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花】人生恰似一杯酒(散文)
往事就像一杯酒,燃开逝去的记忆,有时也会此起彼伏,涛声阵阵。
隆冬季节,天气微寒,做为山里长大的一个放牧的孩子,能从山旮旯里走出来,有时真的也会有所感慨的。
昨天下午,也就是2021年1月19日中午,我去拜会几十年前认识的老朋友陈立群,匆匆之间,陈兄还送给我一瓶好酒,是茅台内供好酒,喝起来真的不枉为“茅台”好酒,也不负“茅台”盛名。
荡气回肠,满腹飘香溢胸间,这瓶好酒是酱香型的,自有它天然的纯柔成份,一喝就有:“胸怀点墨酒中燃,酷似李白醉酒仙。飞流泻下心头怨,犟赋轻吟纸上欢。”时值深冬,江南的天气虽没北方那么冷,但也微寒逼人,而昨天晚上恰好与江宓老师、刘旭明老师、黄建华老师、叶顺成老弟在一起,这文人墨客在一起,几杯酒下肚,自然会谈笑风生,忆古思今,是大有一番感慨的。
时令进入隆冬,好几次与江老师和叶顺成在一起,自然是非常高兴的,几次“谈酒论英雄,煮墨烹人生”意义并不在说说书法,谈谈画画,而更多的是谈到古往今来的趣事,人生得失的诸多感受,有时也“忧思难忘、满腹愁怀。”,时常吟:“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而昨晚就更特别了,已经有六至七分酒意的江宓老师、刘旭明老师竟然当场做画,画竹画一幅大写意的植物图,赠给老朽,其实童年我是最喜欢画画的,可那时在大山中,只能用细细的自家烧制的木炭枝条凝思构图、信手涂鸦。
“形似”与“神似”是画画最基本的途径,也是基础训练的必须,形要画得像,神采再雕刻出来,又附加上自己的性格和风格,那么这张画肯定会像人一样,神采奕奕并且又栩栩如生。
线条明晰、清晰,是书法和画画必须凸现的,别说“几分醉意心头定”,但却:“洒脱潇洒在画中,酒借神笔自然来”。
江宓老师和沈旭明老师,竟然合二为一、合璧作画,画出这一张“潇竹图”,的确是让我欣喜万分,特别刮目的。
“席间风景有千万,那及妙笔生花还。”其实,这五人相聚,也是一次简易的笔会,是书法和画画的一次大集合。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此时我竟然想起了李白《将近酒》的名句来,这李白“斗酒诗百篇”的雄酒雄诗就自然在心中荡漾了,这诗也在两位老师的做画中,吟咏于其中了。
其实勾勒人生,本身也呈现在勾勒国画的画笔中,知识的沉淀,丰富的人生阅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也尽情地徜徉于画中,这就是“人画合一,天人合一”的道理。
而昨天晚上的刘旭明老师,不仅是漳州岳口小学的美术老师,而且还是我在吉马的老前辈呢,跟文友卢一心一样,我们都曾经在吉马呆过,而我也曾经在吉马呆过七年。而更使我惊羡的是刘旭明老师竟然是早期的吉马人。
自然“碰杯举酒说前况,难得几回遇真知。”所以,昨晚我们五个人竟然喝了四瓶白酒。
小酒驱寒,其心必畅,前言后语,尽叙旧况,诗也罢、画也罢、歌也罢,兴奋中,我和刘旭明老师竟然还唱起了老电影《春苗》里的插曲:“翠竹青青呦……”和老电影《决裂》里的“共大花开分外红,教育革命起东风……”的歌,看来刘旭明老师对音乐还是颇有了解的。
“岁月长叙《短歌行》,轻《观沧海》《龟虽寿》。老马伏骥志千里,生子当生孙仲谋。”看来,遇真人、探真知,自然是情难已,意菲菲了。
“烈酒驱寒意,轻言落笔中”此时,心中竟涌动万般情怀,如大海的波涛,阵阵袭来……
已经是午夜了,再怎么舍不得,也得分别,也要离开,天下是没有不散的宴席的,此时,我想起了午间我跟海迪(郑杨海)〖早期的闽南三大作家〗的长谈,他说他最近已经又开始写小说了,已经赚到稿费一万多元了,但一天要服十几种西药,才能入睡,这个“酒量奇大、嗜酒如歌”的海迪先生,恰好长我一轮,与陈立群先生同岁,过了这个年,都七十二虚岁了,长我十二岁,我们都属虎,这三只老虎叩动的人生都是“历尽坎坷,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和共同的、那就是“热爱文学和艺术”,所以我们相识几十年了,却是还彼此都谁也没有忘记谁。
2022年就是农历壬寅年的虎年了,而且在这一年的岁末,我也即将告别政治舞台,退休了,匆匆六十年,泛泛一瞬间,人生,有几个六十年呢,活到一百二十岁,肯定是不可能的了,而突然又想起那些逝去、告别人生的好几十个老同学,此时,心中竟然阵阵涟漪,不期而至、隐隐袭来,回到家中,竟然有所伤感,愁郁满怀,但是看到江宓老师和刘旭明老师携手联合画的国画《潇竹图》的活灵活现,我就再也不伤感,不吟咏杜甫在《石壕吏》的伤感诗:“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了。
不管怎么说,要像这张《潇竹图》的竹子一样,节节向上,虚怀若谷,潇洒过一生,履尽千般苦,竹叶刺苍天,扎根在高山……
2021.1.20.
写于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