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追】一堵开花的墙(散文)

精品 【东篱•追】一堵开花的墙(散文)


作者:非语易之 布衣,247.75 游戏积分:399980000 防御:破坏: 阅读:5483发表时间:2021-02-01 06:11:43

【东篱•追】一堵开花的墙(散文)
   一堵开花的墙,让我的心情如花,日子如诗。
  
   一
   日子的起落将我推到这个地方,让我抱住了一堵开花的墙。
   并无刻意地去求取,一个意外的电话,或许还有近半月来在病床前陪伴母亲的寥落,让日子不经意间拐了个弯,然后再为这个拐弯加上几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一切就好像顺理成章了起来。用别人的话说,就是缘分到了,是的,相遇多少缘,说得通。
   算来这是我到的第五个学校,于我而言,并无太大的分别,无非就是校园更大些,楼宇更多些,设施更现代些。没有新奇,也没有艳羡,倒是反生出不断漂泊的落寞。我不知还用不用再流浪,但愿终身一段时间最长的一个驿站。
   直到学校对面开满花树的墙进入我的视野,似乎一切都在悄悄改变之中,有好像发生了让我兴奋的惊喜,在寂寥里,看到一墙的花,心情肯定是大好。
   对面是一家品牌企业,两者一路之隔,企业的院墙正好沿占整条路,于是进出校门,开满花树的墙便自然而然地进入视野。真正让我流连品味这面花墙的美,是在一个清晨,或许是初夏闷热的长夜刚刚过去,清晨吹起些许凉爽的风,还有柔和的晨阳斜斜地铺设;没有日间的嘈杂,也没有匆忙的路人,总而言之,我与这开满花树的墙在日子的拐角偶遇了,从此似乎有了期待牵手的想法了。
  
   二
   这一树花叫“三角梅”,还有更好听的名称叫“贺春红”、“勒杜鹃”,以前也见过,但如此丛丛簇簇,开得满树、满路、满墙,倒让我新奇艳羡起来。热烈,总是我这个人最喜欢的氛围,就连造句,都喜欢过多地使用这个词。
   绿肥红瘦,是李清照的发明,我习惯用这个短语来欣赏红和绿。在三角梅的天地里,红始终是主色调,红德深透,太热烈了。无论远看还是近赏,满眼是热烈的红,绿意似乎悄悄地隐匿了去,真想扒拉一墙的红,把那点绿拉出来。三角梅是流淌的,就像一道红色瀑布,美丽乍泄,春光到此,一览无余。
   沿墙漫步,头顶着绿藤红花,脚下是散落的花瓣,庆幸在充彻工业元素的城市开发区能有一段惬意的距离;满树的花叶毫无顾忌地伸展,着实让忙碌而不知所以之人感叹一番,走在其下,似乎烦恼也可以遁去,无影无踪。红绿的色彩,不容易可以来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此时的一墙红绿,到不是为了观赏,而是为了生活的人们,眼睛不再疲乏,心情不再无色。
   满墙是弯曲的绿藤;三片紫红的花苞漫藤而生,直至末梢;每片花苞内面悄悄地伸出三朵小巧的白花,并蒂开着。一树花叶高低错落地绽放,繁繁密密,似乎玩起了诗意,也“绿瘦红肥”起来;尤其间或几株高处的藤蔓之上,竟无半片绿叶,紫红开满枝条,甸甸地压着枝条在微风中轻摆,像极了京剧舞台上巾帼冠后的两束红缨,如果没有事,有点风,专注地看,真的会走进意境,一个人与植物的玩耍,或者就是彼此读着。
  
