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人间值得】玉魂(征文·散文)
一
我识玉的启蒙老师,是我奶奶和父亲,当然还有受到家庭薰染的母亲。听奶奶说她娘家祖上是开玉器行的。所以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看到奶奶的妆奁盒里有不少玉器首饰。初识玉并不是太喜欢,只觉得那些好看的物件不过是奶奶的首饰罢了。
然而初读李商隐的诗句“蓝田日暖,良玉生烟……”便瞬间爱玉入骨,以至于后来我曾用“冷玉”二字作为笔名。
痴爱暖玉生烟那种青烟似雾的意韵妙境,不食人间烟火的疏离与清越感。那是一种悠远的缥缈,如隔着云端的倾城美人、似静影沉璧的月华,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绝之美。也许,愈是不能靠近的事物,愈能散发出神秘的韵质,就愈对我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我是奶奶的知音,因为我喜欢,奶奶就时不时把她的宝贝拿出来让我欣赏把玩,她拿起这件与我讲讲,又拿起那这件给我说说,有时父亲也参与进来,聊聊那些过去的旧时光。
小时候物质匮乏,但因有了这些,我的童年虽平淡却很幸福。奶奶把她妆奁盒里的玉器给了我,一件件,在我大哭的时候,在我戴上红领巾的时候,在我读中学的时候,奶奶给予我的是她的整个世界。
美玉于前,柔光从对面射来,玉身通透,纯洁明净。玉色,柔和温润;玉音,清脆悠扬。玉的谧静,纯粹至美都让人心生怜爱。巧乃拙之道,古乃朴之境。玉在于简淡素美,朴素而纯真,外拙而内秀。
这些质地更赋予玉石夺魂摄魄的气韵。
随着识玉喜玉到爱玉,赏玉悟玉到敬玉,我便再也难以释怀了。
我曾自嘲,爱上玉,就像身陷囹圄的囚徒,寻遍四壁,终于在一方石壁上凿开了一扇心窗,一缕清馨阳光,一丝春风吹向了自己,如邂逅一个至真无邪的灵魂。
我的小皮箱里有奶奶留给我的宝贝,有父母亲在我生日时买给我的玉件礼物,也有我自己收藏各色,大小不一的小玩件儿。它们虽算不得精美,我想,也配得上“瑜”这个字了吧。除了几个大摆件在书房摆放着,其余都放进我的百宝箱里。
闲暇时,我把这些压箱宝贝们翻出来盘玩观赏,会忘却俗尘琐事,心情就会好很多。掀开箱盖,尘封的往事扑面而来。尤其是奶奶留给我的那件石榴链玉锁,因为一直安静地放在箱子里面,历经这么多年丝线盘绕的石榴玉锁还是那么清绝闪耀,我从没有动过上面的丝线穗子,总觉得如果重新编织,怎样都不会更好看的,因为那上面留有奶奶的气息。
人们常常说老玉会说话。若你懂,可能你已经听到过很多。
还有那支碧玉簪上粉色桃花吊坠儿,还是那么鲜亮闪透。那是当年奶奶送给母亲的,后来母亲又送给了我,如今奶奶早已离我们而去了。回忆起奶奶病危时我接过这些宝贝时的情景,心境变得潮湿而沉重,无奈扼不住时光的流淌。
每当我触摸到这些玉器时,就能感受到它们是有生命的东西,它们给我注入审美的力量和独自面对困难的勇气。爱玉之人都一样,物质反而是其次的,养性是精神,鉴赏是追求。
二
玉,生成于巍巍昆仑之巅,沉积于蜿蜒阗河谷,历经沧海桑田,始成玉基,受烈焰焚躯,乃筑玉胚,经万蚀其身,方为玉形。璞玉在时光的浸透和流逝里,折射出自己的光芒和气场,方凝为玉魂。这是一块石头经历烈阳泗水的洗礼,慢慢吸收天地万物精华形成玉的一个过程。
玉石,是时间留给人类最具神韵的礼物,是宇宙蕴育的灵石,是大地凝筑的舍利。玉从远古倾力而生,它承载着先祖的哲思、帝王的理念、文人的情思,百姓的辟邪符,它更是最能反映中华美学思想的器物之一。
