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冰峪悟路(散文)
第一次去辽南庄河市的冰峪沟风景区,是1991年秋天,已经有30年了。冰峪沟风景区,被称为辽南小桂林。秋天,正是冰峪最壮丽最辉煌的时节,满山满沟的秋叶,把原始古老的冰峪沟打扮的色彩斑斓。我们翻山越岭穿林过河,用6个小时走了40多里路。冰峪沟景区美丽的红叶,那音乐般的秋声……回来后我写了篇题为《冰峪听秋》的散文,因为我实在是被她的美征服了。
两年后,我又陪同北京和沈阳的朋友去了冰峪沟风景区,这次是夏天,又是和上次一样走了个全程,花了6个小时,走了40多里的路,虽然行走于青山绿水之间,领略着融入大自然的愉悦,可也体会着攀登崎岖山路的艰难。
庄河土地局的王衍田主任上次陪我们走了一个全程,这次又是他陪同我们。他身体比较胖,我真为他担心,可他告诉我说:“我虽胖些,但没问题,走起这冰峪的路来不觉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我每年都要陪外来客人走上十趟八趟的,但没有够。”听了他的话,我的心放了下来,还对他产生了一种敬佩的心理。是啊,人,不要惧怕走路,尤其不要惧怕走崎岖坎坷的路,多走走这样的路,走起人生之路来也会顺畅得多。我和王主任有着同样的感受。
从仙人洞风景管理处到般若洞,是一段上山的路。这段路虽有几千个台阶,然而并不难走,因为这完全是用水泥抹得均匀光滑的路,尽管爬一会儿就开始流汗了,但毕竟无须忧虑,走着这样的路,无疑是一种幸福。前人修路已付出无比艰辛,因为修路的人常常是无路可走的,修这样千余米长又高又陡的山路,无论是沙子还是水泥,都要靠人挑肩扛的。如今路修好了,我们来走,难道不是一种享受吗?人的幼年和少年时期,何尝不是如此呢?出汗是必然的,跌倒也是不可避免的,但那绝不是路的原因。
爬上了山顶,便立刻“一览众山小”了。举目冰峪起伏连绵的千山万壑,映入视野的是一个空旷苍茫的山水世界。如同一个人到了青年,闯入了社会,看不透四野的苍山林海,也看不透复杂的世事人生。山顶有个般若洞,有佛像,是一个佛教处所,意即集智慧之大成的地方。先来的人们在顶礼膜拜,烧香祈祷,是为了获得智慧,是为了这一趟的旅行顺利,更是为了一生的平安。然而,那都只是一种心理上的愿望,既然人已经踏上了征途,索性迎着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坚定信心地走下去吧,索性靠自己去努力去探索去拼搏去积累吧。
离开般若洞,虽然放眼皆为重重叠叠的冰峪山水,风光无限,然而脚下的路却是又陡又窄,树木横斜乱石嵯峨,再没有人工修建的光滑整齐的台阶了,走起来有些举步维艰了。这段路叫梯岭,从山顶到前边的小峪河边,足有几千米,上山时尽管出点汗,但腿力尚足。这段路便不同了,有上有下崎岖曲折,刚走了一半,小腿便酸痛起来,颤抖起来,似乎有些支撑不住的感觉,正所谓“上山容易下山难”,大家都悠着劲缓慢地前行着。
同行的省土地局马本理主任颇有风趣地说:“往上爬还可以,下来倒有些不行了,看来是能上不能下呀。”
这时,我接着他的话说:“这次走过,就又能上又能下了。”
于是,大家都呵呵地笑了起来,那笑声饱含着人生况味。看来,上,需要努力奋斗顽强拼搏。下,也同样需要勇气需要胸怀。是啊,登山的人怎么可能老是高居山顶上而不下山呢。人生岂不如此。
