些才俊满怀敬意,但也为这种人生的悖论相当困惑——难道大智大慧者就不能成为英雄或是枭雄,开一代新国风,解民于倒悬了吗?
  
   四
   历史总是在重复,重复的历史就没意义,甚至很让人泄气。不断重复的历史让人很压抑,就像是在死胡同和黑森林里打转,许多读书人因此就退而守之,认为魏晋风度很迷人,应该是读书人闭门求之的高境界。然而魏晋时期是一个非常混乱的时代,战争让国家政权频繁更替,政坛没有统一的思想,各种思潮因此就有了相对宽松的自由开放,也造就了一种貌似繁荣的畸形文化。中国历史上的读书人要么是积极入世,为英雄或枭雄出谋划策,谋取稻粱,并企图光耀自己的门庭;要么是消极出世,在荒野陋室喝茶斗诗,或流连于酒肆青楼写词——云想衣裳花想容,傲然携妓出风尘。那些崇尚“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的个别文化人,或只能在文学、思想、美术、书法、音乐文化上消磨时光,或被贬流放杀头,中国历史上虽然也产生了许多影响后世的文化大家,但终究是让人气难平的“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既不能报国,也不能安邦。
   乱世出英雄,乱世也出文化,最后平息乱世的往往是枭雄,历史又开始以枭雄的意志换个名号重复,还指定了特别的枭雄文化请识时务者入瓮。乱世似乎也能造就某种文化的大发展,但仔细看来,其实是一种内卷式的畸形文化,是社会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社会现象,其实是扼杀了正常的文化,让畸形文化在死水里打转。于是,报国无门的读书人就将个人精神气质的崇高愿望,当成了自洽人生的终极目标,就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被称之为魏晋风流或魏晋风度的精神寄托。
   魏晋风度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士大夫精神,深刻地影响了许多文化人的人格基础,为后来的读书人铺垫了人生自我追求的模板,如竹林七贤、建安七子、王羲之等,这些人都被誉为人格健康的代表象征。这些人在乱世中不爱权,不爱财,追求自洽人生里个性的张扬,注意自身的仪表气质,从而展示了独立人生的一种美好。之所以人们崇尚魏晋风度,还是由当时的政治环境造成的——上层官僚们是尚美斗富,男人女人都是精致地打扮化妆,达官贵人们是极尽奢靡,底层民众是疲于奔命。这种情况是不是有点面熟,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历史就是很相似,大乱后的许多大治,就是一场场死灰复燃的迷失疯狂,文化史上称之为魏晋风流或魏晋风度的出现,就是一种对苦难人生的报复,是一种另类的畸形人生态度,很悲催!历史上一些男性女性化的小鲜肉弄姿,女性以年轻美貌为另类成功的钓饵,达官贵人无所顾忌的炫富比阔,都是建立在急切完成生命畸形绽放的直观荣耀上,为此不惜鬼话连篇,丧失人格,为虎作伥。魏晋风度只限于某些貌似有洁癖文化人的一小股清流,有一定的积极面,但在崇尚奢靡风、拜金风、虚浮风的社会大背景下,“清谈”之风其实就是自诩清高,互相吹捧,对社会健康的发展也意义不大,所以不值得效仿。
  
   五
   西晋太康二年,即公元二百八十一年在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一部奇书被盗墓贼引发出世,突然现身于当时社会,这是一本来自战国时期魏国的史书,名曰《竹书纪年》。这本书的出现颠覆了中国历史,在中国文化史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的历史大多都参照司马迁的煌煌大著《史记》,之前的中国大部分史书都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暴政下灰飞烟灭了,而《竹书纪年》是魏襄王的陪葬品,在墓穴中逃过一劫,成为人们研究历史的重要文献。《竹书纪年》是竹简,从上古时期黄帝开始记录,总共囊括了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八十九位帝王历史,时间跨度长达一千八百四十七年,其中大部分内容与《史记》是相符的,可有一些记载却与《史记》截然相反。所以人们更加怀疑《史记》里记录的某些事情的真实性。
   比如有关尧舜禹的禅让品德。上古时期的物质精神都极为匮乏,能有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吗?自夏之后,大公无私就是一种人格祈望,甚至成了虚拟道德的标杆——无法抵达,却至高无上。这种外儒内法,表面道貌岸然,暗里男盗女娼的思想体系,成了统治者强化统治的一种高明手段,让根本无法实现,高不可攀的空泛道德要求,成了改造后的儒家文化核心,成了中国“哲学”的精神支柱。所以,《竹书纪年》就成了反儒家文化的具体证据,也就成了历代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君王们的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我们现在看到的《竹书纪年》也经历了失踪、再现的诡异过程,一些文字也未必就是当年出土时的原意,喜欢思考的人们还是应该从人类的进化演化推理中,研究历史颤动的脉搏,规划好自己的自洽人生,应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关系吧。
   明白人都知道,看历史不仅要纵向看,也要横向地看,更要对比地看,这样才能在大视野、大历史观的交叉揣摩中,思考出一些完善自洽人生的端倪。
  