   三
   绿墙为衬,苞在绿叶间,花隐红苞中,艳而不妖,妩而不媚。
   桃花源,可能只有捧起中学课本才会有,“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多少有些书生气,让人虚幻了些,而在这堵墙处,似乎声音也远去,我疑心那些藤蔓绿叶也有消声的功能。有时候,一片肥厚的叶子,可能因阳光着意于它,或者是它偏爱阳光,光照作用钟情于它,叶脉如筋骨饱胀,叶子绿得很,似乎要滴出油脂,摸一把,好像是稠稠的手感。瞅着没有人看见,脸贴在叶子上,温润的感觉,就像是情人的手,在轻轻爱抚。想多了,脸都红了,叶子好在不懂得什么是爱恋的心理,也看不见人的脸红,自顾多情去了,依然舞风摇曳起来。几个孩子在藤蔓下摆起了石子,可能是一种孩童的游戏,难得啊,现在的游戏,只能在手机软件里寻觅,在墙下,很难发现童趣的,而且他们会争执得面红耳赤起来,甚至互相推搡,就像我小时候那样,我知道了墙下的童年。
   花儿,倒是被绿叶挤压了空间,艰难地从叶子间探出头来,倒是格外俏皮了,所谓的“红瘦绿肥”就是这个样子吧?如果没有人经过,无人打扰,可以在墙下想“忽而出墙”“花儿爬墙”之类的诗歌,“蜂蝶绕着飞,隔墙去邻家”,这里没有邻家,但蜂蝶似乎不喜欢低矮处,都在墙高处嘤嘤地飞舞。想踮起脚捕捉,够不着,想揪住藤蔓上到最高处,蜂蝶早就飞了。其实,这样的状态,才是红和绿给我的心意,静静地赏就可以,我笑自己,君子动口不动手,我还是搜肠刮肚对着花叶想诗吧,不能辜负了这番诗情画意啊。
   墙啊,挡住了人们的脚步,挡住了人们的视线,但挡不住面墙而生的一切诗意。我常常想,一座学校落座于此,对学生而言,是一首红与绿彩色交织的诗,日后,孩子们毕业了,一定会想到这堵墙,这首诗。对于一座工厂而言,太奢侈豪华了吧?以此为背景,能够在厂里上班,生产的枯燥,都被墙壁挡在了视线之外,满眼的绿意,时不时窜出的红花,我怕工人们劳作时会分神,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这些年,这里始终是平静的。
   实际的墙已然不见了,眼里只有花叶,恍惚间,绿藤墙的里面不再是整齐划一的厂房和宿舍,而是幻化成一处古朴的院落,甚至让人生发“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的诗境;回到现实,面对早已建成和正在赶建的楼宇,只能叹惋“笑即不闻声立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了。
   日子还是日子,像河流一样缓缓急急地逝去,而我、我们,都只能在这缓缓急急间停停走走;不必去感叹“逝者如是夫”,更不必去呼喊“只争朝夕”,倘能偶遇春、江、花、月、夜,即使无法留住,也算是生之确幸吧。
   忽然想起,开满花树的墙内,这家知名企业名为——“曼妮芬”。“曼妮芬”,这名字也和三角梅相配,只是洋气了一点,我有时候记不住,人家问我我所在的学校在什么位置,我说在一墙三角梅的地方,那里有家工厂也叫“三角梅”,不,说错了,叫“曼妮芬”。
   那一堵墙,简直就是一首诗,或许是个诗集,不必夜晚躺在床上读,行路读诗,这般人生,太有滋味了。
  

共 233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生活里不乏美的事物,怎样发现,怎样欣赏,这是一个课题,这篇文章就是作者“追美”的写真。读到这篇散文,我非常佩服作者的文章视觉,或者说眼光吧。一堵墙,着了绿色,开了几朵花,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能读出什么子丑寅卯啊。可作者有不俗的目光,看出了诗意,读出了情调啊。是如水般的时光将作者推到了那堵墙边,因为走过几个学校,这里也没有什么特别,甚至说是荒芜的,但唯有这堵墙入眼。清晨,清风摇曳,绿墙起舞,间隙里闪过三角梅的话,于是有了想牵手的冲动。一处工厂,守着这堵墙,有了诗意的环境。真的是让这里的人的日子奢侈起来了啊。满墙的绿,爬墙的藤,间或的花,这一切似乎都是为“我”而来而动,成了我一个人的意境。这里是触手可及的桃花源,可以挡住马路上的噪音,可以温情地给人以润泽,在花墙之下,作者仿佛找到了自己的童年童趣。那些红和绿,在墙上演绎着唐诗宋词,释放着诗意。一堵墙,普普通通,但对于这里的学子而言,可能就是多少年之后的一首诗,一首可以回忆的诗,因为朝夕相处记下了学子的生活,在墙上可以找到当年的镜头。我们的日子从来都是平平淡淡,是真的,但我们有捕捉风景的眼睛,我们有欣赏风景的诗意,生活就充满了质感,就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就像作者所言,他的眼前是一堵墙,也是一首诗。这篇散文,充满了对生活的爱,以爱取舍眼睛所见的镜头,于是,就是平淡的风物都可以从笔下流出诗意的小溪。文章语言精美,表达细腻,感悟深切,不拔高,不鸡汤,写出了普通人对生活的感受,读着入心,激起共鸣。这篇文章的意义可能最重要的是让人学会了怎样捕捉生活里的美的镜头,不错过平凡里的美好。精彩的展示,不俗的文笔,值得赏读的好文,编辑倾力推介。【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0204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圈圈是句号        2021-02-04 15:05:30
  美一直在,发现美得是那双注意得眼睛和心情。
随性而活,性如流水
共 11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江山文游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