纵观世界人文,华裔民族是唯一珍玉,敬玉,知玉的尚玉民族。再没有人比我们华人更能参透玉中蕴涵的深邃大美。那种痴爱,追求的正是一种至纯至善之美,那是对自我的要求,是看透人间冷暖依然衷情如初的决然。
追溯上古文明起源的肇始期,绵延几千年的玉文化。从“玄圭赐禹”到孔子宣导的“比德于玉”,从“完璧归赵”到“奥运金镶玉”。就是一部华夏玉文化的发展史。自古华裔人视玉为完美人格的典范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更是以持白玉者为尊贵身份,上至王公卿相,下至布衣草民,各有所喜,前成奇观。
尊为天命之子的帝王都要用纯色的玉器来彰显德行与权威。历代传国玉玺的“玺”字很有形意,古人造此字,喻意深远,那意思是:“上天授尔宝玉称天下君王,尔当持之以执掌天下苍生。”因此传国玉玺成为各诸侯国争夺对象。所以说,玉玺已经不再是印章那么简单,它还被蕴含了许多政治寓意。
玉,象征上古的神器与王权以及君子的德行,它带着所有美好的期许逐步入民间,就连寻常百姓家的女儿,虽出身寒微,却有着秀而不媚,雅不寒的气质,因而被称“小家碧玉”。她们更比大家闺秀又多一份温婉与恬静之美,小家碧玉的典故倒是为碧玉增添了一抹神秘之色,使玉更显楚楚动人之雅韵。
墨客们也是孜孜不倦地为许多事物冠以玉之名。老子云:“大象无形,道不可说。”孔子曰:“君子比德于玉,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这些品德玉兼有之,固将人之德行情操用玉比附。玉便因其独特的属性而被赋予高尚的道德意义和内涵,成为君子品行品德的参照。自此王侯将相,雅仕名流,莫不以得美玉和佩美玉为荣,将“德行”注入玉的内涵。我以为,君子如玉这样的比喻也是相当美妙传神的。
能当得起君子的男子,我想,必然有着仁善儒雅清标的品行,坚毅而果敢的心性,在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那种儒雅和高贵虽然不一定是与生俱来的,但一定是经过时光和世事打磨的结果。也许他们不一定有着清风朗月的俊朗外表,但一定有着谦和沉静的个性,笃定而博学的神采。傲而不霸,温润而又坚毅,果敢却并不武断。有着对世事仿佛置身世外的洒脱与超然。
那样的男子,堪称人间极品,也只有这样的君子风范才能把玉的性格诠释得淋漓尽致。
三
软硬之玉,都有倾国之美。人们公认产于新疆的和田白玉质量最佳,为玉中翘楚,和田玉就属于软玉。好的玉器精品不仅仅要有好的玉质,更要有完美的雕工作为辅助,如此可称上品,自古传世能工巨匠赋予玉的艺术之美。
读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我曾被琢玉匠人梁亦清的精湛技艺吸引了魂魄。他将一整块的玛瑙,上面有红色、白色、绿色。把红色雕成了荔枝珠儿,绿色雕成了枝叶,白色雕成了剥开的果肉。造形活色生香,俏色巧雕,因材施料,足见玉雕匠人的深厚功力,只是读着就能想像到一串叶凝萤露的荔枝模样儿,似犹清甜甘洌的果肉鲜香入口,在唇齿间荡出清馨之美味,真是天成构思。
今年六月份很是幸运,我在库尔勒玉器城意外地为朋友淘得一对玉貔貅。貔貅自古称谓祥瑞之兽,有纳财进宝之能,并且只进不出,传说其以金银财宝为食。
这对凝脂白玉摆件是天然和田子料,俏色金黄,顶级成色,料质细腻,温润油亮,透闪润滑,绝非普通料质可比,其造形制拿捏得当,卷尾、短翼等细节雕刻的栩栩如生。感知匠人的高超造诣,优良玉质与精湛的雕工完美结合。多希望,这对貔貅会给友人纳来佳境财运,平步青云的美好祈愿。
