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风】腊月说年(杂文)
每一个中国人都听说过,中华民族坐拥五千年文化,由于时代的发展,新老文化的去留是进步还是倒退?虽待后人评说,但皆为并存却是现实。
随着日月交替,中国又进入了旧历“腊月”。老朽以为,传统文化不一定都是糟粕,对文化的误读曲解,恐怕是文化断代的必然结果。好在所有的炎黄子孙还都知道过年,那咱就说说什么是中国“年”,看看你知否?
说“年”,得先说除夕,除夕的“夕”,传说中是一种怪兽恶魔,会闯入人们的生活危害人间。在传统文化里腊月三十的晚上是除夕,因为是新旧相交的时刻,全家人围在一起熬夜,民间也成为守岁,意思是过了这一刻,你就神奇的又长了一岁,所以守住这个神奇的时刻。到天快亮的时候,大概在寅时就把孩子们叫起来吃五更饺子,吃完饺子打着灯笼在院子里和大街上放鞭炮驱赶怪兽恶魔,大人们用饺子和大块炖肉祭祖,把新出锅的年糕作为贡品放在天地桌上供年,以保平安。因此,腊月三十叫除夕过年。
传说中“夕”有三怕,首先是怕红色,因此,过年的时候,楹联、福寿、灯笼都是红色的;其次是怕响,因此,燃放爆竹变成了驱邪求祥不可缺失的活动;再有就是怕火,在古时候,人们都燃起篝火,一族人或者全家人围在一起,正月十六黄昏全族人一起烤柏灵火以求得驱病免灾,同时也预示着新的一年开始了。
说“年”,古人指的是稻谷熟了颗粒入仓,人们用喜悦的心情庆祝一年辛劳终有收获,祈求上苍带给人们好的光景,祈福吉祥幸福是“年”的意义。按照我们特有的十二计时法和节气划分,“年”也是一个新春伊始的象征。
很多传统文化都是在陈述一个民族的兴衰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故事。然而,在人类进程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一些古老的文化被割韭菜似的一刀处以极刑!不知道是谁说的,燃放鞭炮会影响环境,政府便一纸政令砍掉了几千年流传下来“年”的主要文化,使得现在的孩子们对燃放烟花没有一点感受,他们是通过影像去感受爆竹烟花魅力的。照这个逻辑推下去,会不会这样;“战争会死人,所以就不再打仗了”……过年贴对联,得有人写,写对联的知道些什么?各位看看我可不可以这样吐故纳新?
八卦一下:
旧上:爆竹声声辞旧岁
旧下:瑞雪纷飞迎新年
横批:柏灵纳祥
新上:爆竹无声天依旧
新下:瑞雪不见雾霾来
横批:雾里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