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春】七绝•时序抒怀(古韵十首)
立春理发
春芽春饼打春牛,春色犹寒尚未柔。
老叟立春闲凑趣,也随童子剪春头。
惊蛰
新雷初动百虫惊,雨润桃枝天放晴。
布谷声声鸣翠柳,千村丰沃唤春耕。
春分作别
明朝一别路迢迢,恰值春分柳万条。
旧叶残枝春不弃,新桃蓄蕊正含娇。
清明祭亲
应惭十载祭亲疏,岁月熬干老泪枯。
几度拈香燃欲灭,风吹坟上纸呜呜。
清明雨寒(新韵)
江南四月落花愁,塞北春寒尚未收。
总是清明无好雨。滴滴冷在客心头。
清明上山
清明时节冷如秋,荒草残碑惹客愁。
萧瑟寒中风又起,满山尽是土馒头。
清明家乡大雪
北地春迟燕不来,梨花未醒雪花开。
遥怜老父坟边树,翠柏森森是旧栽。
谷雨
谷雨时逢阳气催,东君紫燕两相回。
暂将雨露湿红柳,自有春风入绿醅。
立夏一
韶光夏日自随心,聆听黄鹂过柳阴。
看罢荼蘼春梦醒,几多执念莫追寻。
立夏二
江南春暮绿成阴,北地嫩枝初上林。
景似早春偏立夏,清凉自在好闲吟
【编者按】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做为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自秦汉以来,就倍受重视。作者的诗里把立春的理发描写得富于情趣。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蛰伏在地底的小虫纷纷受惊爬出,一改凛冬萧瑟的模样。惊蛰后,万物复苏,将会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阳光也会变得柔和明媚……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作者把人们在清明节亲近自然,享受着春天乐趣的情感表达得非常到位。作者的古韵在语言和组织以及意境上把握得恰到好处。感谢赐稿八一,问好冬安。【编辑:红袖揽叶】【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204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