大家终于下得山来,来到小峪河边,清清的河水缓缓流淌着,水底的卵石和水中的小鱼,都清晰可见。河两边地势平坦,树木葳蕤,鲜花簇簇,蝶恋蜂喧。河边,水果摊饮料摊食品摊旅游用品摊,一个挨一个,先到的人们正在边休憩边啜饮。稍事休息后,王主任便带领我们顺着河边小路走进了原始的树木草丛之中。几个年轻的小姑娘小伙子,大概是久居城市,从未见过这样原始的绿树野草鲜花儿,高兴地蹦蹦跳跳嘻嘻哈哈,采这摘那,一会儿工夫,就采摘一大把野菊和马兰花,有的人手中还攥着已经熟透了的山里红。这一段路真可谓是充满了鲜花胜景,此时我想起了古代的一种词牌,名叫“蝶恋花”,今天似乎真正体会到这词牌起的是多么浪漫啊,多么富有诗意啊。人生也有花季,很多人就这么一路鲜花般地走过来了,可谓春兰夏荷秋菊冬梅。只是不管年轻年迈,都不要因贪恋花草,连路都忘了赶,那是要浪费时光耽误前程的。
这一段路虽不算短,但平坦顺利的路往往在不经意中很快就走过去了,前边的路也不会是一路坦途一路鲜花的,绕过虎回头,很快来到了朝天阙和一线天,之后还要过小峪河,要踩着河中那些既不成行也不稳当的石头,连蹦带跳地跨越过去。这种走法既无法互相帮助,中间也不能停步,必须靠自己独立行走,勇敢地冲过去。这时,那几个年轻人有些畏难了,他们怕没人搀扶掉进水里,可他们却又谁也帮不了谁,有一个试图帮助别人,自己反掉进了水里,湿了衣服,磕破了膝盖。最后,他们还是一个个自己过去了,虽然有两个还是掉进了水里,好在水并不深,只好趟着水过去了。对此,人们不难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人生之路,必须靠自己去走,尤其是年轻人更应该志存高远,自立自强。
在醉佛、神女峰的路段,则又是一种境界了。有几段路不是在水中,也不是在平地,也不是在山间,而是在陡斜的石壁上,上是壁立千仞,下是深深河水,如疏忽大意,便有滚入河中的可能。应该说,这并不是路,只不过是人们在无路可走时,沿着石壁手脚并用爬出来的,天长日久,终于磨出了一些痕迹,便成为不是路的路了。走在这样的路上,我想起了两个伟大人物关于路的名言,一位是鲁迅先生说的:“世上本来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便形成了路。”一位是马克思说的:“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我由此想到世界上凡是成功者,无不是凭着自己的胆量、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拼搏出来的。我在这孤立无援的石壁上,在这只能前进,不能半途而废,更不能后退的险途中,靠勇往直前的精神,靠小心谨慎地攀爬,艰难地前进着,同时又一边回过头向后边的人喊道:“同志们,努力呀!千万不能掉队,攀过这段险路,前边就是坦途啦。”其实,我也知道前途不会都那么平坦,险路肯定还会有的,“人间无处不巉岩”嘛。但往往在关键时刻,这么一声呐喊,这么一阵鼓劲,会激励人们的精神为之一振,困难就战胜了,任务就完成了,目标就达到了。走路,生活,事业,都是在克服一个又一个的艰难险阻而不断取得胜利的。
大部分路程走完了,眼前来到了称之为小桂林地方,这完全是一番崭新的天地。小峪河流累了,在这里歇成了一湾深潭,高高的山峰也站立得腿软腰酸了,在这里也有些委顿了,于是,顿时有了天宽地阔之感。一片片的树林和两岸的青山,倒映在潭水中。潭边,有人在悠闲地垂钓;潭中,有人在欢快地游泳;潭边树下,有人在安然地歇息……人们完全怡然惬意地融入冰峪美丽风景的怀抱之中了。是的,已经走了几十里的坎坷之路,该放松放松了。
绕过群仙居,从双龙汇乘船,来到云水渡,这一天的旅程算是走完了。大家竟都觉得像是走了一年、几年、几十年的人生之路。途中,有一顶顶的滑竿,有一批批的马队,可谁也没有用,大家都是靠自己的双腿走出来了,有艰辛有苦累,也有甜蜜有收获。难怪庄河王主任走起来没够,觉得是一种享受,我也体会到了这样一种滋味,有机会还想再走一走冰峪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