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长城的记忆(散文)
都说万里长城万里长,那么长城究竟有多长?
记得20世纪80年代初《人民日报》举办全国百科知识竞赛,为了求证长城的长度,我查阅了不少资料,但答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时真的有点纳闷,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为什么就没有权威部门给出一个准确的数据,于是斗胆写信询问竞赛组委会:长城的长度到底以哪个版本为准?结果当然是泥牛入海无消息。
今天,这个问题终于已有了答案。上月18日,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公告了一个科学准确的数据: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1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56个县域,总长度为8851.8千米。
横亘中国大地数千年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人类历史奇迹。
“起春秋,历秦汉,及辽金,至元明,上下两千年。数不清将帅吏卒,黎庶百工,费尽移山心力,修筑此伟大工程。坚强毅力,聪明智慧,血汗辛勤,为中华留下巍峨丰碑。
跨峻岭,穿荒原,横瀚海,经绝壁,纵横十万里。望不断长龙烽垛,雄关隘口,犹如玉带明珠,点缀成江山锦绣。起伏奔腾,飞舞盘旋,太空遥见,给世界增添壮丽奇观。”
从这幅《长城史话》作者、古建筑学家罗哲文撰写的《赞长城》对联中,我们可以读到:万里长城的悠久历史和雄伟壮丽,以及修筑长城的艰难困苦和黎庶百工的聪明坚强。
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各诸侯国为了防御入侵,在各自边境修筑城墙,并将列城和烽火台连接在一起,始成长城的雏形。据说,秦始皇灭六国后,曾动用了占全国人口二十分之一的近百万人,最多时达到150多万人,把北方的各段长城连接起来,在崇山峻岭、峭壁深壑之间,形成东西连贯、延绵万里的巨型军事防御工程。当时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全得依靠人力,其艰难困苦程度实在难以想象。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评说:“中国最有名之工程者,万里长城也。……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游览长城后深深赞叹:“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
木鱼有幸登临长城,去圆儿时的长城之梦已是90年代初。那次借在北京培训进修的机会,忙中偷闲游览了京城诸多名胜景点。随着岁月的流逝,京城之游的许多情景如今已悄悄淡出记忆而模糊不清,但是惟有八达岭长城之行依然记忆犹新。
那天大清早就坐培训中心的大巴去长城,一路处处塞车,车子磨磨蹭蹭,到了长城脚下已是下午两点。活动组织者再三交待:“游览长城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返回接送点,否则车子不等人,谁若是赶不上接送车,只能自行想办法坐夜间的火车回城。”一席话把我这个初上京城的“乡下人”神经绷得紧紧的。
在长城脚下匆匆转了一圈,便与室友一起向长城进发。天高云淡,极目遥望,崇山接峻岭苍苍莽莽,长城依山势蜿蜒起伏,其伟岸雄姿,其磅礴气势,强烈地震撼着心灵。满怀敬畏地抚摸着历尽风雨沧桑的古老斑驳城墙,怀古思幽之情油然而生,仿佛看到了炮火硝烟的弥漫,仿佛听到了筑城民工的呻吟,情不自禁,热血沸腾,豪情澎湃,和几位同伴仰面苍穹,无所顾忌地疯狂呼喊着:“长城,我来了!长城,我来了!!”
伟人毛泽东的经典诗句“不到长城非好汉”,可谓人人耳熟能详,我到过长城这毫无疑问,然而,能不能算是一条好汉,自己至今仍在怀疑。当登临长城时,一心就想登上最高的烽火台,并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石碑合影留念,为自己戴上“好汉”的桂冠。可是高高的烽火台还遥遥在望时,离集合的时间却已经不多了,为了确保赶上回城的接送车,只能遗憾地放弃登顶做好汉的念想。
天下滑稽事真不少,不登长城不知晓,“好汉”衔头竟然亦可用金钱来兑换。在长城的半道上,赚钱有术的精明生意人,竖起了一个“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木牌,吆喝着那些与我一样半道而废的游客和木牌合影,然后赠送你一张登临长城的大红证书,证书上写着某人某年某月某日登临长城,下面有陈希同市长(记得当时他已升任为北京市委书记)的签名和印章。
我的几个同行伙伴大概不想当懦夫,都去留了合影并拿到证书,成为了陈希同市长认证的“好汉”。记不清是吝啬囊中的几块大洋,还是无意做滥竽充数的好汉,仅有我两手空空地走下长城。当时想过:经常来京城还会再有机会,去登上最高的烽火台,做一回名副其实的好汉。但令人遗憾的是,后来却没有想过再去八达岭长城。
10多个春夏秋冬过去了,当年权力赫赫的陈希同市长(书记)现在已身陷囹圄,过去他无缘证明我是条好汉(我的原因),现在却证明了他自己是个孬汉。历史有情亦无情,拿着陈市长证书炫耀过的人们,不知如今有否想过,一个孬汉又有什么资格去证明别人是条好汉。
长城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如今长城再也不是抵御外族侵略的屏障,也不仅是旅游者思古、浏览的胜地,而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然而经过千百年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损毁,长城许多地段的墙体已是伤痕累累、破烂不堪,有的地段已几近圮毁。长城是祖先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保护长城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这应该成为每个人的意识与行动,把长城这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完好地递交给后世子孙,这应当是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写于2009年5月)
补记:2012年6月,国家文物局公布长城资源调查和认定工作的基本情况,经调查认定,中国境内历代长城的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