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严寒里的温暖(散文)

精品 【东篱】严寒里的温暖(散文)


作者:孤独小男孩 举人,3851.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36发表时间:2021-01-23 07:29:17

【东篱】严寒里的温暖(散文) 冰天雪地的东北,酷寒下的人们,最渴望的是温度,一口暖暖的白色呵气,一次快速地搓搓手,都是取暖的方式。而人间的温暖,无需这些简单而肤浅的动作,靠的是人与人的相遇,靠那些暖心的故事,让心与心相连。酷寒严寒,冰天雪地,恶劣的环境,就是为了让人找到一个无可争辩的取暖的理由。
  
   一
   一年之末的隆冬季节,是采伐季最为艰难的时刻。极度的严寒如同一只盘桓在爬犁道上的饿虎,张着血盆大口,露出森白的牙,咬合在一起,发出“嘎嘣嘎嘣”的声响。嗖嗖的北风,好像漫天飞舞的大鞭子,抽到脸上生疼生疼。此时的山岭上,我们抡起的大斧子,把冰封成坨的山野,劈成一块一块。斧头与树干发出的撞击声,音波向四周扩散,整个森林都为之颤动。凝固的冰雪被震碎,从树上簌簌落下。
   生产任务来到收尾阶段,我所在的打枝队来到的林班,是今冬最后一个任务。只要突击结束,我们就可以哈哈大笑着离开山场。一冬的苦累让整个身心都麻木了,甚至有些僵硬。我们犹如一群在黑洞之中摸索了许久的人,猛然间看见了一点点光明。这时的急躁情绪会让人失去理智,越是这时候,越是要鼓足信心,振奋精神。经验告诉我们,仅仅看见了胜利曙光还不够,还需要加快脚步向前赶。这股劲头不能松懈,一旦松懈,我们就有可能倒在曙光的边缘。
   我们的居住环境很不好。这一冬究竟辗转了几个山场,住了几个工棚,记忆都有些模糊了。这个工棚很是破败的,支拱起棚子的主梁有些变形了,我寻思着可能是因为年头久了,像个拄着棍儿的老头,实在直不起来腰。严寒把棚子上所覆盖的土都冻成了一体,虽然不用担心会真的塌落下来,可是,当里面的温度上来了,会不会发生变故就不好说了。上山干活的人,眼睛往往是懒汉,拥有一双勤快的手,才是好汉。我立刻割来两根杆子,支住主梁,才放下悬着的心。
   棚子里四下透风,坐在炕上就能感觉到。我们处理了一下,效果不见好。想一想在这里也就能住个把星期,一咬牙就挺过去了,便懒得深究。屋里冷,好在有个油桶改成的大炉子,恨不能让它产生出锅炉的效果来。这个大炉子热度上来得快,降温也快。热度上来了,暖洋洋的,大家都把厚棉衣都脱下来,穿着衬衣即可。到了半夜,大家都躺在被窝里,没人填柈子,炉子里的火便烧尽了。外面的北风嚎叫着,像只山牲口趴在工棚外,张大了嘴巴,在吸取工棚里的热量。温度下降得太快,我们都紧紧地裹紧被褥,蜷成一团,一动也不敢动,唯恐把那一点点的热量散失掉。
   我们没有做饭的大师傅,每天都要自己回来烧火做饭,无形中,这个弱点被这三九严寒紧紧抓住。我们赶回来时,工棚里与外面没什么两样,同冰窖相仿。水桶里的水冻成了坨,连锅里的水都不能幸免。要做饭,要先把锅烧开,把水桶烤化。然后,才能扛着大斧子去溪沟里取水。早晨还取过水的冰洞,已经结了几公分厚的冰,需要砍开,方能把水瓢续进去。
   冰雪世界,温度是最为珍贵的,它是个消耗品,也是个易失品,在冬季的森林里,我们与严寒周旋着,玩的就是争夺温暖的游戏。
  
