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野】仁善忍隐(随笔)
1.《仁善忍隐》
我们家的祖训就是“仁善处人忍隐为高”:简单说就是在人群中做事要从仁德爱心出发,善于用大家愿意接受的方法行事。“仁爱”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仁以处人,有序和谐”是孔子思想的原发点,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什么是“善”?“让人群共同满足为善”,做事要想到“共同满足”而不只是自我满足,这才为善。“仁善处人”:在人群中要有仁善的操守道德,就能在人群中站住脚跟。
“忍隐为高”:做事情隐藏自己——在人群中做事不要显示突出自己个人的能力作用,要隐藏自己的欲望,代表群体的意愿积极地把事情向好的成功推进。忍,就是要忍耐别人对自己的压力、忍耐成功的条件不足,忍耐别人对自己的不公平,宽容大度,而是自己的继续努力奋斗,而赢得生存、成功的条件,以等待成功时机——在人群中这样做人,必是有益而无伤。
祖训的“仁善处人忍隐为高”很高深,我理解得很肤浅,这里包括儒家孔老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庸的“矛盾互害,忍隐无伤”;道家始祖老子的“上善若水”“从善如流”等很多道理。我们蔡家的后人,在生活中各自逐步地体会、深入理解、修为长进自己吧!
2.《正直》
正直——这是说一个人的思维情感的表达方式直截了当,不曲折委婉。人们都赞扬,欢迎别人正直。别人正直,本人就免去了去伪存真分析之劳。因而说正直是“为我为他”的(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他人)。你就注意,如果谁说自己正直,那多数是假话,说自己“正直”的人是正在引导你去“正直”,否则,这个人就是简单、幼稚。如果这个人真的“心直口快”、“不计后果”的正直,那就是老百姓说的“有点虎,有点傻”或者说是“不社会”。
说到底,说正直,从概念上来说,是属人的思想方法、行为方法。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最简单的行为方式,积几十年的教训,特别是市场经济以利益为生活“准则”的今天,持正直行为方式的人,绝大多数是失败者。
退一步讲,仅是做“哥们儿”交友,需要点正直,搞别的什么,无论权力、经营、社会、家庭好像都不需要太多的正直,只需要自心摆“正”,而方法不一定要“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