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丹枫】深深浅浅都是诗(随笔)

编辑推荐 【丹枫】深深浅浅都是诗(随笔)


作者:祁生林 童生,977.7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741发表时间:2021-02-05 22:01:37

近几天,一个叫贾浅浅的女人,突然上了热搜。因为她是著名作家贾平凹的女儿,而且女承父业,从文写诗,并以诗名世,得享大名,这便成了有些人眼中的罪过。
   事情的起因是有个叫唐小林的人,在《文学自由谈》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贾浅浅曝红,突显诗坛乱象》的文章,文中列举并分析了贾浅浅的几首诗歌作品,进而定性贾浅浅的诗歌“完全属于一种回车键分行写作”,具有“变态、污秽、猥琐、平庸”的特质,是“肮脏恶心的文字垃圾”,其“文字的污染性、传染性和破坏性,是对当代诗歌罕见的荼毒”,既“娱乐了诗歌,也羞辱了自己”。
   据说唐小林是位评论家,但从其行文风格看,说话偏激、乖戾、尖酸、刻薄,不像评论家,倒像是批判家或“酷评家”。因为文章中讲理的成分少,人身攻击的成分多,满篇都是戾气,以偏概全,管中窥豹,攻击一点,不及其余,很像是泄私愤。
   唐小林在文章中断定,贾浅浅的诗歌之所以能登上一些文学名刊并获奖,是受担任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的父亲贾平凹影响力所致,同时也跟“无数看不见的手翻云覆雨,兴风作浪”,配合着“拼命忽悠,集体起哄”,为贾浅浅“站脚助威”有关。
   唐文的批判非常威猛凌厉,锋芒毕露,刀刀见血,火药味浓得呛死人,可以说子弹与唾沫齐飞,棍棒与帽子并舞,大有必欲置贾浅浅死地而后快的味道。
   奇怪的是,该大批判式的文章发表后,仿佛吹响了某种进攻号角,迅速被许多网络平台和媒体转载,各路好汉也纷纷跟风嘲谑,攻讦谩骂,架秧子起哄,一时间在网上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血雨腥风,仿佛金庸小说中五大门派围攻“光明项”,那场面,可是特别的壮观。
   说实话,贾浅浅的诗歌,我曾经读过一些,但不多,依个人浅见,就质量论,虽然说不上很好,但也不见得很差。
   贾浅浅被人拿来在网上说事的那几首诗,确乎水平一般,应该属于贾浅浅作品中的下等之作,但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何况文学作品本来就是众口难调,不可能让人人都满意,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很自然的事,只要不是戴着有色眼镜成心挑刺,说三道四根本不算什么。
   由于唐文中没有注明,我不知道贾浅浅“平庸变态”的诗作,当初发表于何家刊物?但唐“评论家”既然评价一个诗人的作品,就应该全面一些,理性一些,准确一些,在指出问题的同时,也应该肯定下成绩,在评价“劣作”的同时,也应表扬下“优诗”,这样似乎更合适一点,也更恰当一点,同时显得评论家自己也有风度,因为贾浅浅诗歌中并非全无好诗,只要唐“评论家”想找,不怕找不到。但遗憾的是,唐“评论家”并没有这样做。
   据我猜测,唐文列举的那些所谓的“垃圾”,极有可能是贾浅浅游戏之作,自娱之作,或者练笔之作,后来出诗集时可能不忍舍弃,便收入了集子中,没想到被人单挑出来示众,掀起骇天巨浪。
   除了垢病贾浅浅诗歌质量不高外,从许多批判文章字里行间隐隐约约流露出的意思看,许多人围攻贾浅浅的主要原因,仅仅因为贾浅浅是“文二代”,觉得她的父亲贾平凹是陕西省作协主席,便想当然地推定,贾浅浅的诗歌能登上大刊,一定是缘于“诗外功夫”,是其父为她铺垫好了路子。
   这种骂人的理由,倒让人有些莫名惊诧,难道一个作家的儿女,跟父亲一样从文,先天就有了原罪,活该受到口诛笔伐,聚众群殴不成?
   真是咄咄怪事!
   作家的女儿不能写诗,谁定的律条?犯了谁的忌?贾浅浅写诗,考进大学文学院作教授,说白了,一是出于她个人的兴趣爱好,二是找一个饭碗而已,难道作家的女儿就该干自己不喜欢的事?