   二
   我们的林班在一个小沟塘里。林班的划定,是由林业局下属的设计队来完成的。划定一个指定生产任务的区域,然后进行林班划分,每个林班大小不等,大的有十几垧地,小的也有两三垧地。每个林班有设计出的原木立方米数,这些原木都分布在林班各处,应采伐的树木上都砍出了标记,并且点上红油漆。油锯手采伐将依照这个标记进行。
   一座山的地理地貌各不相同,坡度与走向决定着林班的划分。这时要充分考虑到后续工作的进行,进行综合合理考虑。好的设计,是完成生产任务的先决条件,不容忽视。
   林班划定,要把红油漆刷在树木上,成为林班之间的界线,以便识别。林班设计不一定年年都来,如果这条山谷在几年间回来的次数多,所划出的林班线,就有老旧之分了。新油漆是新设计的林班,老油漆也会掺杂其间,设计员走到这里,看见有一处油漆可用,就图省事,不再重新去砍了。这些可将就着用的旧油漆,可把我们给坑苦了。
   这天,我带着两个人,从一面山坡上去,遇到一个小岗,微微隆起,我们都形象地称呼它“鼻梁骨”。有三四个人在这边,虽然看不见人,斧子砍树的声音却很清晰。山上干活,不用谁监督谁,大自然是最好的监工。声音传播得如此清晰,谁干活没干活,不用去看,都会心知肚明。我们在铿锵的声音里,完成一天的劳作。彼此喊上一声,相互告知,然后一起往回走,一路上还乐呵呵的。
   第二天,我们又干了快一上午,我慢慢地察觉出一些异常来。这个林班的走向是统一向上的,虽然只隔了一道鼻梁骨,斧子声音不至于越来越远啊。这是背道而驰的声音吗?好像一列火车在呼啸着,越开越远了。我忙起身,循着声音而去。还没走到他们身边,就吃惊地发现他们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红色的林班线在我的身边,他们却越过很远了,在向另一个林班的纵深处挺进。错误的导向,让他们这辆车开错了方向,误入歧途。
   没想到,这些在山场混迹多年的人,会犯这样的错误。他们越界了,在别人的土地上耕耘了一天半,一点儿好没得到,还累得半死不活,我看着这几个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的兄弟们,心疼得要命。也不能埋怨,怕一句话不合适,给本来就淌着血的心,再补一刀。
   我简单地察看了一下,三个人干了一天半,至少在六七十立方米这个数字上。自家有地不去耕种,偏偏跑到别人家去开小片荒,我就觉得胸口被什么堵得慌,有些透不过气,就蹲地上喘一喘。
   我不说话,这哥仨觉得很不过意,便反省起来。他们三人的主要焦点都在老张的身上,他可是老山场了,这样的低级错误怎么会发生在他的身上呢?他领头越界,难道就没看到林班线吗?
   他有些不好意思,他围着刷着油漆的小树,有些茫然。我猛然惊觉,他是一个弱视,而且,这个红油漆本来就有些旧,不十分明显,他便带错了方向。我不禁问那两位,他岁数大了眼神不好使,你们二位怎么回事?
   他俩一咧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都是他把我们带沟里的。他们的回答,让人啼笑皆非。两个林班紧挨着,而且都正在采伐,我们的树倒进了那个林班,那个林班的树倒进了我们的林班,乱糟糟的一片,确实有些纠缠不清。以前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在林班线上出现过相互打错枝的现象。只是像这样大面积打错枝,还没有发生过,这应该是首例。谁都不傻,谁也不苶,凭什么给别人出瞎力?这是对人的智商考量吗?不是,这就是个睁眼瞎才能办出来的事情,与智商无关。
   我们这里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有一位上山拉柴禾的人,走到山里才发觉牛车的车胎瘪了。他不甘心就此回家,还心疼牛的脚程,就把牛拴到一边,自己赶回去取气管子。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他赶回来,发觉牛身上怎么潮乎乎的,仔细查看了一下才知道,这一小时里,自己的牛被人套上了爬犁,去山上拉了一趟原木。这件事干得够绝,多少让人有些瞠目结舌。
   我们跟那条被套上爬犁的牛,没什么两样。此时,说什么都没有用了,看着别人的林班,被我们收拾得干干净净,枝丫堆方方正正,整整齐齐,此时,怎么看怎么觉得闹心。原本是想早一点下山,计划没有变化快,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是谁都想不到的。回家的日期也不得不向后延迟。这些都能怨谁呢?怨这家林班的承包人?人家压根儿就没有逼着你干,是自己愿意干的,去哪儿打官司都白搭。
   这个林班也不知道是谁的,平白无故地享受到了我们送的大礼,可美出了大鼻涕泡儿。干都白干,省了饭钱,还省了工钱,就这事儿,搁谁都得乐上小半年。下山了,往日都是乐呵呵,有说有笑的,这回我们是冻透的茄子,黑了皮也黑了心。
  