   六
   有人做过实验,只需五天就可以把一群人成功洗脑。
   自洽人生,其实就是在拒绝洗脑和被洗脑之间徘徊。个人的生存轨迹无论高贵还是低贱,社会阅历知识结构无论多还是少,都不能免俗成为所谓的圣人,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很容易成为神坛上的祭品,在被动人生的驱使下,随波逐流。在这种情况下,唯一可行的是依照天赋的直觉感受和需求——在无法想象和把控的自洽人生中惨淡经营,在可为不可为之间,握住自己无法预知的命运,端正自己屁股的适合坐位,落实自己头脑的风向标。实在没办法了,用脚投票就是唯一的机会和选择了。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生长的社会土壤,自己想怎么发展就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态度,想在特殊的土壤里刨金镀银也是一种另类的工作和生活,尽管人们都知道,“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从我的人生经验来看,五色土中心的无极土未必就是那么好玩,那些炫目的色彩里暗藏了许多玄机,那些土壤里的毒素定会反噬了某些聪明人的卿卿性命,卑鄙者的通行证就成了行尸走肉般的自洽人生。
   我们这个星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极为绚烂,也很无奈,每个生命的个体都用自己的自洽结构,复述着物质运行转化的精美过程。无论是何种生命的形式,生存的法则都一样,就是物竞天择——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仅人类而言,有人用智慧,有人用蛮力,有人用善良,有人用残忍……无论怎样,都是个体自洽人生里的后果自负。
   除去人生必须的物质追求外,最能区分不同人生内涵的方法,就是看各自精神世界的索取和占有了。比如我们读各种文章,聆听各种音乐,观看各种电影,欣赏各种图画,书写各种文字……都是不同思想境界充实的自洽人生,只属于个体的生命过程,独一无二,迷人的同时也是自我人生哲学的贯彻落实。
   人类精神的至高点一定是哲学,它贯穿于各种文化艺术之中,甚至指导政治、经济、科学的发展。即使是不读书的英雄和枭雄,偶尔说出几句话来也似乎有那么一点哲学思想,如——大风起兮云飞扬……力拔山兮气盖世……这些豪言壮语,可以让谄媚者立刻找到立功的绝佳机会,也可以让史学家顿生无尽的伤感。
   但这不是哲学,许多貌似高不可攀的道德标准也不是哲学。哲学不是给予和教诲,它是一种精神唤醒,哲学的意义是现实性的热情,它能帮助人们找回灵魂中最高贵的东西——信念和警惕。哲学,一直是一门神秘的学科,它不教导人类任何技能,但它却指导着人类的一切。
   所谓高贵的灵魂,就是对自恰人生的文明规则怀有敬畏之心,不可僭越,不可猥亵。在世俗的社会生活里,自恰人生的哲学价值就是牢记做人的底线,在好自为之的人生色调选择中,展现符合正义原则的自洽人生,不信邪,不信命,不信书,以人道的科学精神来探索世界,用人类的智慧头脑来明辨是非,唯真、唯善、唯美地为我们这个世界尽一份人格之力,添上一抹符合人性伦理的个性色彩。
  
   2021年1月16日星期六
   (原创首发)

共 576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自洽人生,其实就是人们自己选择的人生和社会环境给予的人生总和。这或许是人们常说的命运,因为许多事情都是人力不可为的生存环境造成的;但许多诡秘的事件告诉人们,个人的努力奋斗也能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许多事物的过程和结局都让人唏嘘不已,有悲欢离合,有节外生枝,有死灰复燃,有化险为夷……甚至还有,好人没好报,乌龟王八寿千年的说法。作者的这篇《自洽人生》,试图用特别的理解来阐述人生的各种价值和意义,用平视广远的角度、深入浅出的辨析、机智敏锐的洞察,将“自洽人生”这一思想命题呈现出来,与读者一起徜徉彷徨、浮想联翩、活色生香……有关人生、人性、人格、人为、人品的话题是一个永恒的思想命题,其价值定位很难有一种固定的模式框范,有关此类的哲学思考、政治实践、社会研究、科学推断……都在历史复杂的变革中,此消彼长,波涛涌动,变幻无常。或许,“自洽人生”就是一架无解的社会伦理永动机,在人们不断地破解和追问的具体实践中,呈现出全新的生活意义和价值的理解,这就是思想的进步。佳作,特此推荐!【编辑:武陵樵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0119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心静天好蓝        2021-01-20 04:31:10
  人生这种大课题,非得南山老师这样的大儒才敢论及,文章字字闪耀着思想和智慧的火花,佩服受教了。樵人老师的编按鞭辟入里相得益彰,敬佩之至。
12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21-01-20 08:46:47
  我相信心静朋友的留言是真诚的,特此表示感谢!然而,我在读许多极好的文字时,包括心静文友的文字,我心中默念的也是真好!问好朋友了!
人生如梦
13 楼        文友:善水游鱼        2021-01-22 10:11:45
  此文厚重。由历史与现实的断想联缀成篇,使我们看到也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自洽人生,深受启迪。精品!
兰生幽谷,不因无人佩戴而不芬芳;月挂中天,不因暂满还缺而不自圆。
14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21-01-22 11:02:45
  感谢“善水游鱼”朋友的理解,我专程观摩了一下朋友的文集,知道“善水游鱼”是江山的老文友了,特表敬意。问好朋友了!
人生如梦
15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21-01-25 14:48:08
   您好,春节快到了,送您三幅春联:“春催万亩红和绿;鹊唱千家福且祥”横批是“春回大地”第二幅是“九州清除寒冬雪;万民沐浴温暖春”横批是“冬去春来”。第三幅春联“河边雨笼千重景;窗外风吟万里春”横批是“春意盎然”。
太行飞剑
16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21-01-25 17:21:49
  感谢太行飞剑朋友的新春对联,我也送朋友一份祝福:2021,健康最贵!身体健康,能维持生命,健康无恙,能继续活着。 2021,自己最贵!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自己,是无可替代的。2021,良心最贵!良心,是命里黄金,良心,是底气骨气。问好朋友了!
人生如梦
共 16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