   有人怀疑贾浅浅考进某大学,并被聘为该院文学院副教授,是托靠了贾平凹的关系,其实单凭贾浅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十几篇论文,还有硕士、博士学位,评个副教授,应该绰绰有余。
   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曾写过一篇叫《辩讳》的文章:说诗人李贺的父亲名叫晋肃,与进士谐音,为此许多人劝李贺说,根据“避讳”原理,你李贺不应考进士才对,否则,就是不孝。李贺为之很纠结,不敢去应试。韩愈知道此事后,就写信给李贺,鼓励李贺不要管那些无事生非者的胡说八道,大胆去应试,并劝导李贺说,“避讳”这事毫无道理,如果父亲名叫“晋肃”,儿子就不能考进士,那么如果老子名叫“仁”,儿子难道就不能做人了?
   我有个朋友,因为生于三年困难结束不久之后,为期望其今后永远不受饥馑之苦,生活顺遂,一生平安,家中长辈给他起了个乳名叫“饭饱”。若依照唐“评论家”作家的女儿不能写诗的苛责,难道“饭饱”的儿女,就不许吃饭,就得饿死?
   稍微有点文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文二代”并不是新生事物,古今中外皆有,非吾国独然。比如三国时的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南唐李璟、李煜父子,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父子,晏殊、晏几道父子,明代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近代的俞樾、俞陛云、俞平伯祖孙,现当代的叶圣陶、叶至诚、叶兆言爷孙,现代的茹志娟、王安忆母女,李锐、蒋韵夫妇和女儿笛安,陆天明、陆川父子,英国的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安妮•勃朗特三姐妹,法国的大仲马、小仲马父子等等,多得不胜枚举。
   就在前两天,我还从网上看到,当代著名诗人韩东的父亲,竟是现代著名作家方之,莫非在围攻贾浅浅者眼里,上述古今中外这些著名诗人和作家,都该讨伐?
   有好事者做过统计,贾浅浅出道至今,共出版过三部诗集,在三十七家文学刊物发表过诗作,依攻讦者之见,贾浅浅之所以取得这些成绩,都是父亲贾平凹暗箱操作,为女儿站台助威的结果。
   让人不明白的是,这些刊物中不乏国内非常著名的大刊,依照唐小林们的逻辑,这么多的刊物,从编辑到总编,似乎都有眼无珠,不辨良莠,不约而同地集体不爱惜羽毛,冒着刊物名声被糟蹋的巨大风险,心甘情愿受贾平凹摆布,为贾氏父女大开绿灯,明目张胆将贾浅浅的“劣质”作品,发表在自己的刊物,如果是一家两家、三家五家这样做,还有可能,几十家刊物都如此,就让人有点难以置信。
   那么多业界权威和资深人士,好像都成了“作协主席”特权下的奴仆,统统被贾平凹征服,或者与贾平凹有着不可告人的利益关系,说得通吗?
   三十七家刊物,从编辑到总编,少说也有几百位大将把关,贾氏父女要一路过关斩将,悉数把他们拿下,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使出多大的解数?难道那些人当中,就没一半个抵制和反对的,像唐小林先生一样,跳出来挑事?
   贾平凹真有那么大的能量吗?他是生有三只眼睛的杨戬二郎,三头六臂的哪吒太子,还是会七十二变的齐天大圣?
   贾浅浅已经四十挂零,这样的年纪,出版三部诗集,在几十家刊物发表点诗作,好像算不上什么特别了不起的成就,现在就连十二、三岁的毛孩子,已出版好几部书的,也大有人在。人家贾浅浅年近不惑才评上个副教授,有什么好奇怪的。如果与网络作家来比,像她这个年纪,已发表文章数千万言,“著作等身”的少年英才,至少不下数百位。
   有人说贾浅浅“屎尿屁”入诗,境界不高,太过低俗。难道成天端着个架子,摆出一副圣人的面孔,就高大上了?正襟危坐,道貌安然,非礼勿视,非礼勿言,一小时能坚持,一天能坚持,三十天呢?三百六十天呢?都能如此吗?除了工作、学习而外,人也需要吃饭、睡觉、如厕,也需要休息一会儿,放松放松,说点小笑话,做点无伤大雅的俗事,难道这统统都是罪过?就连皇帝,也有抠鼻孔的时候。难道抠过鼻孔,皇帝就不是皇帝了?