   三
   这三个人回到自己的林班,速度和干劲加强了才对,不知道为什么,自从发生了这件事后,我们就觉得消耗掉了许多体力,再怎么休息都没有用,一点儿都恢复不过来。那份力气消耗掉了,好像把身上其他的力气都给拐跑了似的。
   这天傍晚,我们正在工棚的火炉旁围坐。门开了,有个人走进来,径直来到我们面前,我们看看,都不认识。那人拎着一个塑料编织袋,里面装了不少东西,放到炕上时,碰出清脆的声响。他似乎并不生分,一边和我们打招呼,一边摘下棉帽子,棉手套也拽下,叠放进棉帽子里,一并放到炕里。一转身,插到我们中间,贴着炉筒子,边烤火边跟我们说话。
   他站在天窗下,这里还是很明亮的,有蜡钩子,在那里悬挂着,把他的容貌映照得一清二楚。他姓陈,在下面村屯里居住,是林场的职工。他的岁数好像很大,面色有些苍白,脸上的皱纹快拧成一根绳了。看面相应该有五十岁左右,山里人有些看不透,面相与年龄严重不符。往往一脸老成的人,却只有三十多岁,人长得着急,谁也没有办法。想着快乐,想着年轻,有劲使不上。不过,看他这人肯定没有出过多大的力,就是出力,也不会像我们这些人。
   他是我们打错枝的林班主人,当我们知道这个消息时,不禁又认真地看了他两眼,生怕记不住似的。他来干什么?得便宜卖乖?看着他,我们心里充满疑问。
   他什么话也没有再说,见炕上有桌子,就把编织袋里的东西往外掏,摆到桌子上。有一塑料壶酒,几袋花生,几听罐头。他说他是来感谢我们的,替他打枝,他是来搞慰问的。他这么一说,一下子把我们心中的敌意给打消了,也把我们的关系拉近许多。既然他有这个心,就别客气了,大家都上炕坐定,一团和气便滋生出来。
   老陈这个人挺实在的,一碗酒下肚,知心话便一筐一筐地往外掏。原本他没有实力承包林班的,林场方面考虑,肥水不流外人田,有钱先让自家人挣,鼓励职工承包林班,他脑袋一热,就报了名。承包林班有很多事情需要做。采伐、打枝、造材、集材,事无巨细,都需要面面俱到。特别是需要买条牛,山场别的活儿都可以承包给人,就集材不能。集材款在木材承包款项中,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的。
   他去延吉的牛市买回一条大牤子,准备大干一场。可是还没等他干呢,检疫部门却找上门来。原来,有地区流行口蹄疫疫情,他刚买的牛被检测出病毒,需要立即做消杀处理。他不知道会有这等事,更没想到疫情会摊到自己头上。这个事实已经发生,如同给了他当头一棒。买这条牛,差不多花掉了所有积蓄,而这些积蓄如同泡沫一样消失,怎么不让他心痛。此时,他的林班已经采伐完毕,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谁知道来了这样一个变故呢?
   我们听了他的话,不免深深地同情起他来。
   他的林班要继续,就去找别人来干,却不知道为什么,一直都找不到人来接手。他只好硬着头皮,去林场贷款,又买来一条牛。要完成任务,不能拖林场的后腿,不能辜负了林场领导的期望,就是头拱地也要拿下来。
   他好几天都没来林班了,今天来看,天哪!竟然被人给干了,而且干得那么好,让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看见我们的林班后,就知道是我们干的,我们是山神爷老把头派来的,来帮他度过难关的。他向我们一再致谢,让所有的人都有些蒙圈,把目光望向我。
   他好像还不知道我们打错枝的事情。我决定顺坡下驴,反客为主。我不想我们的辛勤劳动,被大风轻易吹走。主动承认自己傻的人,在这个世界不存在,就是真正傻的人,也不会这么干。我灵机一动就顺着他的话,自圆其说起来。我们打听到你找不到人,就主动干了,我们想,你一定不会有意见吧?
   他的头点得如鸡鹐米,眼泪都快下来了。他一抱拳,信誓旦旦地跟我们保证,我就是再没钱,哥几个的工钱在下山时也给结算,这话就在这放着,如果说了不算,咱就不是人,是畜生,出门就得撞死。说着,一仰脖,一碗酒下肚。我们被感动了,不觉豪情万丈,胸脯拍得山响,把不该应承的事情都应承下来。不觉间嘴没了把门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我们醉倒了一炕,稀里糊涂地睡到天明。
   天亮了,昨晚酒桌上应承的事情,不能反悔,就要兑现。否则,那可真的是酒没喝到人肚子里,而是灌进了狗肚子里。他的任务我们接手干了,好在不多,一百多立方米,又多忙活了一星期。
   我们的工棚里多了一位大师傅,老陈每天上山,赶着牛车把老婆从家里接来,帮我们打理工棚的事情。做饭,烧火,生炉子。她胖胖的身材,一脸的笑容,让人心中生暖,充满无限敬意。我们看她是一脸的旺夫相,老陈的日子绝对没有错的。她天天忙里忙外,把工棚打理得井井有条,让我们免受了风寒之苦,心里暖乎乎的。他们夫妻的年龄不一定比我们大,我们却不愿意去论这个岁数,都亲热地喊他们大哥大嫂。
   我们感情温度的上升,任北风再呼啸,气温再低下,都不害怕了。人间的温情让人感念,至今都不能忘怀。又到了数九寒天的日子,我不由地送去自己的问候:大哥大嫂,你们还好吗?
   温暖不会无缘无故地在寒冬里袭来,但生活里的温暖我们完全可以用心期待。谁也不能否认世上有为人着想的人,有助人为乐的人,但很多普通的相识,不经意地帮助,我们也不能忘记。有一颗感知温暖的心,周围就会热气腾腾。这是人世间的“热效应”原理啊。
  