父亲常对我说,如果一定要教给孩子一样东西,那就教他要有自己的爱好,一个可以让他身心健康成长的爱好。
于是,在儿子六岁生日时,我为儿子收藏了一块白玉关公像摆件,也想以此对儿子有所薰陶。但见美髯公左手捋长须,须发根根清显,右手提青龙偃月刀,威武神英,造型洒脱自然。这件精美的摆件是和田羊脂白玉雕刻的,玉质内纯外净,闪透无瑕,雕琢细腻纷繁,工艺与玉材质相得益彰。自然流畅的线条使人物身形整体威武挺拔。正所谓,物之于精,在于神。雕工将关公神态的把握恰到好处,造型饱满,神情自若,微闭的目光好像在冥想着什么。体态若曹衣出水,吴带当风,铠衣袍带均有飘飘逸动之感。
神态生动逼真,豪气尽显其中,完美的表现了儒雅的英武之气。不禁让人心下凛然,惊叹,凝匠人之巧思。摆件背面刻有清雅兰花,喻意君子高洁、有德泽的象征。周围辅以游云纹饰滚边,使得摆件整体更显铮铮风骨,气宇盎然。我特别喜欢这尊工料双绝的玉关公,每次看到它都会心生欢喜。
我在玛纳斯中华碧玉园淘到一枚翠青子料玉镯。呈现翠艳的菠菜绿,葱翠欲滴,纹质特别细腻,油脂感十足,顺滑柔韧,结构致密,闪透间略透幽幽蓝色调,好似翡翠一般的阳绿光泽,魅力让人无法抗拒。敲击如风铃悠悠在万籁俱寂中清澈作响,绵延不绝,可传出很远而余音袅袅。是非常典型的玛河碧玉。
有的女子戴黄金首饰好看,但有的女子戴上黄金,一下子就显得庸俗不堪。譬如我,就从不戴黄金首饰,它跟我是完全隔阂的两个世界。
只有肌肤胜雪的手腕上佩戴碧玉镯和脖颈上透闪的玉佛,它们润养着我,我抚爱着它们,让我觉得心怡满满。苏轼言:“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盏茶,一溪云。”我梦想着作个闲人,等我退休了,在某个城市的街角,开一间精致的小小玉器铺子,里面摆满了我的小收藏。闲暇时把这些色彩各异的精灵摆出来赏玩,方寸玉石间,风烟俱足。无暇美玉中,风月自赊,凝神品观,是“花如解语应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的幽然神思。形进人无形,从有限达至无限。这正是赏玉者永恒的幸福。在有缘人眼中,緘默不语的奇石,内里有灵在翔动。打开奇石的内心,也是打开赏石者自我的内心。
却原来,所有那些曾经迷惘的岔路,都是为了在这一刻的美好遇见。
忽然觉得大约任何事物都是有气韵的,就比如,看不见摸不着的心境满足,气定神闲,恬静优雅。柴米在御,莫不静好。有事可做,有家可归,有人呵护,有情可诉。生活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万物可期,人间值得。
原创首发江山文学网
2021年12月25日
爱玉者众多,懂玉者,能有几何?
拜读学习了!

玉的魂,与文字缠绕,飘出天际。
婉转的玉音,是一个现代女子的低吟浅唱,是属于她的浓浓古意,这在当下真是极为难得。
感谢素心,赐稿流年。
在我眼里,心中,你一直都是如玉其人。善良是一个人最难得的品质,你当得起这个“玉”字。不为别的,就这一点,我敬重你!遥祝新年大吉,万事顺遂!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相由心生是很有依据。一直很喜欢雪姐唯美文字。流年的老师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流年很温暖。祝我们开心快乐每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