   一个人如果总是装着,端着,绷着,不是太假,就是太作,反正有点不正常。
   作为诗人,闲着无聊时写点游戏之作,应酬之作,调侃之作,并没什么大不了。诗歌反映生活,生活中除了诗和远方,还有无奈和苟且,“屎尿屁”入诗,天塌不下来。游戏应酬之作,李白、苏东坡、鲁迅这些大文豪都写过。写了游戏之作,也无损于他们的伟大。当然,也很少有人因为曾经写过“不严肃”的作品,就诟病这些伟人。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千古伟人毛泽东不仅文韬武略盖世无双,功勋德业震古铄今,诗词文章也冠绝一世,他的《沁园春•雪》,有人推崇为古今词中第一神作。但就是这样一位伟大人物,也不忌讳“屎尿屁”入诗。他的《念奴娇•鸟儿问答》中就有“不须放屁,且看天翻地覆”的句子。《七律二首•送瘟神》中亦有“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联句,其中的“遗矢”就是拉屎的意思。难道毛泽东的诗词中出现过“屎尿屁”字样,毛泽东就不伟大了?
   我怀疑骂“屎尿屁”入诗的那些人,都是貔貅,只吃不屙,与屎尿绝了缘。
   还有人因为贾浅浅的诗中写了“性”,便觉得“恶心”、“不雅”,殊不知当代女诗人写“性”,其实是件非常普遍的事,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风气,较早的时候,著名女诗人伊蕾以组诗《独身女人的卧室》成名,之后,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生的那拨女诗人,写性更是家常便饭,有许多女诗人,就是靠写性登上文坛的。当然,贾浅浅诗歌中写了一些“少儿不宜”的东西,在社会上产生某种负面影响,甚至误导青少年,这是她的不对,应该实事求是地指出来。但写性,贾浅浅不是始作俑者,更不会是最后的终结者。即便写性是错误的,不应该的,有违公序良俗,她也不过是跟风者,流风所及,未能免俗而已。举目当代诗坛,写性比贾浅浅更大胆更露骨的女诗人,并不鲜见,除了余秀华惹了些麻烦外,谁都活得好好的,没有遭遇铺天盖地的谩骂群殴。
   我想如果贾浅浅不是贾平凹的女儿,她写性写得再邪乎再直露再疯狂,大约也不会招致这么多人的群骂。怪就怪贾浅浅生在了一个书香之家,有个非常有名的作家父亲,而她的父亲不仅靠写作成了富翁,还是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人家不骂她骂谁?骂人者又不是傻子,就算蹭热量,也会首选贾浅浅这种自带流量,炙手可热的人物。就因为写过几首“不健康”的诗,便被举国群骂,贾浅浅确实有点冤,比窦娥更冤。
   诗的表现形式自古就多种多样,有深奥的,也有浅显的,有馆阁派,也有在野派,有书面体,也有口语体,如何写,在于诗人自己的选择,别人不能、也无权以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意志,去左右诗人的笔锋,教导诗人如何写诗。
   朦胧诗与口水诗,只是风格不同而已,在表现形式上并无高下之别,深深浅浅都是诗,要人为地定于一尊,说轻了是缺乏自知之明,说重了就是不自量力。
   贾浅浅的诗受到业界那么多人肯定,可见并不是浪得虚名,自有它存在的理由。好与不好,也不是唐“评论家”和许多跟风谩骂者说了算的事。
   据说贾平凹本人也不希望女儿走自己的路,曾告诫女儿说“文坛上山高水长,风来雨去,人活得太累”。还说他极不爱听“文二代”这个称呼,觉得一个人被戴上这样的帽子,“既丑陋,又硌得脑袋疼”。
   没想到女儿贾浅浅偏偏选择了走跟他一样的路,虽然贾平凹很早就有预感,也不幸而言中,但女儿还是深受其害,不能不说是件非常悲催的事。
   真不明白贾浅浅到底怎么了?就算她的诗写得不好,就算她的诗“不干净”,就算她的成名受到了父亲贾平凹的加持,也不见得就罪恶滔天,犯了十不赦的死罪,用得着全民上阵,跟一个小女子过不去吗?
   我不认识贾浅浅,与她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之所以写这篇文章,并不是替贾浅浅辩护,也不是觉得贾浅浅的诗歌没一点毛病,更不是反对正常的文学批评。只是觉得,文学上的事,应该以文学的方式来解决,不能意气用事,抱着有罪推定的想法,靠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或者臆想猜测,就轻易下裁决,先入为主地说人家这样了那样了。
   人啊,只要心里有了戾气,做事便少了理性。

共 459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学作品本来就是众口难调,不可能让人人都满意,一千个人阅读有一千个不同的理解与看法,但每一个爱好文学的人都有几篇青涩的作品,又都是从青涩走向成熟,走向成功。作者对唐小林分析贾浅浅的文章有感,写出了自己的体会与感悟,每一位作家都是通过努力才会有收获的!文章剖析细腻,语言流畅,耐人寻味,推荐欣赏!【编辑: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1-02-05 22:04:27
  感谢老师赐稿,祝写作更上一层楼!
梦锁孤音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