   2021年1月23日首发江山文学网
  

共 514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孤独老师的这篇散文的题目是《 严寒里的温暖》,严寒与温度结伴,本身就有着看头。带着好奇和疑问一口气读完了孤独老师这匠心独运的佳作。我们不妨顺着作者的故事文路读下去。作者是林场的一名员工,这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作者说,隆冬季节,是采伐季最为艰难的时刻。极度的严寒如同一只盘桓在爬犁道上的饿虎,张着血盆大口,露出森白的牙,咬合在一起,发出“嘎嘣嘎嘣”的声响,嗖嗖的北风,好像漫天飞舞的大鞭子,抽到脸上生疼生疼。此时的山岭上,抡起大斧子,把冰封成坨的山野,劈成一块一块。斧头与树干发出的撞击声,音波向四周扩散开来,整个森林都为之颤动。凝固的冰雪被震碎,从树上簌簌落下。这就是作者和他的伙伴们去林班伐木的恶劣环境。如此寒冷的天气,却住在四处透风的工棚,棚顶是冻成一体,既在里面睡觉,又在里面做饭。睡觉上半夜还有勉强的炉火,到了下半夜炉火一灭就遭罪了。而且都是辛苦出工回来自己做饭,工棚的水都冻成一块,需要火烤化再做饭,可想而知是怎样的艰难。这是一个冬季工作的最后一项任务,已接近尾声。工友们抱着干完早回家的念想,在认为自己的林班拼命伐木打枝,结果却是越界,干活干到人家地界上去了,寒冷乏力,懊恼集于一身。在工棚正相互埋怨无奈之际,有一个看似老者的林场陈姓职工带着酒和菜肴走进工棚来感谢工友们。越界打枝的林班是老陈承包的,老陈表示并保证给每个工友工钱,当工友们知道老陈家承包林班地实际困难后,却故意承认是自愿主动越界打枝的。这让老陈夫妇很受感动,也主动来工友的林班来帮忙烧火做饭,夫妇俩的真情也感染了工友们,能吃上了热乎乎的饭菜,似乎忘记了寒冷和身体地疲惫,接连几天,终于完成了工作任务。这时,我们终于明白了,抵抗严寒的温度,是工友们和老陈夫妇这种互助相帮地热情,让双方的感情温度骤然上升,是人间的这种至高无上的温情大爱,战胜了严寒地冻,这种温度是任何严寒和艰难困苦都不可战胜的。整篇散文,作者构思巧妙,语言风趣朴实,情节生动感人,虽是严寒冬季,人间温情扑面而来。美文推荐,共赏精彩,【东篱编辑:习之乐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124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1-01-24 06:35:06
  这里是李玉和“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的关东大地,这里是杨子荣甘洒热血写春秋的林海雪原,这里生活着“天大的房子地大的炕,森林是家乡,篝火宿营雪筑墙”的东北儿郎。恶劣的环境,酷寒的天气,最渴望的是温度。取暖的方式多种多样,不止是呵呵气,搓搓手这些简单的肢体动作,人间的温暖还有人与人的相遇,心与心的相连,靠的是那些动人的、暖心的故事。是啊!冰天雪地的特殊环境,就是让人找到一个无可争辩的取暖理由。在这数九寒天的清晨里,被孤独老师的又一篇山居笔记深深感动了:那入木三分的摇曳神笔,那一波三折的森林故事,那触动灵魂的人间真情,让我如沐春风,如浴春雨。你让我感受了严寒里的温暖,找到了冬天里的春天,孤独老师!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让我们一起,用等待发芽的心情,迎接春天的到来,好吗?
回复11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1-01-24 14:37:16
  雪梅老师的美评,让人感动啊!老师文读的细,感悟到的东西也多,真真的一位评论家!东北地区的风情确实有那些浪漫,大森林和白雪都是南方间不到的。谢谢老师的美评,遥握祝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共 11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