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野征文“踏雪寻踪”】偶遇(散文)
数九隆冬,寒风侵肌。天空白茫茫一片,落光叶子的绿化树饱经风霜,沉默无语,站成一字型队伍,似乎是在静静等待着春讯的到来!宽阔的街道略显空旷,唯有或红、或绿、或黑、或灰的“柱子”匆匆行走。那些移动的“柱子”是行人,他们被服饰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了能辨识方向的眼睛。多种颜色的御寒服装,俨然成了一道亮眼的风景,赏心悦目,千姿百态。人因服饰而温暖,服饰因人而绚丽!
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大爷手持拐杖,和我一块乘电梯从福一佳超市负一层上到了地面。我跟在老人身后,只不过几步距离,我们便走到了南北贯通的凤泉路上。已近中午,行人多了不少,看不清行走者的脸庞,但那一个个移动着的“风景”甚是扎眼。老人驻足路旁,举目环视,自言自语道:人凭衣裳马凭鞍,生活咋样看妆扮。一看穿着就知道,现代人的日子非同一般啊!
这位老者身着褐色羽绒防寒服,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一看便知是公职退休身份。他微言大义,言简意赅,话语里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新时代的赞美,我想他肯定是个有故事的人,于是就接过了话茬,说:是啊,我小的时候,只有过年才能穿到新衣服,平常穿的都是粗布衣,不是黑色,就是蓝色。那时大多数人是属老虎的,一年四季披着一张皮,哪像现在人的衣服花里胡哨的,还分春夏秋冬呢!
“像你们这代人算是已经很享福了,我小时候的情况,那才叫一个‘艰难’呢,辛酸的事情三天三夜都说不完!”老人语重心长,随后给我简单地说了一下他小时候过年时的情景。
大概是在四十年代中期吧,咱们现在站立的地方在当时是一片荒草滩,野兽出没,人迹罕至!那时我家住北塬上,家里弟兄七个,我是老三。记得每到年末,老父亲总说要到渭河滩寻钱去。说是寻钱,其实就是套住野物卖给富户换点小钱,然后再去集市跟年集。年货里少不了要扯几尺在当时算是很奢侈的洋布回来,要做新衣服了,钱财却有限,就只能给一个人做。老父和老母觉得按照我的身材做比较合算,一来因为个子矮小,节省布料,二来呢我爱跑路,每年走亲戚穿着新衣裳去显得很体面!每次走亲戚前,老娘总要给我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爱惜新衣服哦。晚上回到家,我脱下新衣服的时候,老父亲就站在旁边看着我的兄弟轮流穿上,他们不是在屋里的走来走去显摆一下,就是到外面的院子里转一圈再回来。那时家家户户点的是煤油灯,光线微弱昏暗,看不清我兄弟们脸上是喜悦或嫉恨的表情,但气氛终归还是充满了过年时的喜庆。
老人的少年时代是不幸的,生活境况是何等艰难,不要说御寒保暖了,就连能遮掩身体的衣裳都没有。听了老人的故事,令人唏嘘,悲从心来。我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虽然小时候的生活不怎么富裕,但比起老人家来说那可是强了千万倍啊!
思绪回到了四十多年前的童年时代,有一天父亲用架子车往回拉了一台“缝纫机”,在当时那个年代来说这可是稀罕物,凭“指标”才可以买得到。幼小的我听大人们说这是做新衣裳的机器,不但做得好而且非常快。乡亲们都很羡慕,纷纷来我家看稀罕,人群络绎不绝,这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情啊。记得当时我高兴的在院里跑出又跑进,也幻想着,自己穿着新衣服过年时的喜庆场面。
自从有了缝纫机,母亲就更加忙碌了,每年冬天都有做不完的活。有一年生产队庄稼收成好,我家多余分了点粮食,这是一个喜讯,好兆头一下子就点燃了摆脱困窘生活的希望之火。母亲说今年情况好了点,要给全家每人都做身过年的新衣服,给我做的是粗布学生装。那个年代的学生装很时兴,前襟有四个暗兜,左右对称,上下各俩,上面左边兜的三角扇上开了个小口,是用来插钢笔的。母亲放工回来把我叫到跟前,细心地量了身高又量腰围,然后把布铺展在炕上,用大剪刀剪了个衣服的雏形……
从此我在梦里总是能听到缝纫机“哒哒哒”的声音,就像美丽的歌谣一般,伴我甜甜地进入梦乡,记得有次竟然梦见穿着新衣服,在田野里和小伙伴们疯狂地玩耍。母亲给全家把衣服做好的时候,已经腊月二十八了,我试了一下又脱下,母亲说还要钉钮环、纽扣。那个年代,新衣服的款式、面料没有过多的差异和选择,我觉得母亲做的衣服是天底下最好看的衣服。记得大年三十晚上,母亲把给我们姊妹几个做的新衣服取出来放到炕上,那件是谁的分得清清楚楚,后来,又逐一套在了我们穿的棉袄棉裤上。末了,还不忘一再叮咛:要讲究卫生,不要把衣服弄脏了。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切不可揉得皱皱巴巴的,那样就难看了!
过去的年代,老百姓所穿衣服的布料基本上都是纯棉的,我的那件手工布做成的学生装也是。过完年衣服脏了,即将开学时脱下来就洗了,结果等干的时候怎么也套不到棉袄上去了!我穿着新衣服去学校的梦想彻底泡汤了,只能穿着原来的旧衣裳,磨磨蹭蹭、很不情愿地开启了新学年。那件学生装虽缩水不合身了,但我们还是舍不得扔掉,等倒春寒过后天气逐渐暖和了,我又把它当外衣穿在了身上。自得其乐,我没忘记给上左兜里插支钢笔装模作样,却因衣服尺寸变小倒把钢笔显得粗壮了,口小兜浅,终究是容不下一支笔的。单看童年时代穿衣服的状况,就可以知道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是何等的艰辛不易啊……
我正在想心事的时候,一辆白色桥车戛然而止,停在了我们跟前。车上下来一位富态的中年人,对老人家说:爸,我在车上就看见你了,没事的话咱们就一块儿回家吧!
老人向我挥了挥手上了车,随着车速加快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了目光的尽头。我与老人属于偶遇,彼此并不了解太多的个人信息,只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老人是历史的见证者,从他的话语里我听出了岁月的沧桑,知晓了旧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深重苦难。忆往昔,看今朝,生活如饴,我们行走在康庄大道上,明